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第八單元 第三課 第一框 維新變法運動課標解讀:課標:2-3-9 講述近代中國人民反抗列強侵略和專制統治的故事,解析近代中國仁人志士探索中華民族復興之路的艱辛。21cnjy.com課標解讀:在近代,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反抗,使西方列強永遠不能滅亡中國,但中華民族對復興之路的早期探索充滿艱辛。本節課主要以講述康有為、梁啟超等資產階級維新派領導的維新運動的開始、發展、高潮與失敗,對比洋務運動等自救活動,從中歸納出不同的救國道路,并分析其失敗的原因和對我們的啟示。2-1-c-n-j-y教材簡析:作用和地位:《維新變法運動》第八單元第三課,該單元以近代化的探索為主要線索。甲午中日戰爭后,民族危機加深。以康、梁為首的資產階級維新派為挽救民族危亡,領導了維新變法運動。它是一場資產階級性質的愛國救亡的政治運動和思想解放運動,雖然失敗了,但維新變法運動在中國近代歷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近代中國人民探索民族獨立和國家富強的一次重要嘗試。本課內容可以說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承上啟下就是說上節課所講的洋務運動也就是封建統治者的自救運動無法使中國富強起來,這就引起了中國當時的資產階級改良派在中國近代化道路上的探索——戊戌變法,而戊戌變法的失敗則引發了資產階級革命派在中國近代化道路上的探索——辛亥革命。所以本課在本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教材內容:通過介紹中國資產階級維新派艱難尋找救國救民的道路并失敗的過程,講述了列強瓜分中國狂潮下,中國的知識分子所做的種種努力。戊戌變法雖然失敗了,但是,它掀起了近代中國第一個思想解放潮流,對中國人民的覺醒和進步起到了顯著的作用,成為中國資產階級領導的民主革命的前奏。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了解維新變法運動的起因,知道維新變法運動所起到的啟蒙作用。通過分析戊戌變法的歷史意義和失敗原因,掌握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辨證評價歷史事件的能力, 使學生明白戊戌變法是一次資產階級的改良運動,理解在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封建的政治體制下,資產階級改良道路在中國是行不通的。www-2-1-cnjy-com過程與方法:通過制作圖表,歸納百日維新的主要內容,使學生學會歸納、概括歷史知識的方法、通過課外查找和閱讀康有為和梁啟超的有關資料,學生初步掌握自主學習的基本方法。 通過對戊戌變法失敗原因的小組討論分析,學生初步掌握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的基本方法,發掘學生 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思維潛能。21教育網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使學生認識維新變法運動符合歷史發展的潮流,是愛國的,是進步的,培養學生向先進的國家學習先進事物的意識和精神;通過學習維新人士為變法圖強勇于犧牲的事跡,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振興中華的高尚情操和歷史責任感,樹立以天下為己任的正確人生觀和價值觀。教學重點難點:重點:維新變法運動各階段的主要表現、戊戌變法的內容難點: 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及歷史意義。教學過程:導入新課教師:中國近代史是一部中國人民不屈不撓反抗外來侵略的歷史,也是先進的中國人不斷探索救國道路的歷史。洋務運動是地主階級為維護封建統治而進行的一場自救運動,在甲午中日戰爭中,北洋艦隊全軍覆沒,洋務運動也隨之破產,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加劇,民族危機嚴重。此時中國的民族資產階級為挽救民族危亡,曾做過哪些努力?其結果如何?【來 創設情境:假如我們生活在那個年代,我們都是熱愛祖國、關心中國前途命運的知識分子、愛國青年,你如何拯救中華民族于水深火熱之中? 【來源:21cnj*y.co*m】學生:回答的可能有多種,有的認為必須進行改革;有的認為要發展科學技術,走資本主義道路;有的認為必須進行革命等等?!境鎏帲?1教育名師】 教師:總結:當時中國的各界人士為挽救民族危亡進行了不同方式的探索,今天我們就來介紹當時最著名的資產階級改良運動—維新變法運動。(一)、維新變法運動的興起——1895年公車上書1、時間:1895年2、背景:《馬關條約》簽訂大大加深了民族危機。3、發起人:康有為、梁啟超4、內容:反對議和,請求變法。