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教版科學八下第4章 植物的根與物質吸收 專題復習學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教版科學八下第4章 植物的根與物質吸收 專題復習學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浙教版科學八下---植物的根與物質吸收專題復習課
一、小題精檢
1.土壤的形成正確的順序為(   )
a.巖石的風化;b.巖石進一步風化,有最低等的生物出現;
c.出現森林和草原,土壤最終形成;d.形成原始土壤,有地衣、苔蘚植物出現.
A. abcd B. bcad C. abdc D. cbad
2.不同作物缺少不同無機鹽,表現不同的癥狀:大白菜矮小瘦弱,葉色發黃;油菜只開花,不結果;向日葵桿細莖弱,易倒伏;玉米苗長得特別矮小,葉暗綠色.葉片出現紫紅色.上述作物分別缺少的元機鹽是(   )
①硼? ②鉀 ?③磷 ? ④氮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③④①② D. ④①②③
3.有消息報道稱,科學家們首次利用儀器“聽到”并記錄下樹木“喝水”時發出的聲音,以下關于樹木
“喝水”的討論,不正確的是(   )
樹木“喝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區
B. “喝水”時,無機鹽一定會“搭便車”,“跑”到樹木的各個部分
C. 聽到“喝水”聲時,排出葉片氣孔的氣體必定有水蒸氣
D. “喝”進的水一定會沿著根、莖、葉中的篩管運送到樹木各處
4.(1)根冠,細胞排列 ,具有 作用;根毛細胞的細胞壁很 , 很少,液泡很 .這樣的結構很適於吸收水分.在根毛區的上部,根內的有些細胞已經分化,形成導管,導管細胞的特點是 .主要功能是 .
(2)俗話說:人挪活,樹挪死.樹挪動為什麼容易死.你看到的人們是怎樣移動大樹的?
.
(3)下列植物主根粗壯發達的是(   )
A.棉花 B.水稻 C.小麥 D.玉米


5.敵百蟲是一種殺蟲劑,有資料顯示:“少量殘留在土壤中的敵百蟲,能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某同學為驗證此說法,設計了實驗,步驟如下
①在農田里取適量的土壤,將其均分為甲、乙兩組,將甲組土壤進行滅菌,乙組不滅菌;
②配制適宜濃度的敵百蟲溶液,等分兩份,并分別與甲、乙兩組土壤混合均勻,分別放在相同的無菌且適宜的環境下;
③一段時間后,取樣檢測甲、乙兩組土壤中敵百蟲的濃度,并進行比較;
根據上述實驗步驟,回答下列問題
(1)步驟①中對甲、乙兩組土壤進行不同的處理,目的是為了 。
(2)步驟②將兩組土壤分別放在相同的無菌環境中而不是自然環境中,原因是 。
(3)若微生物能分解敵百蟲,則可預測步驟③中甲組土壤中敵百蟲的濃度 乙組土壤中
敵百蟲的濃度。
6.某校生物興趣小組在探究“溶液濃度的大小對植物吸水的影響”時,利用新鮮的蘿卜、濃鹽水、清水等實驗材料,按如圖所示進行實驗。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該實驗的實驗變量是 。
(2)觀察比較蘿卜條①和③的變化,可推測A燒杯中盛放的是 。觀察比較蘿卜條②和④的變化,這是因為蘿卜細胞液濃度大于B燒杯中液體的濃度,蘿卜細胞發生了
(填“失水”或“吸水”)的過程。
(3)用糖拌西紅柿時,我們會發現盤中滲出很多汁液,這是由于糖溶液濃度 (選填“大于”或“小于”)西紅柿細胞液濃度的緣故。
(4)作物一次施肥過多,會出現萎蔫現象,最簡便有效的解決辦法是 。



二、考點精講
知識點1:土壤中有什么
(一)土壤中的生命—土壤生物
土壤生物: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動物和植物等稱為土壤生物。
1.植物:土壤是植物生長的搖籃。植物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充分地吸收著土壤里的各種養分;植物是土壤有機物積累的重要來源。
2.動物:陸生動物都是以土壤為立足點,他們在土壤上行走、活動覓食。常見的動物有原生動物、
節支動物、環節動物等。
3.微生物:土壤中還存在大量的微生物,如細菌、真菌等,它們具有種類多、數量大、繁殖快、活
動性強等特點。它們使有機物分解,釋放出養分,促成物質的循環。
(二)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質
1.空氣:土壤中的空氣主要分布在土壤顆粒間的空隙里。它基本上來自于大氣。但也有一部分氣體
是由土壤生物的生命活動產生的,是微生物等進行生化反應的結果。所以,土壤空氣的成分和大
氣成分不完全相同。土壤空氣是植物根呼吸和微生物生命活動所需氧氣的來源。
證明土壤中有空氣存在:將一小塊土壤放到水里后,水鉆到土壤空隙里,將空氣擠出來,有氣泡
生成,證明有空氣存在。
2.水分: (1)土壤中含有植物生長所需的水。土壤水分主要來自降雨、降雪和灌溉。 (2)若地下水位較高,地下水也可上升補充土壤水分;地表空氣中水蒸氣遇冷也會凝結,直接轉變成為土壤水分。
3.有機物(腐殖質):土壤中的有機物主要來源于生物的排泄物和死亡的生物體。這些有機物在土壤生物的作用下,可以形成腐殖質,貯存在土壤中。腐殖質可以為土壤動物提供食物,也可以為綠色植物提供養分。土壤中的腐殖質對植物的營養有重要作用。
4.土壤無機鹽(礦物質):土壤中固體部分主要由礦物質顆粒和腐殖質組成,其中礦物質顆粒占固體部分的95%左右。植物在生長發育過程中,需要不斷地從土壤中吸取大量的礦物元素。
(三)土壤的形成
從巖石到土壤,經歷了漫長的歲月。巖石在長期的風吹雨打、冷熱交替和生物的作用下, 逐漸變成
了石礫和沙粒,最后形成含有砂粒、有機物、水和空氣等物質的土壤。



