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部編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冊第七課尊重自由平等7.1自由平等的真諦導學案課題自由平等的真諦科目道德與法治年級八年級下課型新授課教師班級姓名學習目標1.知識目標:了解自由和平等的含義,懂得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道理2.能力目標:結合具體案例理解法治與自由的關系,在生活中能做到平等處事、待人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樹立正確的自由觀和平等觀,做一個富有法治精神的人學習重點自由的意義、平等的含義,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學習難點法治與自由的關系。學習過程溫故互查:回顧上節課的重點內容,同桌一問一答式背誦新課導入設問導讀:第一環節:無法治不自由1、結合P91頁的探究與分享。思考:(1)如何理解自由應受必要的限制??????(2)自由的含義??????(3)法治與自由的關系第二環節:法眼看平等1:結合P93頁的探究與分享。:思考:(1)平等的含義??????(2)如何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自我檢測:1、“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表達了人對( ?)的無限向往。A.?自由 B. 平等 ?C:公平 ? D.正義2、盧梭說:“人是生而自由的,但無處不在枷鎖之中。”這句話表明( ? )A、擁有自由能增強個人幸福感?? B、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對的C、自由能激發每個人的活力???? D、自由推動社會的進步與繁榮3、有什么樣的法治,就有什么樣的自由;自由逾越了法治,就是無政府狀態下的持續動蕩和混亂。這說明了( ? )A、法治大于自由???? B、自由可以超越法治C、法治與自由相互聯系,不可分割??? D、人們的自由是不允許受到損害的4、平等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趨勢,是現代社會的基本要求。平等的兩層含義是( ? ? ? )?人人平等?同等情況同等對待?法律面前一律平等④不同情況差別對待A、??? B、????? C.?④? D.?④5.我國《憲法》第33條第二款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對此規定下列理解正確的是( ?)?平等權是我國公民享有的基本權利,它受法律保護?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種族等都一律平等地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公民的合法權益都一律平等地受法律保護,對違法行為一律依法予以追究④在法律面前,不允許任何公民享有法律以外的特權A、???B、??④? C、??④? D、???④鞏固訓練:1.自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以下對自由理解不正確的是( )A.無論現實世界還是網絡空間,自由都是法律之內的自由B.自由主要指人們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依照自己意志活動的權利C.自由不是為所欲為,它是有限制的、相對的D.自由就是不受法律約束行使自己的權利2.風箏在空中的自由靠線的束縛而獲得,一旦系著它的線斷了,風箏就會落地。這一事例告訴我們( )A.法治是對自由的約束和保障B.法治是對自由的否定C.法治是獲得自由的唯一條件D.真正的自由是不受任何限制的3:材料一:我國憲法規定,任何自由的形式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任何超越憲法和法律行使自由的行為都要受到法律的嚴懲。材料二:2017年8月1日,鹽城市公安局依法對參與在網上散布謠言,謊稱警察打人的王某和張某處以行政拘留5日的處罰。有人說:公安機關重拳打擊網絡謠言相紙了公民享有的言論自由。請結合材料根據《道德與法治》所學內容,談談法治與自由的關系。??4:(1)問題:結合上圖,請用身邊的實例與同學分享自己對平等的認識。????(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也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原則之一。我國憲法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如何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5.辨析題???自由就是能夠做自己想做的一切事。?拓展探究:修訂后的《殘疾人教育條例》提出,“學前教育機構、各級各類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應當依照本條例以及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實施殘疾人教育;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條件的殘疾人申請入學,不得拒絕招收。”“殘疾人家庭應當幫助殘疾人接受教育。”“殘疾人參加國家教育考試,需要提供必要支持條件和合理便利的,可以提出申請。教育考試機構、學校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予以提供。”思考:《殘疾人教育條例》的修訂反映了什么道理????第七課尊重自由平等7.1自由平等的真諦導學案參考答案自我檢測:1、A2、B ?3、C4、D 5、D鞏固訓練:1、D 2、A3、法治與自由相互聯系,不可分割。一方面,法治標定了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實現不能觸碰法律的紅線,違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價: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們合法的自由和權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法治既規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會生活中,有邊界才有秩序,守底線才享自由。4、(1))平等是人類的崇高理想,是社會發展求意義上,平等具有兩層含義:一是同等情況同等對。比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選舉一人一票等;二是不同情況差別時持,比如老人、兒童、孕婦、殘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應獲得優先權和得到特殊關照。(2)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居住期限等,都一律平等地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各項權利,同時必須平等地履行完法和法律規定的各項義務。我國公民的合法權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護,違法或犯罪行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5這種觀點是錯誤的。(1)自由主要指人們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依照自己意志活動的權利。自由在法律上的體現,就是我們享有的和正當行使的各項權利。(2)自由不是為所欲為,它是有限制的、相對的。必要的限制是對自由的保護。無限制的自由,只會走向自由的反面,導致混亂與傷害。?拓展探究: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居住期限等,都一律平等地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各項權利,我國公民的合法權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