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一年簡明時政[下學期]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一年簡明時政[下學期]

資源簡介

一年簡明時事政治
(2005年4月至2006年3月)
第一部分 國內重大時事
*2005年是“十五”時期最后一年,“十五”計劃提出的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指標順利實現。
*中共第十六屆五中全會于2005年10月8日到11日在北京舉行。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會議強調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的發展觀,促進社會和諧。“十一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礎上,實現2010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 中共第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了我國未來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奮斗目標、指導方針和重大戰略部署,是指導今后五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綱領性文件。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推動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關鍵是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按照《建議》提出的“六個必須”(必須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必須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必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必須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 ,必須加強和諧社會建設,必須不斷深化改革開放)原則,切實把經濟社會發展轉到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軌道上來。
*中共中央、國務院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2005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在北京舉行。胡錦濤提出明年經濟工作八項任務。會議說,明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著力加快改革開放,著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著力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著力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實現又快又好發展,促進和諧社會建設,為順利實施“十一五”規劃開好局、起好步。
*2005年12月28日至29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強調,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一個全面的目標,絕不單純是搞新村建設,必須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全面推進農村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黨的建設。
*2006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下發,即改革開放以來中央第八個一號文件。是近3年來第3個有關“三農”工作的一號文件。從增加農民收入到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再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人們可以看出中央對解決“三農”問題越來越清晰的思路。 文件要求,要完善強化支農政策,建設現代農業,穩定發展糧食生產,積極調整農業結構,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農村民主政治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加快社會事業發展,推進農村綜合改革,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確保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有良好開局。
*2005年4月13日,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題為《2004年中國人權事業的進展》的白皮書。
* 聯合國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在召開十周年之際,國務院新聞辦公室8月24日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發表了《中國性別平等與婦女發展狀況》白皮書。
* 2005年10月19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白皮書,這是中國政府首次發表關于民主政治建設的白皮書。
* 2006年1月1日,中國政府網正式開通。中國政府網的網址是www.gov.cn
* 2005年12月22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白皮書指出,這條道路是人類追求文明進步的一條新道路,是中國現代化建設的必由之路,是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的鄭重選擇和莊嚴承諾。
* 中國共產黨在全黨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 這一活動從2005年1月開始,到2006年6月基本結束,預計用一年半左右的時間,分三批對全國6 800多萬名黨員進行一次集中教育,第三批已經在2005年11月開始。這項活動是堅持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全黨的一個重要舉措,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重要保證,是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一項基礎工程。
* 2005年9月3日,首都各界舉行紀念大會,隆重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胡錦濤發表重要講話強調,牢記歷史、不忘過去、珍愛和平、開創未來。
* 2005年4月2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在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上獲得通過。這部法律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這是我國第一部干部人事管理的法律,是干部人事管理科學化、法制化的里程碑。
* 2005年6月26日至7月1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在京舉行,委員長會議研究決定:將物權法草案向全社會公布,廣泛征求意見。物權法是一部明確物的歸屬,保護物權,充分發揮物的效用,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和國家基本經濟制度,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民事基本法律。
* 2005年8月23日~8月28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在京舉行,會議通過了治安管理處罰法、公證法和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婦女權益保障法的決定等議案。修改后的婦女權益保障法以立法的形式將男女平等新增為一條基本國策。 此前,我國的基本國策有:改革開放、計劃生育、環境保護、 科教興國、“一國兩制”等。
* 2005年9月27日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財政經濟委員會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就個人所得稅工薪所得減除費用標準問題舉行立法聽證會。這是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史上首次舉行立法聽證會。
