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歷史與社會七年級下7.1《規則的演變》第二課時教學設計課題 規則之“源”單元第七單元學科歷史與社會年級七年級下學習目標1.結合具體實例,引導學生探究規則演變的原因。2.通過分析案例,知道規則的變化類型。3.結合生活實例,知道規則、制度作為公共生活的基本保障,是現實的需要,也是歷史的產物。重點了解規則演變的原因及規則的變化類型。難點結合生活實例,知道規則、制度作為公共生活的基本保障,是現實的需要,也是歷史的產物。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導入新課<<紅樓夢>>里的賈元春是賈家長女,入宮后被冊封為妃,皇帝開恩,特許她元宵節回娘家省親。當她駕臨賈家時,她的祖母,父親,母親都在大門外迎候。父親跪在女兒面前,說家里出了貴人實在幸運,希望女兒好好侍奉皇帝。女兒反過來囑咐父親,要他勤勤懇懇地為國家辦事。師: 討論:為什么父親要向女兒下跪?現在有沒有這樣的規則?通過對比說明了什么?(學生各抒己見)板書課題規則之“變”思考問題,展示答案。 從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出發,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引出課題講授新課一、規則的變化。1.規則的變化原因。閱讀課本P78的閱讀卡,討論:《南極條約》的制訂說明了什么?(學生各抒己見)規則源于生活用于生活隨著人類活動的范用不斷擴大,些新的規明不斷出現,以適應新領城中的新事物和新變化。2.規則的“從無到有”的變化。閱讀課本P78的資料, 討論問題?(1)思考:人類為什么要通過立法保護動物?如:《寵物法》、《動物遺棄法案》等。(學生各抒己見)人類大量捕殺野生動物,導致生態環境惡化;部分養殖場因為生存條件惡劣,導致流行病暴發,最終危及人類自身的生存與健康。 由此,制定一些新規則變得十分必要,以適應新領域中的新事物和新變化。(2)課前查閱資料,請你再舉出一例這樣從無到有的規則。(學生各抒己見)網絡法規原因:互聯網信息豐富,給人們提供學習方便的同時,也給犯罪可乘之機。3.規則的“從有到無”的變化。閱讀課本P78的資料,討論問題?(1)為什么要廢止《農業稅條例》?(學生各抒己見)從全球范圍看,當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會廢除農業稅,并補貼農業。順應時代的要求,適應了世界經濟一體化的發展趨勢。(2)我國廢止《農業稅條例》說明了什么?(學生各抒己見) 在人類社會的進程中,既有無數新的規則和制度依照社會發展的要求面產生,也有無數舊的規則和制度不符合社會發展的要求面被廢除。4.規則的不斷調整、完善(1)觀看視頻討論:從我國要修改稅收規則,你發現規則有什么特點?(學生各抒己見)規則不是無緣無故出現的,也不是一成不變的。(2)結合上述兩則材料,說說這些規則為什么會發生這些變化?(學生各抒己見) 材料一: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兒童的平均身高也在增長。 根據這種情況,2010年,全國鐵路兒童票的身高限制從1.1一1.4米調整至1.2--1.5米, 即隨同成年人旅行的身高1.2--1.5米的兒童,享受半價客票優惠。材料二: 人行橫道線可以追溯到古羅馬時代。那時候,在龐貝城的一些街道上,人、馬、車混行,交通經常擁堵。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人們把人行道加高,使人與馬車分離;又在接近馬路口的地方,橫砌起一塊塊凸出路面的石頭--跳石,行人可以踩踏著跳石穿過馬路。歷史上,有許多規則隨著社會發展面相繼廢立;現實中,也有許許多多的規則隨著生活的需要而不斷完善。5.關注生活中的規則變化:(1)選擇一項你喜歡的運動,說一說它有哪些規則,這些規則發生過哪些變化。(學生各抒己見) 為了增強比賽的競爭性,促使乒乓球運動在世界各地的均衡發展,國際乒聯實行了大球、十一分制和無遮擋發球的新規則。 (2)假如你生活在城市中,了解一下,隨著城市的發展,交通規則又有哪些新的變化?(學生各抒己見)變化一:以前沒罰的現在要罰 (1)使用偽造和變造校車的車標牌的扣12分 (2)校車超員20%以上的扣12分 (3)校車超速20%以上的扣12分 ?。?)未取得校車駕駛資格駕駛校車的扣12分新增扣分項: 新增扣分項: ?。?)開車不按規定避讓校車的扣6分 ?。?)低能見度條件下,在高速上不按規定行駛的扣6分 ?。?)在高速或者城市快速路上不按規定車道行駛的扣3分二、正確看待規則的變化。春秋戰國時期,編鐘的規模和懸掛方式是王權等級的象征,所以不同權利等級的人欣賞的音樂不同。王公貴族在家里懸掛編鐘有嚴格規定,“王宮懸(四面懸掛),諸侯軒懸(三面懸掛),卿大夫判懸(二面懸掛),士特懸(單面懸掛)”。布衣百姓沒有聽編鐘奏樂的權利。到了現代社會,都有欣賞音樂的權利。(1)討論:通過以上音樂規則的變化歷程,我們應該如何看待這些規則的變化?(學生各抒己見)當我們用歷史的眼光觀察生活的變化,就會更加深切地感受到規則的意義和價值。