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單元 相親相愛一家人第一課 愛在屋檐下本課概述:每個人都有一個家,我們在家中生活,在家中成長,家中有父母,家中有親情,但家中也有矛盾和糾紛,我們與父母之間也有解不開的疙瘩。面對成長過程中的快樂和煩惱,我們該何去何從?本課通過:我知我家、我愛我家、難報三春暉三個專題,讓我們了解這個熟視無睹的家,讓我們更加熱愛我們自己的家。學習目標解讀:理解生命是父母賦予的,體會父母為撫養自己付出的辛勞,能盡自己所能孝敬父母和長輩。《思想品德課程標準》(以下簡稱《課程標準》)要求我們達到的基本要求是:了解自己的生命來源于父母,激發對父母的感激之心,報答之情;體會自己的成長傾注了父母的心血,學會以自己的方式關心和照顧父母;懂得孝敬父母的長輩,學會理解父母。重點問題解析:孝親敬長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孝敬父母是在平等的基礎上,對父母的尊敬和侍奉,是在當代道德和法律基礎上對父母辛勤勞動和養育之恩的報答。例題:有的少男少女為了“追星”居然忘掉了做人的基本常識和基本準則,有的青少年“發燒友”不去探望“生病、住院的爸媽”,卻要去看并無養育之恩的“某某星”。請你對此做出評價。分析:一個孝敬父母的人,一般情況下都能夠在社會上遵紀守法,與人和睦相處,能夠自覺控制自己的行為,他們不愿因自己的不負責任累及父母、家庭。反之,不孝敬父母的人,往往也不能處理好與兄弟、親友、師長、同事、集體和國家的關系?!靶ⅰ笔羌彝プ钪匾膫惱淼赖?,我們在今天應大力弘揚這一點。參考答案:這些少男少女的行為應受到人們的譴責。因為,父母賦予我們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地哺育我們成長,教我們做人,這種恩情要永遠銘記在我們的心中,父母為家庭作出了貢獻,為我們付出了很多,他們應當得到愛的回報,理應受到我們的孝敬。我們應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孝親敬長的優良傳統。當然,孝敬父母也是我國法律所鼓勵和倡導的行為。課堂自我測評(一)家是溫暖的,家庭生活是幸福的;家像一個深深的港灣,把我們護在它的懷抱里,躲開外面的風雨和浪濤;這種呵護是那樣的無聲和自然,于是我們便忽略了對家應該付出的愛,請從現在開始,關注我們的家吧!選擇題(下列各題各有一個最符合題意的選項)1、晚飯后,明明一家人又開始各忙各的了,爺爺看電視,爸爸打電腦,媽媽織毛衣,明明在自己的屋子里寫作業。多么溫馨,和諧的一家人啊。明明的家庭結構屬于( )A、主干家庭 B、核心家庭 C、單親家庭 D、聯合家庭2、由于玩電腦游戲,小海的成績急劇下降,老師找到了爸爸,小海被狠狠地揍了一頓,小海非常生氣,竟決定離家出走,認為這樣就可脫離與父母之間的關系,小海的想法對嗎?( )A、對,離開家就與父母沒有關系了B、不對,我們與父母的關系既已確立,就無法改變C、對,公民有人身自由,小海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行事D、不對,由于小海年齡還小,還不能脫離父母的管教3、“狗不嫌家貧,子不嫌母丑”說明 ( )①這是大自然現象 ②有志者不嫌家貧,明理者不嫌父母丑③我們與父母之間的親情關系是不可改變的,這是命運的安排?、苷_面對“家貧”“母丑”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4、有這們一句古話:子不教,父之過,這句話說明家庭具有( )A、教育功能 B、撫育和贍養功能C、人口生產功能 D、消費功能休閑時光:——為什么有些孩子的表現就像沒有父親一樣?——因為有些父母的表現就像沒有孩子一樣。綜合能力測評 (一)我知我家:(完成下面的內容)1、家庭住址: 家庭成員:2、你的家庭屬于什么類型:3、家中最值得你驕傲的人是:原因是:家中曾經最令你高興的事是:4、你經常在家中做些什么:5、家中哪些地方還不讓你滿意:6、你最想為家中做的事是:談談感受:(簡要回答)有人說:孤獨時,家是黑夜里的北斗,是沙漠中的綠洲。雖然可望而不可及,卻帶給你無限的遐思與慰藉。