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8學年第二學期八年級期中檢測《歷史與社會》試題卷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C B A D C C D B C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C B B A D B D C D A題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C C D A C B C C A B二、非選擇題(共40分)31.(11分)(1)請把下列人物與其作品、評價連接成線。作者 作品 評價A.李時珍 《天工開物》 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B.宋應星 《三國演義》 一部比較完善的藥物學著作C.羅貫中 《本草綱目》 我國章回體小說的開山之作(2)A——b;B——a;C——c;D——e;E——d 32.(12分)(1)政治上,專制皇權不斷加強;(2分)經濟上:農業是經濟的主體,統治者堅持“以農為本”觀念;(2分)思想文化上:大興文字獄,思想專制,文化僵化;(2分)對外交往上:實行閉關鎖國政策。(2分)(2)后果:限制了中國對外貿易和航海事業的發展,阻礙了中西方科學文化交流,中國逐漸落后于西方。(2分)(3)啟示:我們要堅持改革開放;虛心學習國外的先進的科技和經驗,力求其為我所用。(2分)33.(17分)(1)達·芬奇;人文主義(各1分)(2)C(1分);哥倫布(1分);提供了資本、原料、市場(3分)。(3)①英國;(1分)君主立憲;(1分)②宣告北美13個殖民地脫離英國而獨立;(2分)③法國;(1分)資產階級。(1分)(4)材料一文藝復興運動是一次思想解放運動,為材料三的資產階級革命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2分)材料二新航路的開辟,帶來了資本的原始積累,為材料三的資產階級革命奠定了物質基礎。(2分)2018學年第二學期八年級期中檢測題 號 一 二 總 分 1~30 31 32 33 得 分 《歷史與社會》答題卷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題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題,共40分)31.連線題(11分)(1)請把下列人物與其作品、評價連接成線。(6分)作者 作品 評價A.李時珍 《天工開物》 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B.宋應星 《三國演義》 一部比較完善的藥物學著作C.羅貫中 《本草綱目》 我國章回體小說的開山之作(2)請把下列人物與事件連接成線。(5分)人物 事件A.克倫威爾 a.雅各賓派領導人,推動法國大革命走上高潮B.羅伯斯庇爾 b.英國共和時代的“護國公”,后成為獨裁者C.拿破侖 c.從年輕將軍到加冕稱帝,叱咤風云22年D.華盛頓 d.起草《獨立宣言》,后成為第三任總統E.杰斐遜 e.美國國父,人類歷史上第一位總統八年級歷史與社會答題卷C(第1頁,共2頁)32.(12分)(1)(8分) (2)(2分) (3)(2分) 33.(17分)(1)(1分) (1分) (2)(1分) (1分) (3分) (3)(2分) (2分) (2分) (4)(4分) 八年級歷史與社會答題卷(第2頁,共2頁)PAGE 2018學年第二學期八年級期中檢測考生須知: 1.本試卷分試題卷和答題卷兩部分,滿分100分。 2.答題前,必須在答題卷的密封區內填寫校名、班級、姓名、學號。3.所有答案都必須寫在答題卷標定的位置上,務必注意試題序號和答題序號相對應。《歷史與社會》試題卷一、選擇題(下列各題的備選答案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意的。每小題2分,共60分)1.滿族的前身是女真族,歷史上也曾稱滿洲,那么把族名改稱滿洲的是(▲)A.阿骨打 B.努爾哈赤 C.皇太極 D.康熙帝2.“開辟荊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復先基。田橫尚有三千客,茹苦間關不忍離。”與該詩有關的歷史事件是(▲)A.鄭和下西洋 B.康熙平定噶爾丹的叛亂 C.鄭成功收復臺灣 D.清軍進入臺灣3.