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971年,首次參加聯合國大會的外交部副部長喬冠華瀟灑而豪放的大笑,被西方媒體描述為:“震碎了議會大廈的玻璃!”《喬的笑》第17課 外交事業的發展20世紀70年代發生了哪些外交事業的重大突破?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A中美建交B中日建交C一、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1945是由主權國家組成的國際組織1.聯合國是哪一年成立的?2.聯合國是一個什么樣的組織?3.中國與聯合國是什么樣的關系?4.當時是由誰代表中國?中國是創始會員國之一,也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國民政府聯合國會徽觀看視頻,回答我國重返聯合國的時間。重返聯合國第26屆聯合國大會投票現場1971年10月,第26屆聯合國大會上,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小組討論:我國為什么能夠在20世紀70年代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問題探究一1、中國綜合國力增強,國際地位提高。2、大批發展中國家加入聯合國,支持中國。3、中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材料一:材料二:隨著亞非拉一批新興獨立國家加入聯合國,到20世紀60年代末,第三世界國家已在聯合國總數中擁有了三分之二的席位,打破了少數國家操縱國際事務的局面。材料三:毛澤東曾表示:“這是非洲黑人兄弟和中小國家用轎子把我們抬進聯合國的。”重返聯合國五星紅旗在聯合國大廈前飄揚意義意義: 是中國外交的重大勝利,有利于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大的作用。(1)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中美關系發生了怎樣的變化?二、中美關系正常化 敵對改善、正常化(2)分析中美關系發生變化的原因。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和國際形勢的變化 材料一:隨著美國在越南的軍事行動陷入困境,軍費負擔不斷加重,美國經濟又調頭向下,1970年美國經濟增長則完全處于停頓。 ——《環球時報》2002年10月21日 國際形勢的變化: 材料三:1969年3月,蘇軍入侵中國的珍寶島,中蘇兩國軍隊發生激烈交火,珍寶島之戰將惡化的中蘇關系降到冰點。要應對來自蘇聯的威脅材料二: 20世紀60、70年代美蘇爭霸中出現了蘇攻美守的局面 ——摘自保羅肯尼迪《大國的興衰》爭霸中處于劣勢的美國,欲聯合中國對付蘇聯中蘇關系惡化,中國需要改善與美國的關系國家利益從60---70年代中美、中蘇關系的演變過程中,你認為制定外交政策是以什么為最終出發點的?歷史之鏡(2)過程 1972年2月,尼克松訪華《中美聯合公報》開始正常化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交 《中美建交公報》 正常化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訪華1971年4月,“乒乓外交”1971年7月美國總統特使、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秘密訪華 美國認識到,在臺灣海峽兩邊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政府對這一立場不提出異議。 ——中美《聯合公報》 美利堅合眾國政府承認中國的立場,即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中美建交公報》中美關系的核心問題:臺灣問題解惑釋疑中日建交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中日建交建交熱潮一一三全方位外交1.背景:改革開放后,中國繼續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 交政策,同其他國家發展友好合作關系2.舉措 注重改善和發展與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關系,注重加強同發展中國家的政治經濟合作,中美、中日關系 穩定,逐步實現中蘇關系正常化,發展與歐盟關系。 3. 表現:積極拓展多邊外交,加強與聯合國的合作4.外交布局: 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外交布局5.外交成就 (1)中國已與世界上170多個國家建交,參加了100多個政府間國際組織的工作(2)中國舉辦各種國際會議 仔細閱讀下列圖片,回顧中國近年來舉辦的重要國際會議,總結我國外交成就的重大影響。2014年北京,中國承辦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二十國家領導人峰會金磚國家領導人峰會6.影響 中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高,成為維護和促進世界和平、穩定與發展的堅定力量,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鞏固練習1、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得到恢復的時間:2、1971年秘密訪問中國的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3、1972年訪華的美國總統:4、1972年訪華的日本首相:5、中日正式建立外交關系的時間:1971年基辛格尼克松田中角榮1972年6、中美兩國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的標志是:7、中美正式建交的時間是:8、20世紀70年代中國外交的重大勝利是:9、目前已經形成的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布局是:10. 列舉如今中國取得的外交成就:中美雙方發表《聯合公報》1979年恢復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中美建交、中日建交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與170多個國家建交、舉辦各種國際會議、、、紀錄片推薦全景展現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恢宏歷程這部專題片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一系列外交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充分展現我大國領導人風采和當今中國“世界和平建設者、全球發展貢獻者、國際秩序維護者”形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doc-ieuuj985bmte4jn.pptx mda-ieuujjrvqfp0ri58.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