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時政熱點】2019中考熱點專題:依法治國2019中考熱點專題復習一:推進依法治國,建設法治國家【熱點再現】材料一:2018年8月24日,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史上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時刻——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主任主持召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對全面依法治國作出新的重大部署。他用高度凝練的概括,闡述著一系列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堅持加強黨對依法治國的領導”;“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堅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堅持依憲治國、依憲執政”;“堅持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堅持處理好全面依法治國的辯證關系”;“堅持建設德才兼備的高素質法治工作隊伍”;“堅持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鏗鏘的話語,深刻的論斷,標志著中國共產黨人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法治文明發展規律的洞察和把握,達致嶄新高度。材料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國務院及其各部門任命的國家工作人員憲法宣誓組織辦法》,2018年4月至10月國務院任命的40個部門和單位的59名負責人依法進行憲法宣誓。材料三:新華社北京12月8日,記者8日從公安部獲悉,針對自媒體“網絡水軍”敲詐勒索等違法犯罪活動突出問題,今年以來,公安部組織各地公安機關依法深入開展偵查調查,成功偵破自媒體“網絡水軍”團伙犯罪案件28起,抓獲犯罪嫌疑人67名,關閉涉案網站31家,關閉各類網絡大V賬號1100余個,涉及被敲詐勒索的企事業單位80余家。材料四:新華社北京2019年1月11日電 11日上午在中國共產黨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全面推進黨的建設,取得全面從嚴治黨更大戰略性成果,鞏固發展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健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確保黨的十九大精神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堅決貫徹落實到位,以優異成績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材料五:2018年3月20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監察法是反腐敗國家立法,它的制定出臺,為反腐敗工作開創新局面、奪取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提供了堅強法治保障。2018年10月底,中辦印發《關于深化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派駐機構改革的意見》,對改革派駐機構領導體制、完善派駐監督工作機制等作出全面部署。【考點鏈接】1.法治有什么作用?為什么要選擇法治道路?(1)法治能為人們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保障人們在社會各個領域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2)法治是現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發展市場經濟、實現強國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決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實現社會正義的有效方式,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選擇。2.依法治國的具體做法:(1)社會成員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行使權利,履行義務。(2)公民要增強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意識,弘揚法治精神。(3)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做守法榜樣,帶動全體公民共同守法。(4)社會要加強法治宣傳,弘揚法治精神,共同營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環境,樹立“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法治文化導向。3怎樣建設法治中國?(1)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2)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4.建設法治中國,青少年怎么做?(1)樹立法律意識,增強法治觀念;(2)自覺學法、尊法、守法、用法;(3)依法規范自身行為,依法維護社會秩序和自身合法權益;(4)向人們大力宣傳法治知識和重要性;(5)堅決同破環法治的行為作斗爭,維護憲法和法律權威。5.建設法治中國,為什么要將法治與德治相結合?(1)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既重視發揮法律的規范作用,又重視發揮道德的教化作用。(2)以法治體現道德理念,以道德滋養法治精神;(3)法律與道德相輔相成。6.法治政府:(1)含義:是按照法治原則運作的政府,政府的各項權力都應該在法治軌道上運行。(2)核心內涵:依法行政。7.政府的作用和宗旨:作用:一方面,管理社會事務;另方面,提供公共服務。政府權力來源:在我國,政府的權力來源于人民。政府的宗旨:為人民服務,為人民謀利益。8.怎樣建設法治政府?政府和公民分別應怎樣做?(1)政府:A.全面推進政務公開,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促進政府決策科學化和民主化。B.必須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權力的濫用,提高政府公信力。(2)公民:要積極參與,獻計獻策,主動監督。9.什么是依法行政?依法行政的核心是什么?(1)含義: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權力、管理公共事務時依據憲法和法律的規定正確行使權力。(2)核心: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規范政府的行政權。10.邏輯關系理解:必須堅定不移貫徹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和依法執政基本方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都離不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 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加快建設中國特 色社會主義法治體 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依法治國由依法立法、依法行政、依法司法和依法監督等內容組成。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國的前提與基礎。因為一個國家的整個管理活動主要靠各級人民政府與國家執政機關的強制推進。如果各級行政機關都能依法行使職權,依法進行管理,那么依法治國就有了基本保證和實現基礎。因此,依法行政是現代法治國家里政府行使行政權力所普遍遵循的基本準則,也是實現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11.全面依法治國:(1)總目標: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2)要求(16字方針):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12.開展掃黑除惡(或其它法治建設活動)有什么意義?(1)有利于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增強人們的幸福感、獲得感;(2)有助于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3)有利于增強人們的法治意識和權利意識;(4)有利于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促進社會進步;(5)有利于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6)有利于保障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順利進行;(7)有利于構建和諧社會,促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典例解析】1.國家網信辦近日集中整治自媒體亂象,已處置“野史秘聞”等9800多個自媒體賬號,依法嚴管將成為常態。整治自媒體亂象( ? ? )①要求自媒體賬號運營者要珍惜權利,履行義務,積極傳播正能量②要求相關部門加大依法管網、依法治網力度維護人民群眾權利③要求廣大網民、媒體和社會各界監督,舉報違法媒體和不良信息④需要各界共同維護網絡傳播秩序,營造風清氣正、積極向上、健康有序的網絡空間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 D【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對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理解。整治自媒體亂象要求相關部門加大依法管網、依法治網力度維護人民群眾權利,需要各界共同維護網絡傳播秩序,營造風清氣正、積極向上、健康有序的網絡空間,要求自媒體賬號運營者要珍惜權利,履行義務,積極傳播正能量,要求廣大網民、媒體和社會各界監督,舉報違法媒體和不良信息,故選D。2.反腐敗協調小組消息,“天網”行動已從120多個國家和地區追回外逃人員4833人,追回資產103億余元。以上材料說明了( )①我國堅持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②違法行為需承擔法律責任③“法網恢恢、疏而不漏”④有了“天網”行動就沒有外逃違法分子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A【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對依法治國與違法行為的理解。“天網”行動追回了許多貪官,但并非就是不會再有外逃違法分子了,說法太過絕對,所以④錯誤。故選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