* 2005年10月27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表決通過關于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修改后的個人所得稅法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個稅起征點由原來的800元提升至1600元,同時要求高收入者自行申報稅。專家稱,修正案的這兩大變化充分體現“一松一緊一平衡”。
* 2005年10月27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修訂后的公司法,新的公司法將從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 2005年11月2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并原則通過《國務院關于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定》。《決定》是我們在新形勢下做好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指南。
* 2005年12月29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經表決決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廢止《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稅條例》。在中國存在2600年的農業稅廢止。據有關負責人介紹,廢止《農業稅條例》、取消農業稅后,并不意味著農民不再交稅。
* 2006年1月8日,國務院發布《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此舉標志著我國應急預案框架體系初步形成。
* 2005年4月至7月,中國國民黨、親民黨、新黨相繼組團訪問大陸。胡錦濤總書記分別與連戰主席、宋楚瑜主席、郁慕明主席就促進兩岸關系改善和發展的重大問題,廣泛而深入地交換了意見,達成廣泛共識。在“正視現實,開創未來”的共同體認下,4月29日胡連進行了60年來國共兩黨最高領導人的首次正式對話。
* 2005年7月16日,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結果揭曉,馬英九在選舉中獲勝。
* 2005年9月19日,著名的文化名人李敖抵達北京,開始其為期10天的“神州文化之旅”
* 臺灣地區“三合一”選舉2005年12月3日晚揭曉 中國國民黨獲縣市長過半席次(在總共23席縣市長中,中國國民黨由原來的8席增加至過半席次的14席)。
* 2006年1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第117屆執委會在審議將于5月舉行的第59屆世界衛生大會臨時議程時,未將涉臺議題列入議程。這是世衛組織首次在執委會會議上未將涉臺議題列入議程。
* 臺灣當局領導人陳水扁2006年2月27日下午宣布,終止“國家統一委員會”運作,終止“國家統一綱領”適用。“國統會”和“國統綱領”被視為推動“臺灣法理獨立”的一大障礙,邁出“廢統”這一步后,將進而徹底背棄殘存的“四不”承諾,力圖加緊通過“憲改”實現“臺灣法理獨立”。陳水扁推動“臺獨”分裂活動步步升級,勢必引發臺海地區的嚴重危機,破壞亞太地區和平與穩定。這充分說明,“臺獨”分裂活動是威脅臺海和平的最大亂源。事實一再證明,陳水扁確實是臺灣島內、兩岸關系、亞太地區的麻煩制造者。
* 2006年1月28日,大陸同胞贈送臺灣同胞的一對大熊貓乳名征集活動的結果揭曉。通過央視春節聯歡晚會的觀眾投票,“團團”、“圓圓”最終勝出。
* 2005年8月1日起,祖國大陸對原產于臺灣地區的15種水果實行零關稅。
* 2005年10月25日,紀念臺灣光復60周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
* 2005年7月11日是鄭和下西洋600周年紀念日。經國務院批準,自2005年起,每年7月11日為中國“航海日”,同時也作為“世界海事日”在我國的實施日期。首屆“航海日”的主題是“熱愛祖國、睦鄰友好、科學航海”。
* 2005年5月27日,中央民族工作會議暨國務院第四次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在人民代表大會舉行。胡錦濤出席大會并發表講話,他強調,新世紀新階段的民族工作必須把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作為主題。
* 2005年9月1日,西藏隆重集會慶祝自治區成立40周年。胡錦濤題寫了“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賀幛。10月1日,新疆各族各界在烏魯木齊集會,慶祝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50周年。贈送由胡錦濤親筆題寫的“民族團結寶鼎”。
* 2005年6月16日,曾蔭權當選為香港新的行政長官人選。6月21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任命曾蔭權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任期至2007年6月30日。
* 伴隨候鳥遷徙,世界部分國家和地區相繼爆發新一波禽流感疫情。我國內蒙古、安徽、湖南新疆等省區也發生了多起禽流感疫情。我國人用禽流感疫苗進入臨床研究 11月22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人用禽流感疫苗——“大流行流感疫苗”開展臨床研究。11月16日開始,衛生部陸續公布我國內地確定數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病例。2005年11月18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簽署第450號國務院令,發布《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條例》,成為我國目前應對重大動物疫情的最新法規,該條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中國政府積極應對,有效控制了疫情擴散。
* 松花江發生重大水污染事件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雙苯廠發生爆炸事故,造成大量苯類污染物進入松花江水體,引發重大水環境污染事件。這一事件給松花江沿岸特別是大中城市人民群眾生活和經濟發展帶來嚴重影響。國家環保總局局長解振華辭職。
* 2005年8月30日,中央紀委、監察部、國務院等有關部委聯合發出通知,要求堅決清理糾正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和國有企業負責人投資入股煤礦的問題,對頂風違紀者,一經查出,一律就地免職。
* 黑龍江七臺河東風煤礦發生礦難。11月27日晚9時40分,龍煤集團七臺河分公司東風煤礦發生爆炸事故。截至12月2日上午9時30分井下遇難人員達到164名,仍有5名礦工下落不明。此外,事故還造成井上2人遇難。該事故已被確認為重大責任事故。
* 我國政府對防治艾滋病做出七項鄭重承諾。2006年2月1日是第18個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主題是“遏制艾滋、履行承諾”。
* 2006年3月16日,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0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主要數據公布”,2005年年末,我國總人口為13億756萬(未包括中國香港、澳門、臺灣人口數)。比2000年增加了4045萬,增長3.2%。性別比(女比男)為100:106.3。
* 2005年4月10日,我國發展循環經濟的總體戰略目標初步確定。該目標由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我國循環經濟發展戰略研究”課題組提出,內容為:用50年左右的時間,全面建成人、自然、社會和諧統一的、資源節約的循環型社會。11月1日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改委員會、環保總局等部門聯合下發通知,正式啟動國家循環經濟試點工作。
* 2005年4月29日,經國務院批準,中國證監會下發了《關于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試點有關問題的通知》,正式啟動股權分置改革試點工作。5月30日,中國證監會、國資委聯合發布《關于做好股權分置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
* 2005年6月19日,寶鋼股份、長江電力等42家第二批股權分置改革試點公司推出。
* 2005年7月,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并原則通過了《郵政體制改革方案》。按照《方案》,郵政體制改革的基本思路之一是改革郵政儲蓄管理體制,加快成立郵政儲蓄銀行,實現金融業務規范化經營。
