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一輪復習2019年中考社會法治一輪復習西方的興起與近代世界的變遷 (三)19.列舉文藝復興、科學革命、啟蒙運動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 a20.描述英國、法國、美國建立資產階級國家的重大事件及其代表人物,說明它們對各自國家歷史進程的影響。b 21.概述美國內戰、日本明治維新的內容及其影響 b22.列舉近代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的主要侵略活動及其影響 a23.概述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的內容及影響 b歷史與社會八下88-11122.列舉近代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的主要侵略活動及其影響 a23.概述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的內容及影響 a1.按時間先后順序,說明近代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發動的主要侵略戰爭,簽訂的條約及其給中國社會帶來的嚴重影響。2.學會分析鴉片戰爭以來中國反侵略戰爭因何發生,為何失敗,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帶來的后果,把握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基本線索。3.知道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的時間、代表人物、經過、結果等基本概況。4.了解洋務運動、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并從中總結近代中國必然要尋求的救國之路。 考點解析知識梳理一、鴉片戰爭1.鴉片貿易的背景19世紀上半期清朝已經危機重重,政治腐敗不堪,經濟發展緩慢,軍備嚴重廢弛。而英國則已經完成工業革命,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中英貿易中,英國長期處于入超的地位,為扭轉貿易逆差,英國商人開始向中國走私鴉片。2.鴉片的危害吸食鴉片不僅嚴重損害了中國人的身心健康,還使中國的白銀大量外流。林則徐一針見血地指出,如果聽任鴉片泛濫,那么數十年后,恐怕沒有能作戰的士兵,也沒有充作軍餉的白銀。3.禁煙運動(1)領導者:林則徐(2)事件:1839年,林則徐在廣州虎門銷煙。(3)目的和意義:維護中華民族的利益,維護清朝的統治,沉重打擊了英國鴉片販子。知識梳理一、鴉片戰爭4.鴉片戰爭(1)背景:1840年,英國以虎門銷煙為借口,發動了對中國的鴉片戰爭。(2)戰爭結果:1842年,中國戰敗,被迫與英國在南京簽訂了中英《南京條約》。5.中英《南京條約》(1)性質(特點):中國近代史上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2)主要內容①割地:中國把香港島割讓給英國;②賠款:2100萬元;③開放口岸: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通商口岸;④英商進出口貨物應繳納的關稅稅率必須和英國協商。(3)影響(危害):中英《南京條約》簽訂之后,美、法等國相繼而來,強迫中國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中國開始喪失獨立自主的地位,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知識梳理二、第二次鴉片戰爭目的 企圖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 時間 1856~1860年 侵華國家 英法 結果 中國戰敗,簽訂了中英、中法《北京條約》 影響 使中國喪失了更多的領土和主權,外國侵略勢力開始擴大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到長江中下游地區 知識梳理三、甲午中日戰爭1.時間:1894~1895年(1894年是中國舊歷甲午年)。2.背景:明治維新后,日本強大起來,也加入到侵略中國的行列中。3.經過:1894年9月黃海海戰,北洋艦隊在主力尚存之時躲進威海衛軍港,拱手讓出制海權。之后,日軍接連占領大連、旅順,在旅順,日軍對當地居民實行大屠殺。1895年初,日軍進攻威海衛,北洋艦隊全軍覆沒。1895年4月,李鴻章與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日本馬關簽訂《馬關條約》。4.結果:中國戰敗,簽訂了《馬關條約》。知識梳理三、甲午中日戰爭5.《馬關條約》的內容(1)中國把遼東半島、臺灣島及其附屬島嶼、澎湖列島割讓給日本;(2)賠償日本軍費白銀2億兩;(3)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通商口岸;(4)允許日本在中國通商口岸設立工廠。6.《馬關條約》簽訂的影響大大加深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隨后幾年中,列強紛紛在中國強占租借地,劃分勢力范圍,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中華民族面臨著空前嚴重的生存危機。知識梳理四、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狂潮1.時間19世紀末。2.方式(1)經濟侵略:甲午戰爭的慘敗徹底暴露了清政府的腐朽與虛弱。從此,中國被視為可以任人宰割的獵物。隨后幾年中,列強以開設銀行、強迫貸款、投資鐵路開礦設廠等方式,加強對中國的經濟侵略。(2)強租土地、劃分勢力范圍:1897年冬,德國強占膠州灣,1898年,清政府被迫將膠州灣“租借”給德國,山東成了德國的勢力范圍。其余列強競相效仿(3)美國“門戶開放”政策:①背景:美國為了彌補因忙于和西班牙爭奪殖民地而失去的在中國劃分勢力范圍的機會,于1899年向英、俄、德、法等國提出在中國實行“門戶開放”政策。②內容:這個政策承認各國在華的勢力范圍和它們已取得的特權,同時要求列強開放在華的租借地以及勢力范圍,使美國享有均等的利益和機會③影響:列強接受此政策,從此,美國在中國的侵略勢力日益擴大。知識梳理五、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1900年,為鎮壓中國人民的反抗斗爭,英、法、美、俄、德、日、意、奧八國組成聯軍,攻占北京。