自古以來,西藏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史實能夠有力證明這一點的是(▲)①西漢時設置西域都護府 ②元朝時設宣政院,正式成為中國的一個行政區③清朝時達賴、班禪都必須經過中央政府冊封 ④清朝設置駐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與達賴、班禪共同管理西藏事務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4.帶領土爾扈特部重返祖國,為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譜寫光輝篇章的是(▲)A.渥巴錫 B.大和卓 C.小和卓 D.噶爾丹5.被稱為“中世紀的最后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的是(▲)A.莎士比亞 B.米開朗基羅 C.哥白尼 D.但丁6.一位殷實的商人,多年從事絲綢產銷,由于生意興隆,就添置十幾臺織機,雇用十幾名技術工人織綢。這一歷史情景最早應出現在(▲)A.元朝后期 B.明朝前期 C.明朝中期 D.清朝前期7.“讀書人,最不齊,爛時文,爛如泥。國家本為求才計,誰知道,變做了欺人計。三句承題,兩句破題,搖尾擺頭,便道是圣門高弟……就教他騙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氣。”這段話主要諷刺批判了(▲)A.焚書坑儒 B.獨尊儒術 C.明清的八股取士 D.隋唐的科舉考試8.黃宗羲認為:“然則其(封建國家)所謂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即論者謂有治人無治法,吾以謂有治法而后有治人。”其核心思想是(▲) A.建立一家之法 B.法律是由人來決定的八年級歷史與社會試題卷C(第1頁,共6頁)C.建立民主共和國 D.反對君主專制,實行法治9.沐英(1344—1392年),明朝開國功臣,軍事將領。明成祖開始,為加強對云南的管理大力推行________措施,造成少數民族官員利益損失,加之明朝末期緬甸等國覬覦,不斷有反叛暴亂。沐英及沐氏家族歷代統治者會同上級官員鎮壓叛亂,打擊分裂,維護國家統一,為中國世守云南280年。(▲)A.土司制度 B.改土歸流 C.平定叛亂 D.聯姻制度10.19世紀中期,融合吸收了其他劇種的曲調和表演方法,一個新的劇種——京劇初步形成,后成為中國國粹。京劇是以哪些劇種為基礎形成的(▲)①元雜劇 ②昆曲 ③徽劇 ④漢調A.①④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11.民以食為天,食以糧為本。中國歷來重視農業生產。下列屬于明清時期農業生產發展的有(▲)①精耕細作水平進一步提高 ②“蘇湖熟,天下足”③大量新品種被培育出來 ④甘薯、玉米等作物引進中國,并逐步推廣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12.大型紀錄片《故宮》解說詞第四集《指點江山》:“養心殿西暖閣是雍正處理政務、批閱奏折的地方,這里懸掛著他親筆書寫的對聯‘惟以一人治天下,豈為天下奉一人’。”實現雍正皇帝“惟以一人治天下”理想的是(▲)A.在中央設內閣、置六部 B.設立軍機處C.確立三省六部制 D.設立議政王大臣會議13.明清時期是我國歷史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其歷史發展的主流是(▲)A.經濟文化繁榮 B.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近代前夜的社會危機C.社會動蕩不安與民族仇殺混亂 D.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14.據統計,朱元璋平均每天要閱讀207份奏章,處理423樁政事,可謂日理萬機。皇帝如此繁忙卻心甘情愿,因為朱元璋的忙碌和他采取的哪項措施有直接關系(▲)A.廢除丞相,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 B.實行八股取士C.組建特務機構 D.廢除行中書省,設立三司15.范小靜在《十三行故事》一書中寫道:“鴉片戰爭打響,廣州的林則徐給朝廷的奏折中這樣分析敵情:那些英國人的裝束,全身纏裹得緊緊的,腰和腿都僵硬得很,一跌倒在地上就爬不起來。中國人對付這種軍隊,不但一個士兵就可以撂倒他幾個,即使是鄉村和市井的平民也能要了他們的命。”造成這種認識的根源是(▲)A.中西方文化差異 B.中西方人種差異 C.中國文人的偏見 D.