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鄞州區2019年初中學業水平模擬考試歷史與社會 道德與法治試題考生須知:1.全卷分試題卷I、試題卷Ⅱ和答題卷。試題卷共4頁,有兩個大題,20個小題。滿分為80分,考試時間為90分鐘。2.請將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卷的規定位置上。3.答題時,把試題卷I的答案在答題卷I對應的選項位置用2B鉛筆涂黑、涂滿。將試題卷Ⅱ的答案用黑色字跡鋼筆或簽字筆書寫,答案必須按照題號順序在答題卷Ⅱ各題目規定區域內作答,做在試題卷上或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試題卷 I一、選擇題(本大題有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2019年3月,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北京召開。據此回答1-2題。1.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了《 ▲ 》,該法自2020年1月1日起實施。A.外商投資法 B.外資企業法 C.臺胞投資法 D.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2.上題信息說明了A.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 B.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具有決定權C.全國人大是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 D.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具有立法權3.湖北武漢一男子因盜伐65棵意楊被判刑。同時,法院還另判其在原地雙倍補種苗木并保證存活。這一處罰①反映時代發展對生態保護的現實需要 ②堅持依法治理環境,做到公正司法③其社會效果遠遠大于單純的判刑④可以杜絕“生態破壞”不法行為的發生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4.每年4月15日為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這一天,各地通過多種形式開展國家安全宣傳教 育活動。國家安全的重要性在于 ①是提升人民幸福感的重要保障 ②公民要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定義務 ③是實現國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 ④關系到社會進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下列用圖示法表示“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相關知識之間的關系,正確的是 ①公有制經濟 ②國民經濟 ③非公有制經濟 ④集體經濟 ⑤國有經濟6.右邊漫畫《執法?只罰?!》說明了①依法治國方略落到了實處?②社會生活各個領域都已經實現了依法管理③部分政府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沒有依法履行職責?④政府要依法行政,管理社會事務A.①② ?? B.①③? ?C.③④ ? D.②③7.《人民日報》稱《流浪地球》是一部“將中國獨特的思想和價值觀融入對人類的暢想和探討,拓展了人類憧憬美好未來的視野”的影片,還稱贊它將中國人的親情觀念、英雄情懷、奉獻精神、故土情節和國際合作理念等表現出來……。對此認識正確的是①我們必須堅守植根于中華文化沃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②中華民族精神具有團結統一、愛好和平的內涵③中國獨特思想、價值觀和當今世界是格格不入的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可以吸收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下邊是長江經濟帶區域圖,據此回答8-9題。8.下列關于長江經濟帶的說法正確的是A.地跨我國地勢三級階梯 B.氣候類型屬亞熱帶季風氣候C.覆蓋滬、粵、湘等11個省市 D.地理區域屬于我國南方地區9.推動長江經濟帶的發展,需要我們做到①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引領 ②加強東中西部合作協同發展③實施大開發、快開發為導向 ④進一步加大改革開放步伐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首詩歌曾被宋朝兒童奉為金科玉律。當時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是①統治者加強了中央集權 ②科舉考試制度開始創立③武人逐步掌握地方政治 ④士人受到社會普遍尊重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11.下邊表格中由史實推出的結論對應的是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12.2019年是五四運動爆發100周年。這場反帝愛國運動的意義在于①標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②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③加速了新文化運動的步伐 ④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政體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3.