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知識分類串講(6份打包)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知識分類串講(6份打包)

資源簡介

例題精講

例題一:
口算。
2×9=
40÷5=
8×1=
36÷9=
79-63=
21÷3=
5×4=
3+20=
8×3=
25÷5=
6×9=
64÷8=
48+52=
7×7=
42÷7=


【答案】
18;8;8;4;16;7;20;23;24;5;54;8;100;49;6;

例題二:
看圖填空
求黑兔的只數(shù),就是求( )個( )是多少。
列式是( )

【答案】
求黑兔的只數(shù),就是求(5)個(7)是多少。列式是( 7×5=35)。

例題三:

5只貓共釣了多少條魚?


【答案】
6×5=30
例題四:
媽媽去市場買蘋果,一公斤大約可以買4個蘋果,一共買了8公斤,根據(jù)乘法口訣算一算,媽媽一共買了幾個蘋果?

4×8=32(個)
答:媽媽買了32個蘋果。
本題運用到四的乘法口訣,需熟記。用一公斤的個數(shù)乘以總公斤數(shù),就是買的蘋果數(shù),據(jù)此解答。
例題五:
補充條件再解答。
1.車上原有68人,到站后下車了20人,__________,車上現(xiàn)在有多少人?
2.買每瓶2元的牛奶3瓶,____________,牛奶和餅干一共花了多少錢?
3.一支竹竿插入水里的部分有13米,___________,這支竹竿長多少米?
4.王小麗買了4個筆記本后,還剩12元,___________,她原來有多少元?
5.一個三角形三條邊都一樣長,___________,三角形三條邊一共長多少米?
6.一座樓房,__________,這座樓房從一樓到四樓頂高多少米?



【答案】
1.上車了△人;2.買3袋每袋△元的餅干;3.露出來的有△米;4.每個筆記本△元;5.每條邊長△米;6.每層高△米[注△代表數(shù)字](答案不唯一)
例題六:
小慶買文具盒花了6元7角,下面□種付款方式最簡單。
[ ]
A.1張5元 1張1元 1張5角 l張2角
B.1張2元 4張1元 1張5角 2張1角
C.3張2元 7張1角
【答案】 A
例題七:
小剛去春游,奶奶給10元錢,爸爸給20元,玩電動游戲花13元,小剛現(xiàn)在還剩下多少元錢?
[ ]
A.43元
B.17元
C.23元
【答案】 B
例題八:
小東今年二月份在家練字,每天寫30個,這個月一共寫了(  )個字.
A.900 B.870 C.840

【答案】
根據(jù)以上分析知:
30×28=840(個).
故選C.
例題九:
把12個☆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 )個;12個☆,每4個分成一份,可以分成( )份。
【答案】
( 4 )個;( 3 )份。



例題精講

例題一:
折一折,剪一剪.

?
解:如圖,

?
把一張白紙折3次,得到8個重疊相等的長方形,用剪子一個花瓣形,展開,得到如下的圖形。通過折紙,鍛煉了孩子的空間想象力和幾何直觀。
例題二:
分成3個長方形。

?本題考查學生動手操作及觀察能力,動手操作可得。將正方形上下對折,再左右對折。


例題三:
分成4個三角形。

?本題考查學生動手操作及觀察能力,動手操作可得。將正方形沿對角線對折,再對折即可。
例題四:
動手做一做怎么把一個圓分成4份。
?如圖: ?
本題考查學生的動手能力。先將一個圓對折分成兩份,再對折,這樣就分成了四份。
例題五:
用做成一個,數(shù)字“4”的對面是數(shù)字“(?? )?”,數(shù)字“6”的對面是數(shù)字“(?? )”。
答案:?3;5。
?本題考查學生動手操作及觀察能力,動手操作制得一個盒子與4相對的是3,與6相對的是5。