知識點2:各種各樣的土壤
(一)土壤的結構和類型
土壤是由礦物質顆粒、腐殖質、水和空氣組成的。
1.土壤顆粒的分類(按顆粒的大小) :土壤主要是由礦物質顆粒構成的,因此大小不等的礦物質顆粒的多少和排列方式是影響土壤結構最主要的因素。
2.土壤分類

(二)土壤的性狀和植物的生長
1.三種類型土壤的特性歸納如下表:

*最有利于植物生長的土壤是黏度適度、通氣透水、保水保肥能力強的土壤。壤土類土壤是適于大部分植物生長的土壤。
2.三種類型土壤中水分和空氣含量的比較

這是判別三種土壤類型的標志之一。
3.土壤的性狀和植物生長的關系:土壤的性狀可以直接影響植物的生長和分布。


知識點3:根的吸水和失水
1.根尖的結構和功能
根尖是指從根的頂端到著生根毛的部分,它是根生長、分化、吸收養料最活躍的部位。從根尖的
尖端起,根據它的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的不同,依次可以分為根冠、分生區、伸長區和根毛區四
個部分。
根尖是植物根吸收水的主要部分。
在移植幼苗作物時帶土移植的原因是:根系及根尖上的根毛不易斷裂,使根的吸收功能不會減弱,
有利于移植的作物幼苗成活。
根尖的結構模式圖 根尖結構 功能
D根冠 位于根的最頂端,細胞較大,排列不整齊,細胞壁薄。 主要起保護作用,有利于根在土壤中不斷地生長。
C分生區 位于根冠內側,長度約1-3毫米。細胞小、排列緊密,細胞壁薄,細胞質濃,沒有液泡,細胞核大;分生區細胞具有分裂能力,可以使根的細胞數目不斷增加。 分生區產生的細胞大部分成為伸長區的細胞,進而形成根的各部分結構,使根細胞數目不斷增加
B伸長區 細胞顯著伸長,細胞壁薄、有較小液泡,能較快生長。 使根不斷地伸長生長。
A根毛區 細胞細胞壁厚,有較大的液泡,內有導管(把根吸收的水分運送到莖)。 根毛區是根尖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重要部位。
2.根尖的結構模式
注:①根的不斷生長是伸長區細胞不斷伸長和分生區細胞不斷分裂的結果;
②根吸收水分和無機鹽主要是通過根毛區的根毛實現的;
③根尖的四部分結構中,出現細胞分化的是根毛區,它的內部形成了導管,表面形成了根毛;
④植物的根毛很多,一條根毛就是一個表皮細胞的突起。根毛細胞內液泡大,細胞質少,細胞壁
極薄,這些特點都有利于水分和無機鹽進入根毛,所以,根毛區是根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部
位。

3.根的吸水和失水
根毛生長在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土壤溶液中,根毛是否吸水取決于土壤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與根
毛細胞細胞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的大小。一般情況下,根毛細胞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總是大于土壤溶
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于是,根毛細胞吸收土壤里的水分,進入根內部。 若土壤溶液的溶質質量分
數大于根毛細胞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時,根毛細胞就會失水。細胞失水主要是指植物細胞液泡里細
胞液中的水分向細胞外滲出,而不是細胞質向細胞外滲出。
根毛細胞吸水的具體過程可表示為:水→根毛細胞→各層細胞間隙→導管。
知識點四:植物生長需要無機鹽
1.無機鹽:植物生長除了要從土壤中吸收水分外,還需要吸收無機鹽。不同的無機鹽對植物的生長起到不同的作用。植物生長需要量最多的元素是氮、磷、鉀。
2.植物的根并不能直接吸收有機質,而是需要靠微生物分解成無機質后再被根吸收利用。且固態的無機鹽也不能被根吸收利用,根直接吸收的是溶解在土壤中的無機鹽。
3.來自土壤的礦質元素:①大量營養元素:氮磷鉀
②中量營養元素:鈣鎂硫
③微量營養元素:主要包括鐵硼錳銅鋅鉬氯七種。通常植物對它們的需要量并不多,但它們中有
任何一種缺乏都會限制植物生長。比如缺乏硼就會抑制花粉管的萌發,植物會“開花而不實”;而
氯和鎂是植物合成葉綠素的原料,可見,氯和鎂對植物光合作用有重要作用。
4.氮磷鉀的作用及異常時的癥狀:
元素 對植物生長的作用 植物缺乏和過量時的癥狀
含氮(N)的無機鹽 促進細胞的分裂和生長,使枝葉長的繁茂,增加產量,延緩衰老 缺乏癥狀:植株矮小瘦弱,葉片發黃,嚴重時葉脈呈淡棕色 過量癥狀:生長會過于旺盛,從而影響植物的生殖生長,如開花、結果會推遲
含磷(P)的無機鹽 促進幼苗的發育和花的開放,使果實、種子的成熟提前,增強抗性等 缺乏癥狀:生長緩慢,發育遲緩,嫩葉變小,老葉先呈暗綠色,后轉變為微紅色或紫紅色 過量癥狀:開花提前
含鉀(K)無機鹽 是合成糖和轉運糖的重要元素,也是 許多酶的活化劑;可以調節氣孔的開 閉,增加細胞壁的厚度,尤其能促進 植物莖稈健壯,促進淀粉的合成 缺乏癥狀:生長緩慢、莖細,易倒狀,葉片易干尖,老葉易發黃,出現褐斑 過量癥狀:會出現節間變短、葉片泛黃等中毒現象
5.水的富營養化及其危害
(1)水體的富營養化主要指水體中氮、磷含量過高,引起藻類等生物過量繁殖生長,從而破壞水質
的現象。
(2)原因主要是人體將含大量氮、磷的城市生活污水(如含大量洗滌劑的生活污水等)或者某些工業
廢水直接排入河流、湖泊、海洋等水體中,還有農業上大量施有化肥等。
(3)在富營養化的水體中,大量的藻類覆蓋在水面上,所以常常見到的現象是水體外觀呈色(如海洋
中呈紅色,故稱“赤潮” ) ;變濁,影響景觀;水中散發不良氣體;溶解氧下降(由于藻類死亡,需
氧微生物分解藻類所致) ;水生生物大量死亡(由于水中溶解氧下降,使水中魚類等動物窒息而
死) ;有的藻類能產生毒素,更能危及人體健康。
6.無土栽培:根據植物生長所需要的無機鹽種類和數量配制適宜的營養液,用營養液來栽培植物,就是無土栽培。
原理:跟只是從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無機鹽,而土壤僅對植物體起固定作用。
三、考點精練
考點1:土壤中的物質
例1.“落葉歸根”,植物的枯葉落入泥土,也成為土壤的一部分,它屬于 ,
在“用手搓土壤”實驗完畢后,必須要反復沖洗雙手的原因是 .
例2.“小草依依,踏之何忍。”設置這些提示語提醒人們不要踐踏小草,因為經常在草坪上行走,會造成土壤板結,從而影響草的生長。土壤板結影響植物生長的主要原因是土壤缺少 氧氣,影響根的? ??作用。
例3.某同學取四份土壤,在①②③三個花盆中放入較肥沃的土壤,花盆④放人細砂石和碎石塊,把長勢相近的同種植物移栽盆中.并將花盆①放在盛滿水的水盆中,水面與土面相平.同時每天給花盆①②④土壤澆相同的水,花盆③土壤不澆水.請回答:

(1)從實驗條件上看:①②有什么不同?②③有什么不同?②④有什么不同?
?、 ?、 ? .
(2)從實驗結果上看①②比較說明了什么?②③比較說明了什么?②④比較說明了什么?
?、 ?、 ? .
(3)請幫助該同學預測,哪一盆植株生長最好?并說明理由. ? .


考點2:各種各樣的土壤
例4.省農科院在某市選取下列三種土壤栽培引進的美國提子:?
A.砂粒比例較多的山岙坡地?
B.土壤質地比較均勻的平地?
C.河灣內河泥堆積而成黏粒較多的河套地?
在天氣狀況相同的情況下,澆一樣的水,施相同的有機肥,并采取完全相同的田間管理,收獲
時A地的產量最高,C地最低,且連續兩年都得到相同的結果。試回答下列問題:?
(1)適宜美國提子生長的土壤性狀是(從土壤顆粒、水、空氣含量角度分析): ? .
(2)在我國南方多雨地區種植美國提子,應特別注重的田間管理是(  )?
A.澆水     B.施肥     C.松土通氣    D.排水防澇?
例5.小明想知道“土壤性狀和植物生長的關系”。他分別取等體積的砂土類土壤、黏土類土壤、壤土類土壤裝在三只同樣大小的花盆內,并分別記為A. B. C. 如表所示是他的實驗方案。
花盆 植物名稱 放置地點 澆水量(毫升) 每天澆水次數
A 郁金香 窗臺 200 l
B 小雛菊 窗臺 100 2
c 小雛菊 窗臺 200 l
(1)請指出此設計方案的不合理之處 .
(2)根據你修正后的方案,你預計種在 盆中的植物生長情況最好。
考點2:植物的根與物質吸收
例6.小明家的蘋果樹枝繁葉茂,卻在形成花蕾以后出現落蕾現象.小明根據所學生物學知識及時給蘋果樹施加了適量的化肥以后,就不再出現落蕾現象,并且不久開花了.請問小明施加的化肥是(   )
A.氮肥 B.磷肥 C.鉀肥 D.氮肥和鉀肥
例7.無土栽培是以草炭或森林腐葉土、蛭石等輕質材料做育苗基因固定植株,讓植物根系直接接觸營養液,采用機械化精量播種一次成苗的現代化育苗技術,植物可以進行無土栽培的原因是(  )
A.土壤與植物的生長無關
B.土壤對植物僅起固定作用
C.植物的根從土壤中吸收的僅是水分和無機鹽
D.植物吸收的并不是土壤中的無機鹽
例8.如圖為小麥根尖結構模式圖,據圖回答問題.
(1)在根尖結構中,具有保護作用的是 ;
(2)細胞始終保持分裂能力的部位是[3] ;
(3)根細胞不斷伸長的部位是[2] ;
(4)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是[1] .當該區細胞
中細胞液濃度(填“大于”或“小于”) 土壤溶液濃度時,
根細胞吸水,反之則根細胞 ,所以施肥過多會導致 現象.一個個
根毛不是一個細胞,而是 的一個 向外凸起的一部分.
(5)根的不斷生長的主要是 和 的結果.
例9.如圖是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的模式圖,請據圖回答有關問題:

(1)圖A表示植物細胞的????????????????,圖B表示植物細胞的???????????????。
(2)糖拌蕃茄時,我們會發現盤中滲出很多汁液,這是由于糖溶液濃度??????????(填“大于”或“小
于”)蕃茄細胞液濃度,細胞發生了如圖B的變化。
(3)菜農賣菜時,經常會遇到青菜萎蔫的問題,請你利用圖中原理幫他想個保持青菜新鮮的辦
法。???????????????????????????????????????????????????????????????????????????。
例10.在學校的科學課外活動中,小明同學設計了一個實驗裝置,用以進行無土栽培。
(1)若要栽培成功,首先此裝置應放在___________的地方,以滿足生物對__________的需要。
(2)培養液中至少應提供_________種元素,主要是___________元素,并且要及時補充。
(3)在利用此裝置培育植物時,往往給培養液中通過空氣,這一措施目的是用以___________,
有利于對____________的吸收。
(4)要使植物生長良好,根據光合作用所必須的條件,除了適宜的溫度和光照外,還需要
_____________。


四、課后精練
一、選擇題
1.如圖是某同學在顯微鏡視野中看到的洋蔥根尖縱切圖,該圖缺少的根尖結構以及要想看到這一結構應采取的正確操作是(   )
A.成熟區向下移動裝片 B.成熟區向上移動裝片
C.伸長區向下移動裝片 D.伸長區向上移動裝片
2.如圖是植物根尖模式圖,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①是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 B.②處的細胞具有較強的分裂能力
C.③處的細胞沒有細胞壁 D.④具有保護作用,主要由導管細胞構成
3.在兩個燒杯(一杯裝清水,另一杯裝鹽水)中各放入一個同樣大小的蘿卜條.過一段時間,觀察到甲,乙兩個杯里的蘿卜條的形態如右圖所示.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甲杯裝的是濃鹽水,泡在鹽水里的蘿卜條變得軟縮
B.乙杯裝的是濃鹽水,泡在濃鹽水里的蘿卜條更加硬挺
C.甲杯裝的是清水,泡在清水里的蘿卜條變得軟縮
D.甲杯裝的是清水,泡在清水里的蘿卜條更加硬挺
4.一個封閉的池塘,水體受大量生活污水的污染,出現富營養化,則其水中溶解氧含量的變化曲線是(  )
A.? B.? C.? D.?


二、填空題
一個學生用如下實驗來證明泥土中有微生物.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剛開始時,廣口瓶A和廣口瓶B之間唯一的區別是??????? ? ???,其
中???????? ? ???是實驗組,???????? ?? ??? 是對照組.
(2)經過一段時間后,預計可觀察到的現象是什么????????? ?? ??? .
(3)該實驗證明泥土中有微生物的理由是什么????????? ?? ???.
6.為研究甲、乙兩種不同植物是否會爭奪土壤中的養分,某人設計了四個不同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各裝置中地下部分都處于相同環境的盆中,地上部分所處的都是透明的封閉容器.

(1)為了達到本實驗的目的.應比較裝置???????? ?? (填裝置編號)之間的植物生長差異.
(2)以裝置①、裝置④來進行對照實驗.這樣的實驗設計是???????? ?? ???(選填“合理”或“不合理”)
的.請說明具體的理由:???????? ?? ??? .
7.下面這些實驗,可證明土壤中含有不同的非生命物質。盛有土壤的燒杯中,比盛有同樣體積的鐵塊中,浸沒時注入的水多,證明土壤中有???????? ?? ???;將放入土壤的試管在酒精燈上加熱,發現試管壁上有???????? ?? ??? ,證明土壤中有???????? ?? ??? ;把經過充分干燥的土壤放在細密的鐵絲網上,用酒精燈加熱。待其冷卻后,發現土壤質量變小了,這說明土壤中含有???????? ?? ??? ;土壤浸出液在培養皿中經過加熱蒸發后,發現蒸發皿內有殘留物,這證明土壤中有???????? ?? ??? 。
8.下圖是根尖的四種細胞,請仔細觀察它們的結構特點,回答下列問題

(1)圖A、B、C、D分別表示根尖哪一部分的細胞?A是???????? ?? ???;B是???????? ?? ???;C是???????? ?? ???;D是???????? ?? ???;
(2)具有分裂能力的細胞是圖[ ?? ?],對根起保護作用的細胞是圖[? ??](寫字母)?
(3)根據所學知識,A——D所示細胞從根尖頂端向上的順序依次是???????? ? (用字母表示)。
9.實驗設計的嚴密性、操作的規范性等都很重要,每一個環節都會影響實驗結果。

(1)兩容器中分別盛有等質量的酒精和水,室溫下放置幾天后,兩者的質量都明顯減少,且酒精
減少得更多,如圖甲所示。某同學由此得出“酒精比水蒸發得更快”的結論。但是另一位同學認為
不能得出該結論,其理由是實驗中沒有控制???????? ?? ??? 相同,因此無法比較蒸發快慢;
(2)如圖乙所示,研究“土壤中是否有其他有機物”的實驗時,用天平稱取剛挖出的土壤50克,
并放在細密的鐵絲網上,用酒精燈加熱。一段時間后停止加熱,待土壤冷卻后稱得其質量為45.2
克,實驗過程中土壤沒有通過鐵絲網流失,則說明土壤中含有的有機物質量為4.8克。某同學認
為沒有用???????? ?? ???做實驗,因此得不出有機物質量為4.8克的結論;
(3)在“證明植物進行呼吸”的實驗時,取一大口塑料瓶,裝入豆芽,蓋緊瓶蓋,在暗處放置一個
晚上,然后打開瓶蓋,將點燃的蠟燭放人瓶內,蠟燭立刻熄滅。甲同學由此得出“塑料瓶內的O2
減少了”,乙同學則由此得出“塑料瓶內的CO2增多了”,你認為???????? ?? ???同學的結論更合理。
10.農技人員采用“測土配方”技術對一片果園進行了土壤檢測,結果顯示該果園需要補充一定量的氮元素和鉀元素。
(1)氮是植物生長的重要元素,果園土壤中缺少氮元素,需要用氮肥來補充,下列屬于氮肥的
是???????? ?? ???(填序號)
①KCl; ②NH4HCO3; ③Ca3(PO4)2; ④NH4NO3
(2)“測土配方”可以實現“缺什么、補什么”,使用該技術的好處是???????? ?? ??? .
(3)小柯同學取豐收牌鉀肥(如圖1)樣品2.0克,溶于足量的水中,滴加過量氯化鋇溶液,產生
沉淀質量與所加氯化鋇溶液質量的關系如圖2.試通過計算判斷該鉀肥中硫酸鉀的質量分數是否
符合產品外包裝說明?(反應方程式為:K2SO4+BaCl2═BaSO4↓+2KCl,雜質不參加反應)



