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歡 迎 進 入 歷 史 課 堂新知導入一衣帶水的鄰邦中日關系專題復習 日本帝國主義是近代中國最兇惡、最野蠻的敵人。 ——江澤民 日本是中國的鬧鐘,時刻讓中國驚醒。 ——《讀者》 對于我們中國人來講,日本是我們最近的鄰邦。一衣帶水這個詞幾乎成了我們形容日本時必不可少的詞匯。然而,在地球上現有的國家中,日本卻是離我們最遠的一個國家。 ——央視主持人水均益日本——敵人、朋友?新知講解中日關系發展的軌跡一、古代篇二、近代篇三、現代篇古代篇中日關系1、左圖的人物是誰?在中日交往中做過什么貢獻?這兩幅圖片反映了中日兩國在哪些方面的交流?此時期的中日關系怎樣? 2、此外日本在政治上又進行了怎樣的借鑒?給日本帶來了怎樣的影響?圖說歷史:古代中日關系鑒真傳播中國文化友好交往大化改新使日本由奴隸社會過渡到封建社會文化、經濟 3、圖片上的人物是誰?反映了什么時期的什么事件?與唐朝相比這一時期的中日關系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圖說歷史:古代中日關系戚繼光明朝戚繼光抗倭友好交往轉為沖突古代中日關系如何?和平交往與沖突并存(和平交往是主流)近代篇油畫《南京大屠殺》,作者:李自健近代篇近代中日關系?侵略與反侵略 近代的日本是如何強大起來并走上侵略的道路的呢? 明治維新(敵對關系)近代篇 日本經過明治維新,迅速強大起來,很快走上對外侵略擴張的軍國主義道路。它對中國犯下了哪些罪行(戰爭)? 1900年,日本參與了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強迫清政府簽訂《辛丑條約》,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1894年,日本發動甲午中日戰爭:強迫清政府簽訂《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1895年中日簽訂《馬關條約》近代篇近代篇 1919年巴黎和會,日本攫取中國山東特權。1919年,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五四愛國運動爆發近代篇波瀾迭起九一八事變七七事變南京大屠殺 日本局部侵華,中國局部抗戰 日本全面侵華,中國全面抗戰近代篇 抗日戰爭中,中國人民團結起來,英勇抗戰戰,終于戰勝日本法西斯。抗日戰爭中的兩大戰役是什么? 臺兒莊戰役想一想:百團大戰 1945年9月2日,日本向反法西斯同盟簽字投降。標志著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結束。現代篇 中日關系一波三折如何理“一波三折”? 敵視 斷絕 材料一:在新中國成立以后,日本政府追隨美國采取敵視中國的政策,并于1952年4月28日同反動的臺灣當局簽訂了所謂的“日臺和約”,致使中日政治關系在此后的20年間幾乎陷于斷絕狀態。 材料二:1972年2月尼克松訪華,對日本政界造成了巨大沖擊。于是,新上臺的首相田中角榮排除了種種干擾,成功訪華,兩國發表了《中日聯合聲明》,正式宣告兩國邦交正常化。一直到90年代初期,中日兩國在經濟、政治、文化等領域的關系都有了巨大發展,可以說是一個“蜜月時期”。 邦交正常化 根據材料一、二分析,中日關系分別是怎樣的? 新中國成立到70年代材料三 2010年6月12日,上海世博會迎來日本國家館日,一艘按1:1比例復制的日本 “遣唐使船”跨越千年歷史長河駛入了十六鋪碼頭。這艘有著特別意義的船只將進入世博園區內的黃埔江水域,重現當年中日友好交流的傳奇。你從材料三、四中可以看出中日關系是怎樣的?材料四20世紀90年代以后汶川地震日本救援隊現代中日關系日本救援隊是2008年汶川地震中,第一支趕赴中國的外國救援隊。友好合作的關系現代篇 然而 ,中日關系發展很不順利…… “ 1937年7月7日,在盧溝橋,數枚炮彈襲擊正在演習的日軍,致使士兵失蹤。次日晨,日軍和中國國民黨進入戰爭狀態。這就是盧溝橋事件。”