例題六:
動手拼一拼,看看像什么?
(1) ??????? (?? )???
(2) (?? )
答案:(1)? 魚(2)小狗
此題主要考查學生通過觀察物體、解決問題的能力。動手拼一拼、觀察即可。
例題七:
選圖形拼一拼。

答案:②;②
本題考查學生動手操作及觀察能力,第一個缺的是一個半圓,第二個缺的是帶有凹三角形的圖形。
例題八:
拼拼看,可以拼成(??? )個圓。


?答案:3
?第一個和最后一個,第二個和第三個,第四個和第五個。
例題九:
補墻。(在括號里填入相對應的序號)
?
??????
(?? )??? (?? )? (?? )??? (?? )???????? (?? )??
?答案:4;2;5;3;1
?本題考查學生動手操作及觀察能力,通過觀察或動手試一試即可。
例題十:
1、 一柞(zhǎ)長[ ]
A.11米
B.100厘米
C.11厘米
【答案】 C

2、 ,這根辣椒長約□cm。□內(nèi)應填
[ ]
A.5 B.7 C. 6
【答案】 C
3、 □最接近1厘米?!鮾?nèi)應填[ ]
A. 10張紙的厚度
B.一本字典的厚度
C.食指的指甲的寬度
【答案】 C
4、 測量教學樓的寬用( )作單位較合適。[ ]
A. 米
B. 分米
C. 厘米
【答案】 A
5、 下面測量可以用米尺量的是[ ]
A.游泳池的長度
B.游泳池的水溫
C.游泳池的水重



【答案】 A
6、 一枝鋼筆長15[ ]
A.厘米 B.分米 C.毫米 D.米
【答案】 A
7、 一根跳繩長 [ ]
A.2米
B.2厘米
C.20米
【答案】 A




趣味數(shù)學

題目一:
1、將下面的數(shù)獨圖填寫完整。

【分析】首先根據(jù)單元唯一法,確定A3=7,則起始于A1的區(qū)塊中繼續(xù)運用單元唯一法得到C3=8,B5=2,B9=3,F(xiàn)9=9……依次可得到具體解答如下圖:

【點評】本題雖然看起來比較簡單,但是運用了數(shù)獨解法中的三種方法,最簡單的單元唯一法是為下面復雜的解法做準備的。

2、請你在圖中將數(shù)字1、2、3、4、5、6、7、8、9分別填入空格內(nèi),補全數(shù)獨。

【分析】從缺少數(shù)字較少的單元著手,G1起始的區(qū)塊中只缺少6、9兩個數(shù)字,運用單元排除法,由A1=9,E3=6可得,G1=6,G3=9,由G行缺少的數(shù)字還有2、3、7,由第5列中已經(jīng)有數(shù)字2、3,所以G5=7;然后由A2=3,B5=3推知,F(xiàn)3=3……利用單元排除法、區(qū)塊排除法等結合數(shù)獨的定義作答,具體答案如下圖:

【點評】要填寫完整的一個數(shù)獨,一定要找好突破口。一般情況從已知數(shù)較多的行、列、區(qū)塊著手。在無法找到可填數(shù)字時候,可以運用單元排除法,依次去檢驗1~9幾個數(shù)字,看能否找到可填位置。在找不到解的時候,再去嘗試用唯一余數(shù)法和區(qū)塊排除法等去尋找突破口。
題目二:
1、 在下圖的空格中填入不大于15且互不相同的自然數(shù),使幻方成立,并且幻和等于30。

【分析】(1)已知幻和是30,所以中心數(shù)是30÷3=10,右上角填12,因為填入的數(shù)互不相同,所以和8在一條線上的數(shù)不能填8和11,和12在一條線上的數(shù)不能填12和9,和10在一條線上的數(shù)不能填10,由此解題。
(2)已知幻和是30,所以中心數(shù)是30÷3=10,左下角填6,因為填入的數(shù)互不相同,所以和6在一條線上的數(shù)不能填6和12,和14在一條線上的數(shù)不能填14和8,和10在一條線上的數(shù)不能填10,由此解題。
【解答】1、解:

【點評】三階幻方的幻和是中心數(shù)的3倍。

2、 把下圖的圖形分割成3塊,再把它拼成一個正方形。

【解答】1、解:

【點評】圖形分割和拼接前后,圖形的面積不變。

3、 觀察下圖,如果按照虛線剪下來,所剪成的幾個圖形能夠拼成一個正方形嗎?