“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詩圣杜甫早已道出了對“家”的牽掛。失足時,家是諒解的甘露,是寬容的懷抱。為了母親的微笑,為了孩子的企盼,浪子毅然回頭,方知猶未為晚。富裕時,家是一帖清醒劑,時時提醒你“衣食足而知榮辱”,切不可“富貴思淫欲”。家不是酒店,不是茶館,想來就來,想走就走。家是扶老攜幼的承擔,是傳宗接代的責任。即使富甲天下的比爾·蓋茨,也只要一個屬于自己的家,而把巨額財富捐給了那些需要家的孩子和需要孩子的母親?!坝绣X能使鬼推磨”,卻惟獨買不到親情,買不到家。世上沒有不老的容顏,不散的筵席。當珍惜時且珍惜,莫等老來有家回不得,“空悲切”。家,是什么?千萬個人有千萬個說法。有的說,家是一種文化;有的說,家是一段時光;有的說,家是一種情懷。還有人說,……你對家的理解是什么?請寫下來。課堂自我測評(二)選擇題(下列各題各有一個最符合題意的選項)1、“兒行千里母擔憂”這句話( )A、說明兒子太小,出門時母親不放心 B、說明母親對子女的事總放心不下C、表達了母親對兒女的深深關愛之情 D、說明母親太操心2、“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意思是( )A、表達母親對兒子的深深依戀之情B、兒子更愛自己的媽媽C、媽媽給兒子做衣服,為了兒子出門遠行D、家庭生活中,母親更多地擔負做衣服的義務中國有句古話,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但是對于孩子,尤其是自己的孩子,把他養到多大就算是盡到了責任,可能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解。最近的一本書《我只養你18歲》,讓好多家長心頭一震,作者老周的意思是孩子只能養到18歲,18歲后就該自己獨立。他不僅這么說,也是這么做的,并且義無反顧。根據材料回答3—4題3、文中作者老周,這個當父親的做法正確嗎?( )A、不正確,因為父母對子女的撫養教育是無條件的B、不正確,因為18歲的孩子還不到獨立的年齡C、正確,說明父親通過這種方法教導子女,為人應當自強D、不正確,說明他不是一個合格的父親4、如果你遇到了這樣的父親,你怎樣做?( )A、同他大打一架 B、再也不見他C、不知道 D、表示理解,并做好獨立的準備5、一項對青少年犯罪的調查表明,在所調查的違法犯罪的青少年中,其父母對其粗暴打罵的占13.5%。這就說明( )①家庭教育很重要②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應該僅僅憑借說服教育③家庭暴力是導致其子女走上違法犯罪道路的因素之一④父母粗暴打罵子女,是虐待子女的行為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休閑時光:老師:“你的題為《搶救親人》的作文怎么連一個標點符號也沒有?”學生:“那么急的事怎么能停頓呢?”綜合能力測評 (二)一、感受溫情:朱自清散文:父親因為事忙,本已說定不送我,叫旅館里一個熟識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囑咐茶房,甚是仔細。但他終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頗躊躇了一會。其實我那年已二十歲,北京已來往過兩三次,是沒有甚么要緊的了。他躊躇了一會,終于決定還是自己送我去。我兩三回勸他不必去;他只說,“不要緊,他們去不好!”,文中父親的行為說明了什么?總結一下,父愛有什么特點?二、佳文賞析: 年末的夜空依舊清朗,站在窗前我深深地吸了口氣,星星一如夏夜時那么明亮,,從十樓望出去,這個古老的城市仿佛也累了,低低地臥著喘息,凌晨兩點,不知還有誰如我一樣迎著冷冷的風在窗前冥想。 應該是有很多事值得思考、很多人可以牽掛的吧 而面對這透明的冬夜,我最多的還是在掛念著我的家。其實算來離家才不過數日,家與我不過只是一山之隔罷了,但卻只有家是無傷于我的,只有家是柔和的,一如客廳里那暖暖的燈光。不知從何時起,在我未歸之前,父母都會為我留一盞燈,就算知道我有事回不來了,他們也會讓燈徹夜亮著,因為他們知道他們的小女兒怕黑,若改變計劃突然回來了,面對黑咕嚨咚的樓道,不知會心跳成什么樣子。