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件21張PPT。第二次工業革命發生的時間:開始于19世紀后半期(19世紀70年代)被稱為“工業革命的新階段”資本主義經濟得到進一步發展,市場不斷擴大;一、第二次工業革命的背景:政治:經濟:文化科技:資本主義制度在歐美主要國家確立;?(一)西歐各國認識到科技的重要,大力鼓勵科學研究。 1. 大學成為科學研究的重地。 柏林大學1810年,柏林大學創建,成為現代大學制度誕生的標志。這里出了31個諾貝爾獎得主,出了世界著名的哲學家黑格爾與費爾巴哈,出了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等杰出人物。2.寬敞的實驗室,精良的實驗儀器。說明科技受到重視。成立于1660年,全稱“倫敦皇家自然知識促進學會”。學會宗旨是促進自然科學的發展。它是世界上歷史最長的科學學會,起著科學院的作用。 英國皇家學會3.以大學為中心,形成了專門從事科學研究的科學家群體——科學學會 (二)科學研究取得一系列巨大的突破 19世紀中期,完善了通過熱能轉化為機械能的理論,為內燃機的發明奠定了基礎。 19世紀,人類的三大發現:(1)達爾文:創立了生物進化論。(2)施萊登、施旺:建立了細胞學說。(3)發現能量守恒和轉化定律。 資本主義經濟得到進一步發展,市場不斷擴大;因此,19世紀——科學的世紀一、第二次工業革命的背景:政治:經濟:文化科技:資本主義制度在歐美主要國家確立;西歐各國認識到科技的重要,大力鼓勵科學研究。大學成為科學研究的重地。以大學為中心,形成了專門從事科學研究的科學家群體; 19世紀中期,完善了通過熱能轉化為機械能的理論,為內燃機的發明奠定了基礎。二、第二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主要國家:最突出的特點:代表人物及主要發明: 范圍遍及歐美多個國家,其中美國和德國后來居上,率先完成了電氣化,工業發展勢頭超過了英國。電力的廣泛應用發生的時間:開始于19世紀后半期(19世紀70年代)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重大的科技發明:自主學習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重大的科技發明:閱讀表格,你能獲取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哪些信息?電的發明和應用新通訊手段的發明 內燃機出現、新交通工具的創制1.科技改變生活的2.科技影響生產的試舉一例說明科技對人類的影響科技促進社會進步三、工廠經營管理方式的變革20世紀初,美國人,亨利.福特采用流水線生產方式,成為汽車大王。談一談:流水線生產有什么利弊?摩登時代利:簡化了操作方法,降低了對勞動者的技術要求,降低了生產成本,大大提高勞動生產率,迅速增加產品產量。弊:流水線生產方法通過連續不停地運轉,強制工人快速操作,增加勞動強度,單一生產方式對工人的身心健康有害。科技是一把雙刃劍思考:第二次工業革命與第一次工業革命相比,有哪些新特點?與第一次工業革命相比較,第二次工業革命具有哪些新特點?1、電力的廣泛應用,人類進入電氣時代;2、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技術發明層出不窮,推動工業發展;(科學技術成為生產力發展的直接動力)2、幾乎在幾個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同時發生,規模更大、范圍更廣、發展更迅速;3、在一些后起的國家,兩次工業革命同時進行,能充分利用其成果,加快經濟發展。 謝謝!思考:與蒸汽相比,電力作為動力有何優點?“蒸汽時代” “電氣時代” 功效高、污染小、應用范圍大、使用方便。馬車蒸汽火車汽車飛機人類出行越來越便捷內燃機廣泛應用石油開采和提煉電力工業、石油工業、汽車工業、化學工業等新興工業興起科技影響生產!流水線生產方法 :在實行生產自動化和產品標準化基礎上,利用高速傳送裝置,把生產過程組成流水作業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