【分析】如圖,

根據(jù)圖形的凹凸情況,可知(2)和(3)拼接在一起,后面再接上(1)。
【解答】解:
【點評】在進行圖形的分割或拼合過程中,要學會動手剪一剪、拼一拼,動筆畫一畫、分一分,動腦筋想一想。



數(shù)學小故事:阿凡提來到一個集市,正好遇見一個高利貸者在叫喊,“放金幣嘍!放金幣嘍!我的金幣可是個寶,只要你把它埋在地里一天一夜,就會變成1000金幣?!薄拔医枰粋€金幣!”阿凡提決心懲罰這個愚弄百姓、貪得無厭的家伙,為民除害。小精靈兒童網(wǎng)站出品小精靈兒童網(wǎng)站出品
  “那你每天得還我1000個金幣。”“好,一言為定。我將連續(xù)15天借金幣,第1天借1個金幣,以后每天都是前一天的2倍。15天以后我還給你金幣,如果這15天之內(nèi),你后悔了,那么我借的金幣就不能還給你了?!备呃J者一算計,立即眉開眼笑,一口答應。不到15天,這個貪得無厭的高利貸者破產(chǎn)了。
  小朋友,你知道他是怎樣破產(chǎn)的?他賠了多少金幣?阿凡提15天向他借的金幣的個數(shù)依次是:1、2、4、8、16、32、64……這樣,阿凡提借的金幣一共是:1+2+4+8+…+16384=32767(個)阿凡提15天應該還給他的金幣是:1000×15=15000(個)這樣,高利貸者賠了17767 個金幣。來源:[小 精 靈 兒 童 網(wǎng) 站]




趣味數(shù)學

題目一:
1000+999-998-997+996+…+104+103-102-101=( ?。?br/>A.225 B.900 C.1000 D.4000

分析:將算式四個分為一組,然后找一下共有幾組這樣的數(shù),然后根據(jù)規(guī)律解答.
解答:解:1000+999-998-997+996+…+104+103-102-101,
=(1000+999-998-997)+(996+995-994-993)+…+(104+103-102-101),
=4×225,
=900.
故選:B.
點評:此題也可這樣理解:此算式除了1000和后三項103-102-101,其它每四個數(shù)字為一組,結果為0,因此此算式的結果為1000+103-102-101=1000+(103-102)-101=1000+1-101=900.
題目二:
用六根火柴棒,在桌面上最多可以搭成( ?。﹤€大小相同的三角形.
A.2 B.4 C.6

分析:因為三棱錐的四個面都是三角形,根據(jù)題意,可以把六根火柴棒搭成三棱錐的形狀,這時得到的三角形最多.
解答:解:如圖,用六根火柴棒可以搭成如下圖中三棱錐的形狀,所以最多搭成4個等邊三角形.
故選:B.
點評:熟記三棱錐的的特征,不要把思維局限在平面圖上是解決本題的關鍵
題目三
3人同時吃3個蘋果,用3分鐘吃完,9人同時吃9個蘋果,( ?。┓昼姵酝辏?br/>A.1 B.3 C.9