在我的心目中,家不僅僅是由家具和人組成的,最最重要的是那種無所不在的親情,家中可以沒有考究的家什、華麗的裝修,但不能沒有這份親情。而父母正好又是細致 的人,家中的家具有幾件還是他們結婚時購置的,搬過幾次家都不曾損壞過,二十幾年了,大都還光潔如新。正是他們的細致與關愛構筑了我和姐姐無憂無慮的童年。而后,姐姐嫁了,家中少了一份人聲,而父母就將姐姐錄下的歌帶放出來聽,零星地說著姐姐的勤快與聰穎,數落我的懶散與不修邊幅。而我知道他們是一樣愛著我的,我只盼著離開家一段日子,讓他們也有好好地想念我的那一天。讀大學后,每年都有一個多月外出寫生的機會,每一次我都快樂地出發了,將家門拋得遠遠的,還有那對模糊的身影。然而每每又不出十天,爬的山越高、走的路越遠,家卻在我心中靠得越近。 再后來,也就是站在工作單位窗前的今天,社會如腳下城市的街道般復雜,對我而言,感情、機遇、態度,都那么敏感多變,唯一不變的是父母的親情。 我和姐姐永遠都會感謝我們樸實的父母,給了我們樸實的生活和一個溫暖的家。夜深了,爸爸媽媽還有我的家,你們也在念著我嗎家是安樂窩,家是情感集中營,文章作者的感受你有過嗎?能把當時的感受寫下來嗎?把它當成一篇日記,收藏起來,留住那一時刻的溫情吧。三、心中祝福:1、說一說,母親節是什么時候?祝福送給媽,需要理由嗎?為什么?2、寫出父母的生日、喜好、性格、特長等課堂自我測評(三)選擇題(下列各題各有一個最符合題意的選項)1、圖中暴跳如雷的兒子,驚恐萬狀的父母,說明( )①孝敬父母,不能停留在口頭上②孝敬父母要從小事做起③孝敬父母就要讓他們聽自己的④孝敬父母應體現在積極上進,讓父母高興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2、“?;丶铱纯?,回家看看,哪怕幫媽媽捶捶后背,揉揉肩,老人不求子女為家做多大貢獻,只求個平平安安,團團圓圓!”歌詞告訴我們( )①父母需要在精神上得到安慰 ②做孫子女的也要孝敬父母的長輩③④父母對子女付出他們的勞動,含辛茹苦地養育了我們,我們應該更多的關愛父母④做父母的不能夠理解子女,對子女要求的太多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3、“棍棒之下出孝子”說明( )A、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只有通過打罵孩子,才能讓其深刻地認識到自己的錯誤B、孝子是在棍棒之下被逼出來的C、父母對孩子嚴格要求,做子女的應正確對待D、只有經過打罵,孩子才更孝順父母4、小剛是個十分懂事的孩子,每當看到父母下班回來十分疲勞時,他便主動幫助媽媽去做飯,收拾家務,然后再去寫作業……小剛的行為告訴我們( )①孝敬父母表現在各個方面 ②父母為家庭付出了很多,應當得到愛的回報③孝敬父母應該更多表現在成年人身上 ④未成年人還不到孝敬父母的時候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5、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對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贍養。其中最重要的是 ( )A、父母說什么就是什么 B、敬重和愛戴父母C、早早打工掙錢贍養父母 D、現在只需搞好學習,其余的事等長大后再說綜合能力測評(三)一、故事會:毛澤東同志在革命勝利后,返回故里特意在父母的墳上獻上一束松枝,深深地鞠躬,輕聲說道“前人的辛苦,后人幸?!?。朱德總司令在《回憶我的母親》一文中覺悟地寫道:“我愛我母親,特別是她勤勞的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遠回憶的”,當他的老母久病臥床時,由于他因為革命需要無法服侍只要他有時間,就一定會盡自己的一份孝心。陳毅元帥親自為癱瘓在床的母親洗尿褲。革命領導人在為祖國的前途,人類的命運操勞的同時,也沒有忘記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你還聽過哪些孝親敬長的故事?給大家講一講,并談談你的感受并寫下來,好嗎?二、請你欣賞:明理三字經:自己事,自己做,讓父母,少勞苦。 