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節:感覺世界1、人的感受器有:視覺、聽覺、嗅覺、味覺、痛覺、觸覺、冷覺和熱覺,其中冷覺和熱覺又可統稱為冷熱覺。2、人的感覺器官有:眼、耳朵、鼻、舌、皮膚等。3、對熱覺最敏感的部位是手背,對觸覺最敏感的部位是指尖。4、嗅覺的形成:氣味→嗅覺神經末梢(接收刺激)→嗅覺神經(將信息傳遞到大腦)→大腦(形成嗅覺)嗅覺的特點:①長時間處于某種味道的環境中,會因為大腦的嗅覺中樞適應(疲勞)而聞不出這種味道;②嗅覺敏感的程度因年齡,動物種類和氣味種類等的不同而不同。5、舌頭表面的每個味蕾上都有味覺細胞和味覺神經。味覺的形成:食物→口腔(食物中的化學物質溶于唾液)→味覺細胞(接受刺激)→味覺神經(將信息傳遞到大腦)→大腦(形成味覺)。6、舌的不同部位對味道的敏感性不同味道酸甜苦咸敏感區域舌側(中)舌尖舌根舌側(前)7、進行P5的活動時,在每吸入一種溶液前都用清水漱口,以排除上一次實驗的影響(或干擾)。第二節聲音的發生和傳播1、正在發聲的物體叫做聲源。聲音可以在固體、液體和氣體中傳播。聲音在真空中不能傳播。2、聲音發生的條件:振動;聲音傳播的條件:需要介質;聲音傳播的方式:聲波。3、在15℃的空氣中,聲音傳播的速度為340米/秒。第三節耳和聽覺[來源:學|科|網Z|X|X|K]1、耳的結構:①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②中耳包括鼓膜、鼓室、聽小骨、咽鼓管;③內耳包括耳蝸、前庭和半規管。[來源:學&科&網]2、耳的主要功能:聽覺和保持身體平衡。位覺感受器在前庭和半規管中(解釋暈船、暈車現象)。3、聽覺產生過程:耳廓(收集聲波)→外耳道→鼓膜(將聲波轉化為振動)→聽小骨(將聲波擴大并傳導)→耳蝸(接受刺激、產生信息)→聽神經(傳導信息)→大腦(產生聽覺)。4、遇到巨大的響聲時,迅速張嘴,捂緊雙耳是使鼓膜內外氣壓保持平衡,避免鼓膜被震破。5、樂音的三個特征:音調--聲音的高低(頻率越大,音調越高)響度--聲音的強弱(振動幅度越大、離聲源越近,響度就越大)音色(與發聲體的性質、形狀、發聲方法有關)物體在1秒內振動的次數叫頻率,單位是赫茲(Hz)。人的發聲頻率大約在65赫茲到1100赫茲之間;聽覺頻率大約在20赫茲到20000赫茲之間。高于20000赫茲的聲波叫做超聲波,低于20赫茲的聲波叫做次聲波。1.狗的嗅覺特別靈敏,形成嗅覺的部位是( A )A.大腦 B.鼻腔 C.嗅覺神經末梢 D.嗅神經2.具有聽覺感受器的結構是( A )A.耳蝸 B.前庭 C.半規管 D.鼓膜3.有一種專門存放貴重物品的“銀行”,當人們存放了自己的貴重物品后,要用儀器記錄下自己的“手紋”“眼紋”“聲紋”等。以便今后用這些獨有的特征才能親自取走物品,防止被別人領走。這里的“聲紋”記錄的是人說話的( C )A.音調 B.響度 C.音色 D.三者都有4.下列關于聲音的說法錯誤的是( D )A.音調是由發聲體振動頻率決定的B.學業考試期間,學校路段禁止汽車鳴笛,這是在聲源處控制噪聲C.“響鼓也要重錘敲”,說明聲音是由振動產生的,且振幅越大響度越大[XK]D.“公共場所不要大聲說話”是要求人們說話的聲音音調要低一些5.當你自己在嚼餅干時,會感到聲音大得驚人,但是在你身邊的人卻感覺不到多大的聲音,這主要是因為(C)A. 自己嚼餅干的位置離耳朵近B. 旁邊的人離你太遠了C. 自己聽到的嚼餅干的聲音是通過頭部的骨髓傳導過來的D. 餅干太干了6.下列實驗現象中,不能說明聲音是由于物體振動產生的是( C )7.關于聲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A.聲音可以在固體中傳播B.聲音傳播的速度與溫度無關C.聲音在真空中傳播的速度最快D.只要物體振動,我們就一定能聽到聲音8.下列圖中主要說明了聲音能夠傳遞能量的是( B )9.2013年6月20日,女航天員王亞平在“天宮”一號上為青少年授課。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D )A.在太空講課聲帶不振動也能發出聲音B.我們能聽到王亞平講課發出的聲音說明聲音的傳播不需要介質C.王亞平講課發出的聲音是通過聲波傳回地球的D.