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歷史與社會人教版 中考復習考綱分析考點30:敘述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歷程,理解新民主義革命的勝利使中國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c)社會九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五課(P53--61);第三單元第一課(P66-76);第四單元第一課(P98-103);第二課(P104)◆考點分解1. 掌握新民主義革命時期重要時期的歷史事件;2. 理解新民主義革命的勝利對中國實現民族獨立的重要意義;知識回顧一、北伐戰爭的歷程《國民革命軍軍歌》歌曲中列強、軍閥指的是誰?為什么要打倒他們?怎樣才能打倒他們?知識回顧一、北伐戰爭的歷程北伐戰爭過程知識回顧一、北伐戰爭的歷程目的:打倒列強,推翻北洋軍閥統治,統一全國北伐戰爭開始時間:1926年總司令:蔣介石國父孫中山知識回顧重大戰役:汀泗橋戰役、賀勝橋戰役、武昌戰役戰果:不到半年從珠江流域打到長江流域影響:極大鼓舞了工農大眾,推動了國民革命;沉重打擊了國內軍閥;有力地打擊了帝國主義在中國的勢力 。一、北伐戰爭的歷程成果:在湖北賀勝橋等地,國民革命軍擊潰了軍閥吳佩孚的主力,迅速占領武漢三鎮;之后,集中力量進攻江西,消滅了孫傳芳的主力;接著向長江下游地區大舉推進,攻占了南京,革命勢力從珠江流域擴展到長江流域,廣州國民政府遷到武漢。知識回顧國民革命的失敗蔣介石等人發動反革命政變蔣介石“七一五”政變(1927.7.15/武漢)“四一二”政變(1927.4.12/上海)反革命政變的原因:階級利益不同結局:(1)在北伐軍勝利進軍之時,蔣介石等人發動政變,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轟轟烈烈的國民革命運動失敗,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2)蔣介石在南京成立國民政府并繼續北伐。1928年12月,東北保安司令張學良通電宣布“遵守三民主義,服從國民政府”,南京國民政府在形式上“統一”了中國。一、北伐戰爭的歷程知識回顧二、土地革命戰爭的歷程(1927年——1936年)知識回顧二、土地革命戰爭的歷程(1927年——1936年)南昌起義:第一次國共合作完全破裂后,1927年8月1日,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人率領革命軍在南昌發動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統治的第一槍。重要事件八七會議:為了總結大革命失敗的教訓,1927年8月7日,中共在漢口召開緊急會議,確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裝起義的方針。毛澤東提出了“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重要論斷。中國革命開始由大革命失敗到土地革命戰爭興起的歷史性轉變。知識回顧二、土地革命戰爭的歷程(1927年——1936年)秋收起義:1927年9月,毛澤東領導了秋收起義,放棄了攻打城市的計劃,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進軍。重要事件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毛澤東率部轉戰千里到達井岡山,建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知識回顧二、土地革命戰爭的歷程(1927年——1936年)井岡山會師:1928年4月,朱德、陳毅率領南昌起義部分隊伍和湘南農民武裝到達井岡山,與毛澤東領導的工農革命軍會師,合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力量不斷壯大。重要事件土地革命:隨著農村革命根據地的建立和發展,土地革命廣泛開展起來。中共廢除了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沒收地主的土地分給農民。各根據地出現了分田分地的景象。知識回顧二、土地革命戰爭的歷程(1927年——1936年)反圍剿斗爭:從1930年開始,國民黨調集軍隊,對革命根據地發動了多次“圍剿”。紅軍采取了避敵主力、誘敵深入、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和打運動戰的方針,粉碎了敵人的四次“圍剿”。但由于博古、李德推行“左”傾錯誤主張,未能粉碎第五次“圍剿”,被迫實行戰略轉移,開始長征。重要事件知識回顧二、土地革命戰爭的歷程(1927年——1936年)長征:1934年10月,紅軍開始長征,損失慘重。重要事件1935年1月,召開遵義會議,會議集中解決當時具有決定意義的軍事和組織問題,糾正了博古等人“左”的錯誤,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確軍事主張,增選毛澤東為中央政治局常委。