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單元 不斷完善自我第三課 學會獨立飛翔情 景 體 驗請你觀察漫畫“指責”,談談我們應如何培養勤儉節約的優良品質,創造我們更加美好的未來?學 海 導 航一、課程標準1.內容標準1.5主動鍛煉個性心理品質,形成良好的學習、勞動習慣和生活態度。2.4養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態度,樹立為人民、為社會服務的遠大志向,體會自強不息的意義。2.課標解讀:★了解自信自立的含義及對于生活的重要性。★懂得管理和安排自己的生活,準備過獨立的生活,對待生活要有自強不息的精神。★自強不息不是閉門修養,而是要積極地參加社會事務,積極地改造社會,造福人民。★形成良好的學習、勞動習慣和生活態度。(圍繞初中生在學習、勞動習慣和生活態度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討論,明確努力方向和自我教育、自我鍛煉的方法。)二、學習目標1.情感、態度、價值觀尊重勞動創造、珍惜勞動成果,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培養勤儉節約的優良品質2.能力目標理解勞動創造美好生活,勤儉節約、適當消費,學會自理自立的能力3.知識目標懂得勞動創造人類,推動歷史前進,創造財富、創造世界三、知識結構情景再現:人類用智慧和雙手實現夢想勤勞節儉伴我行學會獨立飛翔 自理自立任我飛閱覽人生:影響一生的一元錢閱讀與活動 感悟名言活動體驗:設計自己的小天地點睛之筆四、學習要點(一)勤勞節儉伴我行1.勞動的意義勞動是推動歷史前進的動力,是社會發展的纖繩,是時代進步的階梯。勞動創造財富,創造輝煌,創造世界2.勞動創造兩方面的成果物質成果:從農村到城市,從家庭到國家,都發生著巨大的變化精神成果:使人聰慧,給人歡樂,能洗刷人思想上的灰塵和靈魂上的污垢,讓人高尚3.勞動的形式: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簡單勞動和復雜勞動4.財富是辛勤勞動的結晶,我們要珍惜勞動成果,養成勤儉節約的優良品質(1)節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培養節儉的美德,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2)節儉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人類傳統美德中的一塊瑰寶(二)自理自立任我飛1.人類的生存與發展依賴勞動,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必須從日常生活做起(1)應該參加必要的家務勞動和自我服務勞動(2)應該參加力所能及的公益勞動2.創造人生美好生活,我們要勤儉節約,熱愛勞動,更要具備自理自立能力3.在生活、學習中培養自己的自立精神,才能擁有美好人生(1)自立能力是一個人生存和發展的重要能力(2)培養自立,從現在開始A. 合理安排、管理時間B. 制定行動計劃檢 測 平 臺一、單項選擇題1.當前,在人才市場上,高級技術工供不應求,成為企業的“搶手貨”。這說明( )A.社會上已經不需要體力勞動者了B.社會對勞動者文化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了C.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的差別已經不存在了D.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是勞動的兩種具體形式2.走向自立,必須 ( )A.獨自一人生活 B.告別依賴思想C.拒絕任何幫助 D.獨斷獨行3.“自尊、自強、自立”是很多青少年的座右銘。其中的自立就是 ( )A.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B.維護我們的人格尊嚴C.自己掙錢自己花 D.勇爭先進,你甘落后4.一位教育界人士指出:“正如很多家長知道的那樣,許多學生能夠根據自己所學的知識講出一大堆關于營養搭配的道理,但卻很難在無人幫助的情況下為家人準備一頓像樣的晚餐。”這句話說明了( )A.誰若不能主宰自己,誰就永遠是一個奴隸B.生活像一面鏡子,不同的生活態度,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C.生活不能自理,樣樣由別人操心代勞,僅是懶惰的表現D.熟練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有利于提高中學生的生活自理能力5.