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二十二 人體的免疫與傳染病相關問題考點解析☆目標分解b級目標:說明傳染病的傳播環節及預防措施;識別人體特異性免疫與非特異性免疫、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抗原和抗體。c級目標:健康生活與人體免疫及傳染病的綜合分析。目標分解:①人體免疫的相關問題辨析②傳染病的傳播環節及預防措施③人體健康與保健考點剖析☆聚焦高頻考點一:人體免疫的相關問題辨析1.在人體針對病原體的抵抗中,下列屬于特異性免疫的是(??? ) A.?淋巴細胞產生抗體消滅病原體???????????????????????????????B.?皮膚的角質層阻擋病原體侵入人體C.?鼻黏膜分泌黏液消滅病原體???????????????????????????????????D.?吞噬細胞從血管進入組織吞噬和消化病原體【答案】A 【解析】特異性免疫又稱獲得性免疫或適應性免疫,是一種經由與特定病原體接觸后,產生能識別并針對特定病原體啟動的免疫反應。非特異性免疫又稱天然免疫或固有免疫。它和特異性免疫一樣都是人類在漫長進化過程中獲得的一種遺傳特性,但是非特異性免疫是人一生下來就具有,而特異性免疫需要經歷一個過程才能獲得。A、淋巴細胞產生抗體消滅病原體,是有針對性的消滅病原體,是特異性免疫;故A正確;B、皮膚角質層阻擋病原體,是不加區分的;屬于非特異性免疫;故B錯誤;C、鼻粘膜的粘液消滅病原體,是阻擋空氣中的細菌的,不加區分,屬于非特異性免疫;故C錯誤;D、吞噬細胞的吞噬作用也是不加以區分的,屬于非特異性免疫;故D錯誤;2.(2017·寧波)水痘是一種春季多發的呼吸道傳染病,常用接種水痘疫苗的方法來進行預防。接種的水痘疫苗和所屬的免疫類型分別是( ) A.?抗體,特異性免疫????? ?B.?抗原,特異性免疫??????C.?抗體,非特異性免疫????? ?D.?抗原,非特異性免疫【答案】B 【解析】(1)引起淋巴細胞產生抗體的抗原物質就是抗原.抗原包括進入人體的微生物等病原體、異物、異體器官等.(2)抗體是指抗原物質侵入人體后,刺激淋巴細胞產生的一種抵抗該抗原物質的特殊蛋白質,可與相應抗原發生特異性結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組織液及外分泌液中接種的疫苗是由病原體制成的,只不過經過處理之后,其毒性減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體,進入人體后能刺激淋巴細胞產生相應的抗體,增強抵抗力,從而避免傳染病的感染.因此,接種的水痘疫苗屬于抗原;抗體具有特異性,因此接種的水痘疫苗所屬的免疫類型是特異性免疫.3.(2017·臺州)閱讀下列資料,回答問題:【資料一】科學家曾做過如下試驗:把一種致病的鏈球菌涂在健康人的清潔皮膚上,兩小時后再檢查,發現90%以上的鏈球菌都被消滅了。【資料二】水痘流行時,已經接種過水痘疫苗的人會安然無恙,而沒有接種或沒有得過水痘的人則容易得水痘。 (1)皮膚抵御鏈球菌入侵的過程屬于________免疫。 (2)從傳染病預防措施來看接種水痘疫苗屬于________。 【答案】(1)非特異性或自然(2)保護易感人群或保護易感者 【解析】人體免疫有非特異性免疫(先天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后天性免疫)兩種類型。非特異性免疫又稱天然免疫或固有免疫,它是人類在漫長進化過程中獲得的一種遺傳特性,是人一生下來就具有。 特異性免疫又稱獲得性免疫或適應性免疫,這種免疫只針對一種病原。是獲得免疫經后天感染(病愈或無癥狀的感染)或人工預防接種(菌苗、疫苗、類毒素、免疫球蛋白等)而使機體獲得抵抗感染能力。預防傳染病的措施有: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1)鏈球菌涂在健康人的清潔皮膚上90%以上都被消滅是人體依靠自身免疫系統完成的免疫是非特異性免疫或自然免疫;(2)預防傳染的措施有: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接種水痘應該屬于保護易感人群。4.用小鼠A、B做如圖甲實驗,圖乙反映的是小鼠先后感染同種細菌后,血液中相應抗體產生的情況,據此請回答如下問題:(1)假設B鼠注射S疫苗后,第二天注射S病原體,則B鼠會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2)根據圖中信息,對于某些預防接種有什么指導意義?________?理由是什么?________。 【答案】(1)死亡;注射疫苗的時間太短,B鼠體內還沒有產生針對病原體的特異性免疫,會很快因感染而死亡。(2)某些預防接種應進行兩次或多次;因為從圖中可知當動物再次受到抗原刺激之后的抗體,產生抗體和到達抗體水平高峰的時間比初次明顯提前,而且抗體水平也明顯提高,持續時間也增長 【解析】此題涉及的免疫應該是特異性免疫中的體液免疫,B細胞是參與體液免疫的致敏B細胞。在抗原刺激下轉化為漿細胞,合成免疫球蛋白,能與靶抗原結合的免疫球蛋白即為抗體。從乙圖可以發現此種免疫的一些特點。(1)從乙圖可以看出受感染后抗體的產生需要一定的時間,所以B鼠注射S疫苗后,第二天注射S病原體,B鼠會死亡,從乙圖給的信息可知注射疫苗后要一段時間后體內才會產生抗體,第二天就注射S病原體此時由于注射疫苗的時間太短,B鼠體內還沒有產生針對病原體的特異性免疫,會很快因感染而死亡。(2)根據乙圖中第一次感染后產生抗體的量和第二次感染產生抗體的量告訴我們,某些預防接種應進行兩次或多次,理由是從圖中可知當動物再次受到抗原刺激之后的抗體,產生抗體和到達抗體水平高峰的時間比初次明顯提前,而且抗體水平也明顯提高,持續時間也增長。考點二:傳染病的傳播環節及預防措施1.(2017?溫州)為了預防麻疹、風疹的流行,衛生部門與學校共同采取下列措施,其中屬于保護易感人群的是(? ) A.?保持教室清潔與通風???????????????????????????????????B.?要求飯前便后勤洗手C.?注射麻疹、風疹疫苗???????????????????????????????????D.?要求發燒時及時就醫【答案】C 【解析】傳染病的預防措施有: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傳染病是指由病原體引起的,能夠在人與人之間、人與動物之間傳播的疾病.A、教室內保持清潔和開窗通風屬于切斷傳播途徑,A錯誤;B、勤洗手、勤換衣屬于切斷傳播途徑,B錯誤;C、注射麻疹、風疹疫苗,屬于保護易感人群,C正確;D、要求發燒時及時就醫,屬于控制傳染源,故D錯誤。2.? 2019年22日下午,中國農業農村部發布消息稱,云南省華坪縣發生一起家禽H5N6亞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為2019年首例。目前當地已啟動重大動物疫情應急預案,按照防治技術規范要求,依法防控、科學防控,切實做好疫情處置工作。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 A .H5N6病毒是本次禽流感的傳染源B .禽流感屬于消化道傳染病C .為預防禽流感,出門應該戴口罩,這屬于保護易感人群D .對于病雞要及時銷毀,不讓活禽流入市場,目的是控制傳染源E .為防止禽流感疫情蔓延,疫區周圍3km2以內的家禽必須全部捕殺,目的是切斷傳播途徑【答案】 DE 【解析】H7N9型禽流感是一種新型禽流感,具有傳染性和流行性的特點,流行的環節有: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 A、傳染源是指能夠散播病原體的人或動物,H7N9禽流感病毒屬于病原體,錯誤; B、禽流感屬于呼吸道傳染病,錯誤; C、為預防禽流感,出門應該戴口罩,這屬于切斷傳播途徑,錯誤; D、預防傳染病的預防措施有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和保護易感染群,把病雞要及時銷毀,不讓活禽流入市場,屬于控制傳染源,正確; E、 疫區周圍3km2以內的家禽必須全部捕殺,目的是切斷傳播途徑?,正確。3.(2016?杭州)幽門螺旋桿菌是一種具有螺旋結構及鞭毛的細菌,當人胃部表皮細胞受到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時,會分泌水解酶(FUCA2),催化水解糖蛋白氨鏈上的巖藻糖;幽門螺旋桿菌可以攝入胃部表皮細胞上巖藻糖的水解產物,獲得生長的養分與能量,此外,幽門螺旋桿菌可能過飲食等途徑傳染給健康人,根據上述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幽門螺旋桿菌與霉菌在細胞結構上最本質的差異是________; (2)FUCA2的催化作用具有________的特點,若按同化作用的方式進行區分,幽門螺旋桿菌的營養方式屬于________; (3)幽門螺旋桿菌可以通過________方式繁殖后代,從生態學角度看,某患者胃部所有幽門螺旋桿菌可以作為一個________; (4)聚餐時使用“公筷”有利于預防幽門螺旋桿菌傳染,這種預防傳染病流行的措施屬于________. 【答案】(1)沒有成形的細胞核(2)專一性、高效性;異養(3)分裂;種群(4)切斷傳播途徑 【解析】(1)細菌的都是單細胞的,基本結構包括細胞壁、細胞膜、只有DNA集中的區域,沒有成形的細胞核,有些細菌的細胞壁外面莢膜、鞭毛;細菌細胞內沒有葉綠體,營養方式是異養;分裂生殖;有些細菌在條件惡劣時能形成休眠體芽孢.(2)真菌的基本結構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沒有葉綠體,營養方式是異養;孢子生殖.(3)傳染病是由病原體引起的,能在生物體之間傳播的一種疾病,具有傳染性和流行性等特點.預防傳染病的措施有三個,一是控制傳染源,二是切斷傳播途徑,三是保護易感人群,據此答題.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細菌、真菌結構的異同點.(1)細菌是單細胞生物,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屬于原核生物;霉菌屬于真菌,細胞內有成形的細胞核,屬于真核生物.(2)酶的催化作用具有專一性、高效性等特點.細菌細胞內沒有葉綠體,營養方式是異養.(3)細菌通過分裂方式繁殖.從生態學角度看,某患者胃部所有幽門螺旋桿菌可以作為一種群.(4)預防傳染病的措施有三個,一是控制傳染源,二是切斷傳播途徑,三是保護易感人群,聚餐時使用“公筷”有利于預防幽門螺旋桿菌傳染,這種預防傳染病流行的措施屬于切斷傳播途徑.考點三:人體健康與保健1.下列與人體健康相關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抽血化驗時,針頭刺入的血管是動脈B.?測量血壓時,通常測得的是上臂靜脈血管中血液的壓強C.?小腦病變時,可能會出現走路不穩、動作不協調的現象D.?大量出汗時,腎小管對水分的重吸收量減小【答案】C 【解析】此題主要考查脊髓和腦的結構及其功能、血管的結構功能、血壓等知識,結合題意答題.A、動脈血管壓力太大,抽血以后不容易止血,靜脈血管一般都位于淺表部位,且壓力小,容易止血,所以醫生抽血時針刺入體表的靜脈血管.不符合題意.B、血壓是指血液在血管中流動時血液對血管壁的側壓力,通常指體循環的動脈血壓,測量血壓一般用血壓計在上臂肱動脈處測得,不符合題意.C、小腦的主要功能是使運動協調、準確,維持身體的平衡.如果一個人走路搖晃,站立不穩,動作不協調,發生病變的部位可能是小腦.符合題意.D、出汗是人體排泄和調節體溫的一種生理功能,大量出汗時,腎小管對水分的重吸收量不減小,不符合題意.2.下列關于“禁毒”、“預防艾滋病”的認識正確的是( ) A.?吸食毒品對身體沒有傷害,是一種時尚B.?作為青少年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拒絕不良誘惑C.?艾滋病可通過空氣、飛沫傳播,我們要與艾滋病患者隔離D.?靜脈注射毒品沒有感染艾滋病的風險【答案】B 【解析】毒品對中樞神經系統和周圍神經系統都有很大的損害,可產生異常的興奮、抑制等作用,出現一系列神經、精神癥狀,如失眠、煩躁、驚厥、麻痹、 記憶力下降、免疫力降低、性格孤僻、意志消沉、周圍神經炎等.