遵義會議后,成立了由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組成的三人軍事指揮小組。這次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在紅軍和中央的領導地位。開始確立了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正確路線在黨中央的領導地位,開始形成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在極其危急的時刻,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知識回顧二、土地革命戰爭的歷程(1927年——1936年)紅軍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擺脫了敵人的圍追堵截,一路北上。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到達陜北吳起鎮,與陜北紅軍勝利會師。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在甘肅會寧會師,宣告兩萬五千里長征勝利結束。重要事件知識回顧三、抗日戰爭的歷程(1931年——1945年)“九一八”事變(中華民族抗戰的開始)1931.9.18日軍借口向中國東北軍發動進攻,并炮轟沈陽城。東北軍奉令不抵抗,不戰而潰。不到半年時間,占領東北三省。知識回顧三、抗日戰爭的歷程(1931年——1945年)華北事變1935年日軍在華北不斷制造事端,欲使“華北獨立”,以圖直接控制華北,將華北從中國分割出去。知識回顧三、抗日戰爭的歷程(1931年——1945年)“七七”事變(盧溝橋事變)(中華民族全面抗戰的開始)1937.7.7日軍借口士兵失蹤,向宛平城和盧溝橋發起進攻,并炮轟宛平城。日軍全面侵華戰爭開始。知識回顧三、抗日戰爭的歷程(1931年——1945年)“八一三”事變(淞滬會戰)1937.8.13日軍大舉進攻上海,妄圖在三個月內滅亡中國。中國軍隊在上海及其周圍地區展開長達三個月的激戰。11月,上海淪陷。知識回顧日本侵華事變三、抗日戰爭的歷程(1931年——1945年)重大事件 時間 概況 “九一八”事變(中華民族抗戰的開始) 1931.9.18 日軍借口向中國東北軍發動進攻,并炮轟沈陽城。東北軍奉令不抵抗,不戰而潰。不到半年時間,占領東北三省。華北事變 1935 日軍在華北不斷制造事端,欲使“華北獨立”,以圖直接控制華北,將華北從中國分割出去。“七七”事變(盧溝橋事變)(中華民族全面抗戰的開始) 1937.7.7 日軍借口士兵失蹤,向宛平城和盧溝橋發起進攻,并炮轟宛平城。日軍全面侵華戰爭開始。“八一三”事變(淞滬會戰) 1937.8.13 日軍大舉進攻上海,妄圖在三個月內滅亡中國。中國軍隊在上海及其周圍地區展開長達三個月的激戰。11月,上海淪陷。知識回顧三、抗日戰爭的歷程(1931年——1945年)南京大屠殺1937.12.13南京失陷,日軍所到之處,燒殺淫掠,無惡不作。至少30萬中國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被殺害。細菌戰日軍731部隊用健康活人做試驗,進行細菌戰和毒氣戰。日軍在長春、廣州等地建立大型細菌戰基地和工廠,形成了巨大的細菌戰網絡。日軍在湖南長德、浙江寧波等地投撒細菌彈,使幾十萬中國人死于細菌戰。知識回顧三、抗日戰爭的歷程(1931年——1945年)轟炸后方城市對重慶、成都、昆明等我國后方城市進行轟炸封鎖。使當地人民的生命財產遭受重大損失。反復“大掃蕩”對占領區的抗日根據地進行“掃蕩”,野蠻實行燒光、殺光、搶光的“三光”政策。知識回顧三、抗日戰爭的歷程(1931年——1945年)日本侵華罪行日本侵華罪行 南京大屠殺 1937.12.13 南京失陷,日軍所到之處,燒殺淫掠,無惡不作。至少30萬中國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被殺害。細菌戰 ? 日軍731部隊用健康活人做試驗,進行細菌戰和毒氣戰。日軍在長春、廣州等地建立大型細菌戰基地和工廠,形成了巨大的細菌戰網絡。日軍在湖南長德、浙江寧波等地投撒細菌彈,使幾十萬中國人死于細菌戰。轟炸后方城市 ? 對重慶、成都、昆明等我國后方城市進行轟炸封鎖。使當地人民的生命財產遭受重大損失。反復“大掃蕩” ? 對占領區的抗日根據地進行“掃蕩”,野蠻實行燒光、殺光、搶光的“三光”政策。重大事件 時間 概況知識回顧三、抗日戰爭的歷程(1931年——1945年)東北的抗戰“九一八事變”是中國十四年抗日戰爭的起點,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局部抗戰(東北抗日聯軍積極開展抗日游擊戰爭)揭開了世界法西斯戰爭的序幕。一二·九運動北平學生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掀起反對內戰、要求抗日運動,高呼“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等口號.知識回顧三、抗日戰爭的歷程(1931年——1945年)西安事變1936.12.12張學良、楊虎城在西安發動“兵諫”,扣押蔣介石。向全國通電,主張停止內戰,一致抗日。事變后,經多方努力,蔣介石被迫接受同意聯共抗日等條件。