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二十一課 20世紀的革命與戰爭年代(二)考點28知道中共一大的概況,理解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近代中國歷史選擇的必然結果、列舉史實,說明中國共產黨人怎樣開辟了中國革命的新道路同步練習1、選擇題1.右圖所示的建筑,位于上海興業路76號,是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它見證了( )A.新文化運動誕生 B.中國共產黨成立C.人民軍隊的創建 D.國民大革命發動2.1921年李大釗指出,中國現在沒有一個真能表現民眾勢力的團體,若能成立一個強固精密的組織,那么中國徹底的大改革將有所附托。這段話表明李大釗的主張是( )A.建立中國同盟會 B.成立無產階級政黨 C.創辦黃埔軍校 D.實現國共兩黨合作3. 961年,董必武寫下緬懷戰友的詩:“四十年前會上逢,南湖泛舟語從容。濟南名士知多少,君與恩銘不老松。”詩中所提會議最重要的內容是 ( )A.發起了五四運動 B.創建黃埔軍校 C.成立中國共產黨 D.籌備南昌起義4.1921年李大釗指出,中國現在沒有一個真能表現民眾勢力的團體,若能成立一個強固精密的組織,那么中國徹底的大改革將有所附托。這段話表明李大釗的主張是( )A.建立中國同盟會 B.成立無產階級政黨 C.創辦黃埔軍校 D.實現國共兩黨合作5. 《西江月·井岡山》:“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早已森嚴壁壘,更加眾志成城。黃洋界上炮聲隆,報道敵軍宵遁?!?928 年 4 月,朱德、陳毅率領部隊來到井岡山與誰領導的部隊勝利會師?( )A.毛澤東 B.賀龍 C.彭德懷 D.周恩來6. “毛澤東從歐洲借來的不是機器、宗教……而是共產主義。他借助于技術和靈活性,對癥下藥,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國起死回生。”下列最能體現毛澤東“靈活性”的是( )A.發動武昌起義 B.發動中國式文化大革命C.發動秋收起義 D.開辟工農武裝割據道路7. 鑒于大革命失敗的教訓,毛澤東在某次會議的發言中提出“以后要非常注意軍事,須知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這次會議是指( )A.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B.八七會議C.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 D.遵義會議8. “日頭一出(就)紅又紅,朱德來會毛澤東。兩軍會師(就)大,革命一定會成(啰)功!”上述歌謠反映的歷史事件是( )A.南昌起義 B.秋收起義C.會寧會師 D.井岡山會師9. 毛澤東曾說:“全國范圍的、包括一切地方的、先爭取群眾后建立政權的理論,是與中國革命實情不適合的?!边@里毛澤東批評的不適合中國革命實情的道路是( )A.農村包圍城市 B.城市包圍農村 C.城市中心論 D.農村中心論10.明確時序是理解歷史的基礎。以下是《歷史為什么選擇中國共產黨》—書的部分目錄,按歷史發展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應是 ( )①紅旗飄揚井岡山 ②為全民族抗戰而斗爭 ③南湖紅船風雨中起航 ④新中國的曙光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④③②①二.材料題11.中國共產黨不斷探索革命之路。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為了總結大革命失敗的經驗教訓,中共中央在湖北漢口召開緊急會議。會議上,毛澤東指出“以后要非常注意軍事”;會后,毛澤東等人發動人民群眾,進行了武裝暴動,在遭受較大損失后,毛澤東指著地圖說,“我們要到這眉毛畫得最濃的地方去當山大王”。 ——摘編自胡繩《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等(1)指出材料一中“緊急會議”上毛澤東提出的重要論斷,并說明武裝暴動受挫后毛澤東所作出的戰略轉變。 材料二:1927年10月,毛澤東率領工農革命軍到達井岡山,建立第一個革命根據地。 工農革命軍先后攻占茶陵、遂川、寧岡等地,建立縣區鄉工農兵政府。各級政府沒收土豪的一切土地,發動群眾開展分田運動。邊界建立了赤衛隊、暴動隊、獨立團等地方武裝。——摘編自楊河主編《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史讀本》(2)根據材料二,提煉井岡山斗爭實踐為“革命之路”的探索提供的經驗。材料三:1928年起,毛澤東先后寫下了許多著作,其中指出“馬克思主義書本上并沒有講到中國湖南、湖北,它講的只是基本原理”,“共產黨的任務……不是先占城市后取鄉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逐步形成了中國革命新道路的理論。——摘編自石崇科 《毛澤東選集》(第二版)等(3)綜合三則材料,分析這條新道路是如何開辟的,并指出開辟的目的。參考答案1.B 2.B 3.C 4.B 5.A 6.D 7. B 8.D 9.A 10.C11. (1)槍桿子里出政權。放棄攻打城市轉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2)建立革命根據地,領導人民建立革命政權,開展武裝斗爭和土地革命。(3)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在不斷實踐中開辟了革命新道路。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實現人民解放。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歷史與社會人教版 中考復習考綱分析考點28知道中共一大的概況,理解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近代中國歷史選擇的必然結果(b)社會九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四課(P50-52)◆考點分解1. 知道中共一大召開的概況;2. 理解中國共產黨誕生的重要意義及對中國歷史發展的影響;考點29:列舉史實,說明中國共產黨人怎樣開辟了中國革命的新道路(b)社會九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五課(P53--61);綜合探究二(P62-63)◆考點分解1. 列舉中國共產黨人不斷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的史實;2.