分析:3人同時吃3個蘋果,平均每人吃3÷3=1個蘋果,用3分鐘吃完,則吃一個蘋果需要3分鐘,所以9人同時吃9個蘋果需要3分鐘.
解答:解:吃一個蘋果需要:
(3÷3)×3
=1×3,
=3(分鐘).
所以9人同時吃9個蘋果,3分鐘吃完.
故選:B.
數(shù)學小故事
大約1500年前,歐洲的數(shù)學家們是不知道用“0”的。他們使用羅馬數(shù)字。羅馬數(shù)字是用幾個表示數(shù)的符號,按照一定規(guī)則,把它們組合起來表示不同的數(shù)目。在這種數(shù)字的運用里,不需要“0”這個數(shù)字。
而在當時,羅馬帝國有一位學者從印度記數(shù)法里發(fā)現(xiàn)了“0”這個符號。他發(fā)現(xiàn),有了“0”,進行數(shù)學運算方便極了,他非常高興,還把印度人使用“0”的方法向大家做了介紹。過了一段時間,這件事被當時的羅馬教皇知道了。當時是歐洲的中世紀,教會的勢力非常大,羅馬教皇的權利更是遠遠超過皇帝。教皇非常惱怒,他斥責說,神圣的數(shù)是上帝創(chuàng)造的,在上帝創(chuàng)造的數(shù)里沒有“0”這個怪物,如今誰要把它給引進來,誰就是褻瀆上帝!于是,教皇就下令,把這位學者抓了起來,并對他施加了酷刑,用夾子把他的十個手指頭緊緊夾注,使他兩手殘廢,讓他再也不能握筆寫字。就這樣,“0”被那個愚昧、殘忍的羅馬教皇明令禁止了。
但是,雖然“0”被禁止使用,然而羅馬的數(shù)學家們還是不管禁令,在數(shù)學的研究中仍然秘密地使用“0”,仍然用“0”做出了很多數(shù)學上的貢獻。后來“0”終于在歐洲被廣泛使用,而羅馬數(shù)字卻逐漸被淘汰了。





知識濃縮
1、 目標
空間與圖形
1.初步建立空間觀念,知道站在不同位置觀察物體最多能看到三個面。從不同角度觀察同一物體,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
2.了解物體正面、側面和上面的正確含義。會觀察簡單的組合圖形并根據(jù)圖形想象正面、側面和上面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
3.確立“東”的方位,正確辨別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在給定一個方向的情況下會別人其它方向。會看簡單的路線圖,能夠運用簡單的方位詞描述行走路線。
二、詳細解說
觀察物體 知識點:
1. 體會站在不同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最多能看到物體的三個面。
2. 觀察并識別幾個正方體搭成的簡單物體。
3. 用乘法解決簡單實際的問題。 課時知識點:
第一節(jié) 看一看 (一) 體驗站在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最多能看到物體的三個面(正面 、側面和上面)。
第二節(jié) 看一看 (二) 用正方體搭建簡單的物體,并在從正面、 側面、上面觀察的活動中,辨認簡單物體的正面、 側面和上面的形狀。
第三節(jié) 節(jié)日廣場 這一節(jié)實踐活動,是對本冊前三個單元知識的綜合應用。
方位 知識點:
1.會在實景中辨認東、南、西、北,并能運用這些詞語來描繪物體所在的方向。
2.在具體情境中,給定一個方向,會辨認其余的方向。
3.知道地圖上的方向,會看簡單的路線圖。
第一節(jié) 東南西北 1.借助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來辨認方向。 2.知道地圖上的方向:地圖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繪制的。 3.相反的方向:在指出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的條件下,會辨認另一個方向。
第二節(jié) 練習四 1.練習辨認圖中的方向,發(fā)展空間觀念。 2.引導學生綜合利用學過的有關方向的知識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提高生活能力。
第三節(jié) 看望老人 1.能根據(jù)方向與距離確定兩地的相對位置。 2.會描述從一地到另一地的具體路線,學會看簡單的路線圖






