【提高訓練】
1.在實驗室,小金分別用甲鹽的晶體配制了溶質質量分數為5%的A的溶液和30%的B溶液,但忘了帖標簽,請你運用兩種不同的科學原理,分別設計兩個簡單實驗來判別這兩瓶溶液,請寫出簡要的實驗方案和明確的判斷依據,有下列儀器、物品供選擇,量筒、天平、小燒杯、酒精燈、三腳架、石棉網、漏斗、玻璃棒、濾紙、溫度計、新鮮蘿卜、甲鹽的晶體.(實驗室的室溫為30℃,30℃甲鹽的溶解度為50g)
方案1:???????????????? ?????????? ;
判別依據?????????? ???????????????;
方案2:??????????????????????? ??;
判別依據???????????????? ?????????? .
2.隨著上海工農業生產的發展和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環境污染日趨嚴重。每天有大量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排入黃浦江;農村養殖、耕作方式發生了改變,豬飼料由“水花生”等天然飼料轉變為人工復合飼料。農作物施肥由人畜糞尿變成以施化肥為主,而大量的人畜糞尿也被倒入河流,造成黃浦江水體嚴重污染,生態平衡嚴重失調。據報道:1999年黃浦江水域的“水花生”等水草大量生長繁殖,給黃浦江的航道運輸造成了嚴重的影響。為了清除這些航道障礙,環保工人每天的打撈量比1998年同期增加了7?8倍,持續打撈時間比1998年延長了1個多月。
(1)造成黃浦江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
(2)造成黃浦江水域“水花生”大量生長繁殖的原因是:① 和② 。
(3)控制黃浦江水體污染的根本措施是 。
3.為研究不同類型土壤對植物生長的影響,有一個同學取三個同樣大小的花盆,分別裝砂土類土壤、粘土類土壤、壤土類土壤,并分別編號為A、B、C,然后移栽上三株大小、物種、長勢都不相同的植物幼苗:小麥、玉米、向日葵,澆水之后,觀察它們的生長情況.
(1)該同學能觀察到他預測的結果嗎? .試分析原因: .
(2)要想成功,他必須控制好唯一的變量是 .
(3)請指出他設計不合理的地方: , , .
(4)要想改良一塊粘性土壤,有人向土地中倒入適量的砂礫,你認為效果如何?并請說出理
由: .
一天下課,王鵬和劉磊兩位同學正在爭吵.王鵬說:“把種子種在肥沃的土壤中先發芽.”劉磊說:“把種子種在貧瘠的土壤中先發芽.”你認為他們誰說的有理?你有自己的說法嗎?請說出來。