任何規則的出現,包括國家法律和社會制度,都是歷史發展的產物;任何規則的廢立與沿革,都是歷史進程的折射。(2) 結合內容課思考:規則之 “源” 是什么?規則之“變”的理由是什么?規則的存在,源自生活的需要;規則的演變,見證著生活的歷史。拓展提高 同學們,請課前查閱資料,說說你還知道哪些規則的修訂或變化?2018年 3月11日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經投票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進一步突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點,續寫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故事和中國奇跡的新篇章。 國際籃聯委員會在2017年5月的會議上通過了一系列規則變化。對帶球走、違反體育道德的犯規、教練員:職責、球隊定義、服裝、球隊裝備等方面有了新的規定。 2018年4月2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習近平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五號。《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于2018年4月27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018年5月1日起施行。小組討論,展示答案。閱讀資料,討論問題,小組展示閱讀材料,思考問題。閱讀問題,思考問題,學生各抒己見查閱資料,回答問題。討論問題,小組展示閱讀問題,思考問題,學生各抒己見查閱資料,回答問題。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和語言組織表達能力。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分析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與語言組織能力。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與語言組織能力。開拓學生的視野,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與語言組織能力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與語言組織能力。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與語言組織能力。開拓學生的視野,增強學生課外知識。課堂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 規則的演變 》第二課時。 規則之“變”,主要規則是如何變化的,從無到有、從有到無、調整、完善的過程。從而了解規則或制度的演變對人們生活的影響。理解規則演變的原因。總結全文,整體掌握板書規則之“變”規則的變化規則的變化原因。規則的變化的類型二、正確看待規則的變化突出課文重點,引導學生有條理地掌握課文內容7.1 《規則的演變》第二課時同步練習一、選擇正確的答案寫在括號里。 1.隨著社會的進步、科學技術的發展,互聯網深深影響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近年來互聯網環境日益復雜化,《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網絡警察”等規則也應運而生。這說明了( )A.規則無處不在 B.規則因生活的需要而存在C.規則影響著生活的方方面面 D.規則是人們行為的規范和準則2.自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誕生以來,國際奧委會就不斷修改完善奧林匹克運動的競技比賽規則。這說明( )A.原來的比賽規則存在嚴重錯誤B.人人都必須遵守比賽規則C.比賽規則可以根據情況變化和發展需要而不斷修改完善D.比賽規則可以由奧委會隨意改動3.人行橫道線從“跳石”到“斑馬線”的發展歷程,說明規則( )①有十分悠久的歷史 ②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③都以文字形式存在 ④是不斷更新和完善的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4.新中國成立后,我國的土地制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土地歸農民所有到“三大改造”完成后轉為土地公有,再到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開始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民有了經營權和使用權,充分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下列選項中,最能夠體現出材料觀點的是( )A.