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國殤 于右任 于右任(1879—1964)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鄉(xiāng);故鄉(xiāng)不可見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陸;大陸不可見兮,只有痛哭!天蒼蒼,海茫茫,山之上,國有殤!14海峽兩岸的交往目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兩岸·溯源國殤·分離兄弟·相逢祈盼·團圓兩岸·溯源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夏商時期,稱“島夷”屬于九州中的揚州。隋唐時期,隋煬帝派人三次出師到達“琉球”。明朝末年,鄭成功從荷蘭殖民者手中收復臺灣。1895年,清政府被迫把臺灣割讓給日本。三國時期,孫權派一萬官兵到達“夷州”。元朝,在臺灣設澎湖巡檢司,隸屬福建泉州。1684年,清政府設臺灣府;1885年,設臺灣行省。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臺灣光復,回歸祖國。國殤·分離姓 名:出生日期:籍 貫:原 名:人生際遇:張士忠許郎秀浙江象山石浦鎮(zhèn)漁山島1938年生人1949年2月全家16口人(全島共93戶487人)一起被國民黨政府帶去臺灣。他因外出留在了大陸。國殤·分離 臺灣老兵“鮑海青”在接受采訪時曾回憶:“那時不準向大陸寫信,我偷偷寫了,可無法寄出。最后只好把信燒了。” 之后很長一段時間張士忠都沒有收到親人的消息。 1962年,他組建了自己的家庭。在21歲那年還做起了船長。——海峽兩岸38年的骨肉分離鄉(xiāng)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國殤·分離 將人民解放戰(zhàn)爭進行到底,解放中國全部領土,完成統(tǒng)一中國的事業(yè)。——《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共同綱領》我們都是中國人三十六計,和為上計。 ——毛澤東在鄧小平一國兩制科學構想基礎上,形成了“和平統(tǒng)一、一國兩制”的對臺基本方針。新中國成立初期,明確提出要解放臺灣。20世紀50年代中期,確立和平方式解放臺灣。改革開放后,形成“和平統(tǒng)一 一國兩制”方針。 1979年元旦,全國人大常委會發(fā)表《告臺灣同胞書》,它鄭重宣示了爭取祖國和平統(tǒng)一的大政方針,倡導兩岸“三通四流”,標志著對臺方針政策的重大發(fā)展,掀開了兩岸關系發(fā)展歷史新的一頁,海峽兩岸局勢逐步走向緩和。海峽兩岸局勢逐步走向緩和兄弟·相逢一國兩制解析:一個中國——前提兩制并存——現(xiàn)實高度自治——內容和平談判——方式“和平統(tǒng)一、一國兩制”的提出首先針對于臺灣問題,而成功實踐于港澳地區(qū)。(1983年) 1987年,臺灣當局開始被迫調整“三不”政策,開放臺灣居民赴大陸探親,并在經(jīng)濟、文化交流等方面,逐步采取了一些開放措施。蔣經(jīng)國先生(1910—1988) 享年78歲 海峽兩岸同胞近40年的隔絕狀態(tài)終于被打破,兩岸關系發(fā)生了歷史性的變化。兄弟·相逢 大概在1974年,張士忠收到了臺灣家人寄來的第一封信,是臺灣的哥哥托一個叫柯為民的德國華僑寄來的。我也通過柯為民,給臺灣的親人寄去了一些石浦海鮮,都是我們家鄉(xiāng)漁山島的特產(chǎn)———淡菜干和海蜒干。我想,他們應該都非常想念家里的味道。 到八十年代的時候,兩岸開放探親。臺灣“小石浦村”的村民開始一批一批地回來看望親人。1988年,我的哥哥嫂嫂們也回到了石浦。他們走了33年,所有回來認親的人都是帶著眼淚的。那年,我的第二個孫子出生。我們一起回到漁山島,在老家門口拍了很多照片。只是我的爸爸媽媽,沒能再回到這里來看看。兄弟·相逢兩岸授權這兩個民間團體開始進行經(jīng)濟性、事務性商談和政治對話。 辜振甫1917—2005 汪道涵1915—20051992年兩會達成“九二共識”兄弟·相逢1992年,兩會達成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這就是“九二共識”。意義:海峽兩岸關系的發(fā)展邁出了歷史性的重要一步汪辜會談對促進兩岸關系健康發(fā)展發(fā)揮了積極作用。兄弟·相逢1995年1月3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江澤民提出發(fā)展兩岸關系推進祖國和平統(tǒng)一進程的八項主張。李登輝陳水扁蔡英文 兩國論推進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 2005年3月14日,全國人大第三次會議通過了《反分裂國家法》2005年4月29日,“胡連會”,破冰之旅。二零零五年連戰(zhàn)的“和平之旅” 國共兩黨最高領導人的會見,促進兩岸關系的新發(fā)展。2015年11月7日,“習馬會”,世紀之握。2015年.11.7新加坡 這次會面是1949年以來 兩岸領導人的首次會面, 翻開了兩岸關系歷史性的一頁。祈盼·團圓——經(jīng)濟篇“和平統(tǒng)一 一國兩制”?大陸是臺灣最大出口市場?最大貿易順差來源地?最大島外投資目的地?百萬臺商生活在大陸祈盼·團圓——文化篇余光中席慕蓉《富春山居圖》祈盼·團圓 2008年11月4日,海協(xié)會與海基會正式簽署兩岸“大三通”協(xié)議。 12月15日,根據(jù)協(xié)議兩岸空運直航、海運直航、郵政合作同時啟動,兩岸關系取得重大進展。祈盼·團圓“久別重逢非少年,執(zhí)杯相勸莫相攔。額頭已把光陰記,萬語千言不忍談。” 張士忠夫婦第一次到臺灣探親 兩岸實行“大三通”后,祈盼·團圓 寄語臺灣: 燕子飛了, 有再來的時候。 桃花謝了, 有再開的時候。 楊柳枯了, 有再青的時候。 兩岸暫時別離, 終有團圓的時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海峽兩岸的交往.pptx 舌尖2第6集:相逢-紀錄片-高清正版視頻在線觀看–愛奇藝.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