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三、節能減排,建設生態文明【背景材料】●加強能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十七大報告指出,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和中華民族生存發展。必須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放在工業化、現代化發展戰略的突出地位,落實到每個單位、每個家庭。●建設生態文明,實現可持續發展胡錦濤在十七大報告中提出了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新要求,把“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方式”提到了發展戰略。要求到202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實現時,使我國成為生態環境良好的家園。這是繼十二至十五大強調“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十六大在此基礎上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之后,黨代會政治報告首次提出“建設生態文明”,是對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理念的一次升華,意義十分重大。●中央高度重視節能減排工作2007年4月,國務院召開全國節能減排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全面部署節能減排工作。2007年7月9日,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及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研究部署當前節能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工作。2007年9月1日,由中央17部門聯合舉辦的“節能減排全民行動”系列活動在京啟動;2007年10月2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新修訂的《節約能源法》。【考點鏈接】歷史與社會部分:我國人口、資源、環境的現狀及其對社會發展的影響;我國解決人口、資源、環境問題的措施;人口、資源、環境問題之間的關系,樹立可持續發展意識;現代經濟中“看不見的手”和“看得見的手”;思想品德部分: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我國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問題切入】1.從我國的國情角度分析我國為什么要做好節能減排工作,建設生態文明?這是由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決定的。①目前我國資源人均占有很少、利用率低、資源破壞與浪費嚴重,這些資源問題的出現,嚴重影響了我國經濟建設的步伐。②在我國,人與環境的關系日趨緊張,環境問題日益突出。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已經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發展,影響社會安定,危害人民健康的一個重要因素,成為威脅中華民族生存與發展的重大問題。因此要節能減排,建設生態文明。2.從國家、企業、消費者角度,談談怎樣做好節能減排工作、建設生態文明?(1)國家要加強宏觀調控。限制和淘汰一些浪費資源、污染環境的企業;利用經濟手段,運用市場機制,鼓勵各行各業節約資源能源,降低污染物排放。(2)企業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資源的利用率。(3)消費者要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提倡適度消費和綠色消費,發揚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精神。3.為做好節能減排工作、建設生態文明,我們應堅持哪些戰略和基本國策?作為青少年應如何做?為做好節能減排工作、建設生態文明,我們應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保護資源和環境的基本國策。我們青少年要努力提高可持續發展的意識,認識到保護資源、環境的重要性;增強可持續發展的發展觀念,依照環保法律行事,積極組織、宣傳環保活動,增強資源危機意識。4.從依法治國的角度,說說怎樣做好節能減排工作、建設生態文明?立法機關要制定和完善有關節能減排、建設生態文明方面的法律,使之有法可依;行政機關要依法行政,加大對環境和資源的保護、監管力度;司法機關要依法打擊和制裁破壞環境和資源的違法犯罪行為。【綜合訓練】一、選擇題1.黨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設 ▲ 文明,這是對科學發展觀、和諧發展理念的一次升華,意義十分重大。 ( )A.政治 B.物質 C.精神 D.生態2.2007年11月23日,國務院下發通知,將 ▲ 作為政府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和企業負責人業績考核的重要內容,實行嚴格的問責制和“一票否決”制。( )A.貫徹勞動法 B.帶薪休假 C. 安全生產 D.節能減排3.2008年北京奧運會提出了“綠色奧運”的口號。國家體育場“鳥巢”采用太陽能來補充照明,利用地熱資源制冷……。這一工程反映了 ( )A.節能和環保是當今世界的主題 C.節約資源是北京奧運的理念之一B.節能和環保是各國人民的共同話題 D.北京是一個能源短缺的城市氣候問題越來越引起國際社會廣泛關注。據此回答4,5題。4.造成全球氣候變暖的人為原因是( )①大量燃燒礦物燃料 ②濫伐森林③大量排放溫室氣體 ④過度使用地下水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5.氣候問題是2007年世界經濟論壇、歐盟首腦會議、八國集團首腦會議、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和聯合國大會等眾多國際會議的重要議題。這體現了可持續發展需要遵循的 ( )A.公平性原則 B.一致性原則 C.共同性原則 D.持續性原則6.右圖《擺設》反映了我國目前一些企業 ( )A.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發展經濟 B.既抓經濟發展又抓生態環境建設 C.在加強環保宣傳的同時重視經濟發展 D.防治環境污染已從觀念走向實踐7.溫嶺市與浙江風力發電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合作開發的東海塘風電場,將成為浙東南沿海的一道新風景線。風電場的建成有利于( )①改善溫嶺市電源結構 ②發展浙江省的風電事業③徹底解決浙江“電荒”問題 ④開發可再生能源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8.人類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是造成生態危機的重要原因之一。下列生活方式,不利于保護生態環境的是( )①大量使用一次性筷 ②安裝太陽能熱水器③上班倡導步行、騎車 ④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給地球一個星期天,給空氣一個星期天,給交通一個星期天,9月22日是一個特殊的節日——無車日。