對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和生殖系統等都會造成嚴重的危害。艾 滋病,即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癥的簡稱,是人類因為感染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導致免疫缺陷,后期發生一系列并發癥及腫瘤,嚴重者可導致死亡的綜合 征。目前,艾滋病已成為嚴重威脅世界人民健康的公共衛生問題。1981年,人類首次發現HIV。目前,艾滋病已經從一種致死性疾病變為一種可控的慢性病。A、毒品會影響人體的健康,危害極大,如失眠、煩躁、驚厥、麻痹、記憶力下降、主動性降低、性格孤僻、意志消沉、周圍神經炎等,A錯誤;B、我們都要杜絕毒品,尤其是青少年,要堅決遠離毒品,堅決杜絕“第一口”,吸毒往往是從第一口開始的,一旦開始,就會成癮,B正確;C、艾滋病病毒也不會通過空氣、飲水、食品、以及未消費的餐具、衣服被褥、貨幣等物品而傳染.一般也不必擔心與艾滋病病人握手、輕吻或共用電話、馬桶、桌椅等而被感染.所以與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感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觸不會感染艾滋病,C錯誤;D、靜脈注射吸毒、與他人共用被感染者使用過的、未經消毒的注射工具,是一種非常重要的HIV傳播途徑,因此要拒接毒品,珍愛生命,D錯誤。3.(2016?臺州)牛奶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本草綱目》中說牛奶有“返老還童”的功效,“奶茶”是否也具有類似的功效?【查閱資料】食醋中的酸性物質會使蛋白質凝固和沉淀.【實驗步驟】①在盛有100毫升某奶茶的燒杯中,加入足量的食醋,充分攪拌后過濾、干燥,稱量濾渣的質量.②選取4種品牌的純牛奶各100毫升,分別倒入4個燒杯,重復步驟①操作.【數據記錄】如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從樣品的選取上看,該實驗存在的缺陷是________. (2)下列因素會對濾渣質量多少產生影響的是 ??????? . A.?倒入食醋的量???????????????????B.?被測樣品的體積???????????????????C.?燒杯的大小(3)上述實驗只能粗略測定蛋白質的含量,準確檢測的方法之一是:先對樣品進行氮元素質量的測定,再根據蛋白質中氮元素的含量約16%,折算成蛋白質的質量,已知牛奶、奶茶中的營養成分有蛋白質、脂肪、糖類等,那么,利用這種方法檢測牛奶、奶茶中的蛋白質含量,其前提條件是________. (4)據統計,我國人均乳制品消費量只及世界人均的1/3,而白酒的消費量卻與牛奶相似,可見,提高健康飲食的意識勢在必行,下列觀點和做法合理的是 ?????????? . A.?選擇食品前,影響研讀其標簽?????????????????????B.?購買食品時,主要看口味C.?食品價格越貴,對健康越有益?????????????????????D.?根據膳食平衡,選擇食品.【答案】(1)奶茶樣品單一(2)A,B(3)奶茶中脂肪、糖類物質中不含有氮元素(4)A,D 【解析】(1)根據從樣品的選取上看,該實驗存在的缺陷是奶茶樣品單一進行解答;(2)根據所取食醋和樣品的量的多少回影響生成沉淀的質量,而燒杯的大小不會造成對濾渣質量多少產生影響進行解答;(3)根據氮元素的含量求出蛋白質的含量,前提是奶茶中脂肪、糖類物質中不含有氮元素才能計算出蛋白質的含量進行解答;(4)根據食品安全與人體健康的關系進行解答.本題考查了常見物質成分的推斷,完成此題,可以依據物質的性質進行.(1)從樣品的選取上看,該實驗存在的缺陷是奶茶樣品單一;故填:奶茶樣品單一;(2)所取食醋和樣品的量的多少回影響生成沉淀的質量,而燒杯的大小不會造成對濾渣質量多少產生影響;故選:AB;(3)氮元素的含量求出蛋白質的含量,前提是奶茶中脂肪、糖類物質中不含有氮元素才能計算出蛋白質的含量;故填:奶茶中脂肪、糖類物質中不含有氮元素;(4)A.選擇食品前,影響研讀其標簽,觀察是否安全,故A正確;B.購買食品時,不能主要看口味,還應該關注其營養成分,故B錯誤;C.食品價格越貴,不一定對健康越有益,故C錯誤;D.根據膳食平衡,選擇食品,要合理膳食,故D正確.4.《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成人平均每天食鹽攝入量應在6克以下。據調查,我國成人平均每天食鹽攝入量為10.5克。 (1)高鹽飲食容易引發______。A.?傳染病???????????????????????????????????B.?遺傳病???????????????????????????????????C.?心血管疾病(2)人體攝入食鹽后,主要在________被吸收進入血被循環。(3)某品牌低鈉鹽含氯化鈉70%,氯化鉀30%。若某人每天攝人食鹽6克,現以該低鈉鹽代替食鹽,則每天可減少多少克鈉元素的攝入??(結果精確到0.1) 【答案】 (1)C(2)小腸(3)6克低鈉鹽比6g食鹽減少的氯化鈉的質量:6克×30%=1.8g氯化鈉中鈉元素的質量分數: ×100%≈39.3%每天可減少鈉元素的攝入量:1.8g×39.3%≈0.7g【解析】(1)從高鹽的影響分析。(2)小腸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3)結合鈉元素的質量分數進行計算即可。(1)高鹽會使血液中Na+濃度過高,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傳染病是由病原體引起的在人群中傳播的疾病;遺傳病是先天的,通過遺傳傳遞給下一代的。(2)食鹽屬于無機鹽,主要在小腸處被吸收進入血被循環。(3)先求出6克低鈉鹽比6g食鹽減少的氯化鈉的質量=6克×30%=1.8g,在求出氯化鈉中鈉元素的質量分數= 23g/58.5g ×100%≈39.3%,最后結合起來求出每天可減少鈉元素的攝入量:1.8g×39.3%≈0.7g。考點過關☆專項突破考點一:人體免疫的相關問題辨析1.過敏反應又叫變態反應,指抗體被同一抗原物質再次刺激后產生的一種異常或病理性免疫反應。誘發過敏反應的物質稱為過敏原,下列有關過敏原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過敏原是一類抗原???????????????????????????????????????????? ??B.?能刺激B淋巴細胞產生抗體C.?花粉、牛奶、汽車排放的廢氣都可能成為過敏原??D.?過敏原是一類免疫球蛋白?2.下列有關免疫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 ? A.?特異性免疫一般只能對特定的病原體或異物起作用??????????B.?計劃免疫有利于保護少年兒童健康成長,提高人口素質C.?免疫對人體總是有益的,人體的免疫能力越強越好??????????D.?SARS病患者痊愈后,其體內有抵抗SARS病毒的抗體3.人體非特異性免疫功能在病原體感染時,參與范圍廣,發揮作用快,是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線和預防疾病的主力軍。在病毒、細菌等還沒有特效藥物治療的情況下,提高人體非特異性免疫是非常重要的。下列不屬于非特異性免疫的是 (??? ?) A.?干擾素抑制肝炎病毒???????????????????????????????????????????B.?接種卡介苗預防結核病C.?皮膚防止細菌侵入人體???????????????????????????????????????D.?唾液中溶菌酶殺死細菌4.如圖所示漫畫表示人體受到某種病原體感染時發生的免疫反應,②代表人體內的淋巴細胞,據圖回答:(1)若圖中①沒有細胞結構,只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則該生物是________; (2)當①侵入人體后,會刺激淋巴細胞產生一種抵抗它的特殊蛋白質[③]________,使人體獲得相應的免疫力。 5.(2017?杭州)呼吸道感染、皮膚燒傷等都容易發熱,發熱是人體抵抗疾病的一種生理性防御反應。發熱時,體內白細胞數量增多,代謝速度加快,有利于身體戰勝疾病。但持續高燒是有危險的,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1)正常人體產熱與散熱保持動態平衡時,體溫一般維持在________℃左右。這個動態平衡的調節過程受人體腦干的________控制。 (2)皮膚燒傷易感染主要是因為人體免疫系統中的________功能大幅度降低,病原體大量入侵體內。(選填“特異性免疫”、“非特異性免疫”或“人工免疫”) (3)根據有關酶的知識,簡述持續高燒帶來的危害。________。 6.克拉霉素是一種常用的抗生素,可用于治療某些病菌引起的扁桃體炎、支氣管炎等疾病。 (1)由某些病菌引起的皮膚傷口感染也可以用克拉霉素治療。皮膚是人體抵抗病原體侵人的第一道防線,具有________免疫的作用。(選填“特異性”或“非特異性”) (2)當前,濫用抗生素現象比較嚴重,危害了人們的健康。下列為幾位同學關于使用抗生素的一些觀點,其中合理的有______。(可多選) A.?某次咳嗽時,服用一種抗生素后很快痊愈;如以后再咳嗽,堅持用這種抗生素B.?咳嗽的致病原因有多種,不是所有的咳嗽都須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C.?為了避免浪費,咳嗽時應先服用以前用剩的抗生素,若無效再尋醫就診??????????D.?抗生素的治療效果與用藥量有關,為了早日痊愈,應盡量增加用藥量E.?即使某種抗生索的治療效果較好,也不應長期使用,因為這樣易使病菌產生耐藥性,從而彩響自身健康7.據報道英國癌癥研究會通過臨床試驗證實:生物免疫治療有望取代化療成為抗 癌“新利器”.生物免疫治療是給機體補充足夠數量的免疫細胞和相關分子,它可以精確識 別狡猾的、善于偽裝的癌細胞,幫助免疫系統對癌細胞發動攻擊,提升人體免疫系統的自主抗癌能力. (1)報道中的“生物免疫療法”屬于________(填“特異性”或“非特異性”)免疫,從而提高人體的________(填“免疫監視”或“自我穩定”)功能. (2)癌細胞由于具有以下?????? 特征,最終可能導致患者死亡. A.?細胞會不間斷分裂??????????????????????????????????????B.?細胞萎縮、體積變小C.?細胞核消失,失去遺傳物質??????????????????????D.?細胞會轉移,侵犯新的組織考點二:傳染病的傳播環節及預防措施1.關于傳染病和免疫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唾液中的溶菌霉的殺菌作用和接種麻疹疫苗預防麻疹,都屬于特異性免疫???????B.?加強鍛煉增強免疫力、搞好個人衛生都是預防傳染病措施中的切斷傳播途徑C.?日前可能直接或間接接觸到艾滋病患者或HIV攜帶者的人都是艾滋病易感人群?????D.?免疫對人體總是有益的,人體的免疫功能越強越好2.我國科學家屠呦呦成功研制出治療瘧疾的青蒿素,榮獲諾貝爾獎。從預防傳染病來看,對瘧疾患者及時治療屬于(??? )A.?消滅病原體???????????B.?保護易感人群??????????C.?控制傳染源???????????D.?切斷傳播途徑3.香港大學醫學院5月24日在港發布最新研究報告,顯示哺乳動物可通過飛沫傳播H7N9禽流感病毒.這給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以下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病毒有細胞結構,但不能獨立生活B.?衛生部門及時撲殺染病家禽,這屬于控制傳染源C.?對禽類養殖場所進行嚴格消毒,這屬于切斷傳播途徑D.?及時給未染病禽類注射相關藥物,提高其免疫力,這屬于保護易感者4.我國每年死于肺結核的兒童居各類傳染病之首。為加強防治,一旦發現肺結核患者應立即:①給患者打針、吃藥、隔離治療;②對患者的房間及用具消毒;③給接觸患者的人進行預防注射。