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9浙教版中考復習物理——14、聲及物態變化模塊一 聲現象【例1】★小明家附近廣場音樂聲過大影響了居民正常生活,這里的聲音是由音箱中紙盆的_______產生的,聲音大是指聲音的_______(選填“音調”或“響度”)大,經過居委會的協調,該音樂的播放者將音量調小了些,這是在___________減弱噪聲.【例2】★★如圖甲所示為一款國產品牌汽車,它的發動機工作時超低的噪音是人們青睞它的重要原因,噪音_______(“是”或“不是”)機器振動而產生的;車內裝有先進的倒車雷達系統,這個系統是利用_______(選填“超聲波”或“次聲波”)工作的。【例3】★如圖所示,在蜿蜒的鐵路線上,“鐵軌醫生”用探傷儀給鐵軌做“B超”這是利用聲可以傳遞_______.探傷儀發出的超聲波不能被人耳聽見,原因是超聲波的_______太高.【例4】★演唱會上,坐在后排的小明可以聽到歌手的歌聲.雖然看不清臺上的歌手,但根據聲音的_______,也能辨認出演唱的歌手(選填“音調、音色或響度”).小明看到舞臺上為渲染氣氛而制造的白霧其實是水蒸氣_______ (填物態變化名稱)而成的,舞臺上閃光燈發出的光_______ (“屬于”或“不屬于”)電磁波.【例5】★★★在地震救援中,采用了音頻生命探測儀(如圖所示),它的多個探頭接觸廢墟,收集廢墟下幸存者的微弱呼救聲、呼吸聲、心跳聲等,探測儀將音頻信號放大,救援人員就可以發現幸存者.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探測儀收集聲音信號時利用了固體可以傳聲B. 幸存者能聽見探測儀發出的超聲波C. 幸存者發出的聲音與外界噪聲的音調、音色不同D. 白天噪聲較大,探測儀更適合在安靜的夜晚使用【例6】★舉世矚目的索契冬奧會開幕式上,女高音歌唱家安娜的歌聲傾倒了無數觀眾,“女高音”是指聲音的( )A. 響度大 B. 音色好 C. 音調高 D. 振幅大【例7】★★如圖是童謠“數鴨子”的樂譜及歌詞,當菲菲同學唱到“真呀真多呀”期間,音調逐漸變高,關于音調變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聲音的振幅逐漸變大B. 菲菲聲帶每秒鐘振動的次數逐漸變多C. 聲音的頻率逐漸變低D. 菲菲聲帶每振動一次所用的時間逐漸變大【例8】★★2012年9月25日,中國首艘航空母艦“遼寧”號正式交接服役,如圖所示是兩名佩戴防護耳罩的起飛指揮員用“航母style”動作向艦載機殲﹣15飛行員下達起飛指令.指揮員佩戴保護耳罩是因為艦載機起飛時所發出聲音的( )A. 響度很大,佩戴保護耳罩在聲音的產生處減弱了噪聲B. 音調很高,佩戴保護耳罩在聲音的產生處減弱了噪聲C. 響度很大,佩戴保護耳罩在聲音的接收處減弱了噪聲D. 音調很高,佩戴保護耳罩在聲音的接收處減弱了噪聲模塊二 物態變化【例9】★2009年底,為了預防甲型流感,某校要求學生每天早上用如圖所示的體溫計測量體溫,這種體溫計是根據液體的__________規律制成的,圖中體溫計的讀數是_______℃.【例10】★今年3月,我國南方部分地區遭受冰雹襲擊.冰雹形成過程需要_______熱量,下落過程中,以地面為參照物,冰雹是_______ (“運動”或“靜止”)的,落地前冰雹做勻速直線運動,它所受空氣阻力的大小_______重力的大?。?br/>【例11】★前段時間達州大部分地方出現較長時間的干旱,氣象部門實施人工降雨,用飛機在高空噴灑干冰,干冰進入云層后迅速_______成為氣體,并從周圍吸收大量的熱,空氣溫度急劇下降,使空氣中水蒸氣_______成小冰晶,這些冰晶逐漸變大而下降,遇暖氣后吸收熱量而_______為雨滴落到地面.(均填物態變化名稱)【例12】★★★在做“探究水的沸騰”實驗中,小華使用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根據實驗數據作出的“溫度﹣時間”圖象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實驗中溫度計的感溫泡不能接觸容器底B. 測出水的沸點為97℃C. 水沸騰的現象是只在水內部發生的劇烈汽化現象D. 水沸騰時要滿足達到沸點,還要不斷吸熱【例13】★★如圖所示,是教材中的小實驗“制造云和雨”的實驗裝置圖,對該實驗的描述正確的是( )A. 實驗過程中,燒杯中發生了水汽化放熱和水蒸氣液化吸熱的現象B. 盤子中裝冰是為了使實驗效果更明顯C. 用酒精燈加熱過程中,盤中的冰不斷吸熱,發生了升華現象D. 我們看到的“云”實質是水汽化形成的小水滴【例14】★★如圖,我國云南省等地方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空軍向云層里噴撒干冰(固態二氧化碳)的方法來增雨.對增雨的形成,小明的解釋是:(1)干冰升華吸熱使周圍環境溫度降低;(2)氣態二氧化碳液化形成小水滴.以上解釋中( )A. 第一句話存在科學性錯誤 B. 第二句話存在科學性錯誤C. 兩句話都存在科學性錯誤 D. 兩句話都沒有科學性錯誤【例15】★★★如圖所示是熱學物理實驗中的裝置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在研究晶體海波熔化時可以用甲圖也可用乙圖裝置B. 乙圖水沸騰時將酒精燈撤掉,發現水停止沸騰,說明沸騰需要吸熱C. 丙圖當水沸騰后把酒精燈撤去,用注射器向試管內打氣,水又重新沸騰D. 