5、結果:受舊勢力阻撓而失敗。6、意義:揭開了維新變法運動的序幕。(二)維新變法運動的發展1、公車上書失敗后,資產階級維新派通過哪些活動宣傳維新變法思想:組織學會:定期集會演講、議論時政;創辦報刊:發文章、譯述西方著作;開辦學堂。2、這些活動體現了資產階級維新派哪些主張?梁啟超:實行君主立憲制。嚴復:主張變則強、不變則亡。3、這些宣傳活動起到了哪些作用?(P103) 4、學生討論比較:維新派和洋務派的主張有何區別?(小組討論,派代表回答后,共同總結:洋務派:主張學習西方先進的生產技術。維新派:主張學習西方先進的政治制度。)21·cn·jy·com(三)維新變法運動的高潮——戊戌變法(百日維新)1、變法的背景:列強瓜分中國,民族危機進一步加深。閱讀材料:材料一、“若不及時圖治,數年之后,四鄰交逼,不能立國?!礋o強敵之逼,揭竿斬木,也可憂危?!?1·世紀*教育網 ──康有為《上清帝第五書》 材料二、 試問今日之時局如此,國勢如此,若仍以不練之兵,有限之餉,士無實學,工無良師,強弱相形,貧富懸絕,豈真能制梃以撻堅甲利兵乎? 根據以上材料,說說光緒帝為什么決心變法維新?2、變法開始的標志:光緒帝頒布“明定國是”詔書。3、主要內容及其影響(內容參考P104資料1)影響:經濟上:有利于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政治上:打擊了封建官僚制度、有利于資產階級參與政權;軍事上:有利于軍事強大;文化教育上:有利于傳播資產階級思想。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小組討論:請結合P104材料1、2和所學知識思考下列問題1、戊戌變法的措施是否全面體現了維新派的政治主張?(沒有,它沒有涉及設議院的主張,沒有觸動專制統治的基礎,是很不徹底的。)2、變法措施中為什么沒有涉及設議院?(光緒帝并不同意改革政體;維新派力量相對弱小;維新派具有妥協性和軟弱性。)(四)維新變法運動的失敗——戊戌變法失敗標志著整個維新變法運動基本結束1、講述失敗的大致過程。2、思考:維新運動興起時聲勢浩大,變法運動得到了光緒皇帝的支持,但卻只持續了短短的103天,它失敗的原因是什么?它的性質是什么?有什么影響和啟示?失敗的原因:主觀上:維新派依靠一個無實權的皇帝,而脫離人民群眾,得不到人民群眾的支持;維新派具有妥協性和軟弱性。www.21-cn-jy.com客觀上:變法觸動保守派的利益,保守派掌握實權又得到帝國主義的支持勢力強大;袁世凱出賣維新派等等。性質:一場資產階級的改良運動,也是近代中國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影響:對中國人民的覺悟和進步起到了促進作用;民族資產階級初次登上政治舞臺,顯示了資產階級的力量;成為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前奏。2·1·c·n·j·y啟示:資產階級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是行不通的,要救中國必須進行革命,推翻清王朝的統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1*cnjy*com課堂練習:多媒體出示材料:讓學生議一議,維新派要殺的賊指誰?維新派為什么“無力回天”?譚嗣同為什么說自己“死得其所”?21*cnjy*com維新派要殺的賊指的是封建頑固勢力。但由于階級的局限性資產階級維新派無法取得成功。譚嗣同說過外國都有因變法而犧牲的人。但中國還沒有,所以他就想做第一個中國因變法而犧牲的人。課堂小結 : 1、結合板書,小結本課基本知識點。 2、小結:戊戌變法的性質、失敗的原因、影響、啟示課外作業:教學反思:通過本課教學,體會在設計上存在不足:(1)課標和重難點落實上不到位。課標4-3列舉近代歷史上的重要事件與人物,說明他們在社會變革中的突出作用。我在課堂上陳述了維新變法運動和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但是卻沒有很好的點出他的作用。反思:這點在堂課里,我覺得很難落實。(2)洋務和維新比較,要突出維新比洋務進步;維新與辛亥比,要突出革命比變法進步。(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3)問題設計上,沒有層次和梯度,思維含量不高。站在學生的角度,給學生足夠的余地和可能性,讓學生體會思考成果的快樂了。課題:第八單元 第三課 第二框 文化教育革新 4維新變法康梁掀,公車上書拉序幕, 嚴復譯述《天演論》,主張西方之制度,戊戌變法光緒帝,震動頑固慈禧阻,百日維新可啟蒙,雖然失敗是進步。