王亞平講課發出的聲音是由她的聲帶振動產生的10.一輛停在山崖前某處的汽車某時刻鳴笛后,經過1.2秒后聽到了回聲。若聲音在空氣中每秒可傳播340米,則此汽車中的人距山崖的距離約為( C )A.170米 B.408米C.204米 D.340米11.我們能夠聽見聲音,產生聽覺的位置是(D)A. 耳朵 B. 鼓膜C. 耳蝸 D. 聽覺中樞12.用手掌托住耳廓后邊,會感到前方傳來的聲音變大,這說明耳廓能夠(C)A. 產生聲波 B. 傳遞聲波C. 收集聲波 D. 感受聲波13.某些人會暈船,其主要原因是(D)A. 小腦失去平衡B. 耳蝸內的感受器因受到強烈刺激而過敏C. 體質衰弱D. 半規管和前庭內的感受器因受到強烈刺激而過敏14.放爆竹和禮花時,若你在一旁觀看,最好張開嘴或捂住耳朵、閉上嘴。這種做法主要是為了(B)[來源:Zxxk.Com]A. 保護耳蝸內的聽覺感受器B. 保持鼓膜內外氣壓平衡C. 使咽鼓管張開,保護聽小骨D. 防止聽覺中樞受損傷15.呼吸道受感染后,還可能引發中耳炎,這是因為病菌進入了中耳。病菌通過的結構是(D)A. 外耳道 B. 內耳 C. 咽部 D. 咽鼓管[來源:Zxxk.Com]16.某人失聰(喪失聽覺能力)后,經檢查,醫生認為其耳的結構沒有受損,那么發病的部位可能是(A)A. 聽神經和聽覺中樞 B. 鼓膜 C. 中耳 D. 內耳17.下列各組中,能表示聽覺形成的正確途徑的是(A)[來源:學科網ZXXK]①聲波 ②聽神經 ③耳蝸內的聽覺感受器④鼓膜 ⑤聽小骨 ⑥大腦A. ①→④→⑤→③→②→⑥ B. ①→②→④→⑤→③→⑥C. ①→④→⑤→②→③→⑥ D. ①→③→④→⑤→②→⑥18. 某同學坐過山車時,因為害怕而閉上眼睛,但仍能感覺到過山車的翻滾、左右轉動以及加速和減速,與此有關的結構是(B)A. 耳蝸和前庭 B. 前庭和半規管C. 半規管和鼓膜 D. 鼓膜和聽小骨19.CCTV青年歌手大獎賽中有一道辨聽題:“先聽音樂,后判斷該音樂是哪一種樂器演奏的。”這主要考查歌手對樂器的鑒別能力,是依據樂器的(C)A. 音調 B. 響度 C. 音色 D. 聲速20.田漢作詞、聶耳作曲,誕生于抗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戰爭年代的《義勇軍進行曲》現在已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捍衛國家和民族的尊嚴,中華民族的堅強斗志和不屈精神永遠不會被磨滅。在下圖的國歌音樂簡譜中,有許多不同的數字,那么這些數字代表不同的(A),(第2題))A. 音調高低 B. 響度大小C. 音色 D. 聲音長短21.編鐘是我國古代樂器的典型代表,在商周時代人們就已經開始用編鐘演奏了。它是一列大小不同的樂鐘,按樂譜打擊就可以演奏。樂鐘的大小不同,主要影響聲音的(A)A. 音調 B. 音色 C. 響度 D. 音樂22.美國貝爾通訊公司的科學家們發明了一種信用卡,這種信用卡只能對它們主人的聲音作出反應,每次你要刷卡的時候都需要對著信用卡說上兩句話,只有聲音與事先錄制的用戶聲音相吻合才能夠順利刷卡。這種信用卡設計的主要依據是(B)A. 不同的人聲音的音調不同B. 不同的人聲音的音色不同C. 不同的人聲音的響度不同D. 不同的人聲音的頻率不同23.醫生在診病時使用聽診器,聽診器(D)A. 能使心臟振動的振幅增加、響度增大B. 能改變心跳的頻率,使音調變調C. 能改變心跳的音色,使聲音好聽些D. 能減少聲音傳播過程中的能量損耗24.針對以下四幅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D),(第6題))A. 甲圖中,演奏者通過手指在弦上按壓位置的變化來改變發聲的響度B. 乙圖中,敲鑼時用力越大,所發聲音的音調越高C. 丙圖中,隨著向外不斷抽氣,手機鈴聲越來越大D. 丁圖中,城市某些路段兩旁的透明板墻可以減小噪聲污染25.根據圖中所給信息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C),(第7題))A. 蝙蝠可以發出頻率為400赫的聲音B. 人能聽到蝙蝠發出的所有頻率的聲音C. 人的聽覺頻率范圍比人的發聲頻率范圍要大D. 15赫的聲音只要振幅足夠大,人耳是能聽到的26.