“阿婆苦了幾十年,紅軍來后分了田;田契換上耕田證,土地還家喜連連。”這首山歌所反映的歷史史實是A.革命根據地的土地革命 B.解放區的土地改革C.新解放區實行土地改革 D.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14.有人將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稱為“新時期的遵義會議”。這兩次會議的共同點是①進行了全面的撥亂反正 ②堅持了從中國國情出發③在極其危急的時刻挽救了黨 ④黨歷史上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15.2019年3月23日,中意兩國簽署了“一帶一路”建設的諒解備忘錄,發表了關于加強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聯合公報。這樣做有利于①推動兩個大國的結盟 ②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③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④加強區域的經濟合作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試題卷 Ⅱ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5小題,共50分)16.(10分)浙江沿海高速公路是浙江交通建設史上里程最長、投資規模最大的高速公路。閱讀圖文資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浙江沿海高速線路圖(1:2500000) 材料二:2019年1月16日,浙江沿海高速公路(甬臺溫高速復線)象山至樂清段全線通車。該項目建設環境異常復雜,橋隧比近70%、軟基區超80%、連續跨越3大海灣。在建設過程中,沿線各地協同作戰,建設者們堅持“5+2”“白+黑”,積極探索、全力攻關,形成了數十項創新成果,保證了順利通車。材料三:浙江沿海高速公路的全線貫通,網友們紛紛發表自己的感想,三門小新:我們的農產品搭上了“順風車”;玉環小明:我們農家樂越來越紅火了;鄞州小強:大家今后去溫州不怕堵車了。(1)根據材料一說說這段高速公路的大致走向,你判斷的依據是什么?如果在圖上量得這段公路的距離約為9厘米,那么實際距離是多少千米?(3分)(2)結合材料一、二及所學知識,從自然環境的角度分析這段公路建設的難度,并概括該公路能順利通車的原因。(4分)(3)結合材料三說說這條高速公路建成有何積極意義?(3分)17.(10分)維護民族團結、鞏固祖國統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新疆、西藏、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材料二:中國割讓臺灣島及其附屬島嶼、澎湖列島、遼東半島給日本。—1895年《馬關條約》材料三:使日本強占的中國領土,例如東北地區、臺灣和澎湖群島 (?https:?/??/?baike.sogou.com?/?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3854451&ss_c=ssc.citiao.link" \t "_blank?)等“歸還中國”。—1943年《開羅宣言》 材料四:臺灣是中國一部分,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歷史和法理事實,是任何人任何勢力都無法改變的;我們積極推進兩岸經濟合作制度化,打造兩岸共同市場,壯大中華民族經濟;我們愿意為和平統一創造廣闊空間,但絕不為各種形式的“臺獨”分裂活動留下任何空間。 ——2019年1月2日習近平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的講話(1)請寫出材料一表格中A、B、C三處的相關史實。(3分)(2)比較材料二、三,談談臺灣的命運為什么有如此大的差別?(4分)(3)根據材料四,你認為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有何深遠意義?(3分)18.(10分)學史讓人明智,某校歷史興趣小組試圖研究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因素,請你幫他們完成相關問題。材料一:下邊是中國明清時期和西方大事年表(部分)以及世界科技發展水平變化趨勢略圖 (1)我國古代曾為整體世界形成作出重大貢獻,請列舉科技方面的史實加以佐證。(2分)(2)根據材料分析16世紀以后西方科技發展趕超中國的因素。(4分) 材料二:圍繞我國的科技發展,有人發出了這樣的聲音:(3)請運用所學知識對甲乙兩種觀點予以回復。(4分)19.(10分) 閱讀漫畫《“正義”的名義》,回答問題。 (1)圖中甲乙兩人的行為是正義的嗎?為什么?(2分)(2)請從權利和義務關系角度,評析甲乙兩人的言行。(4分)(3)漫畫中兩主人公的言行違反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哪些要求?你認為怎樣才能成為一名德法兼備的合格公民? (4分)20.(10分)某校九年級(1)班圍繞“民主·民生·民意”主題刊出專題班報。請根據班報內容,結合所學知識加以分析。(1)【民主】村民代表大會體現了我國哪一相關制度?反映了我國人民在國家中的地位是什么?(2分)(2)【民生】黨和政府關注民生工作符合哪一發展思想?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有何現實意義?(3分)(3)【民意】聽證會是公民行使民主權利的哪一形式?你認為要讓“民意”真正成為民意,政府和公民應分別作出怎樣的努力?