2、 運用
概念和性質(zhì)的延伸,方法、易錯點,考查方式的應用,










四、規(guī)律總結
比如口訣、公式、做題技巧、等











知識濃縮
1、 目標
1.掌握至少兩種相同加數(shù)連續(xù)相加的方法,體會乘法的意義,掌握乘法的書寫、認讀、運用的方法。
2.編制和識記2~9的乘法口訣,知道每一句乘法口訣的含義。能用一句口訣寫兩道有關乘法的算式。熟練運用口訣及乘法口訣的變形計算乘法或解決實際問題。會歸納整理乘法口訣表。
3.了解估算的意義,培養(yǎng)估算意識,會簡單的估算。
4.體會平均分和等分的過程,了解平均分和等分的含義,會用除法表示。掌握除法算式的讀法寫法及各部分名稱。會用口訣準確計算除法解決實際問題。
5.理解乘除法之間互逆的關系。了解倍數(shù)關系,“倍”的含義及“倍”與等分之間的聯(lián)系。
6.體會四則運算的意義,掌握運算順序并準確計算。
7.正確掌握時間的基本單位:時、分、秒。正確讀寫時鐘表面上所表示的時間,理解分與秒之間的關系,會計算時間差。

二、詳細解說
第一單元 數(shù)一數(shù)與乘法
單元知識點:
1. 掌握至少兩種多個相同加數(shù)相加的方法;體會與乘法關系,根據(jù)加法列出乘法算式。
2. 乘法的意義、書寫、讀法。
3. 運用乘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課時知識點:
第一節(jié):數(shù)一數(shù)
會用兩種不同的方法(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地)數(shù)方陣排列的物體個數(shù),相應列出兩個不同的連加算式。知道用乘法算式 表示相同數(shù)連加比較簡便,體會學習乘法的必要性。
第二節(jié):兒童樂園
1.結 合解決問題,經(jīng)歷把相同加數(shù)的連加算式抽象為乘法算式的過程。
2.能把相同加數(shù)的連加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并理解意義、掌握各部分名稱及讀法,并應用加法計算簡單的乘法算式的結果。
第三節(jié):有幾塊積木
會用兩種不同的方法數(shù)排列的物體個數(shù),列出同一個乘法算式。
第四節(jié):動物聚會
會運用乘法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體會乘法運算意義。

第二單元 乘法口訣(一)
單元知識點:
1. 編制和識記2—5的乘法口訣,知道每一 句乘法口訣的含義。
2. 運用2—5的乘法口訣,能用一句乘法口訣,正確計算兩到有關的乘法算式。
3. 綜合運用2—5的乘法口訣。
課時知識點:
第一節(jié):五環(huán)旗
編制 、掌握5的乘法口訣,,會用5的乘法口訣進行計算和解決實際問題。
第二節(jié) :摘桃子
鞏固5的乘法口訣,熟練進行乘法口算。
第三節(jié):做家務
編制、掌握2的乘法口訣,會用已學過的乘法口訣進行計算。
第四節(jié):需要幾個輪子
編制、掌握3的乘法口訣,會用乘法口訣進行表內(nèi)乘法的口算。
第五節(jié):可愛的小青蛙
鞏固2、3、5的乘法口訣,能正確熟練地用口訣進行表內(nèi)乘法的口算。
第六節(jié):小熊請客
編制、掌握4的乘法口訣,會用已學過的乘法口訣進行計算。
第七節(jié):回家路上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鞏固2至5的乘法口訣,能較熟練地口算。
第八節(jié):練習一
鞏固、應用2至5的乘法口訣進行口算和解決實際問題。