說明中國共產黨人開辟了中國革命的新道路的特點及意義;知識回顧一、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共產黨成立時間:1921年7月23日地點:上海 → 嘉興南湖代表人物:毛澤東、董必武等13名正式代表這次大會主召開,標志著中國無產階級先鋒隊——中國共產黨的誕生。知識回顧一、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共一大主要內容:大會通過了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第一個黨綱,確定了黨的名稱為中國共產黨,黨的奮斗目標是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共產主義。知識回顧一、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近代中國歷史選擇的必然結果1.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大事,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2.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不是偶然的,是適應近代以來中國社會進步和革命發展的客觀需要,是近代歷史選擇的必然結果。嘉興南湖知識回顧二、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探索南昌起義時間:1927年8月1日領導人: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知識回顧意義: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是中國共產黨創建軍隊,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二、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探索南昌起義知識回顧二、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探索秋收起義時間:1927年9月地點:湘贛邊領導人:毛澤東結果:失敗知識回顧二、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探索城市農村看圖說明南昌起義和秋收起義的相同之處。都是由中共獨立領導、以攻打城市為中心的武裝暴動。知識回顧二、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探索南昌起義和秋收起義名稱 南昌起義 秋收起義時間 1927年8月1日 1927年9月領導人 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 毛澤東特點 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統治的第一槍。 打出了工農革命軍旗號,為開辟第一塊農村革命根據地和確立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權奠定了基礎。相同點 方式:武裝斗爭。目的:反抗國民黨統治。結果:遭受重大挫折,最后轉入農村發展。教訓:中國革命照搬俄國十月革命的道路行不通。 意義 開創了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奪取政權的新局面。揭開了中國革命創建人民軍隊,從城市轉入農村,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的序幕。 知識回顧二、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探索(1)目的:為了總結大革命失敗的教訓。(2)時間、地點:1927年8月7日,漢口。(3)內容:確立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毛澤東提出了“槍桿子里出政權”的重要論斷。(4)意義:中國革命開始由大革命失敗到土地革命戰爭興起的歷史性轉變。“八七”會議知識回顧二、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探索長沙湖南湘贛邊界江西井岡山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創建背景:秋收起義失敗地位: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發展:朱、毛紅軍井岡山會師;到1930年,全國建立起大小十多塊革命根據地。領導人:毛澤東地點:井岡山知識回顧二、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探索井岡山成為第一個革命根據地的因素地形條件——四周崇山峻嶺,森林茂密,地勢險要。群眾基礎——大革命時期,井岡山建立了黨的組織和農民自衛軍,群眾基礎好。政治和物質條件——遠離中心城市,國民黨統治薄弱,且農業經經濟的發展可供部分籌措給養。)知識回顧中央閩浙贛湘鄂贛湘贛鄂豫皖湘鄂西左右江觀察圖2—66:看圖說出有哪些革命根據地,其中最大和第一個根據地在哪里?革命根據地分布示意圖中央革命根據地由贛南、閩西根據地發展而來 1.以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為例,分析其成為第一個革命根據地的多種因素。可參考第58頁圖2—64圖說。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知識回顧二、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探索朱德、陳毅率領部分隊伍轉戰到湘南。1928年春,這支隊伍和湘南農民武裝到達井岡山,與毛澤東領導的工農革命軍會師,兩軍合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力量壯大。井岡山會師知識回顧二、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探索創建理論“工農武裝割據”思想的形成——“工農武裝割據”是指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進行武裝斗爭,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紅色政權就能夠存在和發展。。