第三課 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第八單元 19世紀中后期的近代中國維新變法運動開堂講學,聚集改革力量著書立說,尋找變法依據創辦報刊,宣傳維新思想建立團體政黨,壯大力量康有為的早期活動論戰交鋒,擴大變法影響持續上書,爭取皇帝支持維新思想的宣傳嚴復像嚴復和他的天演論 1、維新派的主要活動2、嚴復的主要政治思想:進化論,只有實行變法維新,才能“自強保種” ——推進了維新變法運動的發展創辦報刊組織學會開辦學堂譯述西方著作如《天演論》警世洪鐘《天演論》上書光緒帝,“反對議和,請求變法”公車上書圖議和變法“議和”:不在《馬關條約》上簽字“變法”:變封建君主專制為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何為公車上書?1895年春,清政府簽訂《馬關條約》的消息傳來,正在北京參加科舉考試的康有為和梁啟超等聯合了1300多名應試舉人,上書光緒帝,反對議和,請求變法。歷史上稱之為“公車上書”公車上書的起因是什么? 1895年,清政府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康有為發起公車上書公車——舉子、舉人康有為、梁啟超,邀請各省參加科舉考試的舉人,聯名上書光緒帝,反對同日本議和,請求變法圖強。 《馬關條約》簽訂后,中國陷入被列強瓜分的狂潮中,民族危機日益深重,國力衰弱,面臨亡國的嚴重危機,光緒帝也將成為亡國之君。所以他痛下決心實行變法。短暫的“百日維新”戊戌變法維新變法運動一、興起:時間:背景:發起人:內容:意義:結果:揭開了維新變法運動的序幕反對議和,請求變法、梁啟超《馬關條約》簽訂大大加深了民族危機1895年康有為1895年康有為發起公車上書受舊勢力阻撓而失敗 維新變法運動1、公車上書失敗后,資產階級維新派通過哪些活動宣傳維新變法思想:2、這些活動體現了資產階級維新派哪些主張?3、這些宣傳活動起到了哪些作用?(1)梁啟超:實行君主立憲制開辦學堂創辦報刊:發文章、譯述西方著作組織學會:定期集會演講、議論時政二、發展:(2)嚴復:主張變則強、不變則亡 維新派和洋務派的主張有何區別?比較歸納 洋務派: 主張學習西方先進的生產技術。維新派: 主張學習西方先進的政治制度。 維新變法運動三、高潮:3、主要內容及其影響2、變法開始的標志:光緒帝頒布“明定國是”詔書——百日維新1898年戊戌變法1、變法的背景:列強瓜分中國,民族危機進一步加深1898.6.11-1898.9.21有利于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打擊了封建官僚制度、有利于資產階級參與政權有利于軍事強大有利于傳播資產階級思想主要影響維新變法運動的領袖康有為認為,日本能夠強大起來,是因為它實行了君主立憲,中國要擺脫悲慘的命運,不能只在軍事、經濟和教育方面學習西方,必須向日本那樣,在政治上也學習西方,實行君主立憲。同洋務派相比,你認為康有為等維新派的觀點有什么明顯不同?他們除了在軍事、經濟、教育等方面向西方學習外,還主張在政治上實行君主立憲制。維新變法運動的措施是否全面體現了維新派君主立憲的政治主張?沒有,它沒有涉及設議院、開議會,實行君主立憲的等主張。材料分析:P104材料1、21、戊戌變法的措施是否全面體現了維新派的政治主張?2、變法措施中為什么沒有涉及設議院? 光緒帝并不同意改革政體;維新派力量相對弱?。痪S新派具有妥協性和軟弱性。 沒有,它沒有涉及設議院的主張,沒有觸動專制統治的基礎,是很不徹底的。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慈禧太后(1835--1908),1898年9月21日發動戊戌政變,囚禁光緒,掌握清政府全權,戊戌變法失敗。 慈禧太后(1835—1908)四、變法失敗—戊戌政變(標志整個維新變法運動基本結束)慈禧太后(1835--1908),1898年9月21日發動戊戌政變,囚禁光緒,掌握清政府全權,戊戌變法失敗。三條上諭一、革除翁同訸的一切職務, 驅逐回籍。二、授任薪職的二品大臣須到 皇太后面前謝恩。三、任命榮祿署理直隸總督, 統率北洋三軍。9月13日,光緒皇帝寫密詔給康有為:今朕位幾不保,汝康有為、林旭、譚嗣同、劉光第等,可妥速密籌,設法相救 (1859-1916)河南項城人。 1895年在天津小站訓練“新建陸軍”,手中握有兵權。袁世凱中南海瀛臺,戊戌政變后,光緒帝被囚禁在這里。譚嗣同秘訪袁世凱“戊戌六君子”譚嗣同、楊銳、林旭、劉光弟、楊深秀、康廣仁.他,高吟著“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慷慨赴死。他以“不有行者,無以圖將來”,勸梁啟超遠走東瀛,將生留與同志,將死留給自己。日本使館為他提供保護,他傲然說:“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有之,請自嗣同始!”“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我自橫刀向天笑, 去留肝膽兩昆侖。 ——譚嗣同絕命詩 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日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開始!戊戌變法的意義 戊戌變法雖然失敗了,但卻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它掀起了近代中國第一個思想解放的潮流,對中國人民的覺醒和進步起到了顯著的作用。