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件32張PPT。 陳繼兵蘭州市第五十五中學 [email protected] 2007年10月15日 —— 21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勝利召開,胡錦濤作《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的政治報告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新勝利而奮斗內容與教材的主要結合點正確認識、(正確意識)尤其是科學理論對實踐具有重大的指導作用。發揮主觀能動性必須按客觀規律辦事。要不失時機地促成事物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事物是變化發展的。 一、過去五年的工作 二、改革開放的偉大歷史進程 三、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四、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新要求 五、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六、堅定不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七、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八、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 九、開創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新局面 十、推進“一國兩制”實踐和祖國和平統一大業 十一、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 十二、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一、過去五年的工作 這五年是改革開放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取得重大進展的五年,是我國綜合國力大幅提升和人民得到更多實惠的五年,是我國國際地位和影響顯著提高的五年,是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明顯增強和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更加緊密的五年。內容與教材的主要結合點一分為二的觀點,要求我們看問題要全面,防止片面性。矛盾主次方面原理,要求我們看問題要抓本質和主流。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二、改革開放的偉大歷史進程“改革開放偉大事業,是在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基礎上進行的,是第二代領導集體開創的,是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繼承、防止并成功推向二十一世紀的”;“新時期最鮮明的特點是改革開放,最顯著的成就是快速發展,最突出的標志是與時俱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實踐永無止境,創新永無止境。”“改革開放作為一場偉大的革命,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可能一帆風順。最根本的是,改革開放符合黨心民心、順應時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確的,成功和功績不容否定,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內容與教材的主要結合點聯系觀。發展觀。事物發展的趨勢是前進的,但道路是曲折的,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改革開放是新事物、是科學的價值觀(符合客觀規律,符合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認識在實踐的基礎上不斷深化、擴展和向前推移。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三、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科學發展觀的提出 科學發展觀,是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總結我國發展實踐,借鑒國外發展經驗,適應新的發展要求提出來的。……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我們必須……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的實際,更加自覺地走科學發展道路。 內容與教材的主要結合點唯物論辯證法矛盾的對立統一原理,要求我們看問題要堅持一分為二,看問題要全面,防止片面性。發展與創新的觀點。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原理。 科學發展觀的表述 是對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于發展的重要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 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 要求我們始終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 基本路線。要求我們積極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求我們繼續深化改革開放。要求我們切實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必須堅持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經濟學結合:為什么必須堅持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 ① 社會主義的本質 ②對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決定意義。怎樣堅持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政治常識結合: 黨的性質、宗旨和執政理念; 黨的執政地位、領導方式、執政能力的提高。 與哲學常識結合.主要矛盾在事物發展中處于支配地位,起決定作用,要求我們要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正確的意識對事物發展起促進作用。要發展,必須實施“三大戰略”、創新發展理念等;.發揮主觀能動性必須遵循客觀規律; .要堅持發展的觀點,勇于創新;.堅持正確的價值觀; .聯系觀 。必須堅持以人為本 -------主要與政治常識結合黨的性質、宗旨和執政理念;我國的國家性質,國家對人民負責的原則;體現了對公民權利的尊重和保障,有利于促 進人權事業的發展;體現了社會主義民主的本質是人民當家作 主,有利于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發展。題目設計: 2007年10月15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代表大會在北京舉行,在本次大會上首次把科學發展觀寫入黨章,之所以要把科學發展觀寫入黨章是因為( )A.正確的認識高于實踐 B.科學發展觀來源于實踐,是正確的認識 C.正確認識、科學理論對實踐有指導作用D.主觀與客觀的統一是辯證唯物主義的要求必須堅持統籌兼顧 主要是哲學常識結合:①任何事物都與周圍的其他事物相互聯系著。這就要求我們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學會統籌兼顧②事物發展是內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要求我們既要重視內因也不忽視外因,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營造良好的國際環境;③主要矛盾決定事物的性質和發展方向,要求我們想問題辦事情要抓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與積極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關系 : 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的本質屬性。A.科學發展觀和社會和諧是內在統一的。B.沒有科學發展就沒有社會和諧,沒有社會和諧也難以實現科學發展。 四、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 新要求1. 物質決定意識,要求我們想問題辦事情要從實際出發,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主觀符合客觀。2. 正確意識對事物發展具有推動作用。3. 正確的價值觀符合社會發展規律,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對社會發展起促進作用。新目標的提出體現了黨堅持正確的價值取向。4. 認識隨實踐的發展不斷深入、發展和向前推移。5. 發揮主觀能動性必須尊重客觀規律。政治學結合:1.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因此必須順應人民過上好生活的新期待。2.國家機關對人民負責的原則。 3.黨的性質、宗旨、執政理念。 五、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經濟學結合(怎樣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一)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三)統籌城鄉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四)加強能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增強可持續發展 能力。(五)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優化國土開發格局。(六)完善基本制度,健全現代市場體系。(七)深化財稅、金融等體制改革,完善宏觀調控體系。(八)拓展對外開放廣度和深度,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 六、堅定不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四個基本特征: a.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民主; b.是由最廣大人民當家作主的民主; c.是以人民民主專政作為保障的民主; d.是以民主集中制為根本組織原則和活 動方式的民主。 為什么要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1)社會主義民主建設是我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2)民主是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和內在要求,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社會主義與民主密不可分;(3)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是黨執政理念和性質、宗旨的體現,也是我黨執政能力提高的表現。怎樣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文明?基本方針:①最根本的是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②要堅持從我國國情出發,總結自己的實踐經驗,同時借鑒人類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不照搬照抄西方政治體制的模式,要在黨的領導下,有步驟、有秩序的進行。(2)具體措施:①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和特點,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為黨和國家長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保障;②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③不斷推進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擴大民主,保證人民當家作主,保障熱門的民主權利;④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建設服務型政府;⑤完善制約和監督機制,保證人民權力為民謀利益。 加強農村的政治文明建設,營造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政治學思考為什么要加強農村的政治文明建設?第一、國家性質決定國家職能,這是國家履行政治職能、經濟職能的需要。第二、是國家機構的民主集中制原則、對人民負責原則和依法治國原則的生動體現。第三、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農村工作中的具體體現。第四、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需要 怎樣加強農村的政治文明建設? 經濟學結合:第一、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第二、堅持聯系的發展的觀點。第三、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原理要求我們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第四、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第五,堅持群眾路線,相信群眾、依靠群眾、為群眾謀利益。第六、堅持正確的價值取向。七、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問 題:什么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它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包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特征以及社會主義榮辱觀,集體主義價值觀。 讓我們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更加緊密地團結在黨中央周圍,萬眾一心,開拓奮進,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譜寫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而努力奮斗! 謝 謝 大 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