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單元夏商周時期: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歡迎來到歷史課堂第二單元夏商周時期: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 春秋戰(zhàn)國時期,分裂動蕩的政局和社會變革,引發(fā)了學術思想領域異常活躍,出現(xiàn)了不同的學派,產(chǎn)生了一大批學者。他們各陳其說,展開辯論,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 這一時期的學派主要有哪幾家?代表人物都有誰?他們的主要思想主張是什么?第8課 百家爭鳴 知道道家、儒家、墨家、法家等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觀點,理解百家爭鳴對后世的深遠影響。第8課 百家爭鳴一、老子1、人物簡介:自學導讀①閱讀本框題第1自然段老子姓李名耳, 后期楚國人, 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做過周朝的史官,管理王室的典籍。春秋道家第8課 百家爭鳴一、老子2、思想主張:萬物運行有其自然的法則,人們應順應自然;世間的事物都有對立面,對立的雙方可以相互轉(zhuǎn)化;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人們與世無爭,天下就能太平。3、著作:《老子》又稱《道德經(jīng)》 (道家經(jīng)典)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老子》二、孔子和儒家學說第8課 百家爭鳴1、人物簡介: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魯國人。 主要人生經(jīng)歷:從小:學習禮樂;年輕:做過小吏,后收徒辦學,成知名學者;中年:從政,后周游列國,宣揚自己的政治主張;晚年:從事教育、整理編訂文化典籍二、孔子和儒家學說第8課 百家爭鳴2、思想主張:自學導讀②閱讀本框題第2自然段孔子的核心思想是“ ”孔子在政治上推崇西周的制度,主張 ,反對 。仁以德治國苛政二、孔子和儒家學說第8課 百家爭鳴2、思想主張:①核心思想是“仁”(提出“仁者愛人”,既要有愛心和同情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意思是:自己所不愿意接受的,不要施加到別人身上。意思是:在謀求自己生存與發(fā)展的同時,也要幫助別人生存與發(fā)展。我們希望別人怎樣對待自己,就應該以同樣的方式對待別人。 (將“仁”作為處理人與人關系的最高行為準則和道德規(guī)范。)第8課 百家爭鳴二、孔子和儒家學說2、思想主張:①核心思想是“仁”(提出“仁者愛人”,既要有愛心和同情心。)②政治上主張以德治國,反對苛政。(要求統(tǒng)治者愛惜民力,體擦民意。認為統(tǒng)治者只有實行德政,使人民心悅誠服,社會才能穩(wěn)定。)第8課 百家爭鳴二、孔子和儒家學說3、教育成就:①創(chuàng)辦私學,(打破了貴族和王室壟斷教育的局面)主張“有教無類”。(招收不同出身的學生)第8課 百家爭鳴二、孔子和儒家學說3、教育成就:②提出一系列教學原則和方法。“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br/>“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學習態(tài)度 聰敏又勤學,不以向職位比自己低、學問比自己差的人求學為恥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為他的謚號。 學習上要抱誠實求學和虛心請教的態(tài)度。二、孔子和儒家學說3、教育成就:②提出一系列教學原則和方法。“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學習方法 ?只學習而不思考,就會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學習,就會在學業(yè)上陷入困境。 溫習學過的舊知識,并且反復的閱讀,這樣你就可以當老師了。 要把學習和思考相結(jié)合;要把經(jīng)常復習和探求新知相結(jié)合。第8課 百家爭鳴第8課 百家爭鳴二、孔子和儒家學說4、文化成就:整理古籍:編訂《詩經(jīng)》、 《尚書》、 《禮記》、《周易》、 《春秋 》對傳承中國古代文化經(jīng)典和學術思想做出巨大貢獻。言論記錄:《論語》《論語》書影第8課 百家爭鳴二、孔子和儒家學說5、孔子的地位和影響: 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地位(評價):影響: 孔子的學說對中國古代文化的發(fā)展有非常重要的影響,他所提出的一些道德規(guī)范對中國社會的發(fā)展也具有深遠的影響。第8課 百家爭鳴三、百家爭鳴1、背景: 戰(zhàn)國時期,舊的社會制度進一步瓦解,新的社會制度逐步確立。此時的學術思想領域非常活躍,形成了不同的學派,各陳其說,史稱“諸子百家”。其中,墨家、儒家、道家、法家等學派的影響最大。“諸子”的“子”,是先秦時期的一種尊稱。春秋時期,一般稱卿、大夫為“子”。到春秋末期,由于學者著書立說和講學之風興起,人們便用“子”來尊稱著名的學者和老師。到戰(zhàn)國時期,“子”便成為一般學者的尊稱了。第8課 百家爭鳴三、百家爭鳴影視片段 戰(zhàn)國時期,各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聚眾講學,研討學術。學派之間展開激烈的辯論,相互抨擊;又相互影響,取長補短。這一思想文化的繁榮局面,歷史上稱為“百家爭鳴”。第8課 百家爭鳴三、百家爭鳴2、主要學派、代表人物及主張:自學導讀③閱讀本框題第2—5自然段墨子孟子荀子莊子韓非“仁政”;“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兼愛”“非攻”;選賢任能;提倡節(jié)儉“禮治”治國要順應自然和民心依法治國;君主專制第8課 百家爭鳴三、百家爭鳴 意思是說,高官厚祿收買不了、貧窮困苦折磨不了、強暴武力威脅不了的人,才算正真的大丈夫。 強調(diào)做人應具有堅定的立場、堅強的意志和不屈不撓的精神。3、影響: 百家爭鳴促進了思想和學術的繁榮,成為中國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發(fā)展的高峰,為中國古代文化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對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第8課 百家爭鳴三、百家爭鳴第8課 百家爭鳴老子創(chuàng)始人孔子創(chuàng)始人墨子創(chuàng)始人莊子荀子孟子韓非“無為而治”治國要順應自然和民心“仁” 以德治國,反對苛政“兼愛”“非攻”“仁政” 民貴君輕“禮治”依法治國 君主專制第8課 百家爭鳴當堂檢測1、小明想了解老子的言論,他應該閱讀( ) A、《論語》 B、《道德經(jīng)》 C、《孟子》 D、《韓非子》2、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是 ( )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荀子3、戰(zhàn)國時期,提出“兼愛”“非攻”,反對相互攻伐兼并、殘害生命的是 ( ) A、墨子 B、莊子 C、孟子 D、荀子BAA第8課 百家爭鳴當堂檢測4、戰(zhàn)國時期,主張“依法治國”的思想家是 ( ) A、墨子 B、莊子 C、孟子 D、韓非5、“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這句話屬于孔子的 ( ) A、禮治思想 B、教育思想 C、仁政思想 D、法治思想DB第8課 百家爭鳴當堂檢測6、《論語》集錄的是我國古代哪位思想家的言論 ( ) A、孔子 B、老子 C、墨子 D、韓非7、胡適說:“孔子是一個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學可以說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學,將人看作是平等的。”下列主張能突出體現(xiàn)孔子“將人看作是平等的”是 ( ) A、仁者愛人 B、因材施教 C、有教無類 D、為政以德AC第8課 百家爭鳴當堂檢測8、“百家爭鳴”電視臺要招聘欄目主持人,有下列人員最后入圍,請你給他們安排最適合的主持欄目。《人與自然》: ; 《法治時空》: ; 《軍事天地》: ; 《愛心世界》: ; 《教育論壇》: 。 莊子韓非墨子孫武孔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8百家爭鳴.pptx 百家爭鳴.wmv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