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件37張PPT。維新變法康梁掀,公車上書拉序幕, 嚴復譯述《天演論》,主張西方之制度,戊戌變法光緒帝,震動頑固慈禧阻,百日維新可啟蒙,雖然失敗是進步。第三課 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第八單元 19世紀中后期的近代中國維新變法運動康有為的早期活動維新思想的宣傳 1、維新派的主要活動2、嚴復的主要政治思想:進化論,只有實行變法維新,才能“自強保種” ——推進了維新變法運動的發展上書光緒帝,“反對議和,請求變法”“議和”:不在《馬關條約》上簽字“變法”:變封建君主專制為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何為公車上書?1895年春,清政府簽訂《馬關條約》的消息傳來,正在北京參加科舉考試的康有為和梁啟超等聯合了1300多名應試舉人,上書光緒帝,反對議和,請求變法。歷史上稱之為“公車上書”公車上書的起因是什么? 1895年,清政府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公車——舉子、舉人康有為、梁啟超,邀請各省參加科舉考試的舉人,聯名上書光緒帝,反對同日本議和,請求變法圖強。 《馬關條約》簽訂后,中國陷入被列強瓜分的狂潮中,民族危機日益深重,國力衰弱,面臨亡國的嚴重危機,光緒帝也將成為亡國之君。所以他痛下決心實行變法。維新變法運動一、興起:時間:背景:發起人:內容:意義:結果:揭開了維新變法運動的序幕反對議和,請求變法、梁啟超《馬關條約》簽訂大大加深了民族危機1895年康有為1895年康有為發起公車上書受舊勢力阻撓而失敗 維新變法運動1、公車上書失敗后,資產階級維新派通過哪些活動宣傳維新變法思想:2、這些活動體現了資產階級維新派哪些主張?3、這些宣傳活動起到了哪些作用?(1)梁啟超:實行君主立憲制開辦學堂創辦報刊:發文章、譯述西方著作組織學會:定期集會演講、議論時政二、發展:(2)嚴復:主張變則強、不變則亡 維新派和洋務派的主張有何區別?比較歸納 洋務派: 主張學習西方先進的生產技術。維新派: 主張學習西方先進的政治制度。 維新變法運動三、高潮:3、主要內容及其影響2、變法開始的標志:光緒帝頒布“明定國是”詔書——百日維新1898年戊戌變法1、變法的背景:列強瓜分中國,民族危機進一步加深1898.6.11-1898.9.21有利于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打擊了封建官僚制度、有利于資產階級參與政權有利于軍事強大有利于傳播資產階級思想主要影響維新變法運動的領袖康有為認為,日本能夠強大起來,是因為它實行了君主立憲,中國要擺脫悲慘的命運,不能只在軍事、經濟和教育方面學習西方,必須向日本那樣,在政治上也學習西方,實行君主立憲。同洋務派相比,你認為康有為等維新派的觀點有什么明顯不同?他們除了在軍事、經濟、教育等方面向西方學習外,還主張在政治上實行君主立憲制。維新變法運動的措施是否全面體現了維新派君主立憲的政治主張?沒有,它沒有涉及設議院、開議會,實行君主立憲的等主張。材料分析:P104材料1、21、戊戌變法的措施是否全面體現了維新派的政治主張?2、變法措施中為什么沒有涉及設議院? 光緒帝并不同意改革政體;維新派力量相對弱小;維新派具有妥協性和軟弱性。 沒有,它沒有涉及設議院的主張,沒有觸動專制統治的基礎,是很不徹底的。慈禧太后(1835--1908),1898年9月21日發動戊戌政變,囚禁光緒,掌握清政府全權,戊戌變法失敗。 慈禧太后(1835—1908)四、變法失敗—戊戌政變(標志整個維新變法運動基本結束)慈禧太后(1835--1908),1898年9月21日發動戊戌政變,囚禁光緒,掌握清政府全權,戊戌變法失敗。三條上諭一、革除翁同訸的一切職務, 驅逐回籍。二、授任薪職的二品大臣須到 皇太后面前謝恩。三、任命榮祿署理直隸總督, 統率北洋三軍。9月13日,光緒皇帝寫密詔給康有為:今朕位幾不保,汝康有為、林旭、譚嗣同、劉光第等,可妥速密籌,設法相救 (1859-1916)河南項城人。 1895年在天津小站訓練“新建陸軍”,手中握有兵權。袁世凱中南海瀛臺,戊戌政變后,光緒帝被囚禁在這里。譚嗣同秘訪袁世凱“戊戌六君子”譚嗣同、楊銳、林旭、劉光弟、楊深秀、康廣仁.他,高吟著“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慷慨赴死。他以“不有行者,無以圖將來”,勸梁啟超遠走東瀛,將生留與同志,將死留給自己。日本使館為他提供保護,他傲然說:“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有之,請自嗣同始!”“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我自橫刀向天笑, 去留肝膽兩昆侖。 ——譚嗣同絕命詩 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日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開始!