隨著我們的年齡逐漸增加,我們的能力增強了,所以我們 ( )A.不需要老師、家長的幫助和指導B.能完全獨立地處理自己的事情C.現在還未成年,應該依賴父母D.應告別依賴,自己的事自己負責6.八年級一班的同學圍繞節儉問題展開討論,你認為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A.我們國家越來越富有,節儉已經沒有必要了B.節儉需要從大事做起,日常生活沒必要節儉C.節儉是傳統美德,我們應當繼續發揚下去D.節儉是個人的私事,別人無權干涉7.“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這句話說明了( )①勞動創造了物質財富 ②物質財富可以不經過勞動而產生出來③我們現在的物質財富已經很豐富了 ④我們要珍惜勞動成果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8.現在有的人已把節儉看作小氣摳門,把浪費當成促進消費。這種觀點的錯誤在于( )①沒有正確理解個人與社會的關系 ②混淆了浪費與消費的含義③看到了浪費與消費的不同之處 ④認為消費只有個人的行為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9.每年9月,全國各地高校有些送孩子上學的家長,竟然留下來給孩子“陪讀”。擔心孩子太“自由”,是家長們決意陪讀的一個重要因素。這一現象反映了( )①當今的青年學生中有部分獨立能力較差②家長應該永遠照顧自己的孩子③加強對中學生自立品質的培養迫在眉睫④只有家長陪讀,學生才能取得好成績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10.有人說:“孩子的智慧在手指上”。對這句話的正確理解是( )①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有助于開發孩子的智力②懂得動手做的孩子,一定是高智商的孩子③心靈手巧,手巧心靈,二者是相統一的④孩子動手做點家務有利于他們智力的發展和能力的增長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1.近年來,我國上市公司高層管理人員最高年薪平均已突破20萬人民幣大關,最高年薪排行第一名為科龍電器的高層管理人員,達到450萬元。這么高的年薪說明這些管理人員從事的是( ) A.簡單勞動 B.復雜勞動 C.個別勞動 D.集體勞動12.緊張的學習生活之余,還需要休閑。下列是健康的娛樂和休息方式有( )①練鋼琴 ②唱歌 ③登山 ④迷戀上網玩游戲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3.在培養自立品質的過程中,應該提倡( )A.學會獨立思考 B.凡事都依靠別人C.常找借口不完成家庭作業 D.從來不幫父母做家務14.下列關于花錢的說法,能體現節儉美德的是( )A.有錢就要花,花完了再掙B.根據家庭收入狀況花錢C.花明天的錢圓今天的夢D.不管該不該花,只要高興就可以揮金如土15.某中學生渴望獨自生活,在征得父母親的同意下,她把自己關在家里。父母走后,她靠在沙發上看電視,結果迷迷糊糊睡著了。醒來后又餓又冷,她打開冰箱,卻看到里面全是生肉、生菜,她又不會做,只好泡方便面吃。這是因為 ( )A. 冰箱里沒有熟食B.她自己缺乏生活自理、自立的能力C.她的爸爸媽媽不在家,沒人照顧她D.她想獨自生活一天的想法二、多項選擇題1.我國耕地、淡水、森林、石油和天然氣等重要資源的人均占有量,分別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1/4、1/5、1/10和1/22。在全國六百多個城市中,已有四百多個供水不足。這說明( )A.我國的資源形勢不容樂觀B.節約資源應是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C.我國資源豐富,可以想怎么用就怎么用D.今后我國一點資源都不能開采了2.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進行的“杰出青年的童年與教育”調查得出的結論之一是“成材離不開獨立自主”。這表明( )A.杰出青年童年時要求獨立自主的愿望非常強烈B.獨立自主為個人的創造力發揮提供了自由的空間C.獨立自主有利于個人創造力的發展D.獨立自主不利于個人的成長。3.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精細、節約是出了名的。有一次,他發現工人密封煤油罐需要重復點焊錫,便建議工人要節約材料,經工人反復試驗發現39點焊錫既能保證質量又節約焊錫。