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9 年高考政治專題解讀二十辨析辯論論述類解題方法政治辨析、辯論、論述類試題是政治高考區分度最高的題型,考生在解答這類試題時, 因其沒有掌握這些類別試題解答的要領而常常失分,特別是考生面對這些試題中的開放性試題失分更為嚴重。近幾年高考中,這些類型試題倍受命題老師的青睞,特別是辨析題。辯論類和論述類試題在高考試卷中不時露面。相當考生未能正確把握辨析題與辯論題、簡答題與論述題的區別,往往把辯論題答成了辨析題,把論述題答成了簡答題,把辨析題也答成了簡答題,對這些試題中的開放性試題更是無從下手。因此,教師有必要對考生進行這方面的專題訓練。一、辨析題解答方法:【試題特點】辨析題有觀點辨析題和行為辨析題之分。觀點辨析題就是對一種觀點或看法進行分析的辨析題;行為辨析題就是針對一種行為進行分析的辨析題。辨析題的題型由辨和析兩部分組成,它的特點是有辨有析,辨析結合。辨是辨別判斷,析是指對判斷的說明分析。這種題型不僅考查考生對理論基礎知識的掌握和運用程度,而且考查考生的辯證思維能力。題型難度大、要求高、區分度強,因此解讀辨析題對提高學生的應試水平尤為重要。辨析題大致可分為完全肯定式、完全否定式、肯定否定式、否定肯定式、條件式、片面式等幾種。其中前兩種是傳統題型,后面四種則是近幾年來高考政治普遍采用的新題型。【解答方法】(1)考生必須用辯證思維的方法,先對題中觀點逐層分析,再在分析的基礎上得出哪些對,哪些不對,或在什么情況下正確,在什么情況下不正確的結論。辨析題答題的基本要求是:“辨清題,再說理,辯證分析最要緊;扣原理,抓實際, 最后點題別忘記?!币簿褪强忌紫葘q題進行判斷,提出論點,或肯定或否定;或肯定合理,指出存在問題;其次進行分析論證,闡明理由。在肯定合理因素,簡單闡明理由的基礎上,重點分析論證存在的問題,在分析時正反論證,結合材料論證,聯系現實、時政論證。最后進行總結,以達到前后照應。解答模式:總—分—總。【19 屆陜西省商洛市高三文綜政治考試題】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當過去不再照亮未來,人心將在黑暗中徘徊?!睔v史猶如一面鏡子,映照著人們認知過去、對待自我的態度,也照見了喧囂背后的世道與人心。珍視歲月長河中凝結的“精神珍珠”,向“歷史虛無主義”大聲說“不”,每個人才能成為負責任的現代公民。2018 年 12 月 13 日,首部國家公祭地方法規《南京市國家公祭保障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施行。《條例》要求,舉行悼念活動或參觀國家公祭設施時,應真誠綗懷逝者,保持安靜肅穆,不得褻瀆、損毀國家公祭設施,不得身著、佩戴與國家公祭設施環境、氛圍不符的服飾、圖標,不得擾亂公共秩序等。歷史集體記憶堪稱國家和民族的寶貴財富,往往“受益而不覺,失之則難存”。結合材料,運用聯系的有關知識,簡要評析這一觀點。(12 分)①聯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觀性。故去與現在是相互聯系的有機整體,我們要反對割裂過去與現在聯系的“歷史虛無主義”。②聯系具有多樣性,歷史對于我們正確認識自我、認識世道人心具有重要影響,任何去除歷史集體記憶的做法與觀點都沒有做到一切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移,沒有敬畏歷史。③整體是由部分構成,離開了部分,整體就不復存在。歷史集體記憶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精神財富的重要組成部分,“失之則難存”強調了關鍵部分功能對功能的作用。運用文化生活知識,分析《條例》所提要求的積極影響。①文化氛圍對人的影響往往是無形的、非強制的,公祭活動能更好涵養民眾愛國主義情懷,促進人們形成正確的歷史觀、國家觀和民族觀。②公祭活動能傳遞中國人不忘屈辱、團結一心、同舟共濟的偉大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復興的力量。③《條例》中的一些具體要求能增強公民的責任意識,激發人們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確的道德責任。如果你所在班級召開“成為負責任的現代公民”的主題班會,請你結合材料列一個發言提綱。提綱應至少包含下列中的 2 點:①遵守社會公德,愛護公共設施。②明辨是非,善于說“不”。③尊重事實,心存敬畏。【19 屆江蘇蘇北三市高三政治上學期末題】材料 中華民族充滿變革和開放精神。幾千年前,中華民族的先民們就秉持“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的精神,開啟了締造中華文明的偉大實踐。自古以來,中國大地上發生了無數變法變革圖強運動,留下了“治世不一道, 便國不法古”等豪邁宣言。