家務事,學著擔,讓父母,多休閑。為父母,多服務,事雖小,孝心露。 對父母,有禮貌,不任性,不撒驕。有美食,先父母,從小起,懂反哺。 父母齡,要關心,服待好,病減輕。父母學,看書報,要安靜,不打擾。 看電視,聽廣播,誰作主?由父母。勤學習,好品行,父母樂,已高樂。請你自問,三字經中,你在哪方面做得還不夠?實踐活動探究:為了使我們更加了解父母,以回報父母恩為題召開主題班會,如果由你主持這次班會,你如何設計,把你的活動步驟寫下來。(提示:圍繞為什么回報父母,以前怎樣做,以后有什么計劃為中心展開討論并交流。)綜合檢測題可以想一想,在我們肚子餓時,是誰為我們送來香噴噴的米飯?當我們生病時,是誰將我們送到了醫院,度過一個又一個漫長的夜晚?當我們面對坎坷時,是誰一次又一次地用鼓勵的話語激勵我們重新站起來?是父母,是他們對我們傾注了無限的愛,而他們需要我們的僅僅是那么一點點,親愛的同學們,我們該怎樣來回報?請你付出你的努力吧!選擇題(下列各題各有一個最符合題意的選項)小梅7歲時父母離婚,她隨母親一起生活,為減輕家庭負擔,小梅經常幫助母親干一些家務,母親為此也更加疼愛女兒,雖說生活比較凄苦,但母女倆相依為命,以苦為樂。據材料回答1—2題。1、小梅的家庭結構屬于( )A、核心家庭 B、主干家庭 C、單親家庭 D、聯合家庭2、小梅說,她要與父親脫離關系,因為她之所以生活在這樣的家庭,都是父親的原因,小梅能與父脫離關系嗎?( )A、不能,父母子女的關系一經確立,就無可選擇,無法改變B、能,父母已離婚,小梅隨母親生活,與父親沒有關系了C、不能,小梅現在還小,需要父親給予的扶養費,長大了就沒關系了D、能,只要小梅不愿意見父親,就可以脫離關系3、王濱自從上小學以來,早晨起不來,總要媽媽爸爸叫早,王濱心想,現在我已是一名中學生了,我不能再勞累媽媽,早晨自己起床,王濱的做法( )①是孝敬父母的表現 ②說明孝敬父母需要付出 ③說明他已經自立了④孝敬父母要從小事做起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4、小林的媽媽病了。放學回家后,小林把飯做好端給母親,還給媽媽講了個笑話好讓媽媽高興一些。小林這樣做說明( )①孝敬父母需要付出感情 ②孝敬父母只能委屈自己 ③孝敬父母需要付出體力④孝敬父母表現在只要讓他們高興就行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華裔電腦名人王安博士稱,影響他的一生最大的教訓是在他六歲時。王安路過一棵大樹的時候,一個鳥巢掉在他頭上,里面還有一只嗷嗷待哺的小麻雀。王安想起媽媽不允許他在家養小動物,只好把小麻雀放在門后,急步進屋請求媽媽的允許。但當王安興奮地跑到門后,小麻雀已經不見了,成了一只黑貓的口中餐。請根據材料回答 5—6題。5、如果你是王安,你怎么辦?( )A、跟媽媽大吵大鬧B、以后遇到類似的情況再不與媽媽商量C、以后只要是自己認為對的事情,既馬上付諸行動。然后力爭媽媽同意D、自己到一邊生悶氣6、遇到這種情況,王安急步進屋請求媽媽的允許,說明( )A、王安對父母的尊重,也是一種孝敬的表現B、王安優柔寡斷C、王安做事太大意 D、王安母親管教太嚴7、初中生明明非??鄲溃蚴撬母改赋33庳熕@干的不對,那做得不好。你認為明明的苦惱的根源是( )A、父母工作忙沒有耐心 B、明明不會做活C、父母不關心他 D、沒有正確理解父母8、在一些獨生子女的家庭, 常常出現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小皇帝”,這此孩子好吃懶做,學習怕苦怕累。這種現象的出現說明( )① 父母過于關愛自己的孩子 ②當今三口之家的必然趨勢 ③父母和子女之間的感情在進一步加深 ④家庭教育不得當A、①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9、洛克菲勒是美國著名的石油大王,他很少打罵孩子,但他對子女的教育是嚴格的,子女們在靠自己打工掙得學費,他的兒子小約翰遜繼承了父親重視節儉,嚴格教育子女的家規,洛克菲勒的做法:( )① 說明父母是我們最親的人,也是我們的第一任老師②家庭是我們成長的搖籃,我們的港灣和第一所學校③文中父親教育子女有方④洛克菲勒做法太“古董”了,現在不實行這一套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三字經》中有這么一句:“香九齡,能溫床”。