規則是變化的,不是一成不變的B.規則是隨著時代和社會的進步發展而不斷更新變化的C.規則的變化需要每個人親自參與制定D.規則的變化見證了歷史5.“自從盤古開天地,不收皇糧第一回”,安徽一位農民在2006年寫下這么一副春聯。因為從當年1月1日起,《農業稅條例》被廢止,在我國延續了 2000多年的農業稅宣告 終結。這說明()①規則無處不在,無時不在②我國日益富裕,已經不需要征稅③農業稅已不符合 當今社會發展的要求④農業稅的演變折射出我國歷史的進程?A. ①②? ?B.②③ ?C. ③④ D.①④6.隨著手機的普及,國家在中考和高考的相關規則中,增加了不準帶手機進入考場的條文。這說明考試規則( )A.是每個公民都必須遵守的 B.其制定和修改都是絕對公平的C.必將變得越來越嚴格和苛刻 D.隨著生活的需要而不斷變化7.自助式人行橫道紅綠燈的出現表明( )A.社會發展帶來了規則的改進和變化 B.城市交通問題日趨嚴重C.老人出行有了新工具 D.高科技產品的廣泛運用8.2013年,我國新修訂的《道路交通安全法》開始實行,這說明( )①規則一旦制定出來就不應該進行任何修改②許多規則來自生活,并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變化③人類社會的歷程,也是各種規則、制度不斷完善更新的歷程④在人類社會的歷程中,無數舊的規則和制度被廢除,無數新的規則和制度在產生A.②③④ B.③④ C.①③ D.①②④9.人類目前已經給地面交通、海洋航運和空中飛行制定了合理的交通規則,從而避免事故和混亂。但在太空中,各種高速運轉的衛星和航天器碎片幾乎不受任何管制,多個國家的航空航天專家強烈呼吁世界各國共同參與太空交通規則。這些規則制定的意義是( )A.這些規則的制定沒有國界,全球應形成統一的共識,共同遵守B.這些規則的出現,包括國家法律和社會制度,都是歷史發展的產物;任何規則的廢立與沿革,都是歷史進程的折射C.這些規則的制定有利于維護全人類的穩定和全人類的秩序D.必須嚴格遵守這些規則10.目前,為了緩解交通擁堵,確保市民出行暢通,很多城市開始實行錯峰通行 和限號通行的規則。這說明( )①隨著社會的發展,很多新的規則不斷出現②規則是根據社會發展的要求而產生的③規則是來源于社會生活并用于生活的④這些規則是市政府制定的,與普通市民無關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二、判斷題。1.競技運動中需要規則,日常生活中則不需要規則。( )2.我們只是規則的遵守者,不能制定規則。( )3.規則是不能變化的,一旦制定下來,就不會改變。( )4.規則的出現是為了解決生活中的矛盾,建立生活的秩序。( )三、材料分析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以下是七年級(3)班的同學在預習了《規則的演變》之后,在班級貼吧上的留言。請你閱讀之后,完成下面的問題。【公告】樓主:無論生活在什么地方,誰也不能擺脫規則而我行我素。規則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并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更新和修正。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說,規則的廢立與沿革折射著生活的變化。鄉村炊煙:規則對于我們的生活,就如同空氣對于小草、水對于魚兒一樣,是須臾不可缺少的。山澗溪流:人類生活是不斷發展變化的,這就會引起規則的發展變化?;蛘哂行┮巹t在歷史的長河中煙消云散了,或者有些規則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更讓我們驚喜的是許許多多的新規則如雨后春筍般出現了。精華主題 發表新帖 收藏本吧 復制地址 (1)什么叫規則?請你運用所學知識,談談對“鄉村炊煙”的觀點的認識。(2)請你列舉一個具體例子,證明“山澗溪流”的觀點的正確性,并據此談談你對規則特點的認識。2.觀察圖片,回答問題。(1)上面的三幅圖片分別反映了什么現象?(2)請對此發表你的看法。人行橫道從“跳石”到“斑馬線”的發展歷程告訴了我們一個什么道理?論述題。材料一: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有“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規則,而今天卻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材料二:2012年3月14日,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閉幕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會議表決通過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的決定》。