* 2005年6月26日,第六屆亞歐財長會議在天津舉行。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發表重要講話指出,人民幣匯率的改革必須堅持主動性、可控性、漸進性的三原則。經國務院批準,中國人民銀行宣布自7月21日起,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根據對匯率合理均衡水平的測算,7月21日19時人民幣對美元升值2%。當日19時,美元對人民幣交易價格調整為1美元兌8.11元人民幣。
* 2005年7月25日至28日,以“合作發展,共創未來”為主題的第二屆泛珠三角(簡稱“9+2”)區域合作與發展論壇暨經貿合作洽談會在四川成都舉行。 “泛珠三角”將成為中國經濟增長最快、最具有發展潛力的地區之一。
* 2005年7月27日,國家林業局指出,要按照“東擴、西治、南用、北休”的林業生產力科學布局重新調整林業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力爭從現在起,用10到15年時間使森林覆蓋率達到23%以上的水平。這是我國首次確定林業生產力區域發展戰略。
* 2005年8月10日,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正式成立。成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就是要圍繞金融市場和金融中心加強央行的調節職能和服務職能。
* 2005年8月23日,中國證監會、國資委、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商務部聯合發布《關于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的指導意見》。9月9日,國務院國資委公布了《關于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中國有股股權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這標志股權分置改革進入積極穩妥推進階段。
* 2005年8月30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經國務院批準,2005年版第五套人民幣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紙幣和1角硬幣于8月31日發行流通。
* 2005年10月15日,青藏鐵路全線貫通慶祝大會在拉薩火車站舉行,宣告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穿越凍土里程最長的高原鐵路——青藏鐵路西寧至拉薩全長1956公里的路軌全線貫通 。這對于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加快青海、西藏經濟社會發展,共同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青藏鐵路將于2006年7月試運行。
* 2005年10月28日,經國務院批準,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工商銀行)在北京掛牌成立。
* 2005年12月20日,第一次全國經濟普查有了結果。國家統計局宣布,2004年中國GDP現價總量為159878億元,比年報數多增2.3億元, 增加16.8%,我國2004年GDP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平僅為全球1/5。
* 2006年1月11日,海關總署發布的2005年我國對外貿易情況顯示,我國對外貿易繼2004年首次突破1萬億美元后,2005年達到14221.2億美元繼續穩居全球第三位。
* 2006年1月15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金融統計顯示,到2005年12月末,我國外匯儲備余額為8189億美元,再創歷史新高。
* 2006年1月25日,國家統計局宣布:我國2005年國內生產總值為18232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9.9%。人均1700美元。按2005年平均匯率計算,我國GDP折合為22257億美元,有望超過英國,從去年的世界第六位到第四位。
* 2005年8月8日,國務院公布《關于非公有資本進入文化產業的若干決定》。?
* 2005年9月28日,為紀念孔子誕辰2556年,中國官方在孔子故里曲阜孔廟舉行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的規模最大的公祭孔子大典儀式。9月29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172屆執行局會議作出決定,正式批準設立國際“孔子教育獎”,獎勵在教育和文化等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的各國政要和專家。這是第一次以中國人的名字在聯合國設立的獎項。
* 享譽海內外的文學大師巴金,因病于2005年10月17日在上海逝世,享年101歲。
* 2005年11月9日,新華社受權發布《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
* 2005年8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號召全軍官兵向第二炮兵某基地司令員楊業功學習。
* 2005年12月23日,溫家寶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從2006年開始,全部免除西部地區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2007年擴大到中部和東部地區;對貧困家庭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并補助寄宿生生活費。
* 2005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中國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和“蒙古族長調民歌”入選“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這是我國少數民族傳統藝術形式首次入選該項目。
* 2005年12月8日至11日首屆西部文化產業博覽會在昆明市隆重舉行,本屆盛會遵循“專業化、市場化、國際化”的辦展原則 。
* 2006年1月12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關于文化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這是深化我國文化體制改革的綱領性文件。
* 2006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指出:繁榮和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具有全局性戰略性的地位和作用。必須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高度,從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高度,從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高度,充分認識文化體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抓住重要戰略機遇期,深化改革,加快發展,為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注入強大動力。
* 2006年2月,國務院下發了《關于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通知》,決定從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為我國的“文化遺產日”。
* 2006年3月4日,胡錦濤在看望全國政協委員時強調,要引導廣大干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堅持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
* 2005年4月2日,“大洋”一號科學考察船從青島起航,開始執行我國首次橫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環球科學考察任務。2006年1月22日,“大洋”一號科考船在完成中國首次環球大洋科學考察各項任務后,回到出發地青島。
* 2005年6月26日,信息產業部發布了由海信集團研發的我國音視頻領域第一枚自主知識產權的、產業化的數字電視處理芯片——“信芯”。
* 2005年7月6日,我國自行研制的“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在酒泉順利升空,將科學試驗衛星“實踐七號”成功送入太空預定軌道.