丁圖右側試管內溫度計示數上升說明水蒸氣液化吸熱【例16】★★★★某興趣小組以相同的燒杯盛等量的水,以相同的熱源同時加熱.如圖所示,甲杯為隔水加熱,乙杯為隔油加熱,丙杯為隔砂加熱,加熱一段時間后,測得燒杯外物質的溫度分別為水溫100℃、油溫300℃、砂溫600℃,且觀察到乙、丙兩燒杯中的水呈沸騰狀態,則三杯水的溫度高低順序為( )A. 甲>乙>丙 B. 甲<乙<丙 C. 甲<乙=丙 D. 甲=乙=丙【例17】★★★★某刻度均勻但讀數不準的溫度計,用它測量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時,示數是4℃,當冰熔化后,水溫度升高到某一數值時,發現它的示數恰好與真實溫度相等,讓水溫再增加10℃,而溫度計的示數只增加了9℃,那么,當用此溫度計去測量一個標準大氣壓下的沸水溫度時,示數變為( )A. 92℃ B. 94℃ C. 96℃ D. 98℃【例18】★★★科考隊員在野外考察時經常利用冰雪來獲得生活用水,如圖所示的是將一定質量的冰,從﹣20℃加熱到沸騰過程,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不考慮水中有雜質產生的影響),下列對圖象分析正確的是( )A. 冰的熔點是0℃,水的沸點是100℃B. 科考隊員所處位置的大氣壓高于標準大氣壓C. 冰熔化的過程中分子動能和分子勢能都增大D. 水沸騰的過程分子動能不變、分子勢能增大【拓展題1】小紅同學在做“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特點”的實驗中:(1)如圖1所示,她的操作存在錯誤,請指出其中一個錯誤之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紅糾正所有錯誤后,在水溫到達89℃時開始每隔2分鐘做一次溫度記錄,并描繪出如圖2所示的圖象.根據圖象可知水沸騰時的溫度為__________℃,說明此時該地大氣壓_________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個標準大氣壓.(3)若燒杯中水的質量為0.4kg,則從開始計時起加熱10min,水所吸收的熱量為__________ J.[已知C水=4.2×103J/(kg?℃)](4)小紅覺得從開始加熱到沸騰的時間偏長,請你給她提出一個改進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拓展題2】地球上存在著不同形式的水體,如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淡水、湖泊咸水等,其中占地球總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水,如圖是大自然中水循環示意圖,寫出圖中①所代表的物態變化名稱_______,這一過程要_______熱.當含有很多水蒸氣的空氣升入高空時,水蒸氣的溫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小冰晶,這就形成了云,云是水蒸氣液化或_______形成的.在一定條件下,云中小水滴和小冰晶越來越大,就會下落,在下落過程中,小冰晶又變成了小水滴,與原來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雨,小冰晶的熔化過程需_______熱.參考答案1、答案: 振動;響度;聲源處.2、答案: 振動;超聲波;電磁波;摩擦力.3、答案: 信息;頻率.4、答案: 振動;音色;液化;屬于.5、答案: B.6、答案: C.7、答案: B.8、答案: C.9、答案: 熱脹冷縮,37.810、答案: 放出;運動;等于.11、答案: 升華;凝華;熔化.12、答案: C.13、答案: B.14、答案: B.15、答案: B.16、答案: D.17、答案: B.18、答案: D.拓展題答案: (1)讀數時視線未跟液柱面相平(或“溫度計玻璃泡觸底”、“酒精燈外焰未正對杯底”);(2)99,小于;(3)1.68×104;(4)減少水的質量(或提高水的初溫).考點: 探究水的沸騰實驗.解析: 由圖知,溫度計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了,這樣受容器底溫度的影響,測量結果不準確;在讀數時俯視,此時測量結果會偏大;酒精燈的外焰未放在杯底的正下方;(2)由圖象知,水在沸騰過程中溫度保持99℃不變,所以水沸騰時的溫度為99℃,小于標準大氣壓下的沸點100℃,所以當時氣壓低于標準大氣壓.(3)由圖象知,水的初溫為89℃,末溫為99℃,所以水吸收的熱量為:Q=cm(t﹣t0)=4.2×103J/(kg?℃)×0.4kg×(99℃﹣89℃)=1.68×104J水的加熱時間過長,可能是水的初溫過低或水的量太大或燒杯未加蓋造成的.所以可以通過適當提高水的初溫或適當減少水量或給燒杯加蓋來縮短加熱時間.答案: 海洋;汽化;吸;凝華;吸.考點: 水的三態變化.解析: 占地球總量最多的水是海洋水;由圖所示可知,①是水由液態變為氣態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水發生汽化,這一過程要吸收熱量.云是水蒸氣遇冷發生凝華變成小冰晶.小冰晶吸收熱量由固態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