2.1901年,清政府與英、美、俄、日等國簽訂了《辛丑條約》。3.條約內容:(1)賠償白銀4.5億兩;(2)清政府保證永遠禁止中國人民反對外國侵略者的行為;(3)撤毀大沽炮臺以及北京至天津海口的各個炮臺;(4)從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的重要地區允許外國軍隊駐守;(5)劃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區,允許各國派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居住。4.條約的影響:《辛丑條約》的簽訂,不僅給中國帶來沉重負擔,還嚴重損害了國家主權。從此,清政府完全成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知識梳理六、洋務運動時間 19世紀60~90年代 政治派別 地主階級洋務派 代表人物 奕?、李鴻章、曾國藩、左宗棠等 口號 “自強、求富” 內容 積極創辦新式軍事工業,訓練新式軍隊,1888年,李鴻章創建了一支新式海軍——北洋海軍;興辦輪船、鐵路、電報、采礦、紡織等各種新式民用工業,1872年,在上海成立的輪船招商局是洋務派創立的最大的民用工業;興辦新式學堂,派遣留學生,培養洋務人才,1862年在北京設立的京師同文館是中國最早的官辦新式學堂;1861年設立總理衙門,這是中國近代最早的正式外交機構 結果 甲午戰爭的慘敗,使人們對這場運動大為失望 影響 洋務運動使中國的社會面貌發生了許多變化,但中國在甲午戰爭中的慘敗,使人們對這場運動大為失望,一些有識之士意識到學習西方并不是引進“堅船利炮”那么簡單,他們開始尋求新的強國之道 知識梳理七、戊戌變法1.基本情況序幕(背景) 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的消息傳到了北京,在京參加科舉考試的舉人十分憤慨,他們在康有為、梁啟超等人的帶領下,給光緒帝上了一封奏疏,要求拒和、遷都、變法 政治派別 資產階級維新派 代表人物 康有為、梁啟超 時間 1898年6月11日,光緒帝采納維新派的建議,頒布詔書,開始變法(歷時103天) 結果 慈禧太后囚禁光緒帝,捕殺維新派 影響 掀起了近代中國第一個思想解放的潮流,對中國人民的覺醒和進步起到了顯著的作用。它以中國民族資產階級初次登上政治舞臺為特征,成為中國資產階級領導的民主革命的前奏 知識梳理七、戊戌變法2.變法的主要措施政治 裁并機構,精簡人員,任用維新人士,準許百姓向朝廷上書等 經濟 設立農工商總局和鐵路、礦產總局,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等 軍事 訓練新式海陸軍,裁減舊軍隊等 文化教育 廢除八股文,開辦新式學堂培養人才,翻譯西方書籍,派人出國留學等 真題演練命題點1 近代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的主要侵略活動及其影響【例1】 (2018?臺州) 1838年,林則徐上書道光帝,痛陳“鴉片流毒于天下”,數十年后,“幾無可以御敵之兵,幾無可以充餉之銀”。由此得出,他主張嚴厲禁煙是因為A閉關鎖國,腐敗不堪 B兵弱銀荒,國力日衰C列強瓜分,國家危亡 D懲治毒販,打擊侵略B真題演練命題點1 近代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的主要侵略活動及其影響【例1】 (2018?舟山)舟山有座“遠東第一燈塔”——花鳥燈塔。1870年由英國建造并長期管理。1930年建成無線電樁,成為中國沿海第一座無線電指向標。二戰期間,被日軍占領。抗戰勝利后,中國收回。花鳥燈塔的這段歷史折射了①近代中國落后挨打的屈辱史 ②近代中國主動融入世界的開放史 ③中國學習西方的思想解放史 ④西方文明對近代中國發展的影響史A.①④ B.②③ C.① ③ D.②④A真題演練命題點1 近代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的主要侵略活動及其影響【例1】 (2018?溫州)《南京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其中直接導致表1中數據變化的內容是A.割讓香港島 B.戰后賠款C.五口通商D.協定關稅D表1 1843年前后中英兩國進出口貨物稅率變化真題演練命題點1 近代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的主要侵略活動及其影響【例2】 (2017寧波卷)下列單元主題最適合右圖的是A.侵略與反抗 B.內戰烽火 C.近代化探索 D.變法與革新A真題演練命題點1 近代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的主要侵略活動及其影響【例3】 (2017年麗水卷)中國近代史是一部西方列強的侵華史,也是一部中華民族救亡圖存、富國強兵的探索史,以下侵略與探索史實對應正確的一組是 A.鴉片戰爭——洋務運動 B.第二次鴉片戰爭——辛亥革命 C.甲午戰爭——戊戌變法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新文化運動C真題演練命題點2 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的內容及影響【例4】(2018?金華麗水)19世紀60年代,一些較為開明的官員為維護清朝的統治,掀起了一場學習西方先進科學技術的運動。該運動①促進了中國近代工業的產生和發展 ②掀起了近代中國第一個思想解放的潮流 ③對外國經濟侵略起到一些抵制作用 ④標志著中國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A真題演練命題點2 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的內容及影響【例4】(2018?衢州)縱觀中日兩國近代歷史,明治維新和戊戌變法具有很多相似之處。下列表述最恰當的是A.都是為挽救民族危機而進行的改革 B.都頒布了資產階級性質的成文憲法C.都向西方學習,確立了君主立憲制D.都改變了落后面貌,走上擴張道路A真題演練命題點2 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的內容及影響【例4】(2017年杭州市B卷)人們通常把標志性事件作為定位歷史的坐標。下列事件與結論搭配正確的是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選項 事件 結論 ① 洋務運動 為中國的近代化開辟了道路 ② 戊戌變法 完成了從君主制到共和制的轉變 ③ 新文化運動 掀起近代中國首次思想解放潮流 ④ 五四運動 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