這些措施分別屬于預防傳染病措施中的(? ??) A.?控制傳染源、控制傳染源、保護易感人群???????????B.?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C.?保護易感人群、控制傳染源、控制傳染源???????????D.?保護易感人群、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5.人類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傳染病。接種乙肝疫苗是目前最佳、最有效的預防措施。 (1)注射乙肝疫苗在免疫學上屬于???????? (可多選)。 A.?自然免疫?????????????B.?人工免疫?????????????C.?非特異性免疫????????????D.?特異性免疫(2)在注射乙肝疫苗后,在B淋巴細胞的干預下,人體內會產生相應的具有記憶和識別功能的________。 6.(2017?紹興)近年來,寨卡病毒在許多國家爆發和流行。寨卡病毒可通過蚊子叮咬傳播。科學家們正致力于新型疫苗研發,以有效地控制該傳染病的流行。 (1)對疫區進行滅蚊是預防該傳染病措施的________。 (2)人們可通過注射疫苗來提高對該病的免疫能力,這種免疫屬于________(選填“特異性”或“非特異性”)免疫。 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傳染病,同時也是在人和動物間高度傳染的疾病,典型的禽流感病毒有H5N1、H7N7、H7N9等.若有H7N9禽流感疫情發生,應將疫區內的禽類全部捕殺,并焚燒或掩埋;易感人群可以接種H7N9禽流感疫苗進行預防. (1)資料中“將疫區內的禽類全部捕殺,并焚燒或掩埋”的做法屬于預防傳染病措施中的________?. (2)接種H7N9禽流感疫苗,可以提高人體對該傳染病的抵抗力,這種免疫類型屬于________?免疫,在免疫學上該疫苗相當于________?.(填“抗原”或“抗體”) (3)某禽類養殖場在H7N9禽流感疫情發生前,已經給所有禽類接種過H5N1禽流感疫苗,你認為該養殖場的這種做法能否預防H7N9禽流感,為什么?________. 8.?“關愛生命,注重健康”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非常重要.閱讀材料回答問題.艾滋病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 (英文縮寫為“HIV”)引起的,HIV感染然提后會逐步破壞免疫細胞,最終造成人體免疫功能缺陷.HIV侵入人體后,刺激人體產生HIV抗體,通過檢測 血液匯總的HIV抗體,就可以確定一個人是否感染HIV.HIV傳播主要通過三個途徑:性接觸、血液傳播和母嬰傳播.一般的接觸交往或護理工作時不會傳染 上艾滋病的. (1)艾滋病的病原體是________?. (2)HIV侵入人體后,刺激人體產生HIV抗體,這種免疫屬于________?免疫. (3)在接受任何針刺皮膚的醫療操作時,要求使用一次性或經過嚴格消毒的器械.這在控制傳染病流行的措施上屬于________?. (4)處于青春期的我們當遇到困難或挫折感到彷徨、壓抑時,需要及時調節心理.下列屬于積極健康的心理調節方式的有 ________?填代號).A.要求父母滿足自己所有的要求? B.積極參加體育運動,緩解壓力? C.在合適的場所大喊幾聲、大哭一場?? D.抽煙解悶、借酒消愁? E.通宵上網玩游戲,轉移注意力? F.向朋友、父母、老師傾訴,尋得他們的幫助 9.(2016?臺州)我國科學家屠呦呦因研制抗瘧疾新藥青蒿素,獲得2015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瘧疾是瘧原蟲侵犯紅細胞而引起的血液傳染病.人體紅細胞的主要功能是????? . A.?加速血液凝固????????????B.?抵抗入侵的病菌?????????????C.?運輸氧和部分二氧化碳(2)對瘧疾患者進行隔離治療,在防治傳染病的措施中屬于________. 10.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巴斯德將狂犬的唾液注射到兔的體內,兔患狂犬病而死,他將死兔的腦和脊髓通過處理,弱化成疫苗,注射到正常狗的體內,狗獲得了對該病的免疫力。后來,有一男孩被狂犬咬傷,不治必死,在狂犬病發病潛伏期內,巴斯德多次對其接種弱化病毒,男孩果然平安無事。材料二: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它和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禽流感等同屬于一類傳染病,發病后幾乎全部死亡。材料三:今年元月27日,湖南瀏陽某鄉3歲幼女被惡狗咬傷,當日在診所注射狂犬病疫苗,但仍于2月23日不幸死亡。專家分析,對創傷深廣、嚴重者,除按要求注射狂犬疫苗外,還應在24小時內注射高效抗病毒血清一劑,才能有效防治。 (1)引起動物患狂犬病的病毒,從傳染病的角度來講它屬于________。 (2)巴斯德為發病前的男孩接種弱化病毒,從免疫的角度,弱化病毒疫苗屬于________,男孩獲得免疫力的方式是________。 (3)從免疫角度分析,材料三中所用的的抗病毒血清,與巴斯德給男孩接種的弱化病毒的不同是:________。 (4)現在,很多人喜歡養狗、貓等寵物,這為狂犬病傳播帶來隱患。近年來我市狂犬病發病率呈上升趨勢。請結合所學知識談一談如何防治狂犬病(提出至少二條具體措施)? 考點三:人體健康與保健1.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日益成為人們關注的話題。下列相關敘述科學的是(?? ) A.?青少年正處于生長發育時期,每天進食大量魚肉、豆制食品有益而無害????????B.?由于防腐劑、色素對人體有害,故絕不攝入任何含有防腐劑、色素等添加劑的食品C.?亞健康是處于健康和疾病之間的一種狀態,故處于亞健康狀態的人可任其自然????????D.?健康不僅包括生理健康、身心健康,還包括社會關系健康,我們應樹立正確而全面的健康觀念2.下列關于合理營養的說法錯誤的是( ) A.?食物要多樣化,不偏食、不挑食B.?高血壓患者應少吃鹽,盡量少吃肥肉和葷油C.?正處于生長發育期的青少年要多吃魚、肉,少吃水果、蔬菜D.?素食和葷食要搭配著吃3.教育部日前發布有關禁煙通知,要求“禁止在中小學幼兒園內吸煙”。“吸煙有害健康”,這已經成為大家的共識,但在實際生活中總是能夠聽到不同的聲音,如“某人抽煙很厲害,但身體卻很好”。其實要證明抽煙與健康之間有無關系,除了探尋背后的科學原理外,還可以讓數據來說話,但這個數據不能限于個案,而應該來自充足的統計。對于說明抽煙與健康間的關系,下列統計數據沒有價值的是( ? ? ) A.?在人群中,抽煙的人所占的比例?????????????????????????B.?在抽煙的人群中,患某種相關疾病的比例C.?在抽煙的人群中,沒有患各種相關疾病的比例????D.?在不抽煙的人群中,沒有患各種相關疾病的比例4.當遇到心情不好的情況時,應該通過某些方式來調節情緒,下列方式可行的是(??? )①有意識地轉移話題?②向親人或朋友傾訴甚至大哭一場?③找一個適當的理由來安慰自己④做些自己喜歡的事情,如聽音樂、看電視、練書法等⑤用甩枕頭、打沙袋等方式宣泄內心的煩惱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5.如圖所示是人進食后的血糖含量變化曲線。(1)正常人在進食后,由于大量葡萄糖吸收進入血液,血糖________,但一般在2小時后又可恢復到正常范圍。這是由于在________的調節下,使血糖處于?________狀態。 (2)糖尿病患者在進食后,相應地血糖含量比正常人________?得多。原因是糖尿病患者________?分泌過________?,從而引起血糖濃度過________?,以致腎小管無法將________?全部吸收,于是________? 隨尿液排出。 (3)糖尿病難以根治,一般控制病情的辦法有:控制和調節?________?,適當鍛煉,注射________? 。 6.癌癥是嚴重危害人體健康和生命的疾病。(1)如圖是根據調查所獲得的引起癌癥的各項因素所占比例的示意圖。由圖可知,最重要的預防癌癥的措施是良好的飲食習慣和________。 (2)癌癥屬于________ (填“非傳染性疾病”或“傳染性疾病”)。 7.經常熬夜會導致人體“生物鐘”紊亂,“生物鐘”紊亂的人記憶力是否會下降呢?帶著這個問題,科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做了如下探究:①將32只健康老鼠(年齡、大小等條件均相似)隨機平均分成兩組,飼養在兩個相同的鼠籠中,分別標上A組、8組。②利用遮光布和燈光等方法打亂A組老鼠的“生物鐘”,B組老鼠保持自然晝夜節律不變。保持其他條件都相同進行飼養。③飼養四個星期后,讓A、B兩組老鼠走同一迷宮,記錄老鼠從入口到達出口所用的時間。5小時后讓A、B兩組老鼠第二次走原來的迷宮。獲得數據如下表:組別老鼠走迷宮所用平均時間(s)第一次第二次A90.2283.53B32.4020.25(1)B組實驗的作用是________;(2)根據實驗結果,我們可以發現________(填“A”或“B”)組老鼠記憶力比較差;(3)受該實驗的啟發,請你對青少年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出一條建議:________。8.平衡是人體保持健康的基本要求。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肥胖者常會得“脂肪肝”。這是因為攝入的能量長期超過能量的消耗量,多余血糖就會轉化為________儲藏于肝臟,進而轉變為脂肪附在肝臟上。(2)有研究表明, Ⅱ型糖尿病與肥胖密切相關, 肥胖程度越嚴重,Ⅱ型糖尿病的發病幾率越高。其原因是肥胖者血糖含量長期處于較高狀態,人就需要分泌更多的________(填激素名稱) 來維持血糖處于正常水平,由于過度工作,使產生這一激素的器官功能漸漸衰竭,最終喪失功能。(3)糖尿病現在還無根治辦法,然而積極鍛煉、“吃出健康”可以有效預防。下列有關青少年飲食的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 ①粗糧細糧,合理搭配;②適量食用魚、核桃等健腦食品;③少吃蔬菜多吃肉;④飲食要定量;⑤多吃含蛋白質和脂肪豐富的夜宵。(4)血液常規檢查是獲取人的身體是否處于平衡狀態的重要途徑。 若一個人的血常規檢查出“甘油三脂高、膽固醇高”即俗稱的高血脂,則該人患________病的風險就很大。專題二十二 人體的免疫與傳染病相關問題考點解析☆目標分解b級目標:說明傳染病的傳播環節及預防措施;識別人體特異性免疫與非特異性免疫、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抗原和抗體。c級目標:健康生活與人體免疫及傳染病的綜合分析。目標分解:①人體免疫的相關問題辨析②傳染病的傳播環節及預防措施③人體健康與保健考點剖析☆聚焦高頻考點一:人體免疫的相關問題辨析1.在人體針對病原體的抵抗中,下列屬于特異性免疫的是(??? ) A.?淋巴細胞產生抗體消滅病原體???????????????????????????????B.?皮膚的角質層阻擋病原體侵入人體C.?鼻黏膜分泌黏液消滅病原體???????????????????????????????????D.?吞噬細胞從血管進入組織吞噬和消化病原體【答案】A 【解析】特異性免疫又稱獲得性免疫或適應性免疫,是一種經由與特定病原體接觸后,產生能識別并針對特定病原體啟動的免疫反應。非特異性免疫又稱天然免疫或固有免疫。它和特異性免疫一樣都是人類在漫長進化過程中獲得的一種遺傳特性,但是非特異性免疫是人一生下來就具有,而特異性免疫需要經歷一個過程才能獲得。A、淋巴細胞產生抗體消滅病原體,是有針對性的消滅病原體,是特異性免疫;故A正確;B、皮膚角質層阻擋病原體,是不加區分的;屬于非特異性免疫;故B錯誤;C、鼻粘膜的粘液消滅病原體,是阻擋空氣中的細菌的,不加區分,屬于非特異性免疫;故C錯誤;D、吞噬細胞的吞噬作用也是不加以區分的,屬于非特異性免疫;故D錯誤;2.(2017·寧波)水痘是一種春季多發的呼吸道傳染病,常用接種水痘疫苗的方法來進行預防。