資源簡介 青龍山中學八年級道德與法治課問題導讀單主 題第四課 公民的義務 復習課設計人學習目標1、知道公民的基本義務,體會基本義務的重要性,樹立正確的義務觀。2、正確理解權利和義務的關系,明白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權利和義務是統一的。知道如何履行義務。重點維護國家利益,權利和義務的關系。難點遵守憲法和法律,法定義務須履行。班 級姓 名時 間閱讀并熟悉教材(45—59頁)。讀教材,完成下列內容,并在文中詳細標注。熟練背誦下列基礎知識。(一)公民基本義務1、憲法規定我國公民基本義務有哪些?(1)遵守 的義務(2)維護 的義務(3)依法 的義務(4)依法 的義務(5)其他義務: 的義務、 的義務、夫妻雙方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父母撫養教育未成年子女的義務、成年子女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等。2、公民為什么要履行遵守憲法和法律的義務?表現在哪里?(1)原因:我國憲法和法律是全國各族人民 的集中體現,維護憲法和法律的尊嚴是公民對國家和社會應盡的 。(2)要求(表現): 憲法, 憲法尊嚴, 憲法實施。保守 ,愛護 ,遵守 ,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等。3、遵守憲法法律,我們應如何做?(1)我們要認識到法律既是保護自身權利的有力 ,也是必須遵守的 ,自覺做到 ,共同營造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社會氛圍。(2)我們要自覺學習法律知識,了解法律程序規定,同時,以法律來指導和約束自己的行為,做到 。4、關于維護國家利益的義務(1)如何維護國家利益:①維護 和全國各民族 ;②維護國家 、 和利益;(2)為什么維護國家統一和全國各民族團結,對公民提出了怎樣的要求?①原因:我國是統一多民族國家,國家統一和民族的團結,是我國順利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 。②要求:每個公民都應當把自己的命運與國家盛衰、民族興亡緊密聯系在一起,自覺維護國家領土的 和主權的 ,維護民族之間的 的關系。(3)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包括哪些內容?①維護國家安全包括:維護國家的 、領土 不受侵犯,國家 不被竊取、泄露和出賣, 不被破壞等。②維護國家榮譽包括:維護國家的 不受侵犯,國家的 不受玷污。③維護國家利益包括:維護國家的 、 和安全等各方面利益。6、依法服兵役(1)原因:保衛祖國、抵抗侵略是公民的 。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是公民的 ;(2)我國的兵役制度:我國實行 與 相結合、 與預備役相結合的兵役制度。(3)兵役分為 和 。7、關于依法納稅的義務 ??(1)原因:稅收是國家 的主要來源,依法納稅是公民的一項基本義務。(2)違法后果:任何偷稅、欠稅、騙稅、抗稅的行為都是 ,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二)依法履行義務1、公民權利與義務的關系是怎樣的?(如何理解: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①公民權利與義務 、 。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促進權利的實現。②公民權利的充分實現,可以激發公民主人翁意識,調動其履行義務的 ,自覺承擔對國家和社會的責任。反之,公民自覺履行義務,促進國家 和社會 ,又為其權利的實現提供和創造了更好的條件。③公民既是合法權利的 ,又是法定義務的 。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④公民的某些權利也是義務。(如:勞動;受教育)2、如何做到堅持權利和義務相統一?堅持權利和義務的 ,任何公民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承擔義務,也不應只承擔義務而不享受權利。我們不僅要增強權利意識,依法 權利,而且要增強義務觀念,自覺 法定的義務。3、什么是法定義務:法定義務是由我國 規定的,具有 。4、公民應如何依法履行義務?(1)法律要求做的 去做。(2)法律禁止做的 。5、什么叫違反法定義務的行為?公民實施了法律所 的行為,或者沒有實施法律 做的行為。6、違反法定義務的行為,應依法承擔怎樣的相應法律責任?①違反民事法律——依法承擔 責任。②違反行政法律——依法承擔 責任。③違反刑事法律,構成犯罪的——依法承擔 責任。青龍山中學八年級道德與法治導學方案主 題第四課 公民的義務 復習課課 型問題解決課總課16節主備人授課人:時 間 學 生 自 主 學 習 方 案教 學 方 法自學指導法、合作探究法創設情境,引入新課:(2分鐘):二、問題情境(3分鐘):1.明確目標:(1分鐘)2.預習反饋:(2分鐘)三、 走入文本,呈現問題(40分鐘)(一)梳理基礎知識并識記:(25分鐘)(二)檢查反饋:(5分鐘)課堂鞏固(10分鐘)同步練習(2018無錫)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維護祖國的安全、榮譽和利益的義務,不得有危害祖國的安全、榮譽和利益的行為。”教育部印發的《關于加強大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的實施意見》指出,應構建完善的國家安全教育內容體系。