* 2005年8月2日15時30分,我國第21顆返回式科學與技術試驗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這顆返回式科學與技術試驗衛星將主要用于科學研究、國土普查、地圖測繪、空間科學與技術試驗等。
* 2005年9月17日,中國農科院透露:我國轉抗蟲基因三系雜交棉分子育種技術獲重大突破,研究水平躍居世界領先地位。
* 2005年9月19日,中國科學院可可西里科學考察隊奔赴可可西里無人區,盡心為期一個半月的科學考察,并將完成人類首次穿越可可西里核心地帶的壯舉。
* 2005年中國珠峰高程測量的結果公布。經國務院批準并授權,國家測繪局10月9日公布了2005年中國珠峰高程測量的結果:珠峰峰頂巖石面海拔高程為8844.43米, 與我國1975年公布的數據8848.13米相比,珠峰“身高”“矮”了3.70米。國家測繪局局長陳邦柱同時宣布,原1975年公布的珠峰高程數據8848.13米停止使用。
* 2005年10月,我國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行圓滿成功。神舟六號載人飛船是10月12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的,這是我國第二次進行載人航天飛行,也是第一次將我國兩名航天員(費俊龍、聶海勝)同時送上太空。胡錦濤總書記指出,“‘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兩彈一星’精神和‘載人航天’精神,是我們中華民族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我國僅用兩年時間實現從神舟五號“一人一天”航天飛行到神舟六號“多人多天”航天飛行的重大跨越,標志著我國在發展載人航天技術方面取得了又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勝利。”
* 2005年12月15日,嶺澳核電站二期主體工程開工儀式在廣東大亞灣舉行,標志著我國核電自主設計、自主建設、自主制造、自主運營又跨出一大步。
* 2006年1月9日至11日,全國科學技術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進行。2005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名譽所長葉篤正和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東方肝膽外科醫院院長吳孟超。胡錦濤在大會上作了題為《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為建設創新型國家而努力奮斗》的重要講話。
* 2006年2月9日,國務院發布了《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綱要指出,到2020年,中國科技發展的總體目標是: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科技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保障國家安全的能力顯著增強,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研究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響的科技成果,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確定到2020年,全社會研究開發投入占GDP的比重提高到2.5%以上;力爭科技進步貢獻率在60%以上;對外技術依存度降低到30%以下;本國人發明專利年度授權量和國際科學論文被引用數進入世界前5位。這是我國進入新世紀新階段以來對科學技術發展進行的第一次全面規劃,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制定的第一個長期科技發展規劃,是指導未來15年我國科技發展的綱領性文件。
* 2006年3月,國務院發布《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2006——2010——2020)綱要提出今后實施這一行動的方針是“政府推動,全民參與,提升素質,促進和諧”。
* 2006年2月16日,代表目前我國火電最高技術水準和單機容量最大的“中華第一機組”在上海正式竣工,標志著我國電力工業實現了從60萬千瓦火電機組向百萬等級機組的建造和運營的跨越式發展。
* 2005年5月6日,第48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在上海落幕。中國選手包攬了本屆世乒賽的5枚金牌。至此,中國運動員在歷屆世乒賽奪得的金牌總數超過100枚。
* 2005年5月15日,在第九屆蘇迪曼杯羽毛球混合團體錦標賽決賽中,中國羽毛球隊以3:0戰勝印度尼西亞隊,第五次奪得蘇迪曼杯,而且創造了同時擁有蘇迪曼杯,湯姆斯杯和尤伯杯的歷史,為祖國和人民贏得了榮譽。
* 2005年6月26日,北京奧組委宣布“同一個世界 同一個夢想”成為北京2008年奧運會主題口號。這一主題口號是“人文奧運”理念的具體體現。
* 2005年10月1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運動會在江蘇南京隆重開幕。十運會主題口號是 “體育的盛會,人民的節日”。 于10月23日在奧林匹克中心體育館隆重閉幕。 本屆運動會江蘇代表團以56枚金牌雄居榜首。