接種的水痘疫苗和所屬的免疫類型分別是( ) A.?抗體,特異性免疫????? ?B.?抗原,特異性免疫??????C.?抗體,非特異性免疫????? ?D.?抗原,非特異性免疫【答案】B 【解析】(1)引起淋巴細胞產生抗體的抗原物質就是抗原.抗原包括進入人體的微生物等病原體、異物、異體器官等.(2)抗體是指抗原物質侵入人體后,刺激淋巴細胞產生的一種抵抗該抗原物質的特殊蛋白質,可與相應抗原發生特異性結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組織液及外分泌液中接種的疫苗是由病原體制成的,只不過經過處理之后,其毒性減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體,進入人體后能刺激淋巴細胞產生相應的抗體,增強抵抗力,從而避免傳染病的感染.因此,接種的水痘疫苗屬于抗原;抗體具有特異性,因此接種的水痘疫苗所屬的免疫類型是特異性免疫.3.(2017·臺州)閱讀下列資料,回答問題:【資料一】科學家曾做過如下試驗:把一種致病的鏈球菌涂在健康人的清潔皮膚上,兩小時后再檢查,發現90%以上的鏈球菌都被消滅了。【資料二】水痘流行時,已經接種過水痘疫苗的人會安然無恙,而沒有接種或沒有得過水痘的人則容易得水痘。 (1)皮膚抵御鏈球菌入侵的過程屬于________免疫。 (2)從傳染病預防措施來看接種水痘疫苗屬于________。 【答案】(1)非特異性或自然(2)保護易感人群或保護易感者 【解析】人體免疫有非特異性免疫(先天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后天性免疫)兩種類型。非特異性免疫又稱天然免疫或固有免疫,它是人類在漫長進化過程中獲得的一種遺傳特性,是人一生下來就具有。 特異性免疫又稱獲得性免疫或適應性免疫,這種免疫只針對一種病原。是獲得免疫經后天感染(病愈或無癥狀的感染)或人工預防接種(菌苗、疫苗、類毒素、免疫球蛋白等)而使機體獲得抵抗感染能力。預防傳染病的措施有: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1)鏈球菌涂在健康人的清潔皮膚上90%以上都被消滅是人體依靠自身免疫系統完成的免疫是非特異性免疫或自然免疫;(2)預防傳染的措施有: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接種水痘應該屬于保護易感人群。4.用小鼠A、B做如圖甲實驗,圖乙反映的是小鼠先后感染同種細菌后,血液中相應抗體產生的情況,據此請回答如下問題:(1)假設B鼠注射S疫苗后,第二天注射S病原體,則B鼠會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2)根據圖中信息,對于某些預防接種有什么指導意義?________?理由是什么?________。 【答案】(1)死亡;注射疫苗的時間太短,B鼠體內還沒有產生針對病原體的特異性免疫,會很快因感染而死亡。(2)某些預防接種應進行兩次或多次;因為從圖中可知當動物再次受到抗原刺激之后的抗體,產生抗體和到達抗體水平高峰的時間比初次明顯提前,而且抗體水平也明顯提高,持續時間也增長 【解析】此題涉及的免疫應該是特異性免疫中的體液免疫,B細胞是參與體液免疫的致敏B細胞。在抗原刺激下轉化為漿細胞,合成免疫球蛋白,能與靶抗原結合的免疫球蛋白即為抗體。從乙圖可以發現此種免疫的一些特點。(1)從乙圖可以看出受感染后抗體的產生需要一定的時間,所以B鼠注射S疫苗后,第二天注射S病原體,B鼠會死亡,從乙圖給的信息可知注射疫苗后要一段時間后體內才會產生抗體,第二天就注射S病原體此時由于注射疫苗的時間太短,B鼠體內還沒有產生針對病原體的特異性免疫,會很快因感染而死亡。(2)根據乙圖中第一次感染后產生抗體的量和第二次感染產生抗體的量告訴我們,某些預防接種應進行兩次或多次,理由是從圖中可知當動物再次受到抗原刺激之后的抗體,產生抗體和到達抗體水平高峰的時間比初次明顯提前,而且抗體水平也明顯提高,持續時間也增長。考點二:傳染病的傳播環節及預防措施1.(2017?溫州)為了預防麻疹、風疹的流行,衛生部門與學校共同采取下列措施,其中屬于保護易感人群的是(? ) A.?保持教室清潔與通風???????????????????????????????????B.?要求飯前便后勤洗手C.?注射麻疹、風疹疫苗???????????????????????????????????D.?要求發燒時及時就醫【答案】C 【解析】傳染病的預防措施有: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傳染病是指由病原體引起的,能夠在人與人之間、人與動物之間傳播的疾病.A、教室內保持清潔和開窗通風屬于切斷傳播途徑,A錯誤;B、勤洗手、勤換衣屬于切斷傳播途徑,B錯誤;C、注射麻疹、風疹疫苗,屬于保護易感人群,C正確;D、要求發燒時及時就醫,屬于控制傳染源,故D錯誤。2.? 2019年22日下午,中國農業農村部發布消息稱,云南省華坪縣發生一起家禽H5N6亞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為2019年首例。目前當地已啟動重大動物疫情應急預案,按照防治技術規范要求,依法防控、科學防控,切實做好疫情處置工作。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 A .H5N6病毒是本次禽流感的傳染源B .禽流感屬于消化道傳染病C .為預防禽流感,出門應該戴口罩,這屬于保護易感人群D .對于病雞要及時銷毀,不讓活禽流入市場,目的是控制傳染源E .為防止禽流感疫情蔓延,疫區周圍3km2以內的家禽必須全部捕殺,目的是切斷傳播途徑【答案】 DE 【解析】H7N9型禽流感是一種新型禽流感,具有傳染性和流行性的特點,流行的環節有: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 A、傳染源是指能夠散播病原體的人或動物,H7N9禽流感病毒屬于病原體,錯誤; B、禽流感屬于呼吸道傳染病,錯誤; C、為預防禽流感,出門應該戴口罩,這屬于切斷傳播途徑,錯誤; D、預防傳染病的預防措施有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和保護易感染群,把病雞要及時銷毀,不讓活禽流入市場,屬于控制傳染源,正確; E、 疫區周圍3km2以內的家禽必須全部捕殺,目的是切斷傳播途徑?,正確。3.(2016?杭州)幽門螺旋桿菌是一種具有螺旋結構及鞭毛的細菌,當人胃部表皮細胞受到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時,會分泌水解酶(FUCA2),催化水解糖蛋白氨鏈上的巖藻糖;幽門螺旋桿菌可以攝入胃部表皮細胞上巖藻糖的水解產物,獲得生長的養分與能量,此外,幽門螺旋桿菌可能過飲食等途徑傳染給健康人,根據上述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幽門螺旋桿菌與霉菌在細胞結構上最本質的差異是________; (2)FUCA2的催化作用具有________的特點,若按同化作用的方式進行區分,幽門螺旋桿菌的營養方式屬于________; (3)幽門螺旋桿菌可以通過________方式繁殖后代,從生態學角度看,某患者胃部所有幽門螺旋桿菌可以作為一個________; (4)聚餐時使用“公筷”有利于預防幽門螺旋桿菌傳染,這種預防傳染病流行的措施屬于________. 【答案】(1)沒有成形的細胞核(2)專一性、高效性;異養(3)分裂;種群(4)切斷傳播途徑 【解析】(1)細菌的都是單細胞的,基本結構包括細胞壁、細胞膜、只有DNA集中的區域,沒有成形的細胞核,有些細菌的細胞壁外面莢膜、鞭毛;細菌細胞內沒有葉綠體,營養方式是異養;分裂生殖;有些細菌在條件惡劣時能形成休眠體芽孢.(2)真菌的基本結構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沒有葉綠體,營養方式是異養;孢子生殖.(3)傳染病是由病原體引起的,能在生物體之間傳播的一種疾病,具有傳染性和流行性等特點.預防傳染病的措施有三個,一是控制傳染源,二是切斷傳播途徑,三是保護易感人群,據此答題.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細菌、真菌結構的異同點.(1)細菌是單細胞生物,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屬于原核生物;霉菌屬于真菌,細胞內有成形的細胞核,屬于真核生物.(2)酶的催化作用具有專一性、高效性等特點.細菌細胞內沒有葉綠體,營養方式是異養.(3)細菌通過分裂方式繁殖.從生態學角度看,某患者胃部所有幽門螺旋桿菌可以作為一種群.(4)預防傳染病的措施有三個,一是控制傳染源,二是切斷傳播途徑,三是保護易感人群,聚餐時使用“公筷”有利于預防幽門螺旋桿菌傳染,這種預防傳染病流行的措施屬于切斷傳播途徑.考點三:人體健康與保健1.下列與人體健康相關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抽血化驗時,針頭刺入的血管是動脈B.?測量血壓時,通常測得的是上臂靜脈血管中血液的壓強C.?小腦病變時,可能會出現走路不穩、動作不協調的現象D.?大量出汗時,腎小管對水分的重吸收量減小【答案】C 【解析】此題主要考查脊髓和腦的結構及其功能、血管的結構功能、血壓等知識,結合題意答題.A、動脈血管壓力太大,抽血以后不容易止血,靜脈血管一般都位于淺表部位,且壓力小,容易止血,所以醫生抽血時針刺入體表的靜脈血管.不符合題意.B、血壓是指血液在血管中流動時血液對血管壁的側壓力,通常指體循環的動脈血壓,測量血壓一般用血壓計在上臂肱動脈處測得,不符合題意.C、小腦的主要功能是使運動協調、準確,維持身體的平衡.如果一個人走路搖晃,站立不穩,動作不協調,發生病變的部位可能是小腦.符合題意.D、出汗是人體排泄和調節體溫的一種生理功能,大量出汗時,腎小管對水分的重吸收量不減小,不符合題意.2.下列關于“禁毒”、“預防艾滋病”的認識正確的是( ) A.?吸食毒品對身體沒有傷害,是一種時尚B.?作為青少年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拒絕不良誘惑C.?艾滋病可通過空氣、飛沫傳播,我們要與艾滋病患者隔離D.?靜脈注射毒品沒有感染艾滋病的風險【答案】B 【解析】毒品對中樞神經系統和周圍神經系統都有很大的損害,可產生異常的興奮、抑制等作用,出現一系列神經、精神癥狀,如失眠、煩躁、驚厥、麻痹、 記憶力下降、免疫力降低、性格孤僻、意志消沉、周圍神經炎等.對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和生殖系統等都會造成嚴重的危害。艾 滋病,即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癥的簡稱,是人類因為感染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導致免疫缺陷,后期發生一系列并發癥及腫瘤,嚴重者可導致死亡的綜合 征。目前,艾滋病已成為嚴重威脅世界人民健康的公共衛生問題。1981年,人類首次發現HIV。目前,艾滋病已經從一種致死性疾病變為一種可控的慢性病。A、毒品會影響人體的健康,危害極大,如失眠、煩躁、驚厥、麻痹、記憶力下降、主動性降低、性格孤僻、意志消沉、周圍神經炎等,A錯誤;B、我們都要杜絕毒品,尤其是青少年,要堅決遠離毒品,堅決杜絕“第一口”,吸毒往往是從第一口開始的,一旦開始,就會成癮,B正確;C、艾滋病病毒也不會通過空氣、飲水、食品、以及未消費的餐具、衣服被褥、貨幣等物品而傳染.一般也不必擔心與艾滋病病人握手、輕吻或共用電話、馬桶、桌椅等而被感染.所以與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感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觸不會感染艾滋病,C錯誤;D、靜脈注射吸毒、與他人共用被感染者使用過的、未經消毒的注射工具,是一種非常重要的HIV傳播途徑,因此要拒接毒品,珍愛生命,D錯誤。3.(2016?臺州)牛奶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本草綱目》中說牛奶有“返老還童”的功效,“奶茶”是否也具有類似的功效?