——日本右翼勢力編寫的《中學社會新版歷史教科書》七七事變篡改教科書圖說歷史:現代中日關系既友好合作又有摩擦,合作是主流材料五:結合材料三、四以及材料五分析,此階段中日關系是怎樣的?釣魚島一波三折動腦筋 日本參拜靖國神社,篡改歷史教科書等事件說明什么? 日本不能正視歷史,否認侵略,掩蓋在中國及亞洲犯下的滔天罪行。答:動腦筋青少年應該怎么做? A、牢記歷史,珍愛和平。 B、認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報效祖國, 使祖國屹立于世界強國之林。 C、呼吁日本右翼勢力,面對歷史,深刻反省, 不能讓戰爭悲劇重演。答:議一議中日雙方怎樣正確處理當今中日關系?應當徹底反省軍國主義的侵略罪行,正視歷史,真誠向亞洲受害國人民道歉,走和平發展的道路。 勿忘國恥,我們要用具體史實駁斥日本否認侵華戰爭歷史的錯誤行為;努力增強綜合國力,不能讓戰爭悲劇重演。以史為鑒,面向未來;相互尊重,加強合作。共同維護亞洲穩定,維護世界和平。日本方面:中國方面:中日雙方:拓展提高知識歸納中日關系的發展歷程和平友好交往與沖突并存侵略與反侵略 一波三折古代:和平友好交往(1)鑒真東渡(2)遣唐使來華(3).........近代:敵對戰爭(1)1894年發動甲午中日戰爭(2)1900年參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3)1919年巴黎和會,攫取山東。(4)1931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占領東三 省,挑起局部侵華戰爭。(5)1937年日本發動七七事變,挑起全面侵華戰爭。1972年建交后:和平友好交往是主流。由于日本否認侵華戰爭的歷史,中日關系“摩擦中求發展”。課堂總結真題連接1.日本歷史上有兩次變革:一次是“漢化”,另一次是“歐化”其中“漢化”指的是 ( )A、大化改新 B、明治維新 C、新經濟政策 D、羅斯福新政2.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重大貢獻的日本人不包括( )A.空海 B.玄奘 C.阿倍仲麻呂 D.吉備真備【答案】A【解析】關鍵詞:漢化【答案】B【解析】玄奘西行課堂練習3、“宛平城外狼狗叫,盧溝橋上槍聲激”這句詩反映的歷史事件對中國產生的最主要影響是:( ) A.中國局部抗戰開始 B.紅軍長征勝利C.全民族抗戰開始 D.國共十年對峙結束4、2010年5月30日,溫家寶訪問日本,在東京發表了講話稱“絕不延續仇恨”,日本留給中國人民的仇恨不包括( )A.南京大屠殺 B.珍珠港事件 C.七七事變 D.細菌戰【答案】C【解析】關鍵詞:盧溝橋【答案】B【解析】珍珠港事件日本針對的是美國 5、中日一衣帶水,交往源遠流長。如今中日關系能否正常發展已成為維系東亞和太平洋地區和平與安全的重中之重。據此回答下列問題:1.請舉一例中日友好交往歷史史實加以說明。2.在近代,日本“屢次侵略中國”,發動和參與的侵華戰爭有哪些?3.近年來,中日關系出現嚴重倒退的局面,你認為造成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如何才能發展健康的中日關系?遣唐使來華、鑒真東渡等甲午中日戰爭;參與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931-1945年侵華戰爭(1)日本首相參拜靖國神社,美化侵略;日本右翼勢力篡改歷史教科書,歪曲歷史,否認侵略等。(2)以史為鑒,面向未來;加強合作,共同發展........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 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詳情請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中日關系史專題.pptx 南京.mp4 安倍晉三參拜靖國神社加劇日與中韓緊張關系(000035000-000213482).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