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集體備課教案時 間月 日執教人集體研討二次備課輔備人八年級 社會法治 備課組全體老師課 題6.1.1 《連通世界的新航路》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知道開辟新航路的主要人物和路線,評估開辟新航路的原因和意義。(二)過程與方法:通過引用史料、圖片展示等方法引導學生分析歷史事件發生的原因、條件;通過動態地圖演示、表格歸納、歷史比較、問題討論等方法探究新航路開辟的經過,培養其讀圖識圖、歸納、比較、總結和概括歷史的能力;通過辯論(討論)探究深入理解新航路開辟的影響,并能辯證看待。(三)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學習航海家開辟新航路的過程,培養不畏艱險、勇于開拓的精神。同時通過討論新航路開辟所帶來的影響,讓學生學會辯證地看待歷史問題:認識到新航路開辟既是歷史的進步,也充滿了血腥味和罪惡感教學重點新航路開辟的過程教學難點新航路開辟的原因、條件、意義教學方法材料分析法、問題討論法合作學習法、探究學習法教學準備課件教學過程提問導入:眾所周知,青田是僑鄉,我們同學有沒有親朋好友在國外(歐洲)的?假如這個暑假你的朋友邀請你去歐洲玩,你打算怎么去?假如你在歐洲穿越到了15世紀,你怎么回來?其實當時的西歐人為了能夠到達東方,做了很大努力展示表格(代表國家、方向、人物、時間、航線及成就)以及圖6-5新航路開辟路線圖,區分四條航線?展示材料:1.麥哲倫船隊的皮加菲塔曾記述那次艱難的航程:我們有3個月又20天沒有吃到新鮮食物。我們吃餅干,其實那些東西已經不成其為餅干,而是爬滿蛆的碎末。我們喝的是黃水,儲存多天,臭得令人作嘔。我們也吃牛皮。老鼠的價格是每只半個金杜卡,但是連老鼠也買不到。2.達·伽馬船隊,出發170人,生還者54人。麥哲倫船隊,出發260人,生還者18人,麥哲倫自己也命喪中途。問:新航路開辟容易嗎?展示材料:材料1:“15世紀以后,西歐各國商品經濟發展起來,對鑄造貨幣的黃金需求量日益大增”。“新興的資產階級要用黃金來擴充資本”“社會上層用于奢華的生活享受”……──恩格斯材料2:“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個遠東尋找的是黃金;” ──恩格斯“黃金是一個令人驚嘆的東西!誰有了它,誰就能支配他所想要的一切。有了黃金,要把靈魂送到天堂,是可以做到的。”──哥倫布思考討論:(1)西歐人為什么要費盡周折開辟新航路呢?(2)結合圖6-3說說假如你是當時的航海家,要進行遠航開辟新航線需要具備哪些條件?(3)新航路開辟后,世界貿易的路線與傳統商道相比有何變化?(貿易形式、貿易重心)展示材料:1.1420年和1620年歐洲人認識的世界范圍的地圖進行對比。2.玉米、馬鈴薯、番茄等說說它們的原產地。3.非洲黑人的奴隸貿易。4.在三個世紀里,西班牙從拉丁美洲掠取了255萬公斤的黃金和1億公斤的白銀,葡萄牙僅從巴西就掠奪了至少價值6億美元的黃金和3億美元的鉆石。問:結合書本內容,說說新航路開辟產生了什么影響?材料:在葡萄牙人沿非洲海岸向南航行的同時,西班牙人向西進行橫渡大西洋的探險。意大利人哥倫布相信地圓學說,深信穿越大西洋的航行可以到達印度……──《世界歷史教學參考》中國有一航海壯舉比哥倫布遠航早半個多世紀,請問這個壯舉是什么?中國的這一航海壯舉與新航路開辟的目的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共同影響?作業設計同步作業本6.1板書設計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