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單元夏商周時期: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歡迎來到歷史課堂西周夏商第二單元夏商周時期: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溫故知新東周 對比兩幅圖,與春秋時期相比,戰國時期大國形勢有什么變化?春秋時期的晉國哪里去了?戰國時期韓、趙、魏是怎么來的?第7課 戰國時期的社會變化戰國時期的社會變化學習目標 了解戰國七雄、商鞅變法、都江堰水利工程等基本史實。 感知戰國時期我國歷史發展的總趨勢,辯證地認識戰國時期的諸侯兼并戰爭。第7課 戰國時期的社會變化一、戰國七雄1、戰國七雄的形成自學導讀①閱讀本框題第1自然段戰國初年,晉國被 、 、 三家大夫瓜分,齊國由大夫 取代。戰國七雄指哪七個諸侯國?韓趙魏田氏第7課 戰國時期的社會變化一、戰國七雄1、戰國七雄的形成姜姓國君為大夫田氏取代,史稱“田氏代齊”齊、楚、燕、韓、趙、魏、秦(戰國七雄)如何記憶戰國七雄地理方位?東—齊北—燕西—秦南—楚中間—趙魏韓第7課 戰國時期的社會變化一、戰國七雄2、戰國時期的兼并戰爭(第2自然段)特點:規模大、兵力多、交戰區域廣、持續時間長。著名戰役:桂陵之戰、馬陵之戰、長平之戰第7課 戰國時期的社會變化歷史再現(影視片段)兼并戰爭的趨勢是由分裂走向統一。秦國在戰爭中成為實力最強的諸侯國,逐漸在戰爭中處于優勢。第7課 戰國時期的社會變化一、戰國七雄2、戰國時期的兼并戰爭(第2自然段)特點:規模大、兵力多、交戰區域廣、持續時間長。著名戰役:桂陵之戰、馬陵之戰、長平之戰 設想一下,當時的人民對連綿不斷的戰爭會有什么樣的感受?他們最渴望的是什么?反對戰爭,希望結束戰爭;渴望國家統一,和平、安定的生活。第7課 戰國時期的社會變化 戰國時期連綿不斷的兼并戰爭,是好事還是壞事?為什么?評價歷史事件:全面 客觀 公正 負面影響:客觀作用:給人民的生命財產帶來巨大損失,給社會經濟帶來巨大破壞;促進政治改革、國家統一和民族交融。第7課 戰國時期的社會變化二、商鞅變法1、背景(本框第1自然段)經濟方面:鐵制農具和牛耕的進一步推廣, 社會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政治方面:新興地主階級的勢力增強,要求 廢除貴族特權,掌握國家政權。軍事方面:為在兼并戰爭中取勝,各國紛紛 變法改革以求富國強兵(直接目的)。第7課 戰國時期的社會變化二、商鞅變法自學導讀②閱讀本框題第2自然段及表格公元前 年, 任用商鞅主持變法。商鞅變法的內容356秦孝公縣制世襲戶籍制度法度自由買賣耕織度量衡軍功第7課 戰國時期的社會變化二、商鞅變法2、時間和支持的國君:公元前356年 秦孝公3、內容: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有利于新興地主掌權確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有利于新興地主通過軍功參政,增強了軍事力量。第7課 戰國時期的社會變化二、商鞅變法4、意義:秦國的國力大為增強,提高了軍隊的戰斗力,一躍成為最強盛的諸侯國,為以后秦國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啟示: 改革是社會發展的動力,是走向富強的必經之路。第7課 戰國時期的社會變化商鞅變法為什么能獲得成功?一是秦孝公的鼎力支持;二是商鞅本人的個人品質和措施得力。講求誠信取信于民譯:商君治理秦國,法令一到就要執行,而且公平無私。處罰不回避有權勢的人;論功行賞,不偏袒自己的親信。不畏強權,公平無私,嚴格執法。第7課 戰國時期的社會變化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自學導讀③閱讀本框題第1自然段時間:主持修建者:地點:公元前256年 蜀郡郡守李冰 成都附近的岷江上 第7課 戰國時期的社會變化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結構:由渠首和灌溉網兩大系統工程構成。渠首分為魚嘴、寶瓶口和飛沙堰三個主體工程。第7課 戰國時期的社會變化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功能:防洪、灌溉、水運等,是一座綜合性的水利樞紐。 第7課 戰國時期的社會變化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影響: 據《華陽國志·蜀志》記載,都江堰建成后,“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成都平原成為沃野,被稱為“天府之國”。2200多年來一直發揮著巨大作用。第7課 戰國時期的社會變化一、戰國七雄七雄的形成(名稱、地理方位)兼并戰爭(特點、著名戰役)二、商鞅變法時間、支持的國君:內容:意義:三、造福千秋的 都江堰建造(時間、人物、地點)結構與功能:影響:第7課 戰國時期的社會變化2、戰國時期,社會風雷激蕩,戰火連天,出現了七個主要的諸侯國,其中位于最西端的是 A.秦國 B.魏國 C.齊國 D.楚國1、公元前403年周天子正式承認三家為諸侯,史稱“三家分晉”,你知道“這三家”是那三家嗎? A.齊、楚、韓 B.趙、魏、燕 C.韓、趙、魏 D.齊、趙、魏 4、右圖文物是商鞅變法時推行哪一措施的歷史見證 A.獎勵耕織 B.嚴明法度 C.統一度量衡 D.確立縣制第7課 戰國時期的社會變化3、作為一個時期的名稱,“戰國”因戰爭眾多,交戰激烈而得名。這一期著名的戰役有 ①桂陵之戰 ②馬陵之戰 ③牧野之戰 ④長平之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商鞅銅方量第7課 戰國時期的社會變化5、戰國后期,落后的秦國一躍成為七雄中最富強的諸侯國,主要得益于 A.管仲改革 B.尊王攘夷 C.實行分封制 D.商鞅變法6、改變常常便隨著利益格局的調整,按照商鞅變法的規定,應該獲得獎勵的人有 ①勤于耕織的人 ②經商的人 ③戰場立功的人 ④固守傳統的貴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第7課 戰國時期的社會變化8、右圖是戰國時期一位著名的水利工程 專家的石像,他是 A.大禹 B.管仲 C.商鞅 D.李冰7、史書記載,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商鞅遭誣陷,他起兵反抗,兵敗被車裂。這突出地說明商鞅變法 A.沒有改變土地制度 B.觸犯了舊貴族的利益 C.嚴重缺乏群眾基礎 D.違背了歷史潮流第7課 戰國時期的社會變化戰國七雄地理方位示意圖看誰說得快!齊燕秦楚魏趙韓作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7戰國時期的社會變化.pptx 李冰與都江堰.wmv 長平之戰.wmv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