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科技創新護航,港珠澳大橋通車【熱點再現】材料一:港珠澳大橋成為世界首創。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運營。?大橋全長55公里,集橋、島、隧于一體,為世界首創。作為當今世界里程最長、施工難度最大的跨海大橋,最長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里,是目前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最長鋼鐵大橋:港珠澳大橋有15公里是全鋼結構鋼箱梁,是目前世界最長鋼鐵大橋;最長海底隧道:港珠澳大橋海底沉管隧道全長6.7公里;最大沉管隧道:沉管隧道標準管節,每一節長180米,排水量超過75000噸;最精準深海之吻:沉管在海平面以下13米至48米不等的深度進行海底無人對接,對接誤差控制在2厘米以內;最深沉管隧道: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最深處在海底48米,而目前世界沉管隧道最深很少有超過45米的。材料二:港珠澳大橋彰顯中國奮斗精神。歷時9年建設,全長55公里,集橋、島、隧于一體的港珠澳大橋橫空出世。匯眾智,聚眾力,數以萬計建設者百折不撓、不懈奮斗,用心血和汗水澆筑成了橫跨三地的“海上長城”。港珠澳大橋是科技工程,也是人心工程,再好的方案和技術最終都需要人去完成。大橋每一個節點的進展、每一次攻關、每一次創新,都蘊含著可經受歷史考驗的中國工匠精神。材料三:天塹變通途的民心工程。?港珠澳大橋受到內地、香港和澳門居民熱捧,三地口岸快捷的通關模式更是贏得贊譽。港珠澳大橋的開通也為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打造國際高水平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提供了更為便利的交通條件。將有力推動大灣區的建設,促進該區人流、物流、資金流、技術流等創新要素的高效流動和配置,有力推動該區建設成為更具活力的經濟區、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考點鏈接】1.港珠澳大橋創造了多項世界之最,表明了什么?(1)我國積極推進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和創新驅動戰略。(2)我國堅持創新發展,科學水平發展迅速,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高。(3)我國正在穩步推進創新型國家建設,努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有巨大的優越性和強大的生命力等。2.港珠澳大橋建設中所彰顯的中國精神有哪些?(1)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2)敢于人先、探索新知的創新精神。(3)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4)愛崗敬業、勇于擔責的敬業精神。3.港珠澳大橋讓粵港澳三地交通更加便利,體現了什么?(1)創新是一種生活方式,創改變生活。(2)我們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3)發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進民生福祉。4.港珠澳大橋的建成通車創造了多項世界之最,其背后原因有哪些?(1)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穩步推進。(2)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不斷發展,綜合國力不斷提升。(3)堅持黨的正確領導和正確方針路線。(4)科技工作者的艱苦奮斗發揚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和創新精神。5.港珠澳大橋實現天塹變通途,對于經濟社會發展有何意義?有利于促進三地經濟貿易往來,優化資源配置;有利于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利于促進區域合作發展,堅持區域協調發展。6.港珠澳大橋多項技術在海內外無先例可循的首創精神,足以讓世界震驚!這給我國的創新發展帶來哪些啟示?(1)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與人才強國戰略,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2)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讓創新成為推動發展的第一動力。(3)在全社會營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氛圍。(4)積極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努力建設創新型國家。7.弘揚中國奮斗精神,當代青少年應怎樣向中國工匠學習?(1)樹立崇高遠大的理想,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2)懂得奮斗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要勇當新時代的奮斗者。(3)傳承、弘揚中國精神,做自信的中國人。(4)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堅持在實踐中學習,努力培養創造潛力和批判精神。(5)愛崗敬業,勇擔社會責任,培養敬業精神等。【練習鞏固】1.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運營。作為當今世界施工難度最大的跨海大橋,其在設計理念、建造技術、施工組織、管理模式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創新,這標志著我國隧島橋設計施工管理水平走在了世界前列。這表明( )A.我國已成為世界科技強國B.發展科技已成為我國的中心工作C.我國已經步入發達國家行列D.我國自主創新能力日益增強。【解析】本題考查我國科技現狀,題肢中A我國還不是科技強國,B我國的中心工作是經濟建設,C我國仍然是發展中國家,ABC都錯誤,故正確答案為D。2.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港珠澳大橋是連接香港、珠海、澳門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全長55公里,成為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這說明( ) ①港珠澳大橋展現出頂級科技水準,向世界表現創新中國面貌②港珠澳大橋彰顯“中國制造”的雄厚實力,說明我國已成為創新型國家③我國已成為世界科技強國,科技成就世界第一④我國綜合國力和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A. ①④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③【解析】本題考查我國科技成績與現狀,題肢中“已成為科技強國”錯誤,我國雖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跟發達國家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故選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