向保溫瓶里灌開水的過程中,聽聲音就能判斷瓶里水位的高低,這是因為(A)A. 隨著水位上升,音調逐漸變高B. 隨著水位上升,音調逐漸變低C. 灌水過程中,音調不變,響度越來越大D. 灌水過程中,音調不變,響度越來越小27.兩列聲波在同一示波器上顯示的波形如圖所示,則這兩列聲波(C)A. 音調不同B. 響度不同[來源:Z+xx+k.Com]C. 音色不同D. 音調、響度和音色均不同綜合題1、舌兩面密布許多小凸點,內藏__味蕾__,其內有許多__味覺__細胞。2、跳廣場舞已經成為人們健身的一項運動。優美的舞曲聲是由于揚聲器紙盆的__振動__產生的,是通過__空氣__傳入人耳的。為了不影響周圍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舞時將音箱的音量調小,這是在__聲源__外減弱噪聲。3、如圖所示,將正在發聲的音叉緊靠懸線上的小球,發現小球多次被彈開,這個現象表明__發聲的音叉在振動__。如果將這個實驗搬到月球上去做,你會觀察到什么現象?__小球仍會彈開,但聽不到聲音__。知識點一 光的傳播1.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可用光的直線傳播來解釋。光沿直線傳播規律的應用:激光準直、三點一線瞄準等。2.光速:光以有限的速度傳播,光在不同物質中傳播的快慢是不同的。在真空中光的傳播最快,達3×105千米/秒。【版權所有:21教育】知識點二 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現象中:入射光線、反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在反射現象中,光路具有可逆性。3.反射類型:反射可分為漫反射和鏡面反射。項 目不同點相同點反射面光線特點實 例鏡面反射平整光滑若入射光線平行,則反射光線平行黑板反光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粗糙不平反射光線雜亂散漫從四面八方看到同物一體知識點三 平面鏡成像1.平面鏡成像原理:光的反射。2.特點:(1)像與物體大小相等;(2)像與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3)像與物體相對平面鏡具有對稱性;(4)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3.平面鏡的用途:(1)成像;(2)改變光的傳播方向。知識點四 光的折射1.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到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會發生偏折,這種現象叫做光的折射。2.光的折射定律(1)折射光線跟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2)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3)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時,折射光線向法線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4)光從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5)入射角增大時,折射角也增大;(6)光垂直于界面入射時,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在同一直線上;(7)在光的折射現象中,光路也具有可逆性。3.海市蜃樓、池底變淺、筷子在水中向上彎折等都是與光的折射有關的現象。知識點五 透 鏡1.透鏡分為兩類:中間厚,邊緣薄的叫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中間薄,邊緣厚的叫凹透鏡,對光有發散作用。2.凸透鏡能使平行于主光軸的光會聚于一點,這一點叫做凸透鏡的焦點,它到凸透鏡光心的距離叫做焦距。