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部編版歡迎來到歷史課堂 中國歷史 七年級 下冊歷史朝代歌第三單元第四單元第一單元 隋唐時期:繁榮與開放的時代夏商西周秦西漢東漢西晉隋唐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三分魏蜀吳,二晉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傳。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第1課 隋朝的統一與滅亡 了解隋的統一、開通大運河、開創科舉取士制度和隋朝的滅亡等基本史實。學第1課 隋朝的統一與滅亡建立時間:建立者:都城:統一隋朝 年滅掉 朝,統一全國。意義:自學導讀①閱讀本框題第1自然段??????隋文帝像北周577年581年楊堅(隋文帝)長安隋581年江589陳589年 結束了長期分裂的局面,順應了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歷史發展大趨勢。第1課 隋朝的統一與滅亡措施:作用:①編訂戶籍,統一南北幣制和度量衡制度;②加強中央集權,提高行政效率。 促進了社會經濟的迅速恢復和發展,使人口數量和墾田面積大幅度增長,隋朝成為疆域遼闊、國力強盛的王朝。第1課 隋朝的統一與滅亡隋朝大運河示意圖自學導讀②閱讀本框題??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王朝對全國的統治。從605年起(隋煬帝)第1課 隋朝的統一與滅亡永濟渠濟渠通邗溝江南河隋朝大運河示意圖自學導讀②閱讀本框題三點:四段(名稱):五河流:???洛陽涿郡余杭連接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2700多千米第1課 隋朝的統一與滅亡自學導讀②閱讀本框題隋朝大運河示意圖? 加強了南北地區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第1課 隋朝的統一與滅亡通州段揚州段蘇州段杭州段今日運河風光第1課 隋朝的統一與滅亡科舉取士制度(科舉制):是隋唐到清末封建王朝以考試選拔官員后備人員的制度。由于是分科舉人(按不同科目選拔人才),故稱科舉制。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過考試選拔人才的制度。隋煬帝:進士科的創立,標志著科舉制的正式 確立。第1課 隋朝的統一與滅亡①選官的依據不再是家族名望,而是考試成績。②選官的權力也從地方集中到中央。第1課 隋朝的統一與滅亡①科舉制的創立,是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的一大變革,加強了皇帝在選官和用人上的權力,擴大了官吏選拔的范圍,使有才學的人能夠由此參政,同時也推動了教育的發展。(在漫長的1300年的科舉考試中,曾產生出700多名狀元、近11萬名進士、數百萬名舉人,至于秀才就更不計其數了)。②科舉制成為歷朝選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維持了1300多年。(清末廢除)第1課 隋朝的統一與滅亡這句話是痛斥誰呢?隋煬帝(暴政的表現有哪些?閱讀本框題1.2自然段,找一找)(提示:營建工程、享樂奢侈、發動戰爭)第1課 隋朝的統一與滅亡隋煬帝的暴政隋末農民大起義導 致隋朝統治面臨瓦解618年,隋煬帝在江都被叛軍殺死,隋朝滅亡。第1課 隋朝的統一與滅亡隋朝的統一與滅亡隋的統一開通大運河開創科舉制隋朝的滅亡建立:統一:隋朝經濟的發展:目的:開始時間:概況:(三點、四段、五河流)作用:背景:創立的標志:影響:原因:時間及標志:第1課 隋朝的統一與滅亡1.隋朝的建立者是: ( ) A.楊廣 B.楊勇 C.楊業 D.楊堅2.隋朝最終完成國家統一是在: ( ) A.581年 B.589年 C.605年 D.608年3.“風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詩句反映的現象與下列哪一制度的推行直接相關( ) A、分封制 B、察舉制 C、科舉制 D、郡縣制DBC4.隋朝開鑿大運河的主要目的是 ( ) A.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朝對全國的統治 B、加強水利灌溉 C.供隋煬帝到江都巡游 D、為了對高麗戰爭5.隋煬帝乘“龍舟”從洛陽巡游到揚州,要經過大運河的哪幾段 ( ) ①通濟渠 ②永濟渠 ③邗溝 ④江南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④第1課 隋朝的統一與滅亡AC6.魏晉時期,選拔官員的主要標準是( ) A、才能 B、財產 C、門第 D、民族第1課 隋朝的統一與滅亡7.科舉制作為一種人才選拔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公平公正。它正式創立是在( ) A、秦始皇時 B、漢武帝時 C、隋文帝時 D、隋煬帝時8.隋朝開鑿的大運河的中心是: ( ) A.長安 B.洛陽 C.涿郡 D.余杭CDB第1課 隋朝的統一與滅亡3.趙州橋 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設計并主持建造的,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石拱橋之一。欣賞趙州橋的建造工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隋朝的統一與滅亡.pptx 趙州橋.wmv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