【查閱資料】食醋中的酸性物質會使蛋白質凝固和沉淀.【實驗步驟】①在盛有100毫升某奶茶的燒杯中,加入足量的食醋,充分攪拌后過濾、干燥,稱量濾渣的質量.②選取4種品牌的純牛奶各100毫升,分別倒入4個燒杯,重復步驟①操作.【數據記錄】如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從樣品的選取上看,該實驗存在的缺陷是________. (2)下列因素會對濾渣質量多少產生影響的是 ??????? . A.?倒入食醋的量???????????????????B.?被測樣品的體積???????????????????C.?燒杯的大小(3)上述實驗只能粗略測定蛋白質的含量,準確檢測的方法之一是:先對樣品進行氮元素質量的測定,再根據蛋白質中氮元素的含量約16%,折算成蛋白質的質量,已知牛奶、奶茶中的營養成分有蛋白質、脂肪、糖類等,那么,利用這種方法檢測牛奶、奶茶中的蛋白質含量,其前提條件是________. (4)據統計,我國人均乳制品消費量只及世界人均的1/3,而白酒的消費量卻與牛奶相似,可見,提高健康飲食的意識勢在必行,下列觀點和做法合理的是 ?????????? . A.?選擇食品前,影響研讀其標簽?????????????????????B.?購買食品時,主要看口味C.?食品價格越貴,對健康越有益?????????????????????D.?根據膳食平衡,選擇食品.【答案】(1)奶茶樣品單一(2)A,B(3)奶茶中脂肪、糖類物質中不含有氮元素(4)A,D 【解析】(1)根據從樣品的選取上看,該實驗存在的缺陷是奶茶樣品單一進行解答;(2)根據所取食醋和樣品的量的多少回影響生成沉淀的質量,而燒杯的大小不會造成對濾渣質量多少產生影響進行解答;(3)根據氮元素的含量求出蛋白質的含量,前提是奶茶中脂肪、糖類物質中不含有氮元素才能計算出蛋白質的含量進行解答;(4)根據食品安全與人體健康的關系進行解答.本題考查了常見物質成分的推斷,完成此題,可以依據物質的性質進行.(1)從樣品的選取上看,該實驗存在的缺陷是奶茶樣品單一;故填:奶茶樣品單一;(2)所取食醋和樣品的量的多少回影響生成沉淀的質量,而燒杯的大小不會造成對濾渣質量多少產生影響;故選:AB;(3)氮元素的含量求出蛋白質的含量,前提是奶茶中脂肪、糖類物質中不含有氮元素才能計算出蛋白質的含量;故填:奶茶中脂肪、糖類物質中不含有氮元素;(4)A.選擇食品前,影響研讀其標簽,觀察是否安全,故A正確;B.購買食品時,不能主要看口味,還應該關注其營養成分,故B錯誤;C.食品價格越貴,不一定對健康越有益,故C錯誤;D.根據膳食平衡,選擇食品,要合理膳食,故D正確.4.《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成人平均每天食鹽攝入量應在6克以下。據調查,我國成人平均每天食鹽攝入量為10.5克。 (1)高鹽飲食容易引發______。A.?傳染病???????????????????????????????????B.?遺傳病???????????????????????????????????C.?心血管疾病(2)人體攝入食鹽后,主要在________被吸收進入血被循環。(3)某品牌低鈉鹽含氯化鈉70%,氯化鉀30%。若某人每天攝人食鹽6克,現以該低鈉鹽代替食鹽,則每天可減少多少克鈉元素的攝入??(結果精確到0.1) 【答案】 (1)C(2)小腸(3)6克低鈉鹽比6g食鹽減少的氯化鈉的質量:6克×30%=1.8g氯化鈉中鈉元素的質量分數: ×100%≈39.3%每天可減少鈉元素的攝入量:1.8g×39.3%≈0.7g【解析】(1)從高鹽的影響分析。(2)小腸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3)結合鈉元素的質量分數進行計算即可。(1)高鹽會使血液中Na+濃度過高,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傳染病是由病原體引起的在人群中傳播的疾病;遺傳病是先天的,通過遺傳傳遞給下一代的。(2)食鹽屬于無機鹽,主要在小腸處被吸收進入血被循環。(3)先求出6克低鈉鹽比6g食鹽減少的氯化鈉的質量=6克×30%=1.8g,在求出氯化鈉中鈉元素的質量分數= 23g/58.5g ×100%≈39.3%,最后結合起來求出每天可減少鈉元素的攝入量:1.8g×39.3%≈0.7g。考點過關☆專項突破考點一:人體免疫的相關問題辨析1.過敏反應又叫變態反應,指抗體被同一抗原物質再次刺激后產生的一種異常或病理性免疫反應。誘發過敏反應的物質稱為過敏原,下列有關過敏原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過敏原是一類抗原???????????????????????????????????????????? ??B.?能刺激B淋巴細胞產生抗體C.?花粉、牛奶、汽車排放的廢氣都可能成為過敏原??D.?過敏原是一類免疫球蛋白?【答案】D 【解析】過敏反應是由免疫系統對抗原(該抗原稱為過敏原)的免疫反應造成的。進入人體后能夠引起機體產生免疫反應的任何體外物質都稱為抗原,如細菌、病毒、移植器官、花粉等。當然,自身的組織或細胞有時也會成為抗原,如癌細胞。本題要注意區分抗原和抗體,抗體是一類免疫球蛋白。過敏原是一類抗原,能刺激B淋巴細胞產生抗體,花粉、牛奶、汽車排放的廢氣都可能成為過敏原。進入人體后能夠引起機體產生免疫反應的任何體外物質都稱為抗原,D選項符合題意。2.下列有關免疫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 ? A.?特異性免疫一般只能對特定的病原體或異物起作用??????????B.?計劃免疫有利于保護少年兒童健康成長,提高人口素質C.?免疫對人體總是有益的,人體的免疫能力越強越好??????????D.?SARS病患者痊愈后,其體內有抵抗SARS病毒的抗體【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對免疫的理解和認識。衛生防疫部門有計劃地對易感人群進行預防接種,使他們獲得免疫,從而達到控制和消滅某種傳染病的目的,這種方法叫做計劃免疫。對病原體的抵抗,不針對某一種特定的病原體,而是對多種病原體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這種保護性生理功能稱為非特異性免疫。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都屬于特異性免疫,人體的免疫功能是由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A.特異性免疫一般只能對特定的病原體或異物起作用。A不符合題意。B.計劃免疫是有計劃地對易感人群進行預防接種,使他們獲得免疫,有利于保護少年兒童健康成長,提高人口素質。B不符合題意。C.免疫功能過強時,抗體或淋巴細胞會失去分辨“自我”和“非我”能力,把自身的某些細胞和組織當做入侵的抗原而攻擊,發生自身免疫反應,導致自身免疫病。C符合題意。D.SARS病患者痊愈后,其體內有抵抗SARS病毒的抗體。D不符合題意。3.人體非特異性免疫功能在病原體感染時,參與范圍廣,發揮作用快,是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線和預防疾病的主力軍。在病毒、細菌等還沒有特效藥物治療的情況下,提高人體非特異性免疫是非常重要的。下列不屬于非特異性免疫的是 (??? ?) A.?干擾素抑制肝炎病毒???????????????????????????????????????????B.?接種卡介苗預防結核病C.?皮膚防止細菌侵入人體???????????????????????????????????????D.?唾液中溶菌酶殺死細菌【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對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的區別和聯系的認識。對病原體的抵抗,不針對某一種特定的病原體,而是對多種病原體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這種保護性生理功能稱為非特異性免疫。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都屬于特異性免疫,人體的免疫功能是由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非特異性免疫對病原體的抵抗,不針對某一種特定的病原體,而是對多種病原體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所以干擾素抑制肝炎病毒、皮膚防止細菌侵入人體、唾液中溶菌酶殺死細菌都屬于非特異性免疫類型。接種卡介苗預防結核病屬于特異性免疫。接種的疫苗相當于抗原,可誘導免疫系統產生記憶細胞,以當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時迅速增殖分化產生免疫應答。4.如圖所示漫畫表示人體受到某種病原體感染時發生的免疫反應,②代表人體內的淋巴細胞,據圖回答:(1)若圖中①沒有細胞結構,只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則該生物是________; (2)當①侵入人體后,會刺激淋巴細胞產生一種抵抗它的特殊蛋白質[③]________,使人體獲得相應的免疫力。 【答案】(1)病毒(2)抗體 【解析】第三道防線是后天獲得的,只針對某一特定的病原體或異物起作用,這種免疫叫做特異性免疫;非特異性免疫人體的第一、二道防線是人人生來就有的,對多種病原體都有防御功能的免疫,叫非特異性免疫。(1)圖中②代表人體內的淋巴細胞,則表示病原體的是①,若該病原體沒有細胞結構,只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則它是病毒;(2)當①侵入人體后,會刺激淋巴細胞產生一種抵抗它的特殊蛋白質[③]抗體,使人體獲得相應的免疫力。5.(2017?杭州)呼吸道感染、皮膚燒傷等都容易發熱,發熱是人體抵抗疾病的一種生理性防御反應。發熱時,體內白細胞數量增多,代謝速度加快,有利于身體戰勝疾病。但持續高燒是有危險的,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1)正常人體產熱與散熱保持動態平衡時,體溫一般維持在________℃左右。這個動態平衡的調節過程受人體腦干的________控制。 (2)皮膚燒傷易感染主要是因為人體免疫系統中的________功能大幅度降低,病原體大量入侵體內。(選填“特異性免疫”、“非特異性免疫”或“人工免疫”) (3)根據有關酶的知識,簡述持續高燒帶來的危害。________。 【答案】(1)37;體溫調節中樞(2)非特異性免疫(3)酶的催化活性受溫度影。當人體體溫過高,酶的活性會降低,影響人體正常代謝 【解析】(1)人的正常體溫是37℃,體溫調節中樞位于腦干內;(2)人的免疫分為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非特異性免疫包括:皮膚和黏膜不僅能阻擋病原體侵入人體,而且他們的分泌物還有殺菌作用.體液中的殺菌物質能破壞多種病菌的細胞壁,使病菌溶解而死亡,有些組織和器官中含有的吞噬細胞能吞噬和消滅侵入人體的各種病原體.特異性免疫是由免疫細胞和免疫器官共同組成的人體的第三道防線共同完成的; (3)消化酶的活性受溫度的影響。(1)人的正常體溫是37℃,體溫調節中樞位于腦干內;(2)第一道防線是由皮膚和黏膜構成的,他們不僅能夠阻擋病原體侵入人體,而且它們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還有殺菌的作用,這種免疫能力是人一出生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對多種病原體有免疫作用.為非特異性免疫,大面積燒傷致使皮膚受損,病人若護理不當,是人體的非特異性免疫能力減弱,所以容易發生感染而引起嚴重后果;(3)食物的消化需要消化酶的參與,而消化酶的活性受溫度的影響:低溫和高溫都會抑制消化酶的活性;人體在發燒時,過高的體溫抑制了消化酶的活性,使進入體內的食物不能及時得到消化,因此持續高燒往往伴有消化不良。