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湘教版九年級(全一冊)知識要點第一單元:1、信息化時代已經到來,互聯網走進我們生活。2、網絡有哪些積極的作用?(P4)3、網絡對于中學生來說有那些利與弊?(積極或消極的影響)4、什么是經濟全球化?它有哪些積極和消極的作用 (P5~6)5、為什么說政治 ( http: / / www. )多極化成為當代世界發展的趨勢?(P6)6、當今世界發展的趨勢如何?7、和平促進發展,發展增進和平。8、為什么說和平與發展的道路并不平坦?(P8正文最后一段)9、什么是霸權主義?它的核心思想、主要動因是什么?它有什么表現形式?(P9信息平臺)10、為什么說世界不能缺少中國?(經濟上、政治 ( http: / / www. )上)11、為什么說世界需要中國,世界貿易組織需要中國 (P12)12、你是如何理解中國“和平發展”的?(P13)13、中國積極走向世界表現在哪些方面?(政治 ( http: / / www. )、經濟)(P14~15)14、我國該如何奮起直追,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15、我國在發展的過程中還存在哪些問題?(P16) 制定了哪些可行的發展戰略?(P16筆記)16、為什么要樹立全球觀?(P18正文第二段)17、生活在一個多元化的、開放的世界中,我們不僅應注重民族意識的提高,還要樹立和培養平等、開放、參與的全球觀。18、中學生應如何樹立全球觀,讓世界充滿愛?(P20、22)第二單元: 19、在當代,如何協調人類生存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已經成為全球普遍關注的問題。 20、人與自然的關系?21、導致生態危機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分別是什么?(P30)22、為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應選擇什么樣的發展模式?(P31)23、什么是可持續發展?它有什么要求?(P31)24、我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將面臨哪些艱巨的任務?(P33)25、我國面臨哪些嚴峻的環境問題?對我國的發展有什么影響?(P33)26、我國人口現狀有那些基本特點?人口形勢有哪些變化 (P34)27、人口過多、過快增長會給我國帶來哪些影響?(P34正文、筆記)28、為什么說我國既是“資源大國”又是“資源小國”?(P35正文第一段)29、我國面臨嚴峻的資源形勢,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P35)30、我國的環境污染與破壞(環境問題)嚴重,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P36)31、在你的生活中,讓你感觸最深的環境問題有哪些?造成這些問題的因素有哪些?(P37筆記)32、如何落實可持續發展戰略?33、實行計劃生育的意義、目的分別是什么?(P39、P40)34、與計劃生育相關的法律有哪些?(P40)35、有人認為,生兒育女完全是由個人所決定的事情,他人和社會都不應該干涉,你是如何看待這個觀點的?(P40討論題)36、中國人口與發展的矛盾日益尖銳,將面臨哪些困難和挑戰?(P40信息平臺)37、為什么要保護環境?(P41)38、堅持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有哪些要求?(P41信息平臺)39、生活中常見的環境問題有哪些?(P42)40、為什么要珍惜資源,節約能源(意義)?(P42正文)41、在環境保護和節約資源方面你有哪些具體的行動?(P43~44)42、為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我國制定了哪些基本國策與戰略?第三單元: 43、古代科技的萌芽從什么時候開始?(P49)44、文字的出現有什么意義?(P49)45、三次科技革命的時間、標志、影響分別是什么?(P49 ~P50)46、三次科技革命對生產力的影響能共同說明什么?47、舉例說明科學技術影響、改變、創造著人們的生活。48、列舉我國的四大發明。(P52)49、列舉三項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創造的科技成就。(P53 信息平臺)50、如何正確認識現階段我國科技發展的水平?(P54正文第二段)51、競爭的實質是什么?(P54)52、發展科技的意義?53、 如何理解教育是一種力量?54、我國教育的現狀怎樣?55、科教興國戰略指什么?(P63)56、在現實生活中,你對我國教育的進步有哪些實際的感受?(可結合成就談)57、我們中學生該如何面對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帶來的機遇和挑戰?58、為什么要制定了科教興國的發展戰略?59、為了落實科教興國的發展戰略,我們青少年應該怎樣做 60、青少年應該怎樣培養創新精神?61、創新有何意義?