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8年部編道德與法治教研活動導學案課題 基本經濟制度 課型 新授課 時間 2018.4.25主備人 王羽鵑 審核人 付麗娟 授課班級 八年二班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觀目 標 ①能夠正確看對非公有制經濟; ②感受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增強對黨和社會熱愛之情。 能 力 目 標 ①能正確分析我國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必要性;②能運用學到知識理解分析經濟現象、解決經濟問題。 知 識 目 標 ①了解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內容、作用; ②知道國有經濟、集體經濟的含義、作用; ③掌握非公有制經濟的作用。教學重點 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的含義、作用。教學難點 各種經濟成分的作用。學法 自主學習法、小組討論法、閱讀法 教 法 情境教學法、案例分析法課前 準備 1、學生課前做好預習,把教材中不理解或有困惑的內容記錄下來。 2、老師根據課程標準,設計問題與活動,制作課件。教學環節 教 學 活 動 設 計 設計意圖 歌曲導入 聽唱歌曲 《越來越好》 品味祖國變化、增強政治認同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初步定位 審時調位精準定位 【大家質疑】附展板展示:1.未來你想干什么? 你的職業(工作單位)是公有制 經濟還是非公共有制經濟? 在經濟樹上找到你的位置 經濟樹 小結:我國經濟分為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 過渡:鑒于經濟的重要性,我國 把公有制經濟細分為國有、集體、混合經濟。 把非公有制經濟細分為個體、私營、外資。【專家解疑】主展板展示 全班六個小組,組成專家組。責任為:閱讀教材文本,完成表格。 含義 地位 作用 態度 國有經濟 集體經濟 混合經濟 個體經濟 私營經濟 外資經濟 依據表格調整經濟枝 ①把不屬于自己的經濟葉摘掉 ②把本屬于自己的經濟葉按上小結:各種經濟成分的劃分依據是生產資料歸屬 生成情境,引導學生思考自己未來工作單位的經濟性質。 通過合作交流,培養學生積極思維品質、提高合作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衛星地位 課堂練習 課堂練習 課堂練習 【專家答疑】多媒體展示:1. (師疑) ①110變電所②自來水公司③林業局④量子研究所⑤王三飯莊⑥啤酒廠⑦買糖葫蘆⑧歡樂購小賣店⑨微店貝店⑩比優特超市 問:它們經濟成分、地位、作用和態度是什么? 2.(生疑) 3. ①如把經濟比喻成火車,那這列火車有幾廂? ②各車廂應叫做什么?畫出示意圖 ①如評價經濟制度,你會給予好評中評、差評?②為什么? 1.現階段,我國實行的基本經濟制度是 ( ) A.單一的生產資料公有制 B.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C.以國有經濟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D.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2.公有制經濟包括 ( ) ①國有經濟 ②集體經濟 ③外資經濟 ④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份和集體成份 ⑤私營經濟 ⑥混合所有制經濟 ①②④⑥ B. ①②③⑤ ①②④ D. ①②③3.非公有制經濟包括 ( )①個體經濟②私營經濟③國有經濟④ 集體經濟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4.國民經濟的主體、主導分別是指 ( ) 公有制經濟 國有經濟 B.國有經濟 公有制經濟 國有經濟 集體經濟 D.公有制經濟 非公有制經濟 5.馬云,原為英語教師,1999年帶領17人團隊在杭州開始創業,后來建立了阿里巴巴集團,成為中國互聯網先鋒。阿里巴巴集團由私人持股,在中國、印度、英國及美國設有70多個辦事處,共有兩萬多名員工。阿里巴巴集團其經濟屬于 ( ) A.國有經濟 B.集體經濟C.外資經濟D.非公有制經6.王大拿投資3 500萬元成立“大拿山莊”,發展旅游業。趙玉田投資3萬元成立“玉田花卉店”,從事鮮花種植、租賃業務。領導能力強的謝永強被選任為鎮供電所所長后,該所很快成為全鎮的龍頭企業。材料中出現的經濟主體所屬的經濟成分依次是 ( ) A.個體經濟 私營經濟 國有經濟 B.私營經濟 個體經濟 集體經濟 C.私營經濟 個體經濟 國有經濟 D.外資經濟 私營經濟 集體經濟 7.有人把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形象的比喻為“八寶粥”。“八寶粥”中的糯米是主要成分,紅棗、蓮子、核桃、花生、砂糖等為重要的原料,只有把糯米和其他成分組合在一起并以糯米為主才是八寶粥,缺一不可。 “八寶粥”中的“糯米”比喻什么? “紅棗、蓮子、核桃、花生、砂糖”比喻什么? 為什么“八寶粥”要以“糯米”為主? 這反映出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什么? 拓寬學生視野,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運用 理論指導實踐、學以致用 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 我們主要懂得了 構知識體系布 置作 業 調查本地一家企業的發展狀況 撰寫調查報告、班級交流 復習鞏固板 書 設 計 含義 地位 作用 態度 國有經濟 集體經濟 混合經濟 個體經濟 私營經濟 外資經濟 (主體) 公有制基本經濟 (基礎)制 度 (作用) 非公有制 教學反思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1 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