6.克拉霉素是一種常用的抗生素,可用于治療某些病菌引起的扁桃體炎、支氣管炎等疾病。 (1)由某些病菌引起的皮膚傷口感染也可以用克拉霉素治療。皮膚是人體抵抗病原體侵人的第一道防線,具有________免疫的作用。(選填“特異性”或“非特異性”) (2)當前,濫用抗生素現象比較嚴重,危害了人們的健康。下列為幾位同學關于使用抗生素的一些觀點,其中合理的有______。(可多選) A.?某次咳嗽時,服用一種抗生素后很快痊愈;如以后再咳嗽,堅持用這種抗生素B.?咳嗽的致病原因有多種,不是所有的咳嗽都須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C.?為了避免浪費,咳嗽時應先服用以前用剩的抗生素,若無效再尋醫就診??????????D.?抗生素的治療效果與用藥量有關,為了早日痊愈,應盡量增加用藥量E.?即使某種抗生索的治療效果較好,也不應長期使用,因為這樣易使病菌產生耐藥性,從而彩響自身健康【答案】(1)非特異性(2)B,E 【解析】解題關鍵在于掌握理解非特異性免疫的組成和特點。(1)非特異性免疫是生來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對多種病原體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線,其中第二道防線是由皮膚和黏膜及其分泌物組成。皮膚是人體抵抗病原體侵人的第一道防線,具有非特異性免疫的作用。(2)當前,濫用抗生素現象比較嚴重,危害了人們的健康。其中合理的有咳嗽的致病原因很多種,不是所有的咳嗽都需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使某種抗生素的治療小朵較好,也不應長期使用,因為這樣易使病菌產生耐藥性,從而彩響自身健康,BE正確。7.據報道英國癌癥研究會通過臨床試驗證實:生物免疫治療有望取代化療成為抗 癌“新利器”.生物免疫治療是給機體補充足夠數量的免疫細胞和相關分子,它可以精確識 別狡猾的、善于偽裝的癌細胞,幫助免疫系統對癌細胞發動攻擊,提升人體免疫系統的自主抗癌能力. (1)報道中的“生物免疫療法”屬于________(填“特異性”或“非特異性”)免疫,從而提高人體的________(填“免疫監視”或“自我穩定”)功能. (2)癌細胞由于具有以下?????? 特征,最終可能導致患者死亡. A.?細胞會不間斷分裂??????????????????????????????????????B.?細胞萎縮、體積變小C.?細胞核消失,失去遺傳物質??????????????????????D.?細胞會轉移,侵犯新的組織【答案】(1)特異性;免疫監視(2)AD 【解析】(1)非特異性免疫是生來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對多種病原體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線.(2)特異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線,產生抗體,消滅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對特定的病原體有防御作用.是患過這種病或注射過疫苗后獲得的.(3)免疫的功能包括:自身穩定(清除體內衰老的、死亡的或損傷的細胞)、防御感染(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發生、維護人體健康)、免疫監視(識別和清除體內產生的異常細胞如腫瘤細胞),但免疫并不是總對人體有益的,如防御感染免疫功能過強會發生過敏反應,自身穩定的免疫功能過強容易得類風濕性疾病,當免疫監視的功能異常時有可能會發生腫瘤.(4)癌細胞的主要特點:一是分裂非常快,并且可以不斷分裂,形成惡性腫瘤.二是癌細胞還可以侵入臨近的正常組織,并通過血液、淋巴等進入遠處的其他組織和器官,這就是癌的轉移. (1)“生物免疫治療是給機體補充足夠數量的免疫細胞和相關分子”,免疫細胞屬于第三道防線,因此報道中的“生物免疫療法”屬于特異性(填“特異性”或“非特異性”)免疫,從而提高人體的免疫監視(填“免疫監視”或“自我穩定”)功能.(2)癌細胞細胞會不間斷分裂、癌細胞還會轉移,侵犯新的組織,因此癌細胞最終可能導致患者死亡,故選AD.考點二:傳染病的傳播環節及預防措施1.關于傳染病和免疫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唾液中的溶菌霉的殺菌作用和接種麻疹疫苗預防麻疹,都屬于特異性免疫???????B.?加強鍛煉增強免疫力、搞好個人衛生都是預防傳染病措施中的切斷傳播途徑C.?日前可能直接或間接接觸到艾滋病患者或HIV攜帶者的人都是艾滋病易感人群?????D.?免疫對人體總是有益的,人體的免疫功能越強越好【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傳染病與人體免疫系統的關系。傳染與免疫的規律,是人類診斷、預防和治療各種傳染病的理論基礎傳染與抗傳染免疫是在一定條件下,病原微生物進入人或動物機體后,機體與病原微生物相互作用,同時存在的一個過程中的兩個方面.一方面病原微生物在機體內生長繁殖造成機體功能和組織結構一定程度的損害稱為傳染.另一方面是機體具有阻止病原微生物的侵入,限制或消滅已入侵的病原微生物,解除其毒害作用的能力,稱為免疫或抗傳染免疫. 傳染與免疫是彼此聯系而又互相作用的,隨著機體與病原微生物雙方力量的大小和變化而有不同的表現.但機體的免疫力在傳染的發生和發展中起著決定作用.A選項中,唾液的殺菌效果屬于普通免疫不是特異性免疫。A表述有誤。B選項中,搞好個人衛生是預防傳染病措施中的切斷傳播途徑,鍛煉加強免疫力不是。B表述有誤。C選項中,日前可能直接或間接接觸到艾滋病患者或HIV攜帶者的人都是艾滋病易感人群。C正確。D選項中,過強的免疫力可能導致藥物的失效,器官移植后的排異等。不是越強越好。D表述有誤。2.我國科學家屠呦呦成功研制出治療瘧疾的青蒿素,榮獲諾貝爾獎。從預防傳染病來看,對瘧疾患者及時治療屬于(??? )A.?消滅病原體???????????B.?保護易感人群??????????C.?控制傳染源???????????D.?切斷傳播途徑【答案】C 【解析】傳染病是由病原體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間傳播的疾病.病原體指能引起傳染病的細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蟲等,傳染病若能流行起來必須具備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三個環節,所以預防傳染病的措施有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瘧疾患者是病毒的攜帶者,屬于傳染源,而對病毒攜帶者進行治療屬于控制傳染源;故C正確;3.香港大學醫學院5月24日在港發布最新研究報告,顯示哺乳動物可通過飛沫傳播H7N9禽流感病毒.這給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以下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病毒有細胞結構,但不能獨立生活B.?衛生部門及時撲殺染病家禽,這屬于控制傳染源C.?對禽類養殖場所進行嚴格消毒,這屬于切斷傳播途徑D.?及時給未染病禽類注射相關藥物,提高其免疫力,這屬于保護易感者【答案】A 【解析】此題考查病毒的結構及生命活動特點、傳染病的預防措施;病毒沒有細胞結構,不能獨立生存;控制傳染病的措施有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據此答題. A、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樣,具有遺傳、變異、進化,是一種體積非常微小,結構極其簡單的生命形式.病毒沒有細胞結構,主要由內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質外殼組成,不能獨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細胞里才能進行生命活動.符合題意.B、傳染源指的是能夠散播病原體的人或是動物,衛生部門及時撲殺染病家禽,這屬于控制傳染源,不符合題意.C、傳播途徑指的是病原體離開傳染源到達健康人所經過的途徑,對禽類養殖場所進行嚴格消毒,這屬于切斷傳播途徑,不符合題意.D、保護易感人群指的是對某種傳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該病的人群,及時給未染病禽類注射相關藥物,提高其免疫力,這屬于保護易感者,不符合題意.4.我國每年死于肺結核的兒童居各類傳染病之首。為加強防治,一旦發現肺結核患者應立即:①給患者打針、吃藥、隔離治療;②對患者的房間及用具消毒;③給接觸患者的人進行預防注射。這些措施分別屬于預防傳染病措施中的(? ??) A.?控制傳染源、控制傳染源、保護易感人群???????????B.?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C.?保護易感人群、控制傳染源、控制傳染源???????????D.?保護易感人群、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答案】B 【解析】 (1)本題考查預防傳染病的措施。預防傳染病有三個措施: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2)預防傳染病的三個措施是針對傳染病的三個環節實施的。因此首先應確定所屬環節。肺結核患者屬于傳染源,因此給患者治療屬于控制傳染源。患者的房間及用具上可能沾有病原體,健康人接觸后可能感染病原體,因此對患者房間和用具消毒屬切斷傳播途徑。接觸患者的人屬易感人群,針對這一環節的措施是保護易感人群。5.人類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傳染病。接種乙肝疫苗是目前最佳、最有效的預防措施。 (1)注射乙肝疫苗在免疫學上屬于???????? (可多選)。 A.?自然免疫?????????????B.?人工免疫?????????????C.?非特異性免疫????????????D.?特異性免疫(2)在注射乙肝疫苗后,在B淋巴細胞的干預下,人體內會產生相應的具有記憶和識別功能的________。 【答案】(1)B,D(2)記憶細胞 【解析】(1)特異性免疫又稱獲得性免疫或適應性免疫,這種免疫只針對一種病原。是獲得免疫經后天感染(病愈或無癥狀的感染)或人工預防接種(菌苗、疫苗、類毒素、免疫球蛋白等)而使機體獲得抵抗感染能力。一般是在微生物等抗原物質刺激后才形成的(免疫球蛋白、免疫淋巴細胞),并能與該抗原起特異性反應。(2)免疫系統對初次抗原刺激的信息可留下記憶,即淋巴細胞一部分成為效應細胞與入侵者作戰并殲滅之,另一部分分化成為記憶細胞進入靜止期,留待與再次與進入機體的相同抗原相遇時,會產生與其相應的抗體,避免第二次得相同的病。(1)注射乙肝疫苗屬于人工免疫,B選項正確。對乙肝的免疫是后天通過獲得的,所以是特異性免疫,D選項正確;(2)由免疫系統的工作原理可知,在注射乙肝疫苗后,在B淋巴細胞的干預下,人體內會產生相應的具有記憶和識別功能的記憶細胞。6.(2017?紹興)近年來,寨卡病毒在許多國家爆發和流行。寨卡病毒可通過蚊子叮咬傳播。科學家們正致力于新型疫苗研發,以有效地控制該傳染病的流行。 (1)對疫區進行滅蚊是預防該傳染病措施的________。 (2)人們可通過注射疫苗來提高對該病的免疫能力,這種免疫屬于________(選填“特異性”或“非特異性”)免疫。 【答案】(1)切斷傳播途徑(2)特異性 【解析】解答此題的關鍵是熟練掌握傳染病的相關內容。傳染病是指由病原體引起的,能夠在人與人之間、人與動物之間傳播的疾病;預防傳染病的措施有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1)預防傳染病的措施有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滅蚊是預防該傳染病措施的切斷傳播途徑;(2)注射疫苗屬于特異性免疫。