* 2005年11月11日,北京奧組委和國際奧委會官員揭曉了北京2008年奧運會吉祥物。最終入選的是:魚形象的福娃貝貝、大熊貓形象的福娃晶晶、奧林匹克圣火形象的福娃歡歡、藏羚羊形象的福娃迎迎和燕子造型的福娃妮妮5個擬人化福娃。五種造型名字合在一起就意味著“北京歡迎你!”。
* 2005年10月16日,第七屆20國集團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在河北香河閉幕。會議除按慣例發表公報外,還發布了《二十國集團關于全球發展問題的聯合聲明》、《二十國集團關于布雷頓森林機構改革的聯合聲明》以及《二十國集團2005年改革議程》。開幕式上,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會見了與會財長、央行行長和國際機構代表,并發表了題為《加強全球合作促進共同發展》的重要講話。
* 博鰲亞洲論壇2005年國際文化產業會議于2005年11月14日至2005年11月20日在中山舉行,本次亞洲論壇的會議主題是價值·發展·創意。
* 2005年4月下旬,胡錦濤參加亞非峰會和萬隆會議50周年紀念活動,簽署了本次峰會通過的《亞非新型戰略伙伴關系宣言》。其間,胡錦濤全面闡述了中國愿攜手亞非國家共同發展的明確立場,即:政治上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經濟上優勢互補、互利共贏,文化上相互借鑒、取長補短,安全上平等互信、對話協作。
* 2005年5月9日,俄羅斯舉行盛大的慶典,紀念衛國戰爭勝利60周年。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出席慶典并指出,以史為鑒、開創未來,是人類社會對待歷史悲劇的正確選擇。只有牢記歷史教訓,只有不忘戰爭給人民帶來的苦難,才能避免歷史的悲劇重演。中國堅定不移的走和平發展的道路,同世界各國一道,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 中國和俄羅斯6月2日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葳)互換《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于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批準書,這標志著兩國徹底解決了所有歷史遺留的邊界問題。
* 2005年7月1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和俄羅斯總統普京在莫斯科共同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于21世紀國際秩序的聯合聲明》聯合聲明再次表明了中俄兩國促進世界和平、穩定、繁榮的堅定決心。
* 2005年8月18日至25日,中俄舉行“和平使命—2005”聯合軍事演習。演習在俄羅斯聯邦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葳)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山東半島及附近海域舉行。
* 2006年3月21日至22日,應國家主席胡錦濤的邀請,俄總統普京對中國進行了國事訪問。兩國元首共同出席了中國“俄羅斯年”開幕式。
* 2005年5月18日,美國商務部宣布,美國紡織品協議執行委員會以“市場擾亂威脅”為由,做出了對來自中國的化纖制針織襯衫等4種紡織品采取特別限制措施的決定。 11月8日,中美兩國政府在倫敦達成《關于紡織品和服裝貿易的諒解備忘錄》。
* 2005年9月5日,第八次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在北京舉行。由中國商務部、歐盟委員會舉辦的中歐工商峰會當日也在京舉行,雙方就紡織品問題最后達成協議。
* 2005年7月28日,中國首次參與歐洲伽利略全球衛星導航應用計劃。中國是歐洲以外第一個簽署應用項目合同的國家。
* 2005年10月19日至22日,第二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在廣西南寧舉行.本屆博覽會以“促進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共享合作與發展機遇”為宗旨。
* 2005年11月10日,首屆亞歐經濟論壇在西安開幕,此次論壇是上海合作組織成立以來首次與其他國際組織和金融機構合作,在中國舉辦的大型經濟論壇。此次論壇設旅游合作、市長圓桌、能源合作和金融合作4個專題會議,是一次重現“絲綢之路”輝煌,促進亞歐大陸共同繁榮與復興的大會。
* 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的邀請,布什于2005年11月19日至21日對中國進行訪問。整個行程約40個小時,主要活動集中在20日。這是布什當選總統以來的第三次中國之行,像這樣的訪華頻率在美國總統中是第一次
* 2005年12月14日,首屆東亞峰會在吉隆坡舉行,溫家寶出席會議并發表題為《堅持開放包容 實現互利共贏》的重要講話。會議確認出席該會議的成員國為中國、東盟十國及周邊國家共16個。并通過《吉隆坡宣言》。
* 2006年1月12日,中國政府正式發表《中國對非洲政策文件》。這是中國政府首次發表對非洲政策文件
* 2006年3月24日中國政府向《亞太空間合作組織公約》的七個簽署國,即孟加拉、印度尼西亞、伊朗、蒙古、巴基斯坦、秘魯和泰國分別贈送了風云氣象衛星數據廣播接收系統,以促進亞太地區的氣象數據共享。
