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008年中考之社會·思品應考技巧篇班級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特別提示:考試其實是考場發揮的較量,包括心理素質、應考技巧等,此篇重點提示應考技巧的問題,望同學們領悟并牢記,在考前可以加以翻閱提醒自己。一、選擇題部分:1、結構:由題干(材料)和題肢(選項)組成,題干的末句話往往提示思考的角度。例1、當今世界,國家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要應對世界的挑戰,必須把13億人口的沉重負擔轉化為巨大的人才優勢,為此我們必須A.把少生作為關鍵性的舉措 B.大力發展教育和科學事業C.提倡晚婚晚育 D.堅持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2、類型:、(1)直問直答式:例2:解決我國人口問題的首要任務是( )①提高人口素質 ②嚴格控制人口數量 ③優生優育 ④降低人口出生率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材料分析式:材料可以是文字、圖片、表格、漫畫等等多種方式例3:大陸和臺灣在今年2月就2008奧運會圣火行經路線問題達成一致,圣火將從中國以外的第三國進入臺灣,途經香港進入大陸。北京奧委會在公布2008奧運會圣火行經路線后,陳水扁當局不顧臺灣主流民意突然發難,以矮化臺灣為由宣布拒絕圣火入臺,意彰顯所謂的“臺灣主體性”。此舉( )A.暴露了臺灣當局霸權主義、強權政治的本性B.逆歷史潮流,暴露了假善意、真“臺獨”的陰謀C.是對兩岸人民“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挑戰D.挑撥中國與國際奧委會關系并繼續制造“麻煩”從題肢表現形式上看,又可以分為二、材料分析題(非選擇題部分)1、結構:一般由三部分組成:材料——銜接語(往往隱藏在設問或材料的末句話當中)——設問2、類型:(1)文字材料題;如:例3:2007年12月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國務院關于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草案)》決定:國家法定節假日總天數增加1天,即由目前的10天增加到11天。元旦放假1天不變;春節放假3天不變,但放假起始時間由農歷年正月初一調整為除夕;“五一”國際勞動節由3天調整為1天,減少2天;“十一”國慶節放假3天不變;清明、端午、中秋增設為國家法定節假日,各放假1天(農歷節日如遇閏月,以第一個月為休假日)。如果你參加上述課題研究,請回答:(1)除了材料中提到的中國傳統節日之外,請你再列出兩項中國傳統節日(2分)(2)請就材料中的任一中華民族傳統節日,談談她有哪些習俗?(2分)(2)圖表式:材料為圖片或者表格例4:小王在學習“改革開放”這一內容時,以爺爺、爸爸小時候曾經用過的收音機和自己剛買的MP3為素材,進行探究性學習。(1)發現問題:從“收音機的變化”可以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探究原因:小王認為發生以上變化的主要原因有三個方面: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3)體驗感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表格式 :這類題目務必要注意從表格橫向和眾向加以對比,看出變化(4)漫畫式:閱讀下列材料,回答有關問題。材料一: 漫畫一 漫畫二材料二:2006年我國創造GDP及資源消耗占世界總量的比重項目比重 各類資源消耗GDP 煤 鋼 水泥占世界總量 5.5% 15% 30% 54%材料三: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要“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倡導生態文明建設,不僅對中國自身發展有深遠影響,也是中華民族面對全球日益嚴峻的生態環境問題作出的莊嚴承諾。(1)材料一、材料二分別說明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4分)(2)上述問題的存在與十七大報告提出的建設“生態文明”的理念相符嗎?請談談你的看法。(4分)3、答題要領(注意的問題):三個詞:讀——聯——答(1)讀:①先瀏覽材料后,認真讀設問,再帶著設問的要求認真的讀材料;②讀懂題意,把握中心意思③特別要把握銜接語,它往往限定了答題的角度(2)聯:在讀題時迅速聯系有關考點(思考這道題目考我什么知識)、知識點(具體跟那些只是有關)、熱點(時政熱點和百姓關注的熱門話題)(3):答:①首先寫好“答”字;②讀完試題后認真根據材料和設問確立好答題的角度,準備答題要點,千萬要注意銜接語;③關注分值,按照分值大致確定答題的幾個要點和文字量;④層次要清晰,字跡清楚,每點一個自然段,要點統一用“①②③······”序號格式;三、特別提示的幾塊內容:(1)初二思品的法律部分:①務必要聯系有關的法律以及相關的權利或義務;②注意:兩大角度兩大依據(2)初二社會(歷史)部分:①任何歷史事件要把握的六大基本要素——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②時間條件:有的是年份(如1895年);有的是年代(如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有的是時期(如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有的是皇帝年號(如貞觀······);有的是朝代。等等,要靈活把握。題干題肢并列式,如例1組合式,如例2(這類試題用排除法往往很好)此為銜接語,提示要回答的要求,如第一問就要求不能回答材料中提到的,否則答案不得分;第二問則必須選擇材料中提到的節日來談習俗,答之外的不得分。爺爺小時候用的爸爸小時候用的我現在用的違 法?違反或符合的法律及其條款規定合 法?法律依據——違反或符合的法律及其條款規定事實依據——分析材料中人物的行為衷心的祝愿同學們:取得滿意的成績!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