知識點六 凸透鏡成像規律1.在做“研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時,應在光具座上依次放置蠟燭、凸透鏡和光屏,并調節它們的高度,使燭焰中心、凸透鏡光心、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燭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心。 知識點七 人眼球的作用1.眼球的折光系統(1)眼球的折光系統由角膜、房水、晶狀體和玻璃體組成,其作用相當于凸透鏡,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晶狀體,視網膜相當于光屏。因為觀察的物體在二倍焦距以外,所以在視網膜上成倒立、縮小的實像。2.保護眼睛和用眼衛生:保護視力要提倡“二要二不要”。(1)讀書寫字的姿勢要正確,書與眼睛的距離要保持約33厘米;應在光強度適宜的環境下閱讀。(2)連續看書或寫字1小時左右要休息片刻,或者向遠處眺望一會兒,讓眼睛的肌肉放松。(3)使用電腦時,眼睛與屏幕應相距50~70厘米。不要長時間地使用電腦。(4)定期接受眼睛檢查,若眼睛出現不適,應及時治療或矯正。(5)如有異物進入眼睛,不要用手揉,可用眼藥水等沖洗眼睛。(6)不要躺著或坐車、走路時看書。1、下列敘述中的“影”,屬于光的反射現象的是 ( C ) A.立竿見“影” B.畢業合“影”C.湖光倒“影” D.形“影”不離2、下列現象不可以用光沿直線傳播解釋的是 ( D )A.小孔成像 B.烈日下行走的人,出現了人影相隨C.日食與月食的形成 D.放大鏡把文字放大3、陽光下盛開著一朵鮮紅的月季花,你看到的月季花之所以是紅色的,是因為 ( B )A、月季花瓣能發出紅光 B、月季花瓣能反射陽光中的紅光C、月季花瓣能吸收陽光中的紅光 D、月季花瓣能把各色光變為紅光4、戴藍色鏡片的眼鏡看紅領巾是( C ) A、紅色 B、蘭色 C、黑色 D、紫色5、早晨看到草上的露珠映在日光中能呈現鮮艷的顏色,而且顏色隨視線的方向而改變,這是因為( C )露珠晶瑩,日光強烈刺眼,使視覺受到影響,看到眼前五顏六色光的反射 C、光的色散 D、視線方向不同,看到露珠背后不同的顏色 6、一女同學從遠處走近一直立的穿衣鏡(平面鏡)的過程中,她在鏡中的像的大小將 ( C )A.逐漸變大 B.逐漸變小C.不變 D.無法確定7、如圖,若要讓反射光線中目標,在激光筆不動的情況下,可將平面鏡( B )A .豎直向上移動 B .豎直向下移動 C .水平向右移動 D .水平向左移動8、從水下向水面看,看到一條魚及其所成的像,如圖所示,可以判斷( A )A .a是b魚通過光的反射成的虛像B .a是b魚通過光的折射成的虛像C .b是a魚通過光的反射成的虛像D .b是a魚通過光的折射成的虛像9、如圖所示,光在玻璃和空氣的界面CD同時發生了反射和折射,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D )A.入射角為60°,界面右側是空氣B.折射角為45°,界面右側是玻璃C.入射角為30°,界面左側是空氣D.折射角為45°,界面左側是玻璃10、把一塊長方體玻璃磚壓在有“科學”兩字的書上,如圖所示,圖中“科學”兩字是( A )A .變淺的虛像? B .變淺的實像 C .變深的虛像 D .變深的實像11、 將凸透鏡正對太陽光,其下方的紙上呈現一個并非最小的光斑,這時光斑到凸透鏡的距離為l.若凸透鏡遠離紙的過程中光斑一直變大,則該凸透鏡的焦距(?A? )A .一定小于l B .一定等于lC .一定大于l D .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12、關于照相機的使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A.拍攝遠景時,應將鏡頭向前伸???????????? B.拍攝近景時,應將鏡頭向前伸C.晴天拍攝景物時,應開大光圈????????????D.陰天拍攝景物時,應縮短曝光時間13、測繪人員繪制地圖時,需從飛機上向地面拍照,叫航空攝影,如果所用長焦距相機的鏡頭焦距為300mm,則所成清晰的像與鏡頭的距離為:(??B? )A.