* 2005年7月5日,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第二次領導人會議在中國昆明舉行。來自次區域六國(中國、柬埔寨、老撾、緬甸、泰國、越南)的領導人共同商討如何進一步加強合作,實現共同繁榮。此次會議的主題是“加強伙伴關系,實現共同繁榮”。
* 朝核問題第四輪六方會談于9月19日一致通過《第四輪六方會談共同聲明》,表示將根據“承諾對承諾、行動對行動”的原則,采取協調一致步驟,分階段落實六方共識。2005年
11月9日~11日,第五輪會談第一階段會議達成《主席聲明》,重申將早日可核查地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目標。
* 2005年,我國向20國提供26筆人道主義援助,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贊揚。
* 2006年1月17日,禽流感防控國際籌資大會在北京舉行,中國宣布捐資1000萬美元支持全球禽流感防控。
第二部分 國際重大時事
* 2005年12月18日,世貿組織第六次部長級會議在香港閉幕。會議通過了《部長宣言》。為明年底完成多哈回合談判定下明確方向。會議決定,發達國家2013年取消農產品出口補貼。
* 2005年4月13日,歐盟議會批準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在2007年加入歐洲聯盟。
* 2005年4月13日,第五十九屆聯大一致通過《制止核恐怖行為國際公約》。
* 2005年5月6日,英國大選揭曉,工黨領袖布萊爾成為英國歷史上第一位三連任的工黨首相。
* 2005年5月3日,伊拉克過渡政府在巴格達舉行宣誓就職儀式。它標志著以賈法里為總理的伊拉克新政府正式成立。
* 2005年 5月10日,俄羅斯和歐盟領導人在莫斯科通過了有關建立俄歐四個統一空間“路線圖”的一攬子文件。這四個統一空間包括統一的經濟空間、內部安全空間、外部安全空間和人文空間。
* 2005年5月29日,法國全民公決否決了《歐盟憲法條約》。兩天后,該條約又在荷蘭遭否決,致使歐盟憲法批準進程嚴重受阻。6月16日,歐盟首腦會議一致決定推遲批準《條約》的最后期限。
* 200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 5月9日,俄羅斯舉行紀念衛國戰爭勝利60周年盛大慶典,50多個國家領導人出席;同一天,第59屆聯大舉行了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特別會議。中國、韓國等許多亞太地區國家也舉辦了各種紀念活動。
* 2005年6月26日是《聯合國憲章》60周年紀念日。60年來,聯合國成員國已由當初的51個增加到191個。
* 2005年7月,美宇航局的“深度撞擊”彗星撞擊器成功擊中坦普爾1號彗星的彗核 表面,完成了人造航天器和彗星的“第一次親密接觸”。
* 2005年7月6日,國際奧委會在新加坡召開117屆全會,經投票決定倫敦為2012年夏季奧運會的舉辦城市。
* 2005年7月6日至8日第30屆八國集團首腦會議在蘇格蘭的“鷹谷”舉行,非洲問題和全球氣候變化是本次峰會的兩大議題。
* 2005年7月7日,英國首都倫敦地鐵和公共汽車相繼發生多起爆炸。 首都倫敦地造成數百人傷亡。此后,埃及、印尼、印度、約旦等地先后發生恐怖爆炸事件.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全球范圍的恐怖襲擊事件不斷,國際反恐形勢依然嚴峻。
* 2005年6月27日,紐約市場原油期貨價格首次突破每桶60美元;8月29日,紐約市場期貨價格在亞洲交易時段創每桶70美元的紀錄。到年底,紐約市場期貨價格仍在60美元上下波動。
* 2005年8月15日,以色列政府不顧國內右翼勢力的強烈反對,正式啟動醞釀近兩年從加沙撤出全部21個猶太定居點的單邊行動計劃,并于9月結束了對加沙長達38年的占領。有關各方呼吁繼續推動中東和平“路線圖”計劃的實施。
* 2006年1月4日,以色列總理沙龍因病住院,副總理奧爾默特代行總理職權。
* 2006年1月26日,巴勒斯坦伊斯蘭軍事組織哈馬斯在巴勒斯坦議會大選中獲勝,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領導的法塔赫受到挫折。
* 2005年9月5日,第22屆世界法律大會在京舉行,大會以“法治與國際和諧社會”為主題。
* 2005年8月25日,“卡特里娜”颶風襲擊美國南部地區 ,造成l 200多人喪生,成為1928年以來對美國影響最嚴重的颶風。lO月8日,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爾地區發生里氏7.6級強烈地震,造成巴20多萬人傷亡。據世界氣象組織12月5日公布,2005年全世界干旱、洪水、颶風等極端氣候狀況空前嚴重。
* 2005年9月7日,第二屆世界議長大會在紐約聯合國總部隆重開幕,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出席開幕式,吳邦國在發言中就加強多邊合作問題提出了三點意見:一是相互尊重;二是建立互信;三是共同發展。
* 2005年9月14日,聯合國成立60周年首腦會議在紐約聯合國總部隆重開幕,約170多個國家的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出席。此次會議是為紀念聯合國成立六十周年、共商加強集體安全機制、促進共同發展以及振興聯合國的大計而召開的。胡錦濤主席出席會議,并發表了題為《努力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的重要講話。提出了構建“和諧世界”的新理念。