(5分)鄞州區2019年初中學業水平模擬考試歷史與社會 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大題有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漏選均不給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A D B C B C C A B D C A A B D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5小題,共50分)16(1)南北走向(西南—東北走向)。指向標定向法。225。(3分)(2)海灣、丘陵多,需要建橋、打隧道;軟地基區域大,增加了施工強度;位于亞熱帶季風區,夏季多臺風,影響工期等。(回答2點即可,2分)沿線各地區顧全大局、團結協作;建設者們發揚艱苦創業精神;依靠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科技創新等。(回答2點即可,2分)(3)助力當地特色農副產品遠銷外地,增加農民收入;促進了當地旅游產業的發展;緩解甬臺溫高速公路交通壓力,使出行更加便捷等。(3分)17(1)A.公元前60年,設立西域都護府,總管西域事務。B.設宣政院,加強對西藏的管轄,西藏成為元朝正式的行政區。C.1684年,設置臺灣府,鞏固了祖國的東南海防。 (3分)(2)由于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在甲午中日戰爭中失敗,1895年被迫簽訂《馬關條約》,將臺灣割讓給日本。中國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隨著反法西斯力量在各個戰場的推進,美、英、中三國于1943年在開羅召開會議,討論戰后處置日本的問題。(4分)(3)有利于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完整,防止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有利于促進兩地經濟的合作交流;有利于警告和遏制“臺獨”分裂勢力等。(3分)18.(1)指南針的發明和應用;(1分)為新航路的開辟創造了條件。(1分)(2)經濟上:農業仍然是中國經濟的主體,經濟落后,而西方國家發生了工業革命,科技突飛猛進,經濟快速發展;政治上:中國實行封建君主專制統治,而西方經過資產階級革命,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思想文化上:文化專制,科技落后,而西方經過文藝復興、啟蒙運動,人們的思想解放,追求自由、平等、民主、科學。對外政策上:實行閉關自守的政策,限制對外貿易,而西方國家通過新航路開辟,加快對外侵略擴張;(只要答出2個角度即可,但每一條必須有中國和西方的對比分析,共4分)(3)回復甲:自主創新有必要。創新是推動發展的第一動力,是社會進步的靈魂;當今時代,科技創新能力已經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我國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堅定不移的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建設創新型國家。(2分)回復乙:大力發展科技值得,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技的發展會帶動經濟發展,科技進步有利于貧困、環境污染等社會問題的解決。(2分)19.(1)都是非正義的行為,(1分)正義行為都是有利于促進社會進步、維護公共利益的行為,兩人的行為都損害了他人的正當權益,不利于社會進步,是非正義行為。(1分)(2)公民權利和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1分)公民既是合法權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義務的承擔者。(1分)甲享有財產權,但也有關愛他人生命的義務;(1分)乙有言論自由但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濫用權利,必須尊重他人隱私,不做法律禁止做的事。(1分)(3)誠信、友善。(2分)自覺樹立法律意識,依法自律,依法維權,做個守法公民;(1分)加強修養,踐行道德,做個有道德的人。(德法兩個角度才能得2分)20.(1)基層群眾自治制度;(1分)人民當家作主(主人翁地位,人民是國家的主人)。(1分)(2)人民為中心。(1分)有利于減少低收入者的稅收負擔,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有利于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縮小貧富差距,維護社會的和諧穩定;有利于實現全面小康,使全體人民共享發展成果,實現共同富裕。(2個角度即可)(3)民主決策。(1分)①政府要依法行政,全面推進政務公開,保障人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促進政府決策科學化和民主化。(2分)②公民要積極參與民主生活,要有社會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以理性、公正、客觀的態度全面、深刻、辨證地看問題,立場正確、邏輯清晰地表達觀點和意見,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參與民主生活的能力。(2分)“毀綠補種”“毀綠補種”A.D.C.B.甲當今時代,缺少什么都可以進口,有必要自主創新嗎?我國還存在著貧困、環境污染等社會問題,科技投入那么大,值得嗎?乙【“民意”】【民生】【民主】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設立6項專項附加扣除。加大基本養老、基本醫療等 保障力度。 ——摘自《政府工作報告》某政府部門:就這么定了! 某代表:領導說了算,我也省點心!重大村務村民代表大會PAGE 6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