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桐鄉市六校2018-2019學年下學期期中聯考八年級道德與法治試卷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13題,共26分)1.2018年12月4日是我國第五個國家憲法日,某校開展了“憲法進課堂”主題活動,同學們積極展開討論,下列觀點中,你贊同的是①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②憲法是我國法律體系的總和③憲法規定公民的一切義務 ④憲法規定國家權力運行規則A.①②B.②④C.①④D.③④2.我國憲法明確規定:“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憲法保護的人權內容即包括平等權和人身權、政治權利,也包括財產權、繼承權等經濟、社會、文化方面的權利。這體現了我國人權 A.內容真實性 B.內容廣泛性 C.主體公平性 D.主體廣泛性3.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八年級學生小琳一家發生的下列哪些事例能體現這一憲法原則? ①小琳的爸爸當選為市人大代表參加市人大會議 ②小琳利用暑假,在舅舅的食品加工廠打工賺錢 ③小琳的媽媽作為企業家向市政府提出三條意見 ④小琳的爺爺享受醫療保障,參加社區醫院體檢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4.2018年3月17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憲法宣誓儀式舉行。新當選的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進行憲法宣誓。習近平在憲法面前莊嚴宣誓,體現了A.憲法規定了國家生活中的根本問題 B.憲法在法律體系中具有最高法律效力C.憲法是一切組織和個人的根本活動準則 D.憲法對國家工作人員有普遍約束力5.右圖漫畫《精準扶貧》反映了①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 ②我國人權的主體非常地廣泛③國家保障公民獲得公平發展的機會 ④尊重和保障人權是我國的憲法原則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6.習近平主席指出“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像珍視自己的生命一樣珍視民族團結,各族人民要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這表明①國內各民族團結是我們事業必勝的基本保證 ②全國各族人民要平等互助、團結合作、共同發展 ③遵守憲法和法律是公民的基本義務 ④維護民族團結是每個公民的基本義務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7.在中央持續的反腐打擊下,右圖所反映的“公車私用”現象得到了較好遏制。“公車私用”現象反映了 ①政府權力無法受到監督 ②權力不受監督將導致腐敗③公職人員缺少憲法宣誓 ④權力監督制度還需要完善A.②③B.①③C.①④D.②④8.據調查表明:當今人們的就業、事業發展和收入狀況與他所接受的教育程度成正比,“腦袋滿,才能錢袋滿”己成為普遍現象。因此,從個人的發展來看,受教育是公民的A.一項基本權利 B.一項基本義務 C.一項個人私事 D.一種興趣愛好9.姜某與某裝飾公司之間因工作待遇問題發生了勞動爭議。依據勞動法規定,雙方當事人可以通過下列方式解決問題的是①申請調解 ②雙方協商 ③申請仲裁 ④提起訴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0.繼閃客、博客、播客、換客之后,如今網上最流行的就是“曬客”,“曬客”族的一個口號是“只有不想曬的,沒有不能曬的”,熱衷于用照片、視頻等方式將其想“曬”內容放在網上。下列對“曬客”族的行為認識正確的是 ①只要是法律賦予我們的權利,就可以任意行使 ②公民的權利應該按照法律規定的方式和程序行使 ③公民在行使權利時,必須得到他人的許可 ④公民在行使權利時,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權利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11.2018年10月3日上午,范冰冰“陰陽合同”一案終于塵埃落定。稅務機關依法對范冰冰及其擔任法定代表人的企業作出相應的追繳和處罰決定。范冰冰所需補繳的稅款、滯納金以及罰款加在一起超過8億元。這說明①依法納稅是公民的基本義務②拒不納稅是違法行為③偷稅、欠稅、騙稅、抗稅都是違法行為,要承擔法律責任④范冰冰的行為是犯罪行為,要追究刑事責任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12.某班開展了一次模擬法庭活動。下列哪一個案件,小法官做出的判斷不正確A.案件:湖北省荊州市某商場自動扶梯發生事故,導致31歲的向某被卷入身亡。小法官:“電梯生產廠家與商場侵犯了向某的生命健康權。”B.案件:山西省壽陽縣95后青年李某報名參軍后,因怕苦怕累,拒服兵役。小法官:“李某沒有履行依法服兵役的義務。”C.案件:山東省青島市一大排檔老板模糊報價,將一份普通大蝦按38元一只結賬。小法官:“大排檔老板侵犯了顧客的消費者權益。”D.案件:高考落榜的張某冒名頂替王某進入河南省某職業技術學院就讀。小法官:“張某侵犯了王某的名譽權和受教育權。”13.2018年11月15日,杭州市啟動文明養犬專項治理活動。微博名為“森宮久仁”和“鬼影賽斯”的網友發布微博,捏造杭州近日全城捕殺流浪動物等不實信息,在網上造成了極為惡劣的影響。警方對二人依法分別作出行政罰款500元并具結悔過和行政拘留7日的處罰。這兩位網友依法承擔的責任是A.刑事責任B.民事責任C.行政責任D.違憲責任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24分)14.觀察右圖,完成下列問題。(12分)(1)請具體闡述圖中①的相關知識。 (6分)(2)根據圖中④,結合所學知識,說說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如何踐行憲法?(6分)15.閱讀下面漫畫及材料,回答問題。(12分)材料一:《報警風波》材料二:“報警”風波北京某校高二學生王某用手機拍攝了一輛占用非機動車道的稅務局公車,并上傳至警方微信公眾號。經警方調查核實后,依法對稅務局工作人員的行為進行處罰,并專程到王某所在學校,對他的行為進行了表彰。(1)材料一“欠錢不還”侵犯了公民的哪一權利?“報假警”要承擔什么性質的法律責任?(2分)(2)結合材料二:分析高二學生王某行使了什么基本權利?稅務局工作人員沒有履行哪項基本義務?(4分)(3)結合上述兩則材料,從權利、義務角度,談談公民如何規范自己的行為?(6分)參考答案12345678910CBBCAADADC111213BDC14.(12分)(1)(6分)憲法的地位: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憲法規定了國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問題;憲法是一切組織和個人的根本活動準則;憲法在法律體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權威和法律效力;憲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答出三點即可,每點2分)(6分)踐行憲法,要將憲法原則轉化為自覺的行為準則,落實在實際行動上(2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遵守憲法和法律規定,學會運用憲法精神來分析和解決學習和生活中的實際問題(2分);堅決維護憲法的權威,自覺抵制各種妨礙憲法實施、損害憲法尊嚴的行為(2分)。15.(12分)(1)(2分)財產權(1分)行政責任(1分)(2)(4分)高二學生王某用手機拍攝了一輛占用非機動車道的稅務局公車并上傳至警方微信公眾號體現了其行使了監督權;稅務局工作人員的交通違章行為,沒有履行遵守憲法和法律的基本義務。(4分,必須結合材料,沒有材料得2分)(3)(6分)材料一公民在財產權被侵犯后采取了報假警的錯誤方式,警示公民在自身權利受到損害時,要依照法定程序維護權利。材料二稅務局工作人員的交通違章行為是沒有履行義務的表現,告訴我們公民應該自覺履行義務,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6分,必須結合材料,沒有材料得4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