等于300mm????? B. 略大于300mm????C.略小于300mm????? D.飛機飛的太高,無法確定 14、某幻燈機的鏡頭和幻燈片之間的距離可在10 cm~20 cm之間調節,現因原鏡頭損壞,則應選用下列哪一個元件做鏡頭(??C? )A.焦距為5 cm的凸透鏡??B.焦距為10 cm的凹透鏡C.焦距為10 cm的凸透鏡???? D.焦距為20 cm的凸透鏡 15、一凸透鏡的焦距為10厘米,當物體從距透鏡15厘米處沿透鏡主光軸遠離,移動到距透鏡40厘米處的過程中,物體與它的像之間的距離BA、逐漸增大 B、先減小,后增大 C、逐漸減小 D、先增大,后減小16、 在用液體透鏡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時,蠟燭、光屏和液體透鏡的位置如圖所示,光屏上出現清晰的燭焰像,若透鏡位置不動,將蠟燭移到光具座10cm刻度時,則燭焰經凸透鏡所成的像是( C?)A .放大、倒立的實像 B .放大、正立的虛像C .縮小、倒立的實像 D .縮小、正立的實像17、 小明在完成“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后,為進一步了解“視力矯正”的原理,移動蠟燭,先讓燭焰在光屏上成了一個清晰的像.如圖所示,然后他在蠟燭和凸透鏡之間放置了不同類型的眼鏡片,關于本次實驗現象正確的是C?A .放置眼鏡片之前,蠟燭在圖示位置,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放大的實像B .放置眼鏡片之前,蠟燭在圖示位置,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縮小的虛像C .將遠視鏡片放在蠟燭和凸透鏡之間,使光屏靠近透鏡,又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D .將近視鏡片放在蠟燭和凸透鏡之間,使光屏靠近透鏡,又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18、常見的視力缺陷有近視和遠視。如圖所示為一位視力缺陷者的眼球成像示意圖,他的視力缺陷類型及矯正視力應該配戴的透鏡種類是 ( D )遠視眼,凸透鏡 遠視眼,凹透鏡近視眼,凸透鏡 近視眼,凹透鏡19、如圖2所示,給凸透鏡“戴”上近視眼鏡,此時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視眼鏡,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燭焰和透鏡位置不變的條件下,應該將光屏????? ( ?A??)A. 靠近透鏡?? B. 遠離透鏡?? C. 靠近透鏡和遠離透鏡都可以?? D. 保持在原來的位置20、眼球的功能是( A ) A、折光和感光 B、感光和產生視覺 C、產生視覺 D、折光、感光、產生視覺21.我們通常所說的藍眼睛是指人的眼球中 ( B ) A.角膜是藍色的 B.虹膜是藍色的 C.晶狀體是藍色的 D.玻璃體是藍色的22.如圖是人眼球結構的示意圖,圖中能夠折射光線,使物像落在視網膜上的結構是 ( C ) A.① B.② C.③ D.④23.照相機成像原理與眼睛成像原理相似,照相機的鏡頭、光圈、膠卷分別相當于眼睛的 ( A ) A.晶狀體、瞳孔、視網膜[來源:Z§xx§k.Com] B.晶狀體、虹膜、脈絡膜 C. 玻璃體、瞳孔、角膜 D.角膜、晶狀體、視網膜24、太陽光經三棱鏡分解后的彩色光透過紅玻璃,你在光屏上將看到的顏色是 ( B )A.白色 B.紅色 C.黑色 D.綠色25、舞臺上有一身著黃色上衣和綠色裙子的姑娘在跳舞,當用黃光照射時,她的上衣的顏色是( A ),裙子的顏色將會是( B )A.黃色 B.黑色 C.綠色 D.