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傳染病,同時也是在人和動物間高度傳染的疾病,典型的禽流感病毒有H5N1、H7N7、H7N9等.若有H7N9禽流感疫情發生,應將疫區內的禽類全部捕殺,并焚燒或掩埋;易感人群可以接種H7N9禽流感疫苗進行預防. (1)資料中“將疫區內的禽類全部捕殺,并焚燒或掩埋”的做法屬于預防傳染病措施中的________?. (2)接種H7N9禽流感疫苗,可以提高人體對該傳染病的抵抗力,這種免疫類型屬于________?免疫,在免疫學上該疫苗相當于________?.(填“抗原”或“抗體”) (3)某禽類養殖場在H7N9禽流感疫情發生前,已經給所有禽類接種過H5N1禽流感疫苗,你認為該養殖場的這種做法能否預防H7N9禽流感,為什么?________. 【答案】(1)控制傳染源(2)特異性;抗原(3)不能,因為一種抗體只能針對特定的病原體或異物起作用 【解析】(1)資料中“將疫區內的禽類全部捕殺,并焚燒或掩埋”的做法屬于預防傳染病措施中的控制傳染源.(2)“接種H7N9禽流感疫苗”,可以刺激淋巴細胞產生抵抗H7N9禽流感的抗體,從而可以提高人體對該傳染病的抵抗力,抗體具有特異性,因此這種免疫類型屬于特異性免疫.? 注射的疫苗是由病原體制成的,只不過經過處理之后,其毒性減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體,進入人體后能刺激淋巴細胞產生抵抗相應病原體的抗體.因此“在免疫學上”該疫苗相當于抗原.(填“抗原”或“抗體”)(3)“某禽類養殖場在H7N9禽流感疫情發生前,已經給所有禽類接種過H5N1禽流感疫苗”,體內產生的抗體只對H5N1禽流感病毒有免疫作用,對H7N9禽流感病毒無效,因此該養殖場的這種做法不能預防H7N9禽流感.因為一種抗體只能針對特定的病原體或異物起作用.(1)預防傳染病的措施有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2)能刺激人體淋巴細胞產生抗體的物質就是抗原.包括進入人體的微生物等病原體、異物、異體器官等.(3)抗體是指抗原物質侵入人體后,刺激淋巴細胞產生的一種抵抗該抗原物質的特殊蛋白質,可與相應抗原發生特異性結合的免疫球蛋白.(4)非特異性免疫是生來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對多種病原體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線.(5)特異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線,產生抗體,消滅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對特定的病原體有防御作用.是患過這種病或注射過疫苗后獲得的.8.?“關愛生命,注重健康”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非常重要.閱讀材料回答問題.艾滋病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 (英文縮寫為“HIV”)引起的,HIV感染然提后會逐步破壞免疫細胞,最終造成人體免疫功能缺陷.HIV侵入人體后,刺激人體產生HIV抗體,通過檢測 血液匯總的HIV抗體,就可以確定一個人是否感染HIV.HIV傳播主要通過三個途徑:性接觸、血液傳播和母嬰傳播.一般的接觸交往或護理工作時不會傳染 上艾滋病的. (1)艾滋病的病原體是________?. (2)HIV侵入人體后,刺激人體產生HIV抗體,這種免疫屬于________?免疫. (3)在接受任何針刺皮膚的醫療操作時,要求使用一次性或經過嚴格消毒的器械.這在控制傳染病流行的措施上屬于________?. (4)處于青春期的我們當遇到困難或挫折感到彷徨、壓抑時,需要及時調節心理.下列屬于積極健康的心理調節方式的有 ________?填代號).A.要求父母滿足自己所有的要求? B.積極參加體育運動,緩解壓力? C.在合適的場所大喊幾聲、大哭一場?? D.抽煙解悶、借酒消愁? E.通宵上網玩游戲,轉移注意力? F.向朋友、父母、老師傾訴,尋得他們的幫助 【答案】(1)人類免疫缺陷病毒 (2)特異性(3)切斷傳播途徑 (4)B、C、F 【解析】(1)病原體是指引起傳染病的細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蟲等生物,艾滋病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或“HIV”、“艾滋病病毒”)屬于病毒,沒有細胞結構.(2)艾滋病病毒侵入人體后,會刺激人體產生一種抵抗該病原體的特殊蛋白質抗體.這種免疫屬于特異性免疫.(3)預防傳染病的措施有: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乳汁中;因此艾滋病的傳播途徑主要有:性傳播、血液傳播、母嬰傳播等.在接受任何針刺皮膚的醫療操作時,要求使用一次性或經過嚴格消毒的器械.這屬于切斷傳播途徑.(4)心情愉快是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良好的情緒和適度的情緒反應,表示青少年的身心處于積極的健康狀態.但是,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不順心的事,每個人都會或多或少地出現一些情緒問題,如緊張、生氣、煩惱等.當出現這些問題時,我們可以試著用以下三種方法來調節自己的情緒.方法一:當情緒不好時,有意識地轉移話題,或者做點別的事情,如聽音樂、看電視、打球、下棋、外出跑步等,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這樣可以使情緒得到緩解.方法二:把自己心中的煩惱向親人或知心的朋友訴說甚至大哭一場,把積壓在內心的煩惱宣泄出來,這樣也會有利于身心健康.但是,要注意宣泄的對象、地點和場合;方法也要適當,避免傷害別人.方法三:當你想得到一件東西,或者想做某件事而未能成功時,為了減少內心的失望,可以找一個適當的理由來安慰自己,這樣可以幫助你在挫折面前接受現實,保持較為樂觀的態度.可見B、C、F符合題意.(1)病原體是指引起傳染病的細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蟲等生物.(2)免疫分為特異性免疫和肺特異性免疫.(3)預防傳染病的措施有: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4)傳統的健康觀是“無病即健康”,現代人的健康觀是整體健康,世界衛生組織認為,健康是指一種身體上、心理上和社會適應方面的良好狀態,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和不虛弱.人的健康內容包括:軀體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會適應性良好、生殖質量等.9.(2016?臺州)我國科學家屠呦呦因研制抗瘧疾新藥青蒿素,獲得2015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瘧疾是瘧原蟲侵犯紅細胞而引起的血液傳染病.人體紅細胞的主要功能是????? . A.?加速血液凝固????????????B.?抵抗入侵的病菌?????????????C.?運輸氧和部分二氧化碳(2)對瘧疾患者進行隔離治療,在防治傳染病的措施中屬于________. 【答案】(1)C(2)控制傳染源 【解析】紅細胞里有一種紅色含鐵的蛋白質,叫血紅蛋白.紅細胞之所以呈紅色,就是因為含有血紅蛋白,據此答題. (1)紅細胞沒有細胞核,呈雙面凹的圓餅狀,其主要功能是運輸氧的功能,還運輸一部分二氧化碳,故選C.(2)傳染病的預防措施包括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等措施.對瘧疾患者進行隔離治療,在防治傳染病的措施中屬于控制傳染源.10.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巴斯德將狂犬的唾液注射到兔的體內,兔患狂犬病而死,他將死兔的腦和脊髓通過處理,弱化成疫苗,注射到正常狗的體內,狗獲得了對該病的免疫力。后來,有一男孩被狂犬咬傷,不治必死,在狂犬病發病潛伏期內,巴斯德多次對其接種弱化病毒,男孩果然平安無事。材料二: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它和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禽流感等同屬于一類傳染病,發病后幾乎全部死亡。材料三:今年元月27日,湖南瀏陽某鄉3歲幼女被惡狗咬傷,當日在診所注射狂犬病疫苗,但仍于2月23日不幸死亡。專家分析,對創傷深廣、嚴重者,除按要求注射狂犬疫苗外,還應在24小時內注射高效抗病毒血清一劑,才能有效防治。 (1)引起動物患狂犬病的病毒,從傳染病的角度來講它屬于________。 (2)巴斯德為發病前的男孩接種弱化病毒,從免疫的角度,弱化病毒疫苗屬于________,男孩獲得免疫力的方式是________。 (3)從免疫角度分析,材料三中所用的的抗病毒血清,與巴斯德給男孩接種的弱化病毒的不同是:________。 (4)現在,很多人喜歡養狗、貓等寵物,這為狂犬病傳播帶來隱患。近年來我市狂犬病發病率呈上升趨勢。請結合所學知識談一談如何防治狂犬病(提出至少二條具體措施)? 【答案】(1)病原體(2)抗原;人工免疫(3)抗病毒血清是抗體,而疫苗是抗原(4)①為狗、貓等定期注射狂犬疫苗②注意不要被貓、狗等咬傷或抓傷 【解析】解題的關鍵是知道傳染病的知識和免疫的分類等。傳染病是由病原體引起的,能在生物體之間傳播的疾病.它具有流行性和傳染性等特點.+傳染病流行的時候,只要切斷傳染病流行的三個環節中的任何一個環節,傳染病就流行不起來;因此預防傳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傳染源指的是能夠散播病原體的人或是動物;傳播途徑指的是病原體離開傳染源到達健康人所經過的途徑;保護易感人群指的是對某種傳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該病的人群。(1)引起動物患狂犬病的狂犬病毒在傳染病中稱為病原體;(2)巴斯德為發病前的男孩接種弱化病毒,從免疫的角度,弱化病毒疫苗屬于抗原,男孩獲得免疫力的方式屬于人工免疫;(3)從免疫角度分析,材料三中所用的抗病毒血清,與巴斯德給男孩接種的弱化病毒的不同是抗病毒血清是抗體。(4)傳染病能夠流行必須具備三個環節: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這三個環節必須同時具備,缺一不可.所以控制傳染病的措施有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對于如何防治狂犬病,可從破壞傳染病的任何一個環節考慮。例如①為狗、貓等定期注射狂犬疫苗②注意不要被貓、狗等咬傷或抓傷。考點三:人體健康與保健1.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日益成為人們關注的話題。下列相關敘述科學的是(?? ) A.?青少年正處于生長發育時期,每天進食大量魚肉、豆制食品有益而無害????????B.?由于防腐劑、色素對人體有害,故絕不攝入任何含有防腐劑、色素等添加劑的食品C.?亞健康是處于健康和疾病之間的一種狀態,故處于亞健康狀態的人可任其自然????????D.?健康不僅包括生理健康、身心健康,還包括社會關系健康,我們應樹立正確而全面的健康觀念【答案】 D 【解析】本題考查健康的定義。人體的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關系健康。亞健康是人體處于健康與不健康之間的狀態。A,飲食方面應樹立平衡膳食的意識,營養素種類多,比例合理,各營養素的量適當。故A錯誤;B,在食品中添加少量必要的防腐劑、色素是可以的,前提是不損害人體健康,符合食品安全法所規定的標準。