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綜合探究七:感悟工業時代的社會變遷 教案 一、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了解工業革命后了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歷史進程,學會辯證,理性地看待工業革命對社會進步的貢獻。2.領會工業化,城市化的含義,理解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關系。3.理解工業社會中人們在衣食住行、教育、科技、婦女地位、社會審美、等各個方面的進步與發展。(二)過程與方法:運用比較和歸納的方法,分析工業化和城市化與我們現代文明生活的關系。 通過思考、課堂討論和“材料閱讀”,提高從材料中獲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三)情感·態度·價值觀:在全面了解工業革命給人類社會帶來的變化的基礎上,學會客觀和理性看待工業化和城市化。樹立全面的觀點和可持續觀念和文明的生活觀。二、教學重難點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溫故 (復習導入) 要求學生完成任務一? 動手快速完成教師要求的表格 讓學生在復習鞏固舊知的同時,為新課教學作好鋪墊。讓學生真正體現探究課的魅力知新 (新課教學)環節一:回望工業化和城市化腳步 知識目標:理解工業化、城市化含義及兩者關系。 展示本班同學關于祖上三代職業、居住地調查統計數據,引導學生分析其規律。 出示工業革命后相關的圖表,指導學生捕捉其所要體現的信息。活動1:請同學列舉熟悉的城市化進程案例 動腦思考教師給出的問題,積極與教師形成互動 呈現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通過分析自身的調查統計數據,粗略了解工業化、城市化概念,然后通過出示的圖文資料,歸納工業化城市化特征,細化對它們的認知。 環節二:討論工業化城市化利弊 知識目標:客觀和理性看待工業化和城市化,樹立全面的觀點和可持續觀念和文明的生活觀。活動2:以杭州為例,討論其在工業化城市化的過程中給我們所帶來的利弊,并思考如何正確看待工業化和城市化。(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探討,組長負責歸納記錄) 積極的參與活動,動腦、動口、動手,小組合作,完成教師任務 通過本活動,一方面展示學生課堂收集的成果;另一方面,培養分析,綜合能力和表達能力。知道工業化和城市化給我們帶來的影響環節三:辨析文明生活的追求 教學目標:理解工業社會中人們在衣食住行、教育、科技、婦女地位、社會審美、等各個方面的進步與發展。活動3:提供文字材料,要求學生在自學課本的基礎上,判斷材料信息的真假,并提供理由。 動腦、動手完成任務 帶著任務去自學,提升學生分析綜合能力,并能用全面的觀點看問題,也能把某個觀點放入特定的歷史階段中看問題,從而提升和拓展思維能力。課堂小結 提出倡議:時代賦予我們文明,我們用文明裝點城市!請從身邊做起…… ?學生課后將文明化為行動 通過本環節,讓學生自己談收獲,了解教學重點、難點的達成度。通過本活動貴在踐行:講工業時代的文明落實到行動中,讓城市更加文明 溫故完成學案上關于兩次工業革命的表格 第一次工業革命 第二次工業革命 時 間 國家 主要成就 主要影響 18世紀60年代開始19世紀70年代開始哈格里夫斯——珍妮紡紗機瓦特——改良蒸汽機富爾頓——蒸汽機船史蒂芬森——蒸汽機車西門子-發電機格拉姆-電動機愛迪生—電燈、電影放映機卡爾?本茨-汽車萊特兄弟-飛機貝爾-電話馬可尼-無線電報英國美國、德國大大提高生產力,使人類進入“工業時代”綜合探究7感悟工業時代的社會變遷 知新回望:工業化與城市化的腳步討論:工業化與城市化的利弊辨析:文明生活的追求回望:工業化和城市化的腳步八(9)班同學祖輩三代職業及定居地調查統計表 曾祖輩 祖輩 父輩 職業 居住地 英國的農業、工業、商業運輸業占其國民總收入比例的變化 工業比重超過農業,占據經濟主導地位。工業發展帶動農業變革英國農業人口占全國人口的比重的變化 工人數量大大增加,逐漸超過農民。1.工業在國民收入中的比例逐漸超過農業,占據主要地位;2.工業的發展推動農業的變革;3.工廠的規模越來越大,工人越來越多;工業化歸納知識工業化的發展又會帶來怎樣的結果?工業化需要大量的雇傭勞動力,大量農民涌入城市,城市人口所占比例不斷上升,城市生活方式發生重大改變,城市成為文明的中心和象征。城市化工業化城市化促進推進請列舉你熟悉的城市化進程案例課外延伸19世紀末的上海外灘景象上海浦東新貌 清末的上海只是一個港口,五口通商后,對外貿易日盛,到了20世紀初,上海城市規模已躍居全國第一。杭州錢江新城建設前后對比圖討論: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利弊 請以杭州工業發展和城市擴張為例展開(利弊)討論,并思考:應如何正確看待工業化和城市化。利 弊 措施 生產力大大提高,物質產品日益豐富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生活方式更加健康合理環境污染住房擁擠、成本高交通擁堵五水共治科學、合理布局科技創新、節能減排修建廉租房、公租房完善公共交通我們應如何正確看待工業化和城市化? 要理性、科學地對待工業化與城市化,順應其發展,同時要具有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意識,美化我們的城市,改善我們的生活。城市讓生活更美好辨析:文明生活的追求1878年3月8日邁克一家的生活:邁克12歲了是英國小鎮一公司職員的兒子。早晨起來媽媽已準備好了牛肉,土司果醬,還有爸爸愛喝的咖啡。由于今天是三八婦女節媽媽不用上班,所以用洗衣機洗了很多衣服。而爸爸則習慣性地看完報紙,喝完咖啡,穿上西裝上班去了。邁克還要搭公交車上學!今天學校組織看電影!自學課本p84-p85,辨別真假?說明理由歸納知識 工業化在改變社會生產的同時,對人類的生活也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奠定了現代生活的基礎。1.物質生活水平明顯提高2.婦女社會地位提高3.教育文化水平普遍提高4.休閑娛樂不斷發展探究思考上述社會生活中出現的變化,是否表明廣大人民群眾的狀況都能得到根本的改善。工業革命貧富分化這是 的時代,這是 的時代;這是 的時代,這是 的時代;這是信仰的時期,這是懷疑的時期;這是 的季節,這是 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人們面前有著各樣事物,人們面前一無所有;人們正在直登 ,人們正在直下 。——19世紀英國著名作家狄更斯《雙城記》 地獄天堂黑暗最壞愚蠢光明最好智慧工業化和城市化作為歷史發展的潮流,不可阻擋,我們必須采取積極合理的措施去應對,讓我們的城市、我們的生活更美好。結束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綜合探究:感悟工業時代的社會變遷.doc 綜合探究:感悟工業時代的社會變遷.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