它以中國民族資產階級初次登上政治舞臺為特征,成為中國資產階級領導的民主革命的前奏。此后,越來越多的人認為,要救中國,必須進行革命,推翻清朝的統治,仿效西方建立民主共和制度。維新運動興起時聲勢浩大,變法運動得到了光緒皇帝的支持,但卻只持續了短短的103天,它失敗的原因是什么?它的性質是什么?有什么影響和啟示?失敗的原因:主觀上:維新派依靠一個無實權的皇帝,而脫離人民群眾,得不到人民群眾的支持;維新派具有妥協性和軟弱性。客觀上:變法觸動保守派的利益,保守派掌握實權又得到帝國主義的支持勢力強大;袁世凱出賣維新派等等性質:一場資產階級的改良運動,也是近代中國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思考啟示:資產階級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是行不通的,要救中國必須進行革命,推翻清王朝的統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影響:對中國人民的覺悟和進步起到了促進作用;民族資產階級初次登上政治舞臺,顯示了資產階級的力量;成為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前奏。相同點:兩派都主張向西方學習,引進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實現富國強兵;都主張創辦新式學堂,培養人才。不同點:維新派和洋務派的觀點差異主要體現在政治上,他們除了從軍事、經濟、教育等方面向西方學習外,還主張在政治上實行君主立憲制。比較維新派與洋務派的觀點有什么異同?維新變法運動的措施是否全面體現了維新派君主立憲制的政治主張?沒有,它沒有涉及設議院、開議會,實行君主立憲等主張,沒能觸動封建統治的基礎,是很不徹底的。聊天室資產階級改良派的改良運動不能改變中國命運,說明資產階級不能救國!那么,拯救中國的道路是什么?歷史結論維新變法運動背景: 《馬關條約》后,民族危機的加深時間:1898年6月至9月性質:救亡圖存的政治變革和思想啟蒙運動代表: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作用: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的作用內容:經濟、軍事、政治、教育結局:戊戌政變標志著變法的失敗回顧小結序幕公車上書興起思想傳播高潮百日維新戊戌政變失敗意義教訓戊戌變法回顧小結甲午戰爭后民族危機加深公車上書維新派繼續宣傳變法民族危機加深戊戌變法救亡圖存主張變法揭開變法序幕帝國主義加緊侵略回顧小結1.揭開維新變法運動序幕的事件是( ?。? A強學會的成立 B《萬國公報》創刊C“公車上書” ?。谋鴷某闪?br/>2 中國近代啟蒙思想家是( ) A 梁啟超 B康有為 C嚴復 D林則徐3 戊戌變法開始于( ) A公車上書 B強學會 C保國會 D光緒帝頒布“明定國是”詔書課堂練習4 在“百日維新”中被捕犧牲的是( ) A康有為 B梁啟超 C譚嗣同 D嚴復5 下列不屬于戊戌變法內容的是( ) A 改革政府機構,實行君主立憲制 B 發展農工商業 C 今后科舉考試廢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門和無用的官職 D 訓練新式陸海軍“戊戌六君子”譚嗣同、楊銳、林旭、劉光弟、楊深秀、康廣仁.他,高吟著“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慷慨赴死。他以“不有行者,無以圖將來”,勸梁啟超遠走東瀛,將生留與同志,將死留給自己。日本使館為他提供保護,他傲然說:“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有之,請自嗣同始!”“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議一議:維新派要殺的賊指誰? 維新派為什么“無力回天”? 譚嗣同為什么說自己“死得其所”? 維新派要殺的賊指的是封建頑固勢力。但由于階級的局限性資產階級維新派無法取得成功。譚嗣同說過外國都有因變法而犧牲的人。但中國還沒有,所以他就想做第一個中國因變法而犧牲的人 材料二、 試問今日之時局如此,國勢如此,若仍以不練之兵,有限之餉,士無實學,工無良師,強弱相形,貧富懸絕,豈真能制梃以撻堅甲利兵乎? 根據以上材料,說說光緒帝為什么決心變法維新材料閱讀? 材料一、“若不及時圖治,數年之后,四鄰交逼,不能立國?!礋o強敵之逼,揭竿斬木,也可憂危?!?br/> ──康有為《上清帝第五書》聊天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895年公車上書與1898年戊戌變法.flv 20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wmv 公車上書.flv 維新變法運動.docx 維新變法運動.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