故B錯誤;C,處于亞健康狀態的人需調節心理、適當鍛煉、合理膳食等,而不是任其自然,故C錯誤;D,符合健康的定義內容。故D正確;2.下列關于合理營養的說法錯誤的是( ) A.?食物要多樣化,不偏食、不挑食B.?高血壓患者應少吃鹽,盡量少吃肥肉和葷油C.?正處于生長發育期的青少年要多吃魚、肉,少吃水果、蔬菜D.?素食和葷食要搭配著吃【答案】C 【解析】合理營養的含義是,由食物中攝取的各種營養素與身體對這些營養素的需要達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過多.根據平衡膳食寶塔,均衡的攝取五類食物.合理營養是指全面而平衡營養.“全面”是指攝取的營養素種類要齊全;“平衡”是指攝取的各種營養素的量要適合,與身體的需要保持平衡.A、合理營養指的是每天攝入的食物中各種營養成分搭配比例要合理,能夠滿足人體對營養物質和能量的需要.因此,食物要多樣化,不要挑食、偏食和暴飲暴食.故正確;B、從平衡膳食寶塔來看,最頂層的是脂肪,每天攝入量最少,因此要少吃含脂肪多的肥肉和葷油,同時高血壓患者還應少吃鹽.故正確;C、正處于身體生長發育階段的青少年,對蛋白質的需要量大,應多吃一些含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如魚、肉等,但要注意食物多樣化,因為青少年的生長發育同樣需要含鈣、磷和維生素豐富的食物,故不能少吃水果、蔬菜.故不正確;D、為了做到合理營養,按“平衡膳食寶塔”均衡攝取五類食物,以避免營養不良和營養過剩.六類營養物質和膳食纖維都是人體所必需的,因此素食和葷食要搭配著吃.故正確.3.教育部日前發布有關禁煙通知,要求“禁止在中小學幼兒園內吸煙”。“吸煙有害健康”,這已經成為大家的共識,但在實際生活中總是能夠聽到不同的聲音,如“某人抽煙很厲害,但身體卻很好”。其實要證明抽煙與健康之間有無關系,除了探尋背后的科學原理外,還可以讓數據來說話,但這個數據不能限于個案,而應該來自充足的統計。對于說明抽煙與健康間的關系,下列統計數據沒有價值的是( ? ? ) A.?在人群中,抽煙的人所占的比例?????????????????????????B.?在抽煙的人群中,患某種相關疾病的比例C.?在抽煙的人群中,沒有患各種相關疾病的比例????D.?在不抽煙的人群中,沒有患各種相關疾病的比例【答案】A 【解析】根據統計數據的目的“證明抽煙與健康之間有無關系”逐一分析,作出判斷。統計實驗數據的目的是“要證明抽煙與健康之間有無關系”,關鍵要圍繞“抽煙”和“健康”兩者之間有無關系,有何關系去尋找答案,包括抽煙的人患哪些疾病,不抽煙的人是否也患有這些疾病;抽煙的人與不抽煙的人患某種病的比例多大。4.當遇到心情不好的情況時,應該通過某些方式來調節情緒,下列方式可行的是(??? )①有意識地轉移話題?②向親人或朋友傾訴甚至大哭一場?③找一個適當的理由來安慰自己④做些自己喜歡的事情,如聽音樂、看電視、練書法等⑤用甩枕頭、打沙袋等方式宣泄內心的煩惱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答案】D 【解析】此題考查的是調節情緒的方法,調節自己的情緒可概括為:一、轉移注意力.二、宣泄.三、自我安慰,據此答題。心情愉快是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良好的情緒和適度的情緒反應,表示青少年的身心處于積極的健康狀態。但是,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不順心的事,每個人都會或多或少地出現一些情緒問題,如緊張、生氣、煩惱等.當出現這些問題時,我們可以試著用以下三種方法來調節自己的情緒.方法一:當情緒不好時,有意識地轉移話題,或者做點別的事情,如聽音樂、看電視、打球、下棋、外出跑步等,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這樣可以使情緒得到緩解。方法二:把自己心中的煩惱向親人或知心的朋友訴說甚至大哭一場,把積壓在內心的煩惱宣泄出來,這樣也會有利于身心健康。但是,要注意宣泄的對象、地點和場合;方法也要適當,避免傷害別人。方法三:當你想得到一件東西,或者想做某件事而未能成功時,為了減少內心的失望,可以找一個適當的理由來安慰自己,這樣可以幫助你在挫折面前接受現實,保持較為樂觀的態度。綜上所述可以知選項D符合題意。5.如圖所示是人進食后的血糖含量變化曲線。(1)正常人在進食后,由于大量葡萄糖吸收進入血液,血糖________,但一般在2小時后又可恢復到正常范圍。這是由于在________的調節下,使血糖處于?________狀態。 (2)糖尿病患者在進食后,相應地血糖含量比正常人________?得多。原因是糖尿病患者________?分泌過________?,從而引起血糖濃度過________?,以致腎小管無法將________?全部吸收,于是________? 隨尿液排出。 (3)糖尿病難以根治,一般控制病情的辦法有:控制和調節?________?,適當鍛煉,注射________? 。 【答案】(1)含量升高?;胰島素;下降 ?(2)高??;胰島素?;少?;高;葡萄糖?;葡萄糖?(3)飲食?;胰島素 【解析】糖類在人體的小腸內最終被消化成葡萄糖被人體吸收進入血液,使得血糖含量出現上升,此時,胰島分泌胰島素的量增加,來調節血糖,促進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降低血糖的濃度,從而使人的血糖濃度維持在一個正常水平。(1)正常人在進食后,大量葡萄糖吸收進入血液,血糖含量升高,但在胰島素的調節下,使血糖濃度降低,一般在2小時后可恢復到正常范圍。(2)由于糖尿病患者分泌胰島素過少,所以在進食后血糖含量比正常人高得多,以致腎小管無法將全部吸收葡萄糖,于是葡萄糖隨尿液排出。(3)糖尿病難以根治,一般控制病情的辦法有:控制和調節,適當鍛煉飲食,注射胰島素。6.癌癥是嚴重危害人體健康和生命的疾病。(1)如圖是根據調查所獲得的引起癌癥的各項因素所占比例的示意圖。由圖可知,最重要的預防癌癥的措施是良好的飲食習慣和________。 (2)癌癥屬于________ (填“非傳染性疾病”或“傳染性疾病”)。 【答案】(1)不吸煙 ?(2)非傳染性疾病 【解析】結合每種因素在圓形圖中所占比例的多少來分析是解決此題的關鍵。(1)從圖中可知引起癌癥的兩大主因是吸煙和食物,因此不吸煙和良好的飲食習慣是預防癌癥的兩個重要措施。(2)在種種致癌因素的影響下,細胞分裂會失去控制,細胞會連續不斷地分裂,形成腫瘤,腫瘤分為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惡性腫瘤又稱為癌癥,所以是非傳染性疾病。7.經常熬夜會導致人體“生物鐘”紊亂,“生物鐘”紊亂的人記憶力是否會下降呢?帶著這個問題,科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做了如下探究:①將32只健康老鼠(年齡、大小等條件均相似)隨機平均分成兩組,飼養在兩個相同的鼠籠中,分別標上A組、8組。②利用遮光布和燈光等方法打亂A組老鼠的“生物鐘”,B組老鼠保持自然晝夜節律不變。保持其他條件都相同進行飼養。③飼養四個星期后,讓A、B兩組老鼠走同一迷宮,記錄老鼠從入口到達出口所用的時間。5小時后讓A、B兩組老鼠第二次走原來的迷宮。獲得數據如下表:組別老鼠走迷宮所用平均時間(s)第一次第二次A90.2283.53B32.4020.25(1)B組實驗的作用是________;(2)根據實驗結果,我們可以發現________(填“A”或“B”)組老鼠記憶力比較差;(3)受該實驗的啟發,請你對青少年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出一條建議:________。【答案】(1)對照(2)B(3)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注意勞逸結合,使生活有規律 【解析】(1)由資料可知,利用跟遮光布和燈光等方法打亂A組老鼠的“生物鐘”,B組老鼠保持自然晝夜節律不變,保持其他條件都相同進行飼養,所以A組是實驗組,B組是對照組,起對照作用。(2)由表格資料分析可知,A組老鼠記憶力比較差。(3)由資料可知,打破“生物鐘”,作息不規律,影響記憶力,影響健康,因此我們要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尤其是青少年,如:按時作息等。(1)由資料可知,利用跟遮光布和燈光等方法打亂A組老鼠的“生物鐘”,B組老鼠保持自然晝夜節律不變,保持其他條件都相同進行飼養,所以A組是實驗組,B組是對照組,起對照作用。(2)由表格資料分析可知,A組老鼠記憶力比較差。(3)由資料可知,打破“生物鐘”,作息不規律,影響記憶力,影響健康,因此我們要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尤其是青少年,如:按時作息等。8.平衡是人體保持健康的基本要求。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肥胖者常會得“脂肪肝”。這是因為攝入的能量長期超過能量的消耗量,多余血糖就會轉化為________儲藏于肝臟,進而轉變為脂肪附在肝臟上。(2)有研究表明, Ⅱ型糖尿病與肥胖密切相關, 肥胖程度越嚴重,Ⅱ型糖尿病的發病幾率越高。其原因是肥胖者血糖含量長期處于較高狀態,人就需要分泌更多的________(填激素名稱) 來維持血糖處于正常水平,由于過度工作,使產生這一激素的器官功能漸漸衰竭,最終喪失功能。(3)糖尿病現在還無根治辦法,然而積極鍛煉、“吃出健康”可以有效預防。下列有關青少年飲食的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 ①粗糧細糧,合理搭配;②適量食用魚、核桃等健腦食品;③少吃蔬菜多吃肉;④飲食要定量;⑤多吃含蛋白質和脂肪豐富的夜宵。(4)血液常規檢查是獲取人的身體是否處于平衡狀態的重要途徑。 若一個人的血常規檢查出“甘油三脂高、膽固醇高”即俗稱的高血脂,則該人患________病的風險就很大。【答案】(1)糖元(2)胰島素(3)①②④(4)冠心病【解析】此題考查注意合理營養、人體的主要內分泌腺、胰島素的作用的知識,據此答題。胰腺具有內分泌部和外分泌部,其內分泌部是胰島,分泌物直接進入腺體內的毛細血管里,是內分泌腺,外分泌部分泌的胰液通過導管進入十二指腸,是外分泌腺;因此胰腺既具有外分泌功能又具有內分泌功能。體內胰島素分泌不足時,血糖合成糖元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會減弱,結果會導致血糖濃度升高而超過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會隨尿排出體外,形成糖尿病.胰島素是由胰島內的胰島細胞分泌的,可以調節糖在人體內的吸收、利用和轉化,胰島素可以降低血糖.胰島素是蛋白質類物質,口服會被消化而失去藥效,所以糖尿病患者可以通過注射胰島素進行治療。(1)胰腺既具有外分泌功能又具有內分泌功能,內胰島素分泌血糖合成糖元;(2)肥胖者血糖含量長期處于較高狀態,人就需要分泌更多的胰島素,來維持血糖的平衡;(3)合理營養的含義是,由食物中攝取的各種營養素與身體對這些營養素的需要達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過多.根據平衡膳食寶塔,均衡的攝取五類食物.合理營養還包括合理的用膳制度和合理的烹調方法.每天要一日三餐,按時進餐,合理膳食要求早、中、晚餐的能量攝入分別占30%、40%、30%。因此,每天攝入的總能量中,早、中、晚三餐比例為3:4:3,青春期是長身體的重要時期,對蛋白質的需求量較大,因此青春期要保證營養全面合理,尤其要注意蛋白質的攝入量。可見①②④正確;(4)“甘油三脂高、膽固醇高”即俗稱的高血脂,心臟負擔增大,則患冠心病的概率增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備考2019】中考科學高頻考點剖析 專題二十二 人體的免疫與傳染病相關問題 原卷版.doc 【備考2019】中考科學高頻考點剖析 專題二十二 人體的免疫與傳染病相關問題 解析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