(為什么要培養創新精神?)62、什么是受教育權?(P68)63、國家為了保障公民享有受教育權提供了法律保障,列出幾部法律名稱。64、國家為了保障公民享有受教育權提供了物質保障,列出一些相關舉措。65、受教育既是公民的一項權利,同時也是公民的一項義務。66、當我們的受教育權受到侵害時,應該怎樣做?67、面對良好的受教育條件和機會,我們應該怎樣做?68、為什么要實施科教興國的戰略?(綜合考慮) 第四單元: 69、樹立理想與使命有什么意義?70、理想與幻想、空想的本質區別是什么?(P77)71、如何看待理想的調整和變化?72、個人的理想體現的是個人的生活態度和信念;國家和民族的理想體現的則是人們的共同追求。73、什么是社會共同理想?(P78)74、現階段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什么?實現這一理想要靠什么?(P79)75、為什么要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P79)76、中學生應怎樣培養艱苦奮斗的精神?77、什么是使命?(P82 使命是個人把……自覺認同和擔當。)78、使命通常體現的是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體現的是國家和民族對個人的殷切希望,體現的是個人對國家和民族的熱愛與奉獻。80、如何正確認識和對待個人理想和歷史使命的關系?(P84)81、當個人理想和歷史的使命、時代要求不一致時,我們應及時調整自己的個人理想。82、什么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指導思想?也是我們實現理想和承擔歷史使命的指導思想?(P87)79、不同時代,不同使命;新的時代,新的使命。(P82~83)83、什么是我們實現理想、擔當使命的重要保證?(P88) 什么是我們實現理想、擔當使命的必要條件?(P89)84、我們該如何堅持理想、擔當使命?85、“三個代表”的內容是什么?(P87信息平臺)86、從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到黨的“十六大”召開,我國社會主義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歸結起來就是必須始終堅持“三個代表”,它與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是一脈相承的。87、奉獻實際就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說說發生在你身邊的“奉獻故事”,并談談自己的體會。88、對人才最根本的衡量標準,就是要看有沒有創新能力。(P90咨詢窗口)第五單元:89、回想中學生活,談談你曾有過哪些學習的喜悅與快樂?90、為什么說學習和生活需要有適當的壓力?(P94)91、導致學習壓力過大的原因有哪些?(P95--- 要根據具體的背景材料分析)92、在學習壓力面前,我們應持什么態度?(P95)93、(舉例說明)你是否有過學習壓力過大的現象?你是如何調適學習壓力的?94、哪些學生特別容易產生考試焦慮癥狀?95、作為中學生,你如何看待考試焦慮這種現象?96、一般來說,產生考試焦慮的原因有哪些?(根據具體的背景材料分析)97、過度考試焦慮和過低考試焦慮的表現是怎樣的?(P97)98、克服考試焦慮的常見方法有哪些?(P97--心理導航)99、調節不適當的學習壓力、考試焦慮需要我們培養怎樣的學習態度?100、為什么說要“活到老,學到老”?(P99)101、我們即將完成九年義務教育的學習,即將面臨升學和就業的選擇。102、為什么要承擔社會責任?103、什么是我們人生選擇的基石?(P99)104、現階段我們中學生要怎樣去承擔我們的社會責任?105、有人說,熱愛祖國、報效祖國,就要做驚天動地的大事。你認為呢?106、你的職業理想是什么?作出這個選擇的理由是什么?(依據個人的實際,具體分析。醫生或導游、律師、記者、工程師等)。107、在確立自己的職業理想時,我們要考慮哪些因素呢?108、初中畢業后,家庭貧窮的彭瓊不得不去打工。彭瓊心里很復雜:“我還能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嗎?我還能創造有價值的人生嗎?”(P105)109、在升學和就業之間,你將做出怎樣的選擇?對于這個選擇,你將做何打算?110、面對人生的重大選擇時,我們應該怎樣做?111、如何看待自己的成長歷程?(P109)112、完善自我、提升自我的目標有哪些?(P110)113、不斷完善自我、提升自我,我們可以怎樣做?(P111筆記)114、不斷挑戰對于我們的人生有什么意義?(P111)115、對于未來,你有什么憧憬和期待?(P112)PAGE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