至此,十年內戰基本結束,以第二次國共兩黨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第二次國共合作“八一三”事變后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知識回顧三、抗日戰爭的歷程(1931年——1945年)平型關大捷1937.9八路軍一一五師在平型關伏擊日軍,殲滅日軍一千多人,繳獲大量武器和軍用物資,這是抗戰以來中國軍隊取得第一次大捷。臺兒莊保衛戰國民黨將領李宗仁指揮中國軍隊在臺兒莊奮勇阻擊敵人,殲敵一萬多人。取得了抗戰開始以來的最大勝利。知識回顧三、抗日戰爭的歷程(1931年——1945年)百團大戰八路軍在彭德懷的指揮下,先后組織100多個團,向敵人發動大規模攻擊。不僅給日軍沉重打擊,也振奮了人們爭取抗戰勝利的信心。日本投降日本天皇正式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在東京灣美國軍艦上,舉行日本投降簽字儀式。9月9日,中國戰區受降儀式在南京舉行。中國抗日戰爭取得了最后勝利,臺灣也回到了祖國懷抱。知識回顧三、抗日戰爭的歷程(1931年——1945年)知識回顧三、抗日戰爭的歷程(1931年——1945年)中國的抗日斗爭 第二次國共合作 “八一三”事變后 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平型關大捷 1937 .9 八路軍一一五師在平型關伏擊日軍,殲滅日軍一千多人,繳獲大量武器和軍用物資,這是抗戰以來中國軍隊取得第一次大捷。臺兒莊保衛戰? 1938年春 國民黨將領李宗仁指揮中國軍隊在臺兒莊奮勇阻擊敵人,殲敵一萬多人。取得了抗戰開始以來的最大勝利。百團大戰 1940.8~1941.1 八路軍在彭德懷的指揮下,先后組織100多個團,向敵人發動大規模攻擊。不僅給日軍沉重打擊,也振奮了人們爭取抗戰勝利的信心。抗戰勝利 日本投降 1945.8.15 日本天皇正式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在東京灣美國軍艦上,舉行日本投降簽字儀式。9月9日,中國戰區受降儀式在南京舉行。中國抗日戰爭取得了最后勝利,臺灣也回到了祖國懷抱。知識回顧四、解放戰爭的歷程(1945年——1949年)取得政治上的優勢兩種不同的建國主張①共產黨:建立民主聯合政府。(光明的前途)②國民黨:堅持一黨專政。(黑暗的命運)中共七大的召開時間、地點:1945年4月底至6月初,中國共產黨在延安召開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內容:①分析了當時中國國內形勢,指出中國面臨兩個前途、兩種命運的決擇,中國共產黨的任務是爭取光明的前途、反對黑暗的前途。②確立了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并寫入黨章。知識回顧重慶談判背景:迫于人民要求和平的呼聲,也為了爭取更多時間準備內戰,蔣介石暫時作出和平的姿態。連續三次發電報,邀請毛澤東到重慶商談“國際國內重要問題”。(假談判真內戰。)8月底,毛澤東、周恩來、王若飛等赴重慶與蔣介石舉行談判。時間:1945年8月——10月成果:簽訂“雙十協定”(《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四、解放戰爭的歷程(1945年——1949年)知識回顧粉碎敵人的全面進攻1946年6月,蔣介石自認為準備充分,指揮軍隊以進攻中原解放區為起點,向解放區發動進攻,內戰全面爆發。國民黨憑借充足的兵力和優良的武器,在軍事上占有絕對優勢。以“全面進攻,速戰速決”為戰略方針,對解放區發動全面進攻。面對國民黨軍隊的全面進攻,解放軍采取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以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為主要目標,以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為作戰原則,以運動戰為主要作戰方式。殲滅了大量敵人,在戰場上逐漸占據了主動地位。四、解放戰爭的歷程(1945年——1949年)知識回顧粉碎敵人的重點進攻1947年2月,解放軍粉碎了國民黨軍隊的全面進攻,此后國民黨對解放區由全面進攻轉入重點進攻。特別是將陜北作為進攻的重點。在敵我力量懸殊的情況下,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共中央主動撤離延安,轉戰陜北;西北野戰軍在彭德懷指揮下,采取“蘑菇戰術”,不斷打擊敵人,先后取得多次勝利。粉碎了國民黨軍隊對陜北的重點進攻。四、解放戰爭的歷程(1945年——1949年)知識回顧戰略反攻和戰略決戰▲1947年6月,劉伯承、鄧小平率領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揭開解放軍戰略反攻序幕。▲隨著解放軍在各戰場不斷取得勝利,中共中央決定進行戰略決戰。▲三大戰役:1948.9——1949.1▲結果:共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150多萬人,國民黨軍隊主力基本上被消滅。三大戰役大大加快了解放戰爭全國勝利的到來。