材料三:國際足聯規定,南非世界杯比賽中不允許球員主罰點球時,在最后射門一剎那故意停頓,以欺騙對方門將,違反規定者將被出示黃牌。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的知識,談談我們應該怎樣看待規則的變化。7.1 《規則的演變》第二課時同步練習答案一、選擇題。1.D【解析】民主平等思想是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稱呼同輩“字”已經不適應歷史發展的需要,因而被廢除,改為“直呼其名”,可見規則是因為歷史的發展的需求而變化的,所以答案為D。2.C【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規則演變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規則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在人類社會的進程中,有許多新的規則不斷出現,以適應因人類活動的范圍擴大而產生的新事物和新變化;也有無數舊的規則和制度不符合社會發展的要求而被廢除;也有許多規則隨著生活的需要而不斷完善,所以C符合題意。故選擇C。A【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規則存在形式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現代社會,許多規則是以文字形式存在(這類規則是成文規則) ,如校規、社區公約、法律等,有些規則往往以約定俗成的方式存在的(這類規則是不成文規則) ,如各民族的風俗習慣大多包含著這樣的規則,所以③錯誤。故選擇A。4.B【解析】本題考察學生對規則變化原因的理解。通過分析材料可以看出規則是隨著時代和社會的進步發展而不斷更新變化的。5.C【解析】本題考查此題主要考查規則演變的相關知識。農業稅被廢止說明規則是隨著社會生活的變化而變化的,證明它已不符合當今社會發展的要求,也證明我國農業生產冰平在提高,所以③④正確,故答案選C。但材料本身沒有說明規則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所以①本身說法正確但不符合題意。②我國日益富裕,已經不需要征稅本身說法就錯誤,依法納稅我國公民的基本義務,故不選。 D【解析】本題考查了規則改變的原因。題目講述的是考試規則有了新的規定,這與每個公民必須遵守規則沒關系,故A錯誤。任何規則沒有絕對公平,只有相對公平,故B錯誤。考試規則的改變是為了更加公平,而不是苛刻,故C錯誤??荚囈巹t的完善是因為手機的普及這一現實情況,所以說明規則是隨著生活需要不斷完善的。故答案選D。A【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規則變化的了解。結合知識可知,自助式人行橫道紅綠燈的出現表明社會發展帶來了規則的改進和變化。故選擇A。A【解析】此題考查法律的相關知識。規則不是無緣無故出現的,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可以隨著社會發展而廢、立、改。故①說法錯誤,②③④說法正確。答案是A。9.C【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規則制定的有關知識。太空交通規則的制定有利于維護全人類的穩定和全人類的秩序,所以C符合題意;ABD與題意無關。故選擇C。10.D【解析】此題考查規則的相關知識。規則源于生活、勇于生活,隨著人類活動的范圍不斷擴大,一些新的規則不斷出現 ,也會因社會發展而有老規則的變化。規則有成文的,是有關部門制定的, 不是市政府制定的。規則也有約定俗成的,故與市民不無關系。故答案是D。二、判斷題。1.×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學生對規則的認識。規則作為人們行為的規范和準則,存在于生活的時時處處,影響著生活的方方面面。2.×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學生對對規則來源的認識。3.×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學生對對規則變化原因的認識。規則源于生活用于生活隨著人類活動的范用不斷擴大,些新的規明不斷出現,以適應新領城中的新事物和新變化。4.√【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學生對對規則產生的認識。材料分析1. (1)規則是指導人們行為的規范和準則。 “鄉村炊煙”的觀點是正確的。①規則存在于生活的時時處處,影響著生活的方方面面。②規則就像交通標志一樣,通過圖形、符號、顏色和文字,向行人傳遞特定信息,規則因生活的需要而出現,應生活的內容而存在。我們要遵守和遵循規則。 (2)示例: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信息技術日益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原先不曾存在的網絡規則出現了?!?br/>認識:規則的存在,源自于生活的需要(或:規則源于生活、用于生活);規則的演變,見證著生活的歷史;規則的廢立與沿革折射出生活的變化。