清朝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八年級歷史與社會試題卷(第2頁,共6頁)16.“你們讀判決書時,要比我聽判決書更害怕。”臨刑前,他高呼“火不能征服我,未來的世界會了解我,會了解我的價值。”這位科學家是(▲)A.伽利略 B.布魯諾 C.哥白尼 D.托勒密17.從葡萄牙出發,繞過非洲到達印度,開創了東西方之間最短的海上航路的是(▲)A.萊特兄弟 B.馬可·波羅 C.麥哲倫 D.達·伽馬18.以下思想先驅中,提出“三權分立”思想的是(▲)A.伏爾泰 B.盧梭 C.孟德斯鳩 D.黑格爾19.“無論哥倫布本人的內心動機怎樣神秘,他航海得到支持,全靠有人從實際上來估計證實一條科學假設后所可期待得到的收獲。”材料中所說的“科學假設”是(▲)A.生物進化論? B.相對論?? C.萬有引力定律?? D.地圓學說20.歐洲人能夠在15 世紀開辟新航路,是由許多因素促成的。其中,主要受益于中國的因素是(▲)A.把握航海方向的指南針傳人歐洲并被普遍應用B.地圓學說逐漸被歐洲人接受C.東方豐富的金銀、絲綢等商品吸引歐洲人D.豐富的航海知識與探險精神21.“宗教神秘主義的面紗和覆蓋真相的無知之幕被理性之手掀開一角,傳統的權威受到撼動,人類第一次從對自然恐懼的陰影下走出來,重新審視自身的價值和能力。”導致上述變化的歷史事件是(▲)A.新航路開辟? B.宗教改革? C.文藝復興?? D.啟蒙運動22.下面對鄭和下西洋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1405—1433年,先后七次下西洋 B.訪問了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C.最遠航行到紅海沿岸和地中海沿岸 D.比西歐人的遠洋航行早半個多世紀23.“14日,星期二,無事”。這是路易十六對1789年7月14日的描述。但是,這一天卻成為改寫法國歷史的最重要的日子,因為這一天(▲)A.路易十六召開三級會議籌款 B.法蘭西共和國建立C.制憲會議通過《人權宣言》 D.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獄24.與右圖場景相關的歷史事件是(▲)A.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B.美國獨立戰爭C.法國資產階級革命 D.俄國農奴制改革八年級歷史與社會試題卷(第3頁,共6頁)25.比較英、美、法資產階級革命的相同點,你認為正確的一組是(▲)①都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 ②革命后都最終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政體③都用武力推翻了封建王朝 ④為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開辟了道路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④26.在美國的某小鎮有一塊獨立戰爭紀念碑 (?http:?/??/?www.21cnjy.com"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碑文中有這樣一句話:“……如果敵人硬要把戰爭強加在我們頭上,那么,就讓戰爭從這兒開始吧!”這個小鎮是(▲)A.波士頓 B.來克星頓 C.薩拉托加 D.約克鎮27.歌曲是用音 (?http:?/??/?www.21cnjy.com?)符寫成的歷史。“前進!祖國的兒郎,那光榮的時刻已來臨!專制暴政在壓迫著我們,我們的祖國鮮血遍地……公民們,武裝起來!公民們,投入戰斗!前進前進!萬眾一心!把敵人消滅……”《馬賽曲》創作于1792年,歌曲反映了(▲)A.英國的新生 B.日本明治維新 C.法國大革命 D.美國的獨立28.鄭和說:“欲國家富強,不可置海洋于不顧。財富取之于海,危險亦來自海上。”下列各組關聯可用來佐證這一觀點的有(▲)①張騫出使西域——西漢疆域的擴大 ②絲綢之路的開辟——漢唐盛世的出現③清朝的海禁政策——近代中國的落伍 ④新航路的開辟——葡萄牙等國的崛起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④29.有人這樣評 (?http:?/??/?www.21cnjy.com?)價英國議會:“革命前,議會是國王的議會;革命后,國王是議會的國王。”“議會的國王”這種制度形成的標志是(▲)A.《權利法案》 B.《獨立宣言》 C.《人權宣言》 D.《法典》30.英國首相丘吉爾曾說:世界上沒有人比拿破侖更偉大!