浙教版科學八下---植物的根與物質吸收---參考答案
小題精檢
1.C【解析】土壤形成過程:裸露的巖石不斷被風化,在進一步的風化中,開始出現低等的生物,接著慢慢出現地衣苔蘚植物,地衣能夠加速巖石的風化,促進地球土壤層的形成,最后出現森林草原,因此選項C正確.
2.D【解析】植物通過根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無機鹽,并通過根、莖、葉的導管運輸到植物體的各個部分.無機鹽對植物的生長發育起著重要的作用,這些無機鹽包括含氮、磷、鉀、鈣、鎂、硫、硼、錳、鋅、鉬等的多種無機鹽,其中植物需要最多的是含氮、磷、鉀的無機鹽.含氮的無機鹽能促進細胞的分裂和生長,使枝繁葉茂;含磷的無機鹽可以促進幼苗的發育和花的開放,使果實、種子提早成熟;含鉀的無機鹽使植物莖稈健壯,促進淀粉的形成與運輸.植物缺氮時,植株葉片發黃;缺磷時,矮小,果實和種子減少;缺鉀時,倒伏,缺硼時,根尖、莖尖的生長點停止生長,嚴重時生長點萎縮而死亡,側芽大量發生,植株生長畸形.開花結實不正常,花粉畸形,蕾、花和子房易脫落,果實種子不充實.大白菜矮小瘦弱,葉色發黃說明缺氮,油菜只開花,不結果說明植物缺硼,向日葵桿細莖弱,易倒伏說明缺鉀,玉米苗長得特別矮小,葉暗綠色.葉片出現紫紅色說明缺磷.綜上所述,可見D符合題意.
3.D【解析】A、成熟區生有大量的根毛,是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因此樹木“喝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區,A正確;B、無機鹽溶于水中,因此“喝水”時,無機鹽一定會“搭便車”,“跑”到樹木的各個部分,B正確;C、聽到“喝水”聲時,排出葉片氣孔的氣體可能是水蒸氣、或二氧化碳、或氧氣,C正確;D、“喝”進的水一定會沿著根、莖、葉中導管運送到樹木各處,而篩管運輸有機物,D不正確.
4.(1)緊密,保護 薄,細胞質,粘稠 無細胞核,向上運輸水和無機鹽
(2)在挪動大樹的時候,容易損傷樹根的根尖部分,所以大樹容易挪死.通常情況下,人們都挪動樹苗,而不是大樹.
(3)D
5.(1)設置對照實驗
(2)為了防止自然環境中的微生物進入土壤,干擾實驗
(3)大于
【解析】(1)“步驟①中對甲、乙兩組土壤進行不同的處理”,目的是為了設置對照實驗.
步驟②將兩組土壤分別放在相同的無菌環境中而不是自然環境中,原因是為了防止自然環境中的微生物進入土壤,干擾實驗.
(3)“若微生物能分解敵百蟲”,則乙組土壤中敵百蟲被微生物分解了,導致敵百蟲濃度降低.因此可預測步驟③中甲組土壤中敵百蟲的濃度大于乙組土壤中敵百蟲的濃度.
6.(1)溶液的濃度;(2)鹽水;吸水;(3)大于;(4)澆水。
【解析】(1)植物吸水還是失水主要取決于細胞內外溶液濃度的大小,當細胞液的濃度大于周圍水溶液的濃度時,細胞就吸水,當細胞液的濃度小于周圍水溶液的濃度時,細胞就失水,此實驗探究的是:溶液濃度的大小對植物吸水的影響,因此變量是溶液的濃度;
(2)觀察比較蘿卜條①~③的變化,蘿卜條失水了,說明A中的溶液的濃度大于蘿卜內細胞液的濃度,A中盛的是濃鹽水,觀察蘿卜條②~④的變化,蘿卜條膨脹了,說明B燒杯中蘿卜細胞液濃度大于B燒杯中液體的濃度,蘿卜細胞就吸水了的過程,B燒杯中盛的是清水;
(3)用糖拌西紅柿時,我們會發現盤中會滲出很多汁液,這是由于糖溶液的濃度大于西紅柿細胞液濃度的緣故,當細胞液的濃度小于周圍水溶液的濃度時,細胞就失水;
(4)一次施肥過多,會使土壤溶液濃度過高,大于植物細胞溶液的濃度,植物細胞失水,導致植物因失水而萎蔫,當情勢比較嚴重時,會造成燒苗,施肥后澆水可以降低土壤溶液的濃度,使土壤溶液濃度小于作物細胞的濃度,使作物細胞正常吸水,因此解決的最好辦法是大量澆水。
三、考點精練
考點1:土壤中的物質
例1.無機鹽 土壤中有大量的致病微生物
【解析】“葉落歸根”是腐生的細菌和真菌將葉片中的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然后被植物吸收利用.?土壤中含有很多的微生物,這些微生物中有很多是致病的微生物.用手搓土壤后若不及時沖洗雙手,這些微生物會隨著食物進入人體消化道,引起消化道疾病
例2.氧氣 呼吸
【解析】小草的呼吸作用吸收的是空氣中的氧氣,經常在草坪上行走會造成土壤板結,使土壤縫隙減少,土壤中的氧氣減少,小草的根無法呼吸,從而影響小草的生長。
例3.(1)空氣;水;無機鹽;
(2)通過①②說明了植物的生長需要充足的空氣;通過②③比較說明了植物的生長需要適量的水分;通過②④比較說明了植物的生長需要無機鹽;
(3)②;原因是②盆有適于植物生長的條件:充足的空氣、適量的水分、適量的無機鹽
【解析】(1)從實驗條件上看:①②的變量是空氣;②③的變量是水;②④的變量是土壤中的無機鹽.
實驗結果②盆植株生長最好,①②④生長不好.通過①②說明了植物的生長需要充足的空氣;通過②③比較說明了植物的生長需要適量的水分;通過②④比較說明了植物的生長需要無機鹽.
(3)實驗結果②盆植株生長最好,原因是②盆有適于植物生長的條件:充足的空氣、適量的水分、適量的無機鹽.
考點2:各種各樣的土壤
例4.(1)宜生長于礦物質顆粒比較多的沙地,以及水分相對較少、而空氣比較充足的旱地。
(2)D
例5.(1)栽培植物的種類不統一,澆水量不同,每天澆水次數不同;
(2)C、壤土類土壤
【解析】(1)對照實驗是指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之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其中這種不同的條件就是實驗變量.對照實驗包括實驗組和對照組.小明想知道“土壤性狀和植物生長的關系”.所以實驗變量是土壤性狀,其他條件都應該相同.所以此設計方案的不合理之處:栽培植物的種類不統一,澆水量不同,每天澆水次數不同。
(2)在砂土類土壤、黏土類土壤、壤土類土壤三中土壤中,壤土類土壤具有保水,保肥,通氣,透光的特性,適合種植糧食和植物,所以C花盆內植物生長情況最好.
考點3:植物的根與物質吸收
例6.B【解析】磷肥能夠促進番茄花芽分化,提早開花結果,能使植物多開花多結果,促進幼苗根系生長和改善果實品質.缺磷時,幼芽和根系生長緩慢,植株矮小,葉色暗綠,無光澤,背面紫色.
例7.C【解析】根據分析可知,由于根所吸收的水分和無機鹽來自于土壤,而土壤顆粒只是對植物起著固定作用.所以植物可以采取無土栽培的方式進行.
例8.(1)4;根冠;(2)分生區;(3)伸長區;
成熟區;大于;失水;燒苗;成熟區;表皮細胞;
(5)分生區細胞分裂;伸長區細胞伸長.
【解析】(1)4根冠位于根的頂端,屬于保護組織,像一頂帽子似地套在外面,具有保護作用.
(2)3分生區被根冠包圍著,屬于分生組織,具有很強的分裂能力,能夠不斷分裂產生新細胞.
(3)2伸長區在分生區上部,細胞逐漸停止分裂,開始迅速伸長,是根伸長最快的地方.
(4)1成熟區也叫根毛區;在伸長區的上部,細胞停止伸長,并且開始分化,表皮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根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成熟區及其上部,根內部一部分細胞分化形成導管,能輸導水分和無機鹽.根據植物細胞吸水的原理,當該區細胞中細胞液濃度大于土壤溶液濃度時,根細胞吸水.反之則根細胞失水,所以施肥過多會導致燒苗現象.一個個根毛不是一個細胞,而是成熟區的一個表皮細胞向外凸起的一部分.
(5)分生區被根冠包圍著,屬于分生組織,細胞很小,細胞壁薄,細胞核大,細胞質濃,具有很強的分裂能力,能夠不斷分裂產生新細胞,使細胞數目增加,向下補充根冠,向上轉化為伸長區. 伸長區在分生區上部,細胞逐漸停止分裂,開始迅速伸長,是根伸長最快的地方.因此根的生長主要是由于分生區的不斷分裂和伸長區的不斷長長的緣故.
例9.(1)吸水???失水?????(2)大于?????(3)曬點清水
【解析】(1)當植物細胞內外液體有濃度差時,植物細胞就會吸水或失水.細胞外部溶液的濃度大于細胞內部濃度時細胞失水,細胞外部溶液的濃度小于細胞內部濃度時細胞吸水,圖A水流向細胞內,表明植物細胞吸水;圖B水流向細胞外,表明細胞外的濃度大,植物細胞失水。
用糖拌西紅柿,則細胞外的糖分多,液體的濃度大于細胞內部濃度,則西紅柿細胞就會失水,因此一段時間后,盤中會出現一些液體.通過比較圖甲和圖乙可看出,乙細胞液泡明顯縮小,說明細胞已失水,故細胞發生如圖乙所示的變化。
(3)植物細胞既可以吸收水分也可以失去水分,主要取決于植物細胞周圍水溶液的濃度和細胞液濃度的大小,當周圍水溶液的濃度小于細胞液的濃度時,植物細胞會吸收水分,所以把青菜放到清水中,清水的濃度小于青菜細胞液的濃度,所以植物細胞會吸收水分而脹大,萎蔫的青菜變得硬挺了。
例10.(1)陽光照得到 光照
(2)16 大量營養
根的有氧呼吸 無機鹽(礦質元素)
(4)原料,即CO2和水