【解析】課標要求列舉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規則或制度,了解這些規則或制度的演變對人們生活的影響。本題第(1)問,主要考察學生對課本規則的認識和理解。第(2)問旨在考查規則對規則的變化原因,以及正確看待正確看待規則的變化。(1)圖一反映的是行人隨意過馬路;圖二反映的是交通擁堵;圖三反映的是行人遵守交通規則,過馬路走人行橫道線?!?br/>交通規則的制定是為了保證道路的通暢和行人的安全,大家都應該自覺遵守?!?br/>(3)規則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并隨著生活的需要而不斷變化。【解析】本題考查規則的相關知識。第(1)問,考察學生讀圖能力,只要寫出圖片中的現象即可。第(2)問,主要考察學生對圖片內容的認識。第(3)問,考查對規則演變的認識。四、論述題。 歷史的眼光:當我們用歷史的眼光觀察生活的變化,就會更加深切地感受到規則的意義和價值。任何規則的出現,包括國家法律和社會制度,都是歷史發展的產物;任何規則的廢立與沿革,都是歷史進程的折射。規則的價值:從這個意義上講,規則的存在,源自生活的需要;規則的演變,見證著生活的歷史。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正確看待規則規則的認識和理解。要求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課件31張PPT。7.1 規則的演變第一課時人教版 七年級下冊元春省親 <<紅樓夢>>里的賈元春是賈家長女,入宮后被冊封為妃,皇帝開恩,特許她元宵節回娘家省親。當她駕臨賈家時,她的祖母,父親,母親都在大門外迎候。父親跪在女兒面前,說家里出了貴人實在幸運,希望女兒好好侍奉皇帝。女兒反過來囑咐父親,要他勤勤懇懇地為國家辦事。討論:為什么父親要向女兒下跪?現在有沒有這樣的規則?通過對比說明了什么?規則是變化的見面禮節規則之“變”鳥瞰大河流域1.規則的變化原因。《南極條約》 人們曾認為南極是一個冰冷的荒原,沒有什么價值。后來,人們發現南極地下理藏著豐富的礦產,儲存著大量的國體淡水資源,棲息著無數海洋生物。20世紀四五十年代,圍繞南極領土主權的爭執甚至沖實事件時有發生。于是,南極的和平穩定問題擺上了議事日程。為保護南極的生態環境,和平利用南極,1959年, 12個國家簽訂了《南極條約》,我國于1983年正式加入該條約。截至2012年,( 南級條約》締約國達50個。各國一致同意至少50年內禁止在南極進行礦產資源開發活動。此后,南極條約協商國又陸續簽訂了《保護南極動植物議定措施》《南極海豹保護公約》( 南極生物資源保護公約》和《南板環境保護議定書》等。 閱讀課本P78的閱讀卡,完成下面問題。一、規則的變化。鳥瞰大河流域 規則源于生活用于生活隨著人類活動的范用不斷擴大,些新的規明不斷出現,以適應新領城中的新事物和新變化。 討論:《南極條約》的制訂說明了什么? 閱讀課本P78的資料,討論問題?資料:歷史上,人類總自認為是萬物之靈,雖然有過珍愛生靈的思想,卻沒有想過制定法律來保護動物。直到現代, 人類才意識到通過立法保護動物的必要性。目前,世界上已經有100多個國家出臺了動物福利法。在英國,有關動物保護的法律有十多個,如《寵物法》《動物遺棄法案)等,涵蓋了動物從生到死的全程。2.規則的“從無到有”的變化。 人類大量捕殺野生動物,導致生態環境惡化;部分養殖場因為生存條件惡劣,導致流行病暴發,最終危及人類自身的生存與健康。 由此,制定一些新規則變得十分必要,以適應新領域中的新事物和新變化。(1)思考:人類為什么要通過立法保護動物?如:《寵物法》、《動物遺棄法案》等。網絡法規原因互聯網信息豐富,給人們提供學習方便的同時,也給犯罪可乘之機。(2)課前查閱資料,請你再舉出一例這樣從無到有的規則。2006年1月1日起,《農業稅條例》被廢止。 閱讀課本P78的資料,討論問題?2006年春節,安徽省一名農民寫下這樣一副春聯:“自從盤古開天地,不收皇糧第一回。”因為從當年1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稅條例》被廢止,在中國延續了2000多年的農業稅宣告終結。3.規則的“從有到無”的變化。(1)為什么要廢止《農業稅條例》? 從全球范圍看,當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會廢除農業稅,并補貼農業。順應時代的要求,適應了世界經濟一體化的發展趨勢。(2)我國廢止《農業稅條例》說明了什么? 在人類社會的進程中,既有無數新的規則和制度依照社會發展的要求面產生,也有無數舊的規則和制度不符合社會發展的要求面被廢除。4.規則的不斷調整、完善(1)觀看視頻討論:從我國要修改稅收規則,你發現規則有什么特點? 規則不是無緣無故出現的,也不是一成不變的。 材料一: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兒童的平均身高也在增長。 