* 2005年6月7日,中國發表《中國關于聯合國改革問題的立場文件》,文件強調聯合國改革應有利于推動多邊主義 ,最大限度地滿足所有會員國尤其是廣大發展中國家的要求和關切。有關各方先后提出了不同的安理會擴大方案,但都未能獲得足夠支持。9月,聯合國首腦會議未能就安理會擴大達成共識,“增常”草案因未付諸表決而成為廢案。
* 2005年10月10日,德國聯盟黨和社民黨經過長時間談判最終同意,由下屆德國聯邦議院的第一大政黨聯盟黨總理候選人默克爾出任下屆德國政府總理。成為德國歷史上首位女總理。
* 2005年10月24日“全球流感預防部長會議”在加拿大渥太華舉行,會議呼吁國際社會盡快建立聯合行動機制。11月7日,迄今為止規模最大、涉及領域最廣的國際禽流感會議在瑞士日內瓦世界衛生組織總部召開。
* 2005年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于11月在韓國釜山召開。會議通過了《釜山宣言》。今年APEC年會的主題是“邁向一個共同體:迎接挑戰,推動變革”。
* 2005年10月27日,巴黎北郊的克利希蘇布瓦的3名男孩為逃避警察追捕跑入變電站,兩個男孩遭電擊當場喪命,從而引發法國持續十余日、波及數百個城鎮的騷亂。11月8日,法國被迫宣布進入緊急狀態。2006年1月3日解除緊急狀態。11月4日,在法國巴黎郊區發生的騷亂中,五個華商倉庫相繼被燒毀,這是該地區騷亂發生9天以來第一次針對華商的破壞行為。
* 2005年北京國際可再生能源大會于11月8日在北京閉幕,來自78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通過了《北京宣言》,呼吁各國加快可再生能源的發展,以應對能源壓力,加強可再生能源的發展。
* 2005年11月9日11時,歐洲宇航局的金星快車探測器從哈薩克斯坦的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這是歐洲首次向金星發射探測器,也是近十多年來首次有人類探測器探訪金星。
* 2006年3月15日,第六十屆聯大以表決的方式通過人權理事會決議草案。理事會將由47個成員國組成。從今以后。聯合國人權委員會將被人權理事會取代,人權在聯合國系統中的地位將進一步提升。
* 2006年3月15日是第23個國際消費者權益保護日,今年的主題是:消費與環境。
* 2005年6月11日,八國集團財長會議在倫敦達成協議,決定立即全部取消18個重債窮國的400億美元的債務,這是有史以來全球實施的最大規模的債務減除計劃。
* 2005年7月29日,美國天文學家發現太陽系內第10大行星,該行星距離太陽約97天文單位(1天文單位約為1.5億公里).
* 2005年10月17日,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第5次參拜了供奉有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加劇了日本與中國、韓國的“政冷”困局。2006年3月31日,胡錦濤在會見日本日中友好七團體負責人時說:只要日本領導人不再參拜供奉有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愿與其對話。
* 2006年1月10日,伊朗拆除了核燃料研究設施上的封條,這表明,在中止兩年多的核燃料研究工作后,伊朗正式恢復核燃料研究活動。美國堅決反對。伊朗核問題引起國際社會廣泛關注。2月4日,國際原子能機構決定向安理會報告伊朗核問題。2006年3月29日,聯合國安理會一致通過了有關伊朗核計劃的主席聲明,聲明明確要求伊朗在30天內停止全部同鈾濃縮有關活動。
* 2006年1月20日美國“新地平線”探測器發射升空,開始為期9年的旅程,飛向冥王星。這是人類第一次向冥王星發射探測器。
新華社評出2005年國內十大新聞
一、中國共產黨在全黨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
  這項活動是中共中央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是堅持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全黨的一個重要舉措,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重要保證,是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一項基礎工程。
二、胡錦濤提出新形勢下發展兩岸關系的四點意見
  3月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提出新形勢下發展兩岸關系的四點意見,即: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決不動搖,爭取和平統一的努力決不放棄,貫徹寄希望于臺灣人民的方針決不改變,反對“臺獨”分裂活動決不妥協。3月14日,十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高票通過反分裂國家法。4月至7月,中國國民黨、親民黨、新黨相繼組團訪問大陸。胡錦濤總書記分別與連戰主席、宋楚瑜主席、郁慕明主席就促進兩岸關系改善和發展的重大問題,廣泛而深入地交換了意見,達成廣泛共識,取得重要成果。
三、隆重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
四、“十五”計劃主要指標順利實現 中共中央提出制定“十一五”規劃建議
五、青藏鐵路全線鋪通