戊戌變法的意義 戊戌變法雖然失敗了,但卻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它掀起了近代中國第一個思想解放的潮流,對中國人民的覺醒和進步起到了顯著的作用。它以中國民族資產階級初次登上政治舞臺為特征,成為中國資產階級領導的民主革命的前奏。此后,越來越多的人認為,要救中國,必須進行革命,推翻清朝的統治,仿效西方建立民主共和制度。維新運動興起時聲勢浩大,變法運動得到了光緒皇帝的支持,但卻只持續了短短的103天,它失敗的原因是什么?它的性質是什么?有什么影響和啟示?失敗的原因:主觀上:維新派依靠一個無實權的皇帝,而脫離人民群眾,得不到人民群眾的支持;維新派具有妥協性和軟弱性。客觀上:變法觸動保守派的利益,保守派掌握實權又得到帝國主義的支持勢力強大;袁世凱出賣維新派等等性質:一場資產階級的改良運動,也是近代中國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思考啟示:資產階級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是行不通的,要救中國必須進行革命,推翻清王朝的統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影響:對中國人民的覺悟和進步起到了促進作用;民族資產階級初次登上政治舞臺,顯示了資產階級的力量;成為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前奏。相同點:兩派都主張向西方學習,引進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實現富國強兵;都主張創辦新式學堂,培養人才。不同點:維新派和洋務派的觀點差異主要體現在政治上,他們除了從軍事、經濟、教育等方面向西方學習外,還主張在政治上實行君主立憲制。比較維新派與洋務派的觀點有什么異同?維新變法運動的措施是否全面體現了維新派君主立憲制的政治主張?沒有,它沒有涉及設議院、開議會,實行君主立憲等主張,沒能觸動封建統治的基礎,是很不徹底的。聊天室資產階級改良派的改良運動不能改變中國命運,說明資產階級不能救國!那么,拯救中國的道路是什么?歷史結論維新變法運動背景: 《馬關條約》后,民族危機的加深時間:1898年6月至9月性質:救亡圖存的政治變革和思想啟蒙運動代表: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作用: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的作用內容:經濟、軍事、政治、教育結局:戊戌政變標志著變法的失敗回顧小結序幕公車上書興起思想傳播高潮百日維新戊戌政變失敗意義教訓戊戌變法回顧小結甲午戰爭后民族危機加深公車上書維新派繼續宣傳變法民族危機加深戊戌變法救亡圖存主張變法揭開變法序幕回顧小結1.揭開維新變法運動序幕的事件是( ) A強學會的成立 B《萬國公報》創刊C“公車上書” D保國會的成立2 中國近代啟蒙思想家是( ) A 梁啟超 B康有為 C嚴復 D林則徐3 戊戌變法開始于( ) A公車上書 B強學會 C保國會 D光緒帝頒布“明定國是”詔書課堂練習4 在“百日維新”中被捕犧牲的是( ) A康有為 B梁啟超 C譚嗣同 D嚴復5 下列不屬于戊戌變法內容的是( ) A 改革政府機構,實行君主立憲制 B 發展農工商業 C 今后科舉考試廢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門和無用的官職 D 訓練新式陸海軍“戊戌六君子”譚嗣同、楊銳、林旭、劉光弟、楊深秀、康廣仁.他,高吟著“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慷慨赴死。他以“不有行者,無以圖將來”,勸梁啟超遠走東瀛,將生留與同志,將死留給自己。日本使館為他提供保護,他傲然說:“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有之,請自嗣同始!”“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議一議:維新派要殺的賊指誰? 維新派為什么“無力回天”? 譚嗣同為什么說自己“死得其所”? 維新派要殺的賊指的是封建頑固勢力。但由于階級的局限性資產階級維新派無法取得成功。譚嗣同說過外國都有因變法而犧牲的人。但中國還沒有,所以他就想做第一個中國因變法而犧牲的人 材料二、 試問今日之時局如此,國勢如此,若仍以不練之兵,有限之餉,士無實學,工無良師,強弱相形,貧富懸絕,豈真能制梃以撻堅甲利兵乎? 根據以上材料,說說光緒帝為什么決心變法維新材料閱讀? 材料一、“若不及時圖治,數年之后,四鄰交逼,不能立國。……即無強敵之逼,揭竿斬木,也可憂危。” ──康有為《上清帝第五書》聊天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