根據這種情況,2010年,全國鐵路兒童票的身高限制從1.1一1.4米調整至1.2--1.5米, 即隨同成年人旅行的身高1.2--1.5米的兒童,享受半價客票優惠。龐貝城的人行道和跳石 材料二: 人行橫道線可以追溯到古羅馬時代。那時候,在龐貝城的一些街道上,人、馬、車混行,交通經常擁堵。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人們把人行道加高,使人與馬車分離;又在接近馬路口的地方,橫砌起一塊塊凸出路面的石頭--跳石,行人可以踩踏著跳石穿過馬路。 (2)結合上述兩則材料,說說這些規則為什么會發生這些變化? 到了19世紀,汽車代替了馬車,跳石成為障礙。此后在英國倫敦的街道上,出現了如今這種人行橫道線。它潔白醒目,像斑馬身上的條斑,所以又稱斑馬線。 歷史上,有許多規則隨著社會發展面相繼廢立;現實中,也有許許多多的規則隨著生活的需要而不斷完善。5.關注生活中的規則變化:(1)選擇一項你喜歡的運動,說一說它有哪些規則,這些規則發生過哪些變化。 為了增強比賽的競爭性,促使乒乓球運動在世界各地的均衡發展,國際乒聯實行了大球、十一分制和無遮擋發球的新規則。 (2)假如你生活在城市中,了解一下,隨著城市的發展,交通規則又有哪些新的變化?新知講解2013交通規則圖解2013交通規則新變化(摘選)變化一:以前沒罰的現在要罰 ?。?)使用偽造和變造校車的車標牌的扣12分 (2)校車超員20%以上的扣12分 ?。?)校車超速20%以上的扣12分 ?。?)未取得校車駕駛資格駕駛校車的扣12分新增扣分項: ?。?)開車不按規定避讓校車的扣6分 (2)低能見度條件下,在高速上不按規定行駛的扣6分 ?。?)在高速或者城市快速路上不按規定車道行駛的扣3分 春秋戰國時期,編鐘的規模和懸掛方式是王權等級的象征,所以不同權利等級的人欣賞的音樂不同。王公貴族在家里懸掛編鐘有嚴格規定,“王宮懸(四面懸掛),諸侯軒懸(三面懸掛),卿大夫判懸(二面懸掛),士特懸(單面懸掛)”。布衣百姓沒有聽編鐘奏樂的權利。到了現代社會,都有欣賞音樂的權利。二、正確看待規則的變化。 當我們用歷史的眼光觀察生活的變化,就會更加深切地感受到規則的意義和價值。任何規則的出現,包括國家法律和社會制度,都是歷史發展的產物;任何規則的廢立與沿革,都是歷史進程的折射。 (1)討論:通過以上音樂規則的變化歷程,我們應該如何看待這些規則的變化? 規則的存在,源自生活的需要;規則的演變,見證著生活的歷史。 (2) 結合內容課思考:規則之 “源” 是什么?規則之“變”的理由是什么? 2018年 3月11日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經投票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進一步突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點,續寫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故事和中國奇跡的新篇章。 同學們,請課前查閱資料,說說你還知道哪些規則的修訂或變化? 國際籃聯委員會在2017年5月的會議上通過了一系列規則變化。對帶球走、違反體育道德的犯規、教練員職責、球隊定義、服裝、球隊裝備等方面有了新的規定。 2018年4月2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習近平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五號。《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于2018年4月27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018年5月1日起施行。課堂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 規則的演變 》第二課時。 規則之“變”,主要規則是如何變化的,從無到有、從有到無、調整、完善的過程。從而了解規則或制度的演變對人們生活的影響。理解規則演變的原因。規則的變化正確看待規則的變化規則的變化原因。規則之“變”規則從無到有規則從有到無規則的調整、完善歷史的眼光規則的價值上21世紀教育網 下精品教學資源作業布置 1.課后,查找相關資料,了解更多關于規則的變化。 2.完成同步練習,預習下一節課的知識。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 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br/>詳情請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人教版歷史與社會7年級下冊7.1規則的演變第2課時 教案.doc 人教版歷史與社會7年級下冊7.1規則的演變第2課時 練習.doc 人教版歷史與社會7年級下冊7.1規則的演變第2課時 課件.pptx 新交通法實施.wmv 稅收新規定.wmv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