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一輪復習2019年中考社會法治一輪復習當代世界的變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選擇(三)32.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國際政治格局的演變 a33.列舉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重要史實 b34.評析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初期政治、經濟、外交領域的偉大成就和艱辛探索 b35.知道十一屆三中全會內容、意義,概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程 b歷史與社會九下P34-37、P50-5334.評析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初期政治、經濟、外交領域的偉大成就和艱辛探索 b1.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在社會主義建設初期偉大成就和遭受的重大失誤與挫折——“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文化大革命,客觀公正地評價這些歷史事件。2.學習新中國的外交政策,培養從史料中獲得教益,提高自身思想素質的能力。通過展示新中國的外交成就,體會我國國際地位的提高,進而激發民族自豪感。3.通過相關的情景體驗,認識到“弱國無外交”,只有國家實力增強,國際地位才會不斷提高。 考點解析知識梳理一.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初期的偉大成就1.政治領域一一中共八大背景: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缺乏大機器制造業和現代技術裝備時間:1956年9月內容:根據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己經在我國建立起來的新形勢,大會分析了當時國內的主要矛盾,指出黨和人民的主要任務是集中力量把我國盡快地從落后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意義:中共八大以后,中國開始全面的大規模的社會主義建設我們國內的主要矛盾,已經是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已經是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關于政治報告的決議》知識梳理一.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初期的偉大成就2.經濟、科技成就(1)社會主義全面建設時期①1957年底,“一五”計劃的各項建設指標,一般都大幅度超額完成;②工業生產能力和技術水平大大提高,建成一大批大中型項目,武漢、包頭兩大鋼鐵基地,大慶油田、勝利油田和大港油田都建設起來。到1965年,我國實現了原油和石油產品的全部自給③工業布局有了明顯改善,原有的沿海エ業基地得到加強,廣大內地也新建了不同規模的現代工業④新興的電子工業、原子能工業、航天工業從無到有地發展起來⑤交通方面,修建了蘭新、蘭青、包蘭等鐵路;⑥水利建設也取得很大成績;⑦我國首先完成了人エ合成結品牛胰島素,這在世界上居于領先地位⑧國防尖端技術取得了巨大進展影響:我國初步形成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為現代化建設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知識梳理一.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初期的偉大成就2.經濟、科技成就(2)文化大革命期間①“兩彈一星”:指核彈(原子彈、氫彈)、導彈和人造地球衛星。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1964年6月,我國自行設計的中近程地對地導彈,在西北地區飛行試驗獲得成功,1966年10月,裝有核彈頭的地對地導彈點火發射。1970年,我國成功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1號”,成為第五個能獨立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②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強優勢的秈型雜交水稻③備注:這一切決不是文化大革命的成果,如果沒有“文化大革”,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會取得大得多的成就。知識梳理一.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初期的偉大成就3.外交成就(1)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外交方針、原則:提出者 時間 外交方針原則 主要內容 備注 毛澤東 1949年上半年 三條外交方針 “另起爐灶”“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一邊倒” 新中國的成立,沖破了帝國主義的東方戰線,結束了百年來舊中國的屈辱外交,掀開了中國外交的新篇章。 周恩來 1955年亞非會議 “求同存異”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相互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 奠定了新中國外交的基礎,也成為世界上許多國家公認的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準則。 知識梳理一.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初期的偉大成就3.外交成就(2)我國奉行的外交政策: 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3)我國外交政策的調整:①背景(原因):國際形勢(和平與發展兩大主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②指導思想: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增進國際合作,促進共同繁榮。③主要內容:獨立自主,不與任何大國結盟④影響: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打開了中國外交的新局面,加速了中國融入國際社會的進程,使中國和世界的關系發生了歷史性變化。知識梳理一.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初期的偉大成就3.外交成就(4)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外交成就:①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政府積極開展外交活動,第一年就同蘇聯等十幾個國家建立外交關系。