說的是東漢時候,有個叫黃香的人,他從小就懂得孝敬父母,九歲那年,黃香的母親去世了,他經常思念母親的養育之恩,對父親更加體貼關心,冬夜,天氣寒冷,黃香在油燈下讀書,夜深了黃香把書整理好,先鉆進父親被子里睡一會兒,才跑到自己的床上,原來他是為了讓父親這樣睡上去不會感到太冷。夏天,夜晚非常悶熱,黃香的父親在院子里乘涼,黃香一個人跑到臥室用一把大蒲扇,站在蚊帳前,不停地扇扇子。他為的是把蚊子趕跑,使枕席清涼,讓父親睡個好覺。據此回答10—11題:10、黃香的故事表明( )①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② 孝敬父母需要付出 ③ 孝敬父母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④黃香是古時候人,所以他長大后一定會更加孝敬父母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11、黃香為什么能夠這樣做?( )A、因為黃香是個懂事的孩子,他怕父親因失去母親而過份憂傷B、因為子女對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贍養是對其養育之恩的回報C、因為我國古人孝敬父母就是盲目的順從D、因為古代的父母對子女的要求都嚴格冷靜下來的思考:12、某些父母因為孩子學習成績不理想而對其打罵;有的家長在孩子完不成學習任務前不讓其睡覺、不讓吃飯、克扣孩子的零用錢等,有的甚至遭到毒打……你認為父母為什么會這樣做?遇到類似的事,你會怎么做?親情留言箱:13、嘗試著給父母寫一張留言條。在留言條上,可以訴說自己最近在學習和生活上的困惑與苦惱,請求父母的幫助;可以把你心里的小秘密、你的歡樂、你的憂愁與父母分享;也可以誠懇地給父母提一點建議或者陳述一下你的愿望;還可以是你最想對父母說的幾句體貼、諒解的話語。第二課 我與父母交朋友本課概述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的生命來自父母,我們的成長離不開父母和長輩的關愛。那么怎樣與父母相處將是我們融洽家庭關系更為關健的環節,為此,本課設置“嚴也是一種愛”“兩代人的對話”兩個專題幫助我們初步培養與父母之間的交往與溝通的能力,掌握一定的與父母溝通的技巧,培養學生關愛父母、孝敬父母、尊重父母、理解父母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學習目標解讀1、了解生命的來源,正確理解自己與父母之間的關系,學會用自己的方式關愛父母,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遇到問題與父母協商,懂得孝敬父母和長輩。2、正確認識父母對自己的關愛和教育,以及可能產生的矛盾,學會與父母溝通、學習處理與父母關系的具體方法,克服“逆反”心理。重點問題解析學會與父母溝通,學習處理與父母關系的具體方法。對此要重點掌握作為子女要走進父母,親近父母,與父母同行;當與父母發生矛盾時,要冷靜,弄清分歧原因所在,尋找恰當的溝通方法,雖然具體的方法會因各個家庭的情況不同而不同,但彼此了解是前提,尊重理解是關鍵。理解的有效方法是換位思考,溝通的結果要求同存異。例題:李英已是八年級的學生,她的父母都喜歡賭博,李英上了思想品德課后,知道這是違法行為,可她又不知道怎樣勸服父母,于是,她非常苦惱,經常與父母拌嘴,經常生悶氣。請問:1、請問李梅為什么煩惱?2、請你告訴她怎樣才能擺脫煩惱?分析:此題說明中學生在成長過程中,辨別是非的能力在增強,但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有許多不成熟的地方,在家庭生活中,不知道怎樣與父母處理關系,這就需要在學習中不斷鍛煉,使其漸漸成熟。參考答案:1)李英煩惱的根源是她發現父母的缺點和錯誤,但又不知道怎樣去勸說,找不到與父母溝通的好辦法。2)當我們與父母發生矛盾時,首先要冷靜下來,心平氣和地和他們商量,商量就是溝通的過程,通過商量,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好方法。