井岡山時期的毛澤東知識回顧二、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探索各地共產黨人紛紛領導武裝起義,并先后走上工農武裝割據的道路。到1930年,全國建立起大小十多塊革命根據地。知識回顧二、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探索毛澤東說:“如果我們能夠普遍地徹底地解決土地問題,我們就獲得了足以戰勝一切 敵人的最基本條件。 ”土地革命目的:滿足農民土地要求內容:廢除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沒收地主的土地分給農民分配原則:抽多補少、抽肥補瘦知識回顧二、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探索資料1 土地改革前,農村中流傳著“三把刀”的民謠:“租子重,利錢高,苛捐雜稅像牛毛。”土地改革后,福建一位拿到“耕田證時”的老人用山歌表達喜悅之情:阿婆苦了幾十年,紅軍來后分了田;田契換上耕田證,土地還家喜連連。香糥釀酒美又甜,酒甜難比有了田;酒甜只能甜一時,有田就能甜年年。資料2 為了保衛勝利果實,翻身分子土地的農民義無反顧地把自己的子弟送上戰場。據統計,江西興國縣當時共21萬人,參軍作戰的就有5萬人。結合以上事例,分析說明土地改革給農民的生活帶來的變化。政治上翻了身,經濟上分得了土地,生活得到了保證根據地百姓踴躍參軍作戰的現象又能告訴我們什么?土地改革符合農民的利益,農民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農民積極參軍參戰保障勝利果實知識回顧二、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探索1.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南昌起義2.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3.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支隊伍——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4.最大的根據地——中央革命根據地知識回顧二、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探索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表述1.概括地說,是走“工農武裝割據”的道路。2.具體來說,分三個步驟:在農村建立根據地,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新道路。(解決了大革命失敗后中國革命的道路問題。)知識梳理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新”主要表現在1.領導力量新:中國共產黨誕生前,中國革命主要是由農民階級和資產階級領導的;中國共產黨誕生后,中國革命開始了由無產階級領導的階段。 2.指導思想新:中國共產黨誕生前,中國革命的指導思想主要是農民階級的平均主義思想和資產階級的三民主義;中國共產黨誕生后,中國革命開始了由馬克思主義指導的階段。3.革命前途新:中國共產黨誕生前,中國革命的前途主要是改朝換代和資產階級共和國;中國共產黨誕生后,中國革命的前途是建立新民主主義社會,并進而建立社會主義社會。例12017年10月18日,黨的十九大在北京召開。下列關于黨的會議敘述不正確的是( ) 中共七大——確立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 B. 中共十九大——作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判斷C. 中共一大——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綱領D. 八七會議——槍桿子里出政權典精例題【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黨的重大會議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共二大在中國近代歷史上第一次明確提出了徹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務,為中國各族人民的革命斗爭指明了方向,所以C表述錯誤。故選C。C例2胡適1923年給友人的信中寫到:“25年來,只有三個雜志可代表三個時代,可以說創造了三個新時代:一是《時務報》,二是《新民叢報》,三是《新青年》.”其中,《新青年》所創造的“新時代”指的是( ?。? 君主立憲時代 B. 民主科學時代 C. 民主共和時代 D. 尊孔復古時代典精例題【解析】題干給出的《新青年》這個重要刊物,考查它所代表的“新時代”.1915年陳獨秀、李大釗等先進知識分子,高舉“民主”和“科學”兩面大旗,以《新青年》為主要陣地掀起的空前思想大解放運動--新文化運動.故選B。B例3“1916年5月,李大釗在《民彝與政治》一文中疾呼:“民與君不兩立,自由與專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則國民死,專制活則自由亡.”材料表明李大釗主張( ?。? A. 提倡科學,反對迷信 B. 提倡人性,反對神學C. 提倡民主,反對專制 D. 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典精例題【解析】本題考查了新文化運動的主陣地與兩面大旗.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準確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新文化運動的主陣地和兩面大旗,注意前面兩個雜志的小陷阱.故此題選擇答案B。 B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 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br/>詳情請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二十一課20世紀的革命與戰爭年代(二)考點28同步練習.doc 第二十一課20世紀的革命與戰爭年代(二)考點28知道中共一大的概況,理解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近代中國歷史選擇的必然結果、列舉史實,說明中國共產黨人怎樣開辟了中國革命的新道路.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