白色26、下列現象由光的直線傳播造成的是(?D ?) A、水中的雞蛋變“大” B、鳥的倒影 C、水中的魚看起來變“淺” D、墻壁上出現手影27、對下列幾種常見生活現象的解釋正確的是(???C ) A、“彩虹”的形成,是因為光的反射 B、“倒影”的形成,是因為光的折射 C、“手影”的形成,是因為光的直線傳播 D、筷子在水面處被“折彎”,是因為光的反射28、下列由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現象是(???D ) A、水中倒影 B、平面鏡成像 C、杯中筆彎折 D、手影游戲29、把兩塊厚度不計且足夠大的平面鏡OM、ON垂直粘合在一起,并豎立在地面上,俯視圖如下。當小科站立在某個位置時,他通過平面鏡所成像的個數為m,看到自己完整像的個數為n。下列對小科在不同位置時,m、n的分析,不符合實際的是( C )A、D 在a點或e點時,m=1,n=0 B、在b點或d點時,m=1,n=1 C、在c點時,m=2,n=2 D、在f點時,m=0,n=030、黑暗的房間里有兩盞電燈,只有一盞燈點亮,但人能看到未點亮的燈泡。以下對于“看到未點亮燈泡”所畫的光路圖,正確的是(??D ) A、 B、 C、 D、31、下列實例與原理對應的是( B ) ?選項?實例?原理?A?岸邊的樹在水中的倒影?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B?乘客候車時不能跨越高鐵站臺的安全黃線?流體壓強隨流速增大而減小?C?用槳劃水時龍舟前進?杠桿的平衡條件?D?看到“科學試題卷”?神經沖動沿著反射弧傳導32、小明用焦距為10厘米的凸透鏡做成像規律實驗,記錄了光屏上成清晰像時的四組數據(如表),其中明顯錯誤的一組是(?A )組別甲乙丙丁物距(厘米)10152030像距(厘米)40302015A、甲 B、乙 C、丙 D、丁33、坐公交車時,看到同方向行駛的轎車玻璃窗上出現連續橫移的字,拍攝了其中兩字,如圖。關于這兩字寫在哪輛車上,從車頭向車尾看,字的順序是(?D?? )A、轎車上? 中興B、轎車上? 興中C、公交車上? 中興D、公交車上? 興中34、凸透鏡成像實驗中,移動物體到某位置時,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縮小的像,則下列能成立的是(? D)①如果將物體靠近凸透鏡,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必須遠離凸透鏡,且光屏移動距離先大于后小于物體移動距離;②同時移動物體與光屏,且移動距離相同,有可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縮小的像;③換用焦距較小的凸透鏡后,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果只移動光屏,光屏必須靠近凸透鏡;④保持物體和光屏位置不變,一定可以在光屏上的到另一個清晰的像.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綜合題如圖實驗,用力F按壓平面鏡之間的桌面時,經兩平面鏡反射后照到墻面上的光點位置將?下降(選填“上升”、“不變”或“下降”);這個實驗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2、如下圖所示,MN為平面鏡,01B、O2C是點光源S經平面鏡反射后的兩條光線,用作圖法確定點光源S的位置.3、如圖是人眼球結構模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外界物體反射來的光線,依次通過眼球折光系統中的[ ]______、房水、[ ]______和[ ]______到達[ ]______形成物像。 (2)從暗室走到陽光下,[ ]______會變______,這種變化是由[ ]______內的平滑肌收縮引起的。(1)1 角膜 2 晶狀體 9 玻璃體 7 視網膜 (2)3 瞳孔 小 4 虹膜4、如圖所示是醫學上常用的內窺鏡,它是一種在細管頂端裝有小型攝像機的醫療器械,攝像機的鏡頭相當于凸透鏡。(1)用內窺鏡檢查時常采用從口腔插入的方法,這會引起病人強烈的惡心和嘔吐,因此現在開始采用從鼻腔插入的方法。內窺鏡經口腔或鼻腔插入都能進入胃,是因為它們都與________這一器官直接相連。 (2)檢查時,要使觀察更加仔細,就要減小觀察范圍,此時應該使內窺鏡細管頂端________患處。