我國設立無車日的目的是 ( )①改善空氣環境 ②限制私車使用 ③緩解交通壓力 ④倡導綠色交通理念A.①②③ B.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10.2007年5月至6月,一股規模空前的紅潮連續近一個月,肆虐臺州灣海域,給當地海水養殖業帶來嚴重危害,直接經濟損失達二千五百萬元人民幣。這主要說明了( )A.環境污染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 B.我國的環境污染已危害社會經濟的發展C.我國的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 D.環境污染已威脅到人類的健康和生命2007年全國科普日活動的主題是“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保障安全健康”。據此回答11---13題。11.在節約能源資源過程中,具有至關重要作用的因素是 ( )A.教育 B.科技 C. 資金 D. 設備12.我國目前主要的生態問題是 ( )①水土流失 ②廢氣、廢水和固體廢棄物污染③荒漠化 ④廢氣、廢水和廢渣污染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13.從法律的角度看,國家搞好節能減排工作,有利于保障公民的 ( )①生命健康權 ②人格尊嚴權 ③環境權 ④榮譽權A.①③ B.③④ C. ①② D. ②④2007年10月2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新修訂的《節約能源法》。據此回答14,15題。14.材料表明全國人大常委會具有 ( )A.監督權 B.決定權 C.任免權 D.立法權15.該法的制定和通過,體現了我國依法治國的前提是 (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執法必嚴 D.違法必究二、非選擇題16.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向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下發《關于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通知指出,鑒于購物袋已成為“白色污染”的主要來源,從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并將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處理塑料袋的常用方法是用挖土填埋或高溫焚燒,這會造成( )①土壤污染 ②大氣污染③土地沙漠化 ④水土流失A.①③ B.③④ C. ①② D. ②④(2)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什么?(3)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符合我國哪一個戰略?表明我國政府實行什么樣的發展觀?(4)為響應國務院“關于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號召,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該怎樣做?17.材料一:2006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部分主要指標實現情況材料二:2007年5月以來,浙江廣電集團全力推出“節能減排”大型公益廣告系列片,系列片從生活中的細節入手,把“節能減排”的大主題、大概念落到可感、可知、可做的生活小事中去,突出“再小的力量,也是一種支持”的理念,起到了良好的宣傳效果。(1)材料一圖表中指標的“超標”與“不達標”的反差說明了什么 (2)材料二的做法對我們推進節能減排工作提供了哪些有益的借鑒?(3)“再小的力量,也是一種支持”。請在節能或減污中任選一方面,列舉日常生活中你的兩種具體做法。18.材料一:2007年夏天,太湖藍藻再次爆發,引起了無錫等地的水危機。對此,中國工程院院士劉鴻亮說:“這次太湖事件是給我們點‘顏色’看看,實際上這個事件并不是偶然的,是長期潛伏的危機。”材料二:湖州市長三角建材公司是“吃廢物吐寶貝”的新型建材廠,該公司生產的一種“會呼吸的地磚”日前用于北京奧運會場館建設。據廠長凌蘭芳介紹,該磚的原料主要是煤渣,煤粉,礦山廢棄物和城市建筑垃圾等,目前每年可“吃掉”尾礦粉、建筑垃圾等廢棄物達5萬噸。(1)你認為材料一中的“顏色”指什么?(2)材料二中公司的做法對于我們解決資源環境問題有什么啟示?19.科學發展觀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思想。黨的十七大對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提出了明確要求。請閱讀A縣物價局某自來水到戶價格調整表,回答問題。A縣某自來水到戶價格調整表分 類 到戶價格(元) 到戶價格構成(元)供水價格 污水處理費一、居民生活用水(居民、學校等用水) 1.第一級水量:每戶每月20立方米以下 2.20 2.00 0.20一、居民生活用水(居民、學校等用水) 2.第二級水量:每戶每月21—30立方米 3.20 3.00 0.20一、居民生活用水(居民、學校等用水) 3.第三級水量:每戶每月31立方米以上 4.20 4.00 0.20二、非經營性用水(指機關、事業單位、部隊等用水) 3.30 2.50 0.80三、經營性用水(工業、商業服務業等用水) 3.70 2.70 1.00四、特種行業用水(指飲料制造業、洗車業、美容廳等用水) 5.60 4.60 1.00(1)表格反映了A縣政府在實施哪些基本國策?(2)A縣對自來水用戶采用了不同到戶價格標準,這種做法會對創建資源節約型社會產生哪些積極作用?(3)請你從A縣水價的構成與不同到戶價格標準中,提煉出有益于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經驗各一條?(4)窺一斑而知全豹,A縣物價局出臺的這一水價調整辦法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哪些內涵?三、節能減排,建設生態文明1.D2.D 3.C 4.A 5.C 6.A 7.B 8.B 9.B 10.B 11.B 12.A 13.A14. D 15.A 16.(1)C(2)引導、鼓勵群眾合理使用塑料購物袋,促進資源綜合利用,保護生態環境,進一步推進節能減排工作。(3)可持續發展戰略;科學發展觀。(4)提倡重拎布袋子、重提菜籃子;重復使用耐用型購物袋,減少使用塑料袋;積極選用綠色、環保的包裝袋;等等。17.(1)說明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資源節約不協調 (或我國經濟快速發展,但高消耗高污染、單純追求經濟數量增長現象嚴重。)(2)通過宣傳教育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將環境保護從觀念落實到行動,環保從身邊小事做起。(3)略。在節能和減污中任選一方面答題,突出具體做法。18.(1)制約當地經濟發展,影響社會安定,危害人民健康。(2)加強自然資源的回收利用,運用科學技術,擴大資源二次利用的廣度和深度,大力發展“廢棄物資源化”這一新興產業。19.(1)保護環境,節約資源 (2)能增強(水)資源節約意識、合理配置(水)資源、節約(水)資源(3)既要利用市場來合理配置與保護資源,也要利用政府宏觀調控來配置與保護資源;要把環保與經濟發展結合起來,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堅持防治結合。(4)以人為本,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