最能體現拿破侖“偉大”之處的是(▲)A.建立帝國,實行獨裁 B.頒布法典,加強法制C.發動政變,執掌大權 D.發動戰爭,橫掃歐洲二、非選擇題(共40分)31.連線題(11分)(1)請把下列人物與其作品、評價連接成線。(6分)作者 作品 評價A.李時珍 《天工開物》 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B.宋應星 《三國演義》 一部比較完善的藥物學著作C.羅貫中 《本草綱目》 我國章回體小說的開山之作八年級歷史與社會試題卷(第4頁,共6頁)(2)請把下列人物與事件連接成線。(5分)人物 事件A.克倫威爾 a.雅各賓派領導人,推動法國大革命走上高潮B.羅伯斯庇爾 b.英國共和時代的“護國公”,后成為獨裁者C.拿破侖 c.從年輕將軍到加冕稱帝,叱咤風云22年D.華盛頓 d.起草《獨立宣言》,后成為第三任總統E.杰斐遜 e.美國國父,人類歷史上第一位總統3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2分)材料一:“今天下大小事務,皆朕一人親理,無可旁貸。若將要務分任于他人,則斷不可行。所以無論巨細,朕必躬自斷制。” ——康熙帝材料二:“農為天下之本務,而工賈皆其末也。” ——雍正帝材料三:1793年,乾隆給英王喬治三世的信中說道:“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貨物以通有無。”材料四:朝臣胡中藻有詩句“一把心腸論濁清”,乾隆帝看了竟說“加‘濁’字于國號‘清’字之前,是何肺腑?”結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殺,禍及師友。(1)聯系上述四則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清朝時我國的政治、經濟、思想文化、外交狀況。(8分)(2)材料三中清朝統治者采取的政策造成了怎樣的嚴重后果?(2分)(3)結合我國現在的經濟發展情況,你從中得到了什么啟示? (2分)33.史學界認為,14—18世紀是世界歷史的轉型時期。這一時期歐洲社會發生巨變,在各個領域出現了一些新現象,不斷沖擊著舊觀念、舊制度……推動歐洲邁入近代社會,我們可以借助歷史圖片、歷史路線圖、歷史文獻等資料,研究處于轉型期的西歐歷史。(17分)材料一:《蒙娜麗莎》八年級歷史與社會試題卷(第5頁,共6頁)材料二:新航路開辟示意圖材料三:①未經議會同意,國王無權停止法律的實施或廢除法律;未經議會準許,國王不得隨意征稅……——摘自《權利法案》②人生來就是平等的,人人有生存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權,人民有變更或廢除舊政府,建立新政府的權利。——摘自《獨立宣言》③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現。法律對于所有的人,無論是施行保護或處罰都是一樣的……私有財產不可侵犯。 ——摘自《人權宣言》依據材料,請回答:(1)材料一中《蒙娜麗莎》的作者是誰?(1分)這幅作品又名《永遠的微笑》,它典型表現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怎樣的時代精神?(1分)(2)根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圖中 ▲ (填字母,1分)路線是 ▲ (填人名,1分)發現美洲的路線。隨著美洲的發現以及后續的殖民擴張,給歐洲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了哪些條件?(3分)(3)材料三中①的法案的頒布使 ▲ (國家)開始確立起 ▲ 制的資產階級統治。(2分)材料三中②的法案的頒布有什么意義?(2分)材料三中③的法案是哪一國家在資產階級革命中頒布的?反映了哪個階級的利益?(2分)(4)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請分別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三,材料二與材料三之間的內在關系。(4分)八年級歷史與社會試題卷(第6頁,共6頁)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八年級社會答案(期中).doc 八年級社會答題卷.doc 八年級社會試題卷JD(期中).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