而不是采取過激方法。所以李英應坐下來,與父母心平氣和的談,告訴他們這是違法的,同時還影響自己的學習……父母是愛我們的,只要我們同樣以愛的方式對待父母,溝通的障礙就會大大減少,這樣,既幫助了父母,也會獲得父母更多的關心和疼愛。課堂自我測評(一)選擇題(下列各題各有一個最符合題意的選項)1、到了初中階段,同學們越來越希望父母能以平等的身份與自己接觸,而不是居高臨下地教訓自己,這反映了中學生( )①有了自己的思想,開始獨立行事②渴望父母像對侍大人那樣對侍自己③懂得多了,覺得父母不如自己④越來越狂妄自大了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2、當遇到媽媽對你說個不休時,當遇到爸爸打你罵你時,正確的做法是:( )①認識自己的不足,找自身原因 ②正確對待父母的良苦用心③不再理父母 ④與父母爭個不休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3、在學校生活中,常聽到學生會抱怨:“爸爸根本不明白我,還要常常管著我?!薄拔液蛬寢尯茈y好好溝通,說不到兩句話就會吵架?!薄皨寢尣徽f話還好,若她說話我便會覺得煩!”你怎么看待這些問題的產生?( )①父母要求嚴,期望高導致的結果②當代家庭生活中的必然現象,難以避免③反映了子女不能理解體諒父母的一片苦心④當代青少年不懂事A、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4、有關部門曾經針對"代溝"問題做過一項社會調查。結果發現有76%的學生表示在穿衣問題上與父母發生過爭執。有超過70%的學生在“選擇課外讀物”上與父母之間存在矛盾。有超過半數的學生表示在支配零用錢時經常受到父母的干涉和限制。有超過57%的學生認為自己在“業余愛好”方面與父母存在矛盾。有75%的學生對父母"苦口婆心"的叮囑不領情,甚至感到“很厭煩”、“難以忍受”。在父母私拆孩子信件、偷看孩子日記、關注孩子與異性同學交往的問題上,有20%左右的學生與父母發生過摩擦。上述問題反映了( )①進入青春期后的中學生,有了自己的思想②當代中學生逆反心理越來越強③父母子女之間的矛盾會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不斷加深④父母子女之間沒有很好的溝通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綜合能力測評(一)一、宣泄煩惱:1、當與父母相處,產生矛盾時,你的心情如何?2、你在心里會怎樣責怪父母?二、理智思考和出謀劃策:李飛是個脾氣倔強的孩子,他經常因父母的嘮叨而甩頭就走,常弄得父母打不得,罵不得,唉聲嘆氣,李飛的做法對嗎?為什么?李飛才能改變現狀呢?三、理解萬歲:月月是個開朗的女孩子,經常與男同學女同學玩得火熱,但自從上中學后,媽媽對她與男同學的交往開始非常反感,還經常翻看她的日記,接送她上學并觀察她與哪些同學交往,為此,月月經常與媽媽發生口角,你看,月月產生煩惱的原因是什么?月月應怎樣才能擺脫煩惱?課堂自我測評(二)選擇題(下列各題各有一個最符合題意的選項)1、張凱的父母喜歡打牌,常常弄得屋子烏七八糟,張凱回到家,常常沒有寫作業的地方,為此張凱經常生悶氣,但他是個十分懂事的孩子,他解決矛盾所采取的行動正確的是( )A、在學校寫完作業,回到家里躲在一邊B、試圖勸說父母,不再打牌,給自己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C、回家跟父母一起玩D、放學后,不回家,跟同學一起玩2、麗麗養成了寫日記的好習慣,自上初中以后,日記中多了許多小秘密,麗麗便把它放在自己的小抽屜里鎖起來,這引起了媽媽的懷疑,有一天,媽媽趁麗麗不在家,撬開了抽屜,偷看了日記,這時的麗麗正確的做法是 ( )①指責媽媽為什么看她的日記 ②從此對媽媽不理不采,冷淡相對③很生氣,但對媽媽表示理解,走近媽媽,溝通情感④向父母敞開心靈,打消媽媽對她的疑慮和擔心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3、進入中學后,學習更加緊張,雷雷的父母望子成龍心切,急于給他找家教,但雷雷非常反對,認為這會剝奪他更多玩耍的時間,況且雷雷的學習比較優秀,于是他與父母之間便有了一時不可調和的矛盾,你認為他們產生矛盾主要原因是( )A、雷雷貪玩 