②1953年底,周恩來在接見印度代表團時,首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處理兩國關系的原則。第二年,周思來訪問印度和緬甸,分別與印度總理尼赫魯、緬甸總理吳努發表聯合聲明,雙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指導中印、中緬關系的基本原則。③周恩來率中國代表團參加在印度尼西亞萬隆召開的亞非會議。周恩來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④1971年10月,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⑤1972年,中日兩國建立外交關系,實現邦交正?;?br/>⑥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兩國關系實現正常化知識梳理一.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初期的偉大成就3.外交成就(4)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外交成就:⑦改革開放后A.我國注重改善和發展與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關系,注重加強同發展中國家的政治經濟合作,力爭中美、中日關系穩定發展,逐步實現中蘇關系正常化,積極發展與歐盟國家的關系。B.中國積極發展全球伙伴關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積極拓展多邊外交,加強與聯合國的合作,為解決區域性爭端、維護世界和平與建立一個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中國廣泛參與多邊經濟社會領域的活動,為解決環境、糧食、預防犯罪、禁毒、難民、婦女等全球性問題作出貢獻。C.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全面推進,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外交布局。堅持以對話解決爭端,以協商化解分歧,尊重各國人民自主選擇發展道路的權利,維護國際公平正義。如今,中國已與世界上170多個國家建交,參加了100多個政府間國際組織的工作,發揮了負責任大國的作用,為全球治理體系的改革和建設,不斷貢獻中國智慧和力量。知識梳理二.失誤與挫折1.“大躍進”和人民公社話運動(經濟) “大躍進” 農村人民公社化運動 時間 1958年開始 領域 經濟 發生原因 由于對社會主義建設經驗不足,對經濟發展規律和中國經濟基本情況認識不足,又急于求成 表現 工業上:在“以鋼為綱,全面躍進”的口號下,掀起全民煉鋼運動農業上:提出“以糧為綱”的口號,流行“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的觀點 實行“一大二公”。“大”是指規模大;“公”就是生產資料公有化程度高 危害 使得以高指標、瞎指揮、浮夸風和“共產風”為主要標志的“左”傾錯誤嚴重地泛濫。違背了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嚴重脫離了實際,挫傷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給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造成嚴重挫折 知識梳理二.失誤與挫折1.“大躍進”和人民公社話運動(經濟)啟示:①要遵循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②要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出發,立足國情,制定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2.“文化大革命”(政治)(1)時間:1966~1976年10月(2)發生原因:1962年以后,“左”傾思潮再度抬頭,并發展成為“以階級斗爭為綱”的指導思想(3)表現:采取破四舊、大字報、批斗會等錯誤方法;林彪、江青兩個反革命集團煽動“打倒一切,全面內戰”(4)危害:劉少奇、鄧小平等一大批黨和國家領導人遭受迫害;制造了大量的冤假錯案;各級政府癱瘓;工礦企業停產或半停產,國民經濟狀況迅速惡化。整個國家陷入嚴重的動亂之中(5)評價(性質):是一場由領導人錯誤發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也是一場史無前例的政治動亂。知識梳理二.失誤與挫折2.“文化大革命”(政治)(6)啟示:①要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出發,制定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②要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推進法制建設和依法治國方略③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真題演練命題點1 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初期的偉大成就【例1】 (2018?衢州)詩詞蘊含歷史。圖3中毛澤東所寫詩詞反映的歷史事件,按發生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A.③②①④ B.③①②④ C.④①③② D.②④③① D真題演練命題點1 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初期的偉大成就【例2】 (2018?嘉興)“我們不出兵,讓敵人壓至鴨綠江邊……首先對東北不利,整個東北邊防軍將被吸引住,南滿電力將被控制?!贝嗽挶砻髦袊嗣裰驹杠姵霰r的原因是A. 促進朝鮮統一 B. 提升中國的國際地位C. 為了保家衛國 D. 防止朝鮮戰爭的爆發C真題演練命題點1 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初期的偉大成就【例3】 (2017溫州卷)新中國成立后,中華民族走上了偉大復興的新道路。以下紀念郵票所反映的新中國輝煌成就,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A.①④②③ B.②④①③ C.③②①④ D.④①③②B①②③④尼克松訪華 慶?!耙晃濉庇媱澇~完成?真題演練命題點1 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初期的偉大成就【例4】 (2017年臺州卷)下列圖示反映了中美關系的變化。這體現了 ①中美關系不斷的深化發展 ②我國外交政策由對抗走向對話③我國積極尋求與大國結盟 ④和平與發展已經成為時代主題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C真題演練命題點2 失誤與挫折 【例5】 (2018?紹興義烏)對聯是時代的反映。以下對聯所反映的歷史事件,按其發生先后排列正確的是①萬里山河歸人民,五億群眾慶新生 ②臺灣省已歸日本,頤和園又搭天棚③百年榮辱入青史,兩制輝煌壯國魂 ④食堂巧煮千家飯,公社飽暖萬人心A.①③②④ B. 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③④②①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