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08年中考專題復習:建設生態文明,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08年中考專題復習:建設生態文明,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資源簡介

2008年中考專題復習:建設生態文明,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背景材料】
陽光明媚,秋高氣爽。2007年10月15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胡錦濤代表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作了題為《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的報告 。
十七大報告指出:“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報告還強調,要使“生態文明觀念在全社會牢固樹立”。十七大報告首次提出生態文明,這是我們黨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理念的一次升華。
十七大報告指出:必須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要按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促進現代化建設各個環節、各個方面相協調,促進生產關系與生產力、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相協調。堅持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速度和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使人民在良好生態環境中生產生活,實現經濟社會永續發展
【與教材結合點】
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是我國的基本國情。人口多,增長快;自然資源總量大、種類多,但人均占有量少,開發難度大且不合理、不科學;環境形勢嚴峻,是我國的具體國情。
面對人口、資源、環境方面的國情,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全過程中都必須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努力把我國建設成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促進人與自然的協調,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和諧發展道路。我們應在理解可持續發展戰略必要性的同時,以實際行動貢獻自己的力量
建設生態文明,離不開可持續發展戰略。可持續發展就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損害后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的發展。可持續發展要求人類于自然和諧共處,認識到自己對自然、對社會和子孫后代應負的責任。
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建設生態文明,也離不開法治。
【中考命題意向】
建設生態文明,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基本要求,也是各地中考的重點。2008年各省市中考將以選擇題、漫畫題和探究活動等多種題型出現,方式靈活多樣。
1、利用圖表、漫畫、文字考查我國在人口、資源、環境方面的具體國情,及根據國情制定的基本國策和發展戰略。特別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發展循環經濟是中考出題的核心。我們在教學中要結合現實生活的事例,及時總結,合理歸類。
2、結合我國從經濟社會“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的轉變,考查我國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原因、意義、相應的措施(包括國家和個人兩個方面)。關鍵是讓學生理解“好”的內涵,并引導其將這一內涵與可持續發展和科學發展觀聯系起來。
【典型題例】
1、十七大報告指出:“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必將進一步增強我國經濟實力,彰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強大生機活力。”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表明我國更加重視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下列選項中,符合經濟“又好有快”的有
①節約資源,節能降耗②減少污染,降低工業廢棄物排放③只要經濟效益上去了,污染、能耗問題無所謂④落實科學發展觀,經濟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目前,全國有70%的江河水系受到污染,40%基本喪失了使用功能,流經城市的河流95%以上受到嚴重污染;3億農民喝不到干凈水,4億城市人呼吸不到新鮮空氣;資源相對緊張,且浪費嚴重……對此,我們建設生態文明的社會必須采取的措施有
①完善并嚴格執行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提高公民愛護資源、保護環境的責任意識②加大污染的治理和環境保護力度③加快節能環保技術的研究和使用④把環保節能工作作為當前的中心工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聯系熱點材料,結合課本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國情搜索:建設生態文明的依據是什么?
(2)政策點擊:要使“生態文明觀念在全社會牢固樹立”,必須堅持實施什么樣的國策和貫徹什么樣的發展戰略?
(3)思維拓展:請你策劃一次以“打造綠色校園”為主題的活動,并寫出活動方式及主要內容。
(4)明理踐行:運用所學知識扼要說明建設“生態文明”的意義并說明我們中學生在建設“生態文明”過程中應該怎么做?

參考答案:
1、B
2、A
3.(1)依據:我國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國面臨嚴峻的環境問題,如土地荒漠化、環境污染加重、生態失衡等;我國資源利用率低,浪費嚴重。
(2)實施計劃生育、保護資源和環境的國策;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和科學發展觀;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方略相結合。
(3)方式合理并具有可操作性,如舉辦主題班會、辦黑板報、搞圖片展覽等。內容可包含學校里節約資源、愛護環境的好人好事及浪費資源、破壞學校花草樹木的照片,對學校目前在環境、資源方面存在的問題的重視、對取得成績的總結、對存在問題的解決辦法等。
(4)意義:建設生態文明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需要,也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需要;可以促進我國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保護資源和環境,更好地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
做法:我們中學生要自覺向公眾宣傳保護環境和合理利用資源的基本國策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科學發展觀;努力學校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自己的環境、資源意識;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節約資源,愛護社會上的一草一木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交城县| 吉木乃县| 沭阳县| 临海市| 海南省| 高密市| 包头市| 平江县| 靖边县| 宣城市| 峡江县| 甘洛县| 泸定县| 乐业县| 义乌市| 勃利县| 友谊县| 府谷县| 三明市| 广南县| 图们市| 琼中| 文成县| 武威市| 淄博市| 于田县| 鲜城| 兖州市| 梁平县| 民勤县| 牙克石市| 台南县| 津南区| 石楼县| 磴口县| 深州市| 德江县| 辽宁省| 宜宾市| 呼伦贝尔市|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