四、課后精練
一、選擇題
1.B【解析】顯微鏡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顛倒,左右也顛倒.我們移動玻片標本時,標本移動的方向正好與物像移動的方向相反.如我們向右移動玻片標本,而在顯微鏡內看到的物像則是向左移動的.該圖圖象位于視野上方,要想把它移到視野中央,應該向上方移動玻片標本.
2.A【解析】根尖是指從根的頂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結構從頂端依次是④根冠、③分生區、②伸長區、①成熟區.④根冠位于根的頂端,屬于保護組織,細胞比較大,排列不夠整齊,像一頂帽子似地套在外面,具有保護作用.③分生區被根冠包圍著,屬于分生組織,細胞很小,細胞壁薄,細胞核大,細胞質濃,具有很強的分裂能力,能夠不斷分裂產生新細胞,向下補充根冠,向上轉化為伸長區.②伸長區在分生區上部,細胞逐漸停止分裂,開始迅速伸長,是根伸長最快的地方,是根深入土層的主要推動力,能夠吸收水分和無機鹽.①成熟區也叫根毛區;在伸長區的上部,細胞停止伸長,并且開始分化,表皮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根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成熟區及其上部,根內部一部分細胞分化形成導管,能輸導水分和無機鹽.植物細胞都有細胞壁.因此敘述正確的是①成熟區是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
3.D【解析】解:在甲裝置中蘿卜變得硬挺說明細胞吸水,細胞液濃度大于外界溶液濃度,是清水;在乙裝置中蘿卜變得軟縮說明失水,細胞液濃度小于溶液濃度,是濃鹽水.
4.D【解析】A. 該圖象隨著時間的推移,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是一個定值,這不符合實際,故A錯;B. 該圖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是先減少,后來又逐漸增多,這是不可能,因為隨著富營養化的加劇,植物死亡,水中氧氣越來越少了,故B錯;C. 該圖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是先減少,后來又逐漸增多,而且呈周期性變化,這也是不可能的,故C錯;D. 最初是水體污染較小,水中植物死亡的少,水中氧氣還能維持較高的含量,隨著時間的推移,水體污染加重,植物死亡的增多,水中氧氣含量就大幅度減小,幾乎被一些微生物耗盡,故D正確。
二、非選擇題
5.(1)A瓶中的泥土經過強熱,B瓶中的泥土未經過強熱;A;B
(2)A瓶中無變化,B瓶中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3)若泥土中有微生物存在,微生物呼吸作用會產生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解析】(1)本實驗為一對照實驗,由圖中不難看出廣口瓶A和廣口瓶B之間唯一不同是A瓶中的泥土經過強熱,B瓶中的泥土未經過強熱,正常狀態下、未經過實驗處理的廣口瓶B是對照組,經過實驗處理的廣口瓶A為實驗組.
由于廣口瓶B的泥土中有微生物的存在,微生物會進行呼吸作用而產生二氧化碳,使得B瓶中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廣口瓶B的泥土經過強熱處理將微生物殺死,所以可以發現A瓶中無變化.
(3)該實驗的意圖是如果泥土中有微生物存在,微生物呼吸作用會產生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就可證明泥土中有微生物.
6.(1)①②;(2)不合理;變量不唯一
【解析】(1)對照實驗是指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之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其中不同的條件就是實驗變量.設計原則:一個探究實驗中只能有一個實驗變量,其他因素均處于相同理想狀態,這樣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響、干擾實驗結果的可能.因此為研究甲、乙兩種不同植物是否會爭奪土壤中的養分,應比較裝置①②之間的植物生長差異.
(2)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之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以裝置①、裝置④來進行對照實驗.由于變量不唯一,這樣的實驗設計是不合理的.
7.空氣 水珠 水 有機物 無機鹽
8.(1)伸長區 分生區 根冠 成熟區?(2)B ?C(3)C→B→A→D
9.(1)液體表面積 (2)干燥的土壤 (3)甲
【解析】(1)另一位同學認為不能得出該結論,其理由是實驗中沒有控制液體表面積相同,因此無法比較蒸發快慢。
(2)實驗過程中土壤沒有通過鐵絲網流失,則說明土壤中含有的有機物質量為4.8克。某同學認為沒有用干燥的土壤做實驗,因此得不出有機物質量為4.8克的結論。
(3)將點燃的蠟燭放人瓶內,蠟燭立刻熄滅,由此說明塑料瓶內的O2減少了,或塑料瓶內的二氧化碳或其它不支持燃燒的氣體增多了,因此甲同學的結論更合理。
10.【解析】(1)碳酸氫銨和硝酸銨中都含有氮元素,都屬于氮肥。
故填:②④。
(2)使用該技術的好處是能夠合理使用化肥。
故填:合理使用化肥。
(3)設2.0g鉀肥樣品中含有硫酸鉀的質量為x,
K2SO4+BaCl2=BaSO4↓+2KCl
174??????????233
x????????????2.33g
174x=2332.33g,x=1.74g,該鉀肥中硫酸鉀的質量分數為:1.74g2.0g×100%=87%,
通過計算可知,該鉀肥中硫酸鉀的質量分數符合產品外包裝說明。