第四單元 分一分與除法
單元知識點:
1. 體會“平均分”的過程。
2. 通過幾個步驟完成數(shù)量較多的“分一分”活動。
3. 用除法表示等分的過程。[來源:學科網(wǎng)ZXXK]
4. 了解乘、除法之間互逆的關系。
5. 運用除法算式解決實際問題。
6. 了解“倍”與等分之間的聯(lián)系。
7. 掌握表內(nèi)乘、除法的計算。
課時知識點:
第一節(jié) 分桃子
經(jīng)歷小數(shù)目實物平均分的過程,體會意義,能用圖示方法解決平均分問題,感知平均分的兩種可能:全部分完和有剩余。
第二節(jié) 分蘋果
能用具體操作或圖示的方法進一步解決一些與平均分有關的簡單問題。
第三節(jié) 分糖果
體驗大數(shù)目的平均分的過程與策略的多樣性和合理性。
第四節(jié) 分香蕉
認識除法的意義,掌握除法算式的讀法、寫法和各部分名稱。會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釋平均分的過程。
第五節(jié) 飛行表演
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操作過程及結果。
第六節(jié) 練習二 [來源:Zxxk.Com]
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實際生活中平均分問題。
第七節(jié) 小熊開店
用2~5的乘法口訣求商,體會乘除法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第八節(jié) 運動會
用乘除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第九節(jié) 快樂的動物
體會“倍”的意義,會用圖示或除法求兩個數(shù)量之間的倍數(shù)關系。
第十節(jié) 文具店
結合具體問題,進一步理解“倍”的意義以及它與乘除法意義的聯(lián)系。
第十一節(jié) 花園
結合具體情境,提出并解決與“倍”有關的數(shù)學問題。
第十二節(jié) 練習三
表內(nèi)乘除法的綜合練習
第十三節(jié) 整理與復習(一)

乘法口訣(二)
單元知識點:
編制和熟記6~9的乘法口訣。
能運用口訣正確計算表內(nèi)乘法。
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
在具體情境中簡單估算。
課時知識點:
第一節(jié) 方格有多少
1.獨立探究、編制6的乘法口訣,重點在后4句。
2.體驗估計的策略,培養(yǎng)估計意識。
3.掌握6的乘法口訣,理解相鄰兩句口訣之間的聯(lián)系,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第二節(jié) 一個星期有幾天
1.獨立探索、編制7的乘法口訣,重點在后3句。
2.會用乘法口訣計算表內(nèi)乘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第三節(jié) 買球
1.探索、編制并掌握 8、9的乘法口訣。
2.理解、掌握口訣間的聯(lián)系,會計算表內(nèi)乘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第四節(jié) 整理與復習(二)
單元知識點:
進一步體會乘、除法的關系。
較熟練地應用6~9的乘法口訣求商。
解決生活中簡單的除法問題。
課時知識點:
長頸鹿和小鳥
1.結合提出并解決除法問題的過程,進一步體會除法的意義,并掌握用6~9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
2.熟練用乘法口訣進行表內(nèi)乘除法的口算。
第二節(jié) 小兔安家
1.結合具體情境,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復習除法的兩類問題。
2.體會除法的意義,感受數(shù)量關系中蘊含的數(shù)學規(guī)律。
3.熟練用乘法口訣進行表內(nèi)乘除法的口算。
第三節(jié) 游樂場
1.結合具體情境,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
2.熟練用乘法口訣進行表內(nèi)乘除法的口算。
第四節(jié) 練習五
1.利用乘法口訣求商時,要想除數(shù)和幾相乘得被除數(shù),商是幾。
2.已知要分的總數(shù)和要平均分成的份數(shù),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計算。
3.已知要分的總數(shù)和平均每份的數(shù),求能分幾份,用除法計算。
4.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就是求一個數(shù)里有幾個另一個數(shù),用除法計算。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沧源| 鱼台县| 台南县| 长垣县| 和田县| 丰顺县| 子洲县| 高雄市| 定日县| 深圳市| 威宁| 建始县| 安仁县| 南宁市| 日照市| 中阳县| 新闻| 余干县| 青铜峡市| 梨树县| 西林县| 宁乡县| 苏尼特左旗| 清流县| 顺昌县| 嫩江县| 西平县| 射阳县| 塘沽区| 苍溪县| 金沙县| 安徽省| 策勒县| 拉孜县| 荃湾区| 绥滨县| 许昌市| 万安县| 万安县| 霍林郭勒市| 岐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