B、父母要求過高C、相互不理解 D、以上原因都有4、雷雷和父母之間的矛盾要想解決,正確的做法是( )A、雷雷與父母據理力爭B、雷雷靜觀其變,不動聲色C、雷雷首先做出讓步,心平氣和地與父母商量與溝通,尋求最佳結果D、雷雷一意孤行,直到父母妥協綜合能力測評(二)要和父母有良好的溝通,先要對他們有所了解,并落實在行動上,如此一來,可以知道父母的生活細節以增加話題,另一方面亦可以增加親子間的溝通默契,方法包括:留意看,細心聽,密密講和常常做。那么就通過下面的問題來檢測你是否是個細心的人,進而與父母架起理解的橋梁吧。1、你了解父母的健康狀況嗎?知道他們的作息時間嗎?2、針對某一問題,你認真聽過父母的想法,需求,擔憂及壓力嗎?3、跟父母交談用過文明術語嗎?(例如:早起時問候父母:早上好!出門時,道一聲:再見)外出時告訴過父母回家的預計時間嗎?做錯事時主動認過錯嗎?跟父母談在學校的情況嗎?4。你幫父母做家務嗎?是在什么時間?努力讀書讓父母滿意嗎?每當節日或父母生日時送過他們禮物嗎?實踐活動探究1、獨生子女的增多,家庭溺愛現象嚴重,生活節奏的加快,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之切。致使現在青少年違法犯罪的案件中也出現了仇殺父母的現象,這是一種道德的背判,也是我們當代中學生應該遠離的違法犯罪的空間……請你調查中學生與父母的關系中都存在哪些問題。分析你的調查結果,并把你的調查結果寫出來,與同學們共同探討出解決問題的方案。2、我們與父母之間的代溝具體表現為“穿衣打扮”“父母嘮叨”“業余愛好”“零用錢消費”“課外讀物”“交友”“隱私”……那么代溝的責任主要在誰?請你組織一場辯論會,題目:代溝的責任主要在父母(子女)把你的設計簡要的寫出來。3、請你為父母制作一張賀卡;為父母洗一次腳;幫父母做一件家務活;周日當一天家。綜合測試選擇題(下列各題各有一個最符合題意的選項)1、王丹在班上當班長,可自從上了九年級以后,媽媽便告訴她,當班長管理的事務多,耽誤學習,學習,不要再當班長了,可王丹不這么想,她認為當班長并不會耽誤自己學習,反而,更能鍛煉人,于是母女之間的紛爭便產生了,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煩惱?( )①媽媽太專斷了②王丹太任性了③媽媽和王丹都有錯④媽媽正確,王丹錯誤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2、王丹怎樣做才能處理好與媽媽之間的關系?( )A、瞞著媽媽,繼續當班長 B、 不理媽媽,與媽媽公開作對C、 聽媽媽的話,不當班長了 D、與媽媽商量,爭取媽媽與自己意見達成一致3、遇到類似于王丹的情況,我們怎樣才能使自己心平氣和地與父母相處呢?( )①對于自己的逆反行為,理智的加以分析②要認識到父母也有錯的時候③通過自己的努力幫助父母走出家教的誤區④與父母不理不采,冷淡相對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4、圖中的孩子怎樣才能讓父母放心?( )A、把一部分錢給父母B、跟父母商量如何處理壓歲錢C、拿著這部分錢去買漂亮的衣服D、用這部分錢跟同學們一起聚會5、我們與父母的沖突,往往基于父母對我們的( )A、.嘮叨 B、不理解 C、高期待、嚴要求 D、代溝換位思考(簡要回答)4、你希望一個“任天堂”游戲機,可父母希望你成績進步,你說:“我要買游戲機,讀書需要調劑?!眿寢屨f:“你現在成績這樣差,再玩不就更差了嗎?”于是一場爭論可能就開始了??扇绻阆日f:“媽,我下一次月考,一定每科都在八十分以上。”媽媽很高興,接著你說:“我每科都進步,要有獎品呀?!薄澳阋裁??”“任天堂游戲機?!蹦愕脑竿锌赡芫蛯崿F了。兩場不同的對話,為什么會有不同的結果呢?深入思考(簡要回答)5、父母因孩子成績不好而打罵孩子,孩子則責備父親沒有幫自己復習。孩子考試不及格,母親一味責備孩子“這么笨”“沒出息”……孩子默默忍受哭泣。(1)父母的批評方式好不好?(2)這樣的對話對父母與孩子雙方有什么不良后果?