洛克菲勒為節約1點焊錫而欣喜若狂,用這個事例他反復向員工強調:“任何事項只要留心觀察,都有潛力可挖,別小看這一點焊錫,積少可以成多,一年下來效益就非常可觀。”這則材料說明( )A.洛克菲勒是吝嗇鬼,他沒有必要這樣B.沒有節儉也不可能有富裕C.對于任何東西,人們想用多少就可以用多少D.節儉很重要,不能隨意浪費4.半個多世紀以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全國人民興建了6200多個重點建設工程、130多萬個基建項目,猶如千萬座無字豐碑,記錄著中國共產黨人致力于國家強盛,民族進步、人民幸福的不懈追求。這說明我們的國家強盛、民族進步、人民幸福( )A.只與部分人的勞動有關B.離不開中國共產黨的領導C.是全國各族人民辛勤勞動的成果D.只需要人們有美好的愿望就能變為現實5.下列行為中,表現為自立精神的是( )A.衣服臟了自己動手洗 B.遇到問題獨立思考,盡量自己解決C.回家寫作業要讓家長陪伴 D.科學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時間6.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應該參加必要的家務勞動和自我服務勞動,下列屬于自我服務勞動的有( )A.打掃自己的房間 B.洗自己的衣服C.購買自己需要的學習用品 D.對家里進行大掃除7.學校準備開展勤儉節約的教育活動,符合這一主題的是 ( )A.進行法制宣傳 B.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光榮傳統C.利用班會、板報、故事會等形式向學生宣傳 D.利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啟發和教育 三、簡答題1.陶行知先生說:“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漢!”。請你完成下面的采訪,并進行一定的反思,爭取以后在自立方面做得更好。(1)你或你周圍的同學有過一些自己可以獨立完成的事情卻依賴別人的經歷嗎?(至少寫出兩種現象)(2)你認為這樣的依賴對你們現在以及將來會產生哪些不良影響?2.如果每天都有86400元進入你的銀行戶頭,而你必須當天用光,你會如何運用這筆錢?天下真有這樣的好事?是的,你真的有這樣一個戶頭,那就是“時間”,每天每一個人都會有新的86400秒進賬。一項國際調查表明:一個效率糟糕的人與一個高效的人工作效率相差可達10倍以上。由此可見,珍惜和善于利用時間是我們青少年必須培養的良好習慣。請結合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回答下列問題:(1)浪費時間的主觀原因有哪些 (2)為了節約時間,我們應養成哪些良好習慣 3.在原聯邦德國的法律條文中有一個有趣的規定,就是要求孩子幫父母做家務,條文的內容:6歲以前可以玩耍,不必做家務;6——10歲:偶爾幫父母洗碗、掃地及買東西;10——14歲:要剪草坪、洗碗、掃地,給全家人擦鞋;14——16歲:要洗汽車,整理花園;16——18歲:若父母上班,要每周給家里大掃除一次。若不愿意做家務的孩子,父母有權利向法院申訴,以求法院督促孩子履行義務。結合材料回答:德國人為什么要這樣做?4.以下幾位同學為自己訂立了目標,卻又無法完成,請你思考分別是什么原因。情景一:小紅希望本學期考試成績有很大的進步,各科都能夠取得100分。結果希望落空。小紅希望落空的原因是:情景二:第一次考試后,小亮立下決心,每天溫習兩個小時。第一天他完成了任務,第二天為了獎勵自己第一天出色完成任務,只復習了一個半小時,第三天感冒了,第四天作業做得太晚了……一個星期下來,他已經松懈了,這時小亮想:反正沒人知道我制訂這個計劃,干脆算了吧。小亮失敗的原因是:看完上述事例之后,你能說說我們制訂計劃要注意什么 四、辨析題八年級(1)班同學以“如何看待學生做家務”為主題,對家長進行了一次調查活動。家長的看法主要有三種:(1)學生應該為父母分憂,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2)學生的任務就是學習,做不做家務無所謂。(3)學生讀書已經很辛苦,沒有必要再做家務。你贊同哪一種看法 請簡要說明理由。五、材料分析題1.陶行知先生在重慶創辦育才學校的時候,要求全校的學生養成每天反省的習慣。用他的話說,就是要做到每天四問,即第一問,我的身體有沒有進步 第二問,我的學問有沒有進步 第三問,我的工作有沒有進步 第四問,我的道德有沒有進步 在這當中,應該做到五個字:第一個字是“一”,“專一”的“一”;第二個字是“集”,“收集’’的“集”;第三個宇是“鉆”;第四個字是“剖”,“解剖”的“剖”;第五個是“韌”。陶行知先生要求學生要養成每天反省的習慣。