四、解放戰爭的歷程(1945年——1949年)知識回顧解放戰爭的基本勝利:渡江戰役背景:三大戰役后,人民解放軍已經控制了長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區;1949年4月,國共雙方代表在北平舉行和平談判,國民政府代表最后拒絕在和平協定上簽字,和談破裂。②概況:1949年4月21日,毛澤東、朱德發布了《向全國進軍的命令》,要求人民解放軍殲滅國民黨反動派,解放全中國。人民解放軍發動渡江戰役。 ③結果: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統治中國22年的國民黨政權垮臺,其殘余勢力退守臺灣。四、解放戰爭的歷程(1945年——1949年)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意義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結束了自鴉片戰爭以來近代中國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中華民族從此進入了發展進步的歷史新紀元,使中國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真正走上了獨立、民主、統一的道路。從這一刻起,中華民族朝著現代化和民族復興的偉大目標不斷前進。例1為迎接中國共產黨的生日,某校學生決定編排歷史情境劇《紅旗飄揚》.其中有一場景與歷史史實不符,請幫忙找出來( ) A. 南昌起義--創建人民軍隊,獨立領導武裝斗爭B. 井岡山會師--成立中國工農紅軍,鞏固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C. 遵義會議--毛澤東思想寫進中國共產黨黨章,成為指導思想D. 紅軍長征--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為開創中國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礎典精例題【解析】】據所學知,遵義會議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毛澤東思想被寫入黨章是在1945年的中共七大上.ABD三項表述都正確.故選C。C例2下列事件及其影響,搭配不相符的是( ) A. 遵義會議的召開--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B. 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C. 平型關大捷--抗戰以來第一次大捷D. 挺進大別山--國民黨軍隊主力基本上被消滅典精例題【解析】西安事變,紅軍長征,抗戰民族統一戰線與全民族抗戰,內戰的爆發 【解析】【分析】1947年夏,劉伯承、鄧小平率領晉冀魯豫解放軍,千里躍進大別山,開辟了大別山根據地,牽制了國民黨軍隊,揭開了人民解放軍全國性戰略進攻的序幕.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主力決戰,進行了遼沈戰役、平津戰役、淮海戰役,國民黨軍隊主力基本上被消滅.所以D錯誤.故選D。D例3中國共產黨總能在歷史關鍵節點給中國民主革命和現代化事業帶來春風。回答下題“鄉村包圍城市的時期已經完結,從現在起,必須實現黨的工作重心由鄉村轉移到……”這是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一次重要會議上的講話。這次會議是( ) A. 中共七大 B. 七屆二中全會 C. 中共八大 D. 十二屆三中全會典精例題【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七屆二中全會有關知識的識記。1949年春,七屆二中全會在河北平山縣西柏坡村召開。毛澤東在報告中指出在全國勝利的局面下,黨的工作重點必須由鄉村轉移到城市。闡明在勝利后,中國共產黨在政治、經濟、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以及由農業國家轉變為工業國家,由新民主主義社會轉變到社會主義社會的總任務和基本途徑。故答案選B。 B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 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詳情請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二十二課20世紀的革命與戰爭年代(三)考點30敘述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歷程,理解新民主義革命的勝利使中國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ppt 第二十二課20世紀的革命與戰爭年代(三)考點30敘述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歷程,理解新民主義革命的勝利使中國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同步練習.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