材料表明 ( ) ①維護國家安全是每個公民的基本義務②大中小學生都應該增強國家安全意識③每個公民都要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④我們要樹立憲法意識和增強憲法觀念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 ①②④ D.②③④2. (2018巴彥淖爾)下列行為屬于公民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的有( )①尊重社會公德 ②依法納稅 ③ 為災區捐款捐物 ④保守國家秘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④3. (2018青島)下列選項中屬于履行公民義務的是( )①小萍到了上學年齡,父母送她到學校上學②小杰發現某網站上的中國地圖不完整,馬上舉報③小偉年滿18周歲,參加了區人大代表的選舉④小凡盡管工作繁忙,但每周都去陪伴照料父母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下圖反映的公民的基本義務是 ( )①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 ②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③維護國家統一和全國各民族團結 ④依法服兵役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5. 2018年3月15日,安徽省合肥和縣政府網站一則處罰公告引發輿論關注。該縣3名青年參軍入伍后,因怕苦怕累、不愿接受部隊紀律約束,于是以不適應部隊環境為由,拒絕繼續在部隊服役。3人不僅受到經濟處罰,還被列入失信人員名單,戶籍信息系統“兵役狀況”一欄內注明“拒服兵役”。兩年內公安機關不得辦理出國、出境等相關手續。這件事情說明( )①履行義務是享有權利的前提 ②義務具有強制性③公民要自覺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④權利與義務相統一,權利不可放棄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 (2018邵陽改編)“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對馬克思這句話的理解正確的是( )①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相統一的②道德義務必須履行,法定義務不必履行③我們每個人既是享受權利的主體,又是履行義務的主體④我們既要依法行使權利,又要依法履行義務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7. (2018廣東)2018年3月24日,一名游客在武漢大學觀賞櫻花時,突然跨過護欄用力搖動枝干,霎時,“落英繽紛”,下起了“櫻花雨”,此舉受到在場眾人的紛紛指責。因為該游客 ( )A.只享受權利,不履行義務 B.只承擔義務,不享受權利C.有公民意識,沒守法觀念 D.有道德觀念,沒責任意識材料分析:(正確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材料一 共享單車成為當今的熱門話題,共享單車登陸昆明給市民出行帶來了便利的同時,也出現了許多不文明現象。因此,有人指出“好好的自行車,既方便自己又方便他人,為什么要故意破壞?”廣大市民都應該自覺愛護共享單車,為共享單車行業良性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材料二 貴州獨山縣籍青年張某通過直招士官入伍,入伍后不久,張某便拒服兵役,給所在部隊的管理帶來了負擔。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等規定,決定對拒服兵役直招士官張某進行處罰:處以罰款近4萬元,兩年內不得出國或升學,不得參加獨山縣范圍內公務員或參照公務員法管理單位工作人員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招錄等。(1)結合權利與義務的相關知識,談談上述兩則材料揭示的道理。 (2)公民應怎樣正確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四、一分鐘安全教育:放學后及時回家,須在人行道內行走,沒有人行道的,須靠右行走。橫過馬路時,要走斑馬線;沒有斑馬線的,要看左右兩個方向,確認沒有車后,快速通過。五、課后反思:參考答案1.C 2.D 3.B 4.D 5.A 6.A 7.A 材料:[答案] ①權利義務相統一,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相依存相互促進。公民既是合法權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義務的承擔者。因此,人們不僅要增強權利觀念,依法行使權利、維護權利,而且要增強義務觀念,自覺履行法定的義務。(2)①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權利。公民行使權利應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規定活動方式步驟和過程進行。②法律要求做的,我必須去做;法律禁止做的,我們堅決不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