(選填“接近”或“遠離”) (3)目前大量手術都是采用內窺鏡與激光“刀”等配合使用的微創術,如發現胃潰瘍出血,利用激光灼燙即可使出血點迅速凝固止血,這說明激光“刀”能將電能轉化為光能和________。 10、【答案】(1)咽(2)接近(3)內能(或“熱能”) 5、在研究凸透鏡成像實驗中,小柯不斷改變蠟燭到透鏡的距離,移動光屏尋找蠟燭的像,并將實驗結果記錄在表格中。序號蠟燭到透鏡的距離(cm)像的特點120.0倒立縮小的實像216.0倒立等大的實像312.0倒立放大的實像46.0?(1)第4次實驗中,小柯移動光屏只觀察到模糊的圓形光斑。若要觀察到此時所成的像,正確的操作是________。 (2)小柯在第1次實驗的基礎上,換用另一個凸透鏡后,發現光屏上的像不清晰。把光屏慢慢地向凸透鏡方向移動,光屏上又出現了清晰的像。若第1次實驗模擬的是正常眼球的成像情況,則換用透鏡后的實驗是在模擬________的成像情況。 11、【答案】(1)取下光屏,透過透鏡觀察蠟燭所成的像(2)近視眼或近視 6、如圖是凸透鏡成像的實驗.圖1、圖2是能在光屏上呈現清晰像的兩種情形.這兩種成像情形中,________(選填“圖1”或“圖2”)能夠模擬眼睛成像.為了模擬近視眼看東西模糊的情形,應該把該圖中的光屏向________你(選填“靠近”或“遠離”)凸透鏡方向移動或使凸透鏡的曲度變得更大.12、【答案】圖2;遠離 7、小科利用如圖所示的器材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先用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進行實驗,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縮小的實像。接著他改用焦距為5cm的凸透鏡繼續進行實驗,如果不改變光源和凸透鏡的位置,此時像的性質是倒立、________的實像;若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應該________(選填:“向右移動”、“向左移動”或“保持不變”)。13、【答案】縮小;向左移動 8、如圖的眼球成像原理圖中,晶狀體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當于一個________鏡,請寫出成像原理與該圖相同的一種儀器________。14、【答案】凸透;照相機、攝像頭等 9、小金在實驗室利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1)當小金將三個元件移動到圖示位置時,光屏上出現了清晰的像。請你根據此現象回答下列問題:光屏上像的性質為________,并推算出焦距為________厘米。(2)保持蠟燭和凸透鏡位置不變,小金換了個凸透鏡繼續實驗,并使透鏡光心、蠟燭焰心和光屏中心三者高度相同,但在透鏡右側無論怎樣移動光屏都無法在屏上成像(光具座足夠長),請你幫助小金分析產生此現象的原因________。 15、【答案】(1)倒立、等大、實像;2010、避險車道是與公路主干道相連的一段距離很短的分岔專用車道,供速度失控車輛安全減速。一般設置在長陡坡的拐彎處,保證駕駛員能看到(如圖一、二)。這種車道很特別,一般長度在50~100米,有一定的坡度,路面上鋪著疏松的石子、沙土層,兩側及頂部用廢舊輪胎或防撞桶圍起來(如圖三、四)。避險車道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汽車剎車失靈時的安全隱患。請你談談避險車道設置所包含的科學知識并作簡要解釋。16、【答案】長陡坡下坡,剎車失靈的汽車,勢能轉化為動能,速度會越來越快,需要通過一定方式來減速。⑴避險車道設置在下坡拐彎處的右邊,是利用光的直線傳播,便于司機看到,有充足的反應時間,能做出合理判斷⑵有一定的坡度,是利用動能轉化為勢能,使車減速⑶鋪上疏松的碎石、沙土,是為了增大摩擦,使車減速⑷廢舊輪胎和防撞桶,起到緩沖的作用,車的動能轉化為內能,使車減速避險車道通過上述設置,實現安全減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