結合材料回答:(1)中學生應該養成哪些好的學習習慣 (至少寫出4條)(2) 你認為你最好的一個學習習慣是什么 為幫助其他同學也養成這個好習慣,請提出幾條建議。2.某校八年級(3)班學生到農村參加為期一個月的“城鄉少年互換手拉手”活動。在活動期間,只有幾個同學能每天自覺地把自己換下來的衣服洗干凈,有兩個同學洗過一次衣服,其他同學都把自己所換的衣服帶回家讓父母洗。請回答:(1)這些同學的表現說明了什么?(2)日常生活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如洗自己的衣服等)對我們的成長有什么好處 第三課 學會獨立飛翔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1B;2B;3A;4D;5D;6C;7D;8C;9A;10B;11B;12A;13A;14B;15B。二、多項選擇題1AB;2ABC;3BD;4BC;5ABD;6ABCD;7BCD。三、簡答題1.(1)答案提示:比如:早晨起床總依賴爸媽喊;不愿自己做飯和洗衣服,總等爸媽回來做飯,幫自己洗衣服;做作業總需要爸媽幾次三番地催才去完成;自己睡覺的被子和書桌總是媽媽幫整理;老師不在教室時,不能合理安排時間認真學習。(只要能結合中學生的實際寫出兩個具體事例,觀點正確、語言流暢即可給分)(2)答案提示:對現在及以后的影響有:不僅會使自己缺乏獨立生活的能力和精神,離開父母就沒法生存;而且還會使我們缺乏社會責任感,造成人格的缺陷;只想過不勞而獲的生活,貪圖享受,無法適應社會生活,在社會立足;甚至會危害社會和他人,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只需說出上述答案中過分依賴的危害的三點,表述清楚,語言流暢即可得分)2.答案提示:(1)①做事目標不明確;②作風拖拉;③搞不清先后次序,抓不住重點;④過于注重細節;⑤做事有頭無尾;⑥沒有條理,不簡潔,簡單事情復雜化;⑦事必躬親,不懂得授權;⑧不會拒絕別人的請求;⑨消極思考。 (能回答三點即可)(2)我們應當養成如下良好習慣:物以類聚,東西用完物歸原處,不亂放東西,把整理好的東西編上號,貼上標簽,作好登記;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要勤于記錄。(能回答三點即可)3.答案提示:能圍繞勞動創造財富,勞動創造輝煌,勞動創造世界;我們的生存與發展依賴勞動;自立能力是一個人生存和發展的重要能力等作答即可。4.情景一:小紅希望落空的原因是:目標太高,超過自身能力。情景二:小亮失敗的原因是:缺乏動力,不能持之以恒。看完上述事例之后,我們在制訂計劃的時候,應考慮個人的興趣,要顧及個人的能力。要采取實際行動,持之以恒等。四、辨析題答案提示:贊同(1)的看法,不贊同(2)和(3)的看法。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是青少年學生在家庭生活中為父母分憂、對家庭盡責的具體表現。做力所能及的家務,為父母分憂,是尊敬、關心父母長輩的具體表現,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有利于青少年學生增強勞動觀念,提高勞動技能,促進青少年的全面發展。五、材料分析題1.(1)此題答案不唯一,如勤洗手、勤運動、不睡懶覺、收拾書包、有禮貌等。(2)提示:結合教材內容加以思考。2.答案提示:(1)生活不能自理,缺乏獨立地安排自己的生活,解決自己生活中的問題能力等。(2)可以培養我們吃苦耐勞、珍惜勞動成果、注重家庭親情、尊重他人的品質,并且還能提高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自信心,培養責任心。視 野 拓 展名言欣賞1.人生的光榮,不在于永不言敗,而在于能夠屢撲屢起。——拿破侖2.痛苦常使弱者厭世輕生,卻使強者更加清醒奮發。——佚名3.開了母親的扶助,孩子才真正學會了走路。 —— 佚 名4.在我家里,關心別人是理所當然的事。父母親從小就向我們灌輸,一個人既要有雄心壯志,又不能自高自大目中無人,自立自強是生活的基本原則。 —— 艾森豪威爾5.時鐘隨著指針的移動滴答在響:“秒”是雄赳赳氣昂昂列隊行進的兵士,“分”是士官,“小時”是帶隊沖鋒陷陣的驍勇的軍官。所以當你百無聊賴,胡思亂想的時候,請記住你掌上有千軍萬馬;你是他們的統帥。檢閱他們時,你不妨問問自己--他們是否在戰斗中發揮了最大的作用。——菲·蔡·約翰遜6.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蒲松齡7.誰若游戲人生,他就一世無成,誰不能主宰自己,永遠是一個奴隸。 ——歌德PAGE16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