五、【提高訓練】
1.方案1:用量筒取等體積的兩種溶液于兩只燒杯中,向兩燒杯中各加一塊相同的胡蘿卜,觀察一段時間,先萎蔫的即是30%的溶液,需要的儀器有:燒杯、量筒、膠頭滴管、新鮮蘿卜,判別依據:外界溶液濃度越大,植物細胞失水越快,則胡蘿卜萎蔫的越快;
方案2:用天平、燒杯量取質量相同的兩種溶液各一杯,向兩杯溶液中各加入過量的甲鹽晶體各一份(質量相等),用玻璃棒攪拌溶解,直到不能繼續溶解,杯底剩余晶體多的為B溶液,需要的儀器有:燒杯、玻璃棒,判別依據:相同質量的A.?B溶液,B溶液達到飽和時,溶入的溶質更少,所以剩余晶體更多。
故答案為:用量筒取等體積的兩種溶液于兩只燒杯中,向兩燒杯中各加一塊相同的胡蘿卜,觀察一段時間,先萎蔫的即是30%的溶液,需要的儀器有:燒杯、量筒、膠頭滴管、新鮮蘿卜,外界溶液濃度越大,植物細胞失水越快,則胡蘿卜萎蔫的越快;
用天平、燒杯量取質量相同的兩種溶液各一杯,向兩杯溶液中各加入過量的甲鹽晶體各一份(質量相等),用玻璃棒攪拌溶解,直到不能繼續溶解,杯底剩余晶體多的為B溶液,需要的儀器有:燒杯、玻璃棒,相同質量的A.?B溶液,B溶液達到飽和時,溶入的溶質更少,所以剩余晶體更多。

2.(1)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
(2)①排入黃浦江的工業廢水、生產污水和人畜糞尿中富含氮、磷等養料,造成水體的富營養化
②因改變飼養飼料,破壞了“水花生”→豬這條食物鏈,使“水花生”等大量生長繁殖
(3)控制工業廢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
3.(1)不能 由于移栽上三株大小、物種、長勢都不相同的植物幼苗無法比較結果
(2)土壤類型
(3)應該找三株大小、物種、長勢都相同的植物幼苗放在不同類型土壤生長最后過段時間觀察植物之間的差別
(4)有一定的改良效果可以增加土壤的通風和透水性
4.人的說法都沒理,正確的是:種子的萌發需要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氣,與土壤肥沃程度無關
【解析】如果將將飽滿、活力旺盛的玉米種子處溫度、空氣條件相同條件下,在肥沃的土壤中與在貧瘠的土壤中種子會同時萌發.因為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條件是適量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和充足的空氣,而與土壤肥沃程度無關.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唐山市| 潜山县| 大石桥市| 同心县| 丹寨县| 溧阳市| 仪陇县| 河间市| 海门市| 凌海市| 新邵县| 蕲春县| 浮梁县| 团风县| 土默特左旗| 千阳县| 清镇市| 柳州市| 民县| 元朗区| 绥德县| 集安市| 银川市| 百色市| 邯郸县| 横峰县| 陕西省| 新津县| 汉沽区| 收藏| 遂昌县| 浙江省| 新昌县| 如皋市| 扎赉特旗| 普格县| 伊金霍洛旗| 紫云| 闵行区| 新龙县| 平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