40 年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偉大進程,書寫了國家和民族發展的壯麗史詩,涌現出一大批勇立時代潮頭、銳意改革創新、敢于實踐探索的改革先鋒。他們用勤勞、勇敢、智慧為推動改革開放作出了杰出貢獻,發揮了突出的示范引領作用。結合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有人說:“改革先鋒的事跡充分說明‘時勢造英雄,英雄也能造時勢’。”請你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知識評析這一觀點。(6 分)①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或答“社會歷史發展是有規律的”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提供的客觀條件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基礎。改革先鋒是在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中涌現出來的,從這個意義上講是“時勢造英雄”。(2 分)②人是社會歷史的主體,每個人都是歷史活動的參與者,但每個人在歷史發展中所起作用的性質和大小是不同的。改革先鋒為推動改革開放作出了杰出貢獻,發揮了突出的示范引領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講“英雄造時勢”具有合理之處。(2 分)③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推動改革開放的力量源泉,改革先鋒是人民群眾的優秀代表,單靠個人無法改變歷史發展的趨勢。(2 分)請你從《文化生活》的角度,說明中華民族繼續走向未來應如何弘揚變革和開放精神。(6 分)①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主心骨”作用。(2 分)②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的變革和開放精神傳統,用偉大的改革開放精神豐富民族精神內涵。(2 分)③正確對待外來思想文化,借鑒吸收人類一切優秀文明成果。(2 分)【19 屆江蘇蘇北三市高三政治上學期末題】材料 智慧出行也稱智能交通,是指借助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先進技術和理念,將傳統交通運輸業和互聯網進行有效滲透與融合,形成具有“線上資源合理分配,線下高效優質運行”的交通新業態和新模式。近日,某智庫發布《居民智慧出行報告》。報告通過對全國多個城市的智慧出行數據進行調研,從多個方面系統分析了居民智慧出行的現狀。材料 2018 年 10 月 12 日,中國智慧出行發展高峰論壇在深圳市舉辦,論壇主題為“智慧無界,出行無憂”。會議指出:“智慧出行的想象空間很大,但問題也會很多,我們在享受便利的同時,也面臨著無序和安全等問題。真正實現‘出行無憂’,需要政府、企業和居民的通力合作?!?br/>結合材料,探究下列問題。大力發展智慧交通具有怎樣的經濟意義?(6 分)①大力發展智慧交通能夠更好地滿足群眾的生活消費需要,促進相關產業的成長,拉動經濟增長。(2 分)②有利于貫徹新發展理念,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2 分)③有利于合理配置資源,緩解交通擁堵,提升群眾生活品質,提高城市可持續發展能力。(2 分)某市政府根據上述調研信息,作出了“政企合作、優先發展智慧公交系統”的決定。請指出該市政府堅持的工作原則,并運用矛盾分析法評價這一決定。(8 分)①該市政府堅持了對人民負責的工作原則,以為人民服務的工作態度和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尊重民意、重視民情,作出了順應民心的決定。(2 分)②這一決定重視調查反映出的城市交通發展中面臨的普遍性、共同性問題,積極尋找正確的方法解決矛盾。(2 分)③ 在智慧交通這一復雜問題上,通過政企合作建設智慧公交系統,抓住了智慧交通發展的重點。(2 分)④在落實決定、制定本市智慧交通發展具體規劃過程中,還需要注意結合本市發展具體情況,重視群眾關心的其他問題,做到普遍性與特殊性相結合,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統一。(2 分)請你運用《文化生活》的相關知識,談談作為居民,在享受智慧交通帶來便利的同時,應如何為“出行無憂”作出自己的貢獻。(4 分)①加強自身的社會公德和個人品德修養,在享受智慧交通便利的同時,強化社會責任意識和規則意識。(2 分)②積極參與城市交通文明創建活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道德實踐能力。(2 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