  這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的一個重大成就,對于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加快青海、西藏經濟社會發展,改善沿線各族群眾生活、加強民族團結、共同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六、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行圓滿成功
七、松花江發生重大水污染事件
八、我國人用禽流感疫苗進入臨床研究
  11月22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人用禽流感疫苗——“大流行流感疫苗”開展臨床研究,標志著我國在防控大流行流感藥物研發方面取得新的進展。11月16日,衛生部首次公布我國內地確定兩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病例。其中,湖南一例,安徽一例。其后,又相繼在安徽、廣西、遼寧、江西確診4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中國政府采取積極有效應對措施,努力控制禽流感疫情擴散。
九、第一次全國經濟普查圓滿結束 2004年我國GDP總量為159878億元
十、我國稅制進行重大改革 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廢止農業稅條例
新華社評出2005年國際十大新聞
一、世界原油價格創歷史新高
6月27日,紐約市場原油期貨價格首次突破每桶60美元;7月29日,紐約市場期貨價格在亞洲交易時段創每桶70美元的歷史紀錄。  
二、全球禽流感疫情嚴重
  2005年初,禽流感疫情開始在亞洲肆虐,殃及包括越南、印尼、泰國和中國在內的十多個亞洲國家和地區。此后,俄羅斯、烏克蘭、羅馬尼亞、英國、哥倫比亞及土耳其等國相繼發生禽流感疫情。
三、聯合國改革舉步艱難。2005年3月21日,聯合國秘書長安南正式向聯大提交了聯合國改革報告。2005年6月7日,中國發表《中國關于聯合國改革問題的立場文件》,首次以官方文件形式全面、系統地闡述了對聯合國各領域改革的看法和立場。強調聯合國改革應有利于推動多邊主義 ,最大限度地滿足所有會員國尤其是廣大發展中國家的要求和關切。
由日本、德國、巴西和印度組成的“四國聯盟”和由巴基斯坦、意大利、韓國等國結成的“團結謀共識”運動以及美國各自提出了不同的安理會擴大方案。“四國聯盟”提出的要求增加6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草案未能獲得足夠支持。9月,聯合國首腦會議未能就安理會擴大達成共識,“增常”草案因未付諸表決而成為廢案。
四、世界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5月9日,俄羅斯舉行紀念衛國戰爭勝利60周年盛大慶典第59屆聯大舉行了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特別會議。中國、韓國等許多亞太地區國家也舉辦各種活動,紀念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
五、法、荷否決歐盟憲法條約
六、國際反恐形勢依然嚴峻。2005年7月7日,英國首都倫敦地鐵和公共汽車相繼發生多起爆炸。 首都倫敦地造成數百人傷亡。此后,埃及、印尼、印度、約旦等地先后發生恐怖爆炸事件。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全球范圍的恐怖襲擊事件不斷,國際反恐形勢依然嚴峻。  
七、朝核問題六方會談取得進展
  7月26日,朝核問題第四輪六方會談開始舉行,經過兩個階段的艱苦談判,與會各方9月19日一致通過《第四輪六方會談共同聲明》。六方在聲明中同意,將根據“承諾對承諾、行動對行動”的原則,采取協調一致步驟,分階段落實六方共識。11月,第五輪會談第一階段會議在北京舉行,最終達成具有指導意義的《主席聲明》。各方在聲明中重申將根據已確定的原則全面履行共同聲明,早日可核查地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目標。
八、以色列單方面撤離加沙
九、世界自然災害頻仍
8月25日,“卡特里娜”颶風襲擊美國,造成1200多人喪生,成為1928年以來對美國影響最嚴重的颶風。10月8日,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爾地區發生里氏7.6級強烈 地震,造成巴基斯坦7.3萬人死亡,近13萬人受傷,280萬人無家可歸。
十、法國發生嚴重騷亂。2005年10月27日,巴黎北郊的克利希蘇布瓦的3名男孩為逃避警察追捕跑入變電站,兩個男孩遭電擊當場喪命,從而引發法國持續十余日、波及數百個城鎮的騷亂。11月8日,法國被迫宣布進入緊急狀態。2006年1月3日解除緊急狀態。11月4日,在法國巴黎郊區發生的騷亂中,五個華商倉庫相繼被燒毀,這是該地區騷亂發生9天以來第一次針對華商的破壞行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梓潼县| 甘南县| 曲水县| 库车县| 涞源县| 宁安市| 五大连池市| 白银市| 松滋市| 射阳县| 武功县| 烟台市| 鹤峰县| 关岭| 泗阳县| 上栗县| 兴山县| 文昌市| 柘城县| 淮阳县| 庄浪县| 轮台县| 观塘区| 积石山| 康定县| 江安县| 寿光市| 辛集市| 抚宁县| 隆回县| 中卫市| 鲁甸县| 京山县| 大港区| 保靖县| 汕尾市| 桃江县| 陵水| 南溪县| 五莲县| 南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