走近父母(簡要回答)6、 母生活中有哪些煩惱呢?他們心里常想些什么呢?7、為避免不必要的煩惱,是努力改變父母,還是立足改變自己,為什么?8、與父母進行溝通,積極的正確的方式有哪些?感恩知報(探究與實踐)9、請為學校開展孝敬教育活動出幾個“金點子”,并嘗試著去做。參考答案:第一單元第一課課堂自我測評(一)1、A 2、B 3、D 4、A綜合能力測評 (一)略課堂自我測評(二)1、C 2、A 3、C 4、D 5、D綜合能力測評(二)一、說明家庭生活是子女成長的搖籃,父母是我們最親的人,父親這一舉動,也表達了父親對兒子的深沉的愛。父愛如山,深沉嚴格。父親親辛勤勞作,總是無怨無悔。二、略 三、1、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天為法定的母親節。需要,母愛是最無私的,母愛是溫暖的太陽,母愛是遼闊的海洋,母愛是肥沃的土壤,母愛是無限的宇宙……2、略課堂自我測評(三)1、D 2、C 3、C 4、D 5、B綜合能力測評(三)略實踐活動探究:略綜合檢測題;1、C 2、A 3、B 4、A 5、C 6、A 7、D 8、A 9、B 10、C 11、B12、大多數父母是出于“望子成龍”的心情,希望通過嚴格的教育促使子女成才。首先,自己要認真地改正錯誤,父母的打罵很多情況和自己的錯誤有關,盡管有時父母對我們的教育的方法不是很得當,但都是“恨鐵不成鋼”,我們要正確地認識和對待父母的良苦用心,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從自身方面多找原因,平時多和父母溝通、交流思想,認真地改正錯誤。。其次,在適當的場合,用適當的方法,和父母說明他們的行為是違法的,要求他們改進教育方法,實在不行就向有關部門反映,請求法律幫助。13、略第二課課堂自我測評(一)1、B 2、A 3、C 4、D綜合能力測評 (一)一、1、煩躁,發怒,恨不得走開,心中怒火燃燒,傷心,失落,倒霉,沒勁……2、他(她)太不盡人情,太主觀,不講道理,態度兇狠,要求高得不切實際……二、李飛的做法不正確,因為與父母發生沖突,如果以強硬的態度頂撞,以粗暴的舉止反抗或者對他們不理不采,冷淡相對,或者由于對某事的分岐遷移到對父母本人的惡感,甚至采用極端的辦法來處理,都是錯誤的,會造成極大的危害。因為對于逆反心理和逆反行為,不能一概說是錯的,有的反抗不無道理。由此可見,李飛確實也有正確的時候,但是,應該認識到我們的父母不是圣人,他們的觀念有時滯后,有家庭教育方面,他們也難免有誤區,我們應與父母平等交往,這樣有助于父母更新觀念,走出家教的誤區,也有助于我們做出正確的行為選擇為了不傷害自己和自己最親近的人,李飛應努力克服消極的逆反心理,在情緒沖動時,要努力克制自己。三、月月產生煩惱最主要的原因是媽媽過份的“嚴格”要求。月月應該理解媽媽,媽媽的這種做法,一定程度上更能反映出父母對我們的愛,我們要理解,體諒父母的苦心。課堂自我測評(二)1、B 2、B 3、D 4、C綜合能力測評 (二)略實踐活動挖究:略綜合檢測題;1、D 2、D 3、B 4、B 5、C4、第一場對話,爭論形成的原因是由于總想到我要什么,沒想到對方要什么,各說各話。而第二場對話則不同,首先想到父母要什么,與父母首先達到意見一致。由此可見,與父母的交往也要講藝術,說話是學問,與父母交談,要先傾聽,再傾訴,要投其所好,用他喜歡的方式表達,用他喜歡聽的話講,尤其在接受批評時,有錯就承認,有理委婉地說。在傾聽中我們能體會出父母的心情,期望和用意。溝通就容易達成。5、1)不好,簡單粗暴,傷人自尊。2)(1)父母與孩子雙方情緒不愉快,關系越來越對立,沒有心理溝通,家庭缺乏和諧氣氛。(2)不能從父母那里得到有益幫助,故步自封,學習上仍沒有進步(3)父母會更著急,對孩子更嚴厲地批評責備,反過來又使孩子更逆反,不利于孩子自身健康成長,甚至會導致心理障礙。6、(提示: 為我們學習、成長,前途擔心,想在我們身上實現他們年輕時沒實現的愿望,為工作下崗而煩惱,因生活瑣事而煩躁……)7、可以設法改變父母,但年輕人更具有可塑性,改變自己的態度,有利于自己成長。8、提示:了解父母,敞開心扉,笑口常開,耐心解釋,換位思考,尊重理解,求同存異9、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