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科版四年級科學下冊復習要點 第一單元《電》第一單元《電》1.1 1879年愛迪生用電點亮了世界上第一盞燈,從此電就照亮了人們的生活。1.2 通過摩擦可以使物體帶靜電,帶靜電的物體可以吸引較輕的物體。1.3 生活中有很多靜電現象。例如:⑴在干燥而寒冷的天氣里,用手觸及門的金屬把手,經常會有被電擊的感覺;⑵在干燥的季節脫下毛衣時,經常會發出啪啪的響聲;⑶用梳過干燥頭發的塑料梳子,慢慢接近頭發,梳子會吸引頭發;⑷用梳過干燥頭發的塑料梳子,慢慢接近小紙屑,梳子會吸引小紙屑;⑸冬季摘掉毛線帽的瞬間,頭發豎起來;⑹天空中的閃電;⑺用手觸摸靜電起電機的金屬球,頭發豎立……都是生活中的靜電現象。1.4 靜電存在于一切物體之中,包括人在內的一切生物和非生物。1.5 物質同時具有兩種電荷:正電荷和負電荷。由于正、負電荷數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物體不顯示帶電。1.6 梳子與頭發摩擦后,梳子帶上負電荷,頭發帶上正電荷,異種電荷相互吸引。1.7 將兩個充氣氣球緊挨著懸掛在木尺上,用羊毛制品分別摩擦兩個氣球相互接觸的部位,這時兩個氣球相互排斥,這是因為兩個氣球帶上了相同的電荷,同種電荷相互排斥。1.8 兩個摩擦后的物體,有時相互吸引,有時相互排斥。即當兩個物體帶不同電荷時就相互吸引,帶相同電荷時就相互排斥。這與磁鐵的異極相吸,同極相斥的性質相似。1.9 電荷接觸時,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1.10 當物體受到外界影響(例如摩擦)時,物體表面的電荷發生了轉移,正負電荷數量不一樣了,物體就顯示帶電了。1.11 摩擦能使電荷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從而使物體帶上靜電。但是在帶靜電的物體中,電荷卻不能流動。1.12 電荷在電路中持續流動起來可以產生電流。要想使電荷流動起來形成電流,需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要有動力,也就是電源;另一個是要有電路——電流只有在電路中才能流動。1.13 由電源、用電器、導線、電器元件等連接而成的電流通路,稱為電路。讓電流持續流動起來就會產生電流,“電荷的流動就像纜繩上的纜車,導線上所有的電荷都同時流動”。2.1 小燈泡由玻璃泡、燈絲、金屬架、和兩個連接點構成。2.2 電流從小燈泡的一個連接點進入,經過其中的一個金屬架,再到燈絲,然后經過另一個金屬架,最后到另一個連接點。2.3 電池是一種便攜式電源。電池的一端是銅帽,是電池的正極;另一端是鋅殼,是電池的負極。當電池的兩端被導線直接連接起來時,就會發生短路。短路時,電池和導線會在一瞬間發熱變燙,不僅小燈泡不能發光,電池也很快就會被損壞。2.4 電流從電池的正極(銅帽端)出發,經過小燈泡的燈絲,再到電池的負極(鋅殼端),形成一個循環的路線,這樣小燈泡才能發光,也就是點亮一個小燈泡需要一個完整的電路,只有電流流過燈絲時小燈泡才會發光。2.5 一段導線、一節電池和一個小燈泡,可以有多種連接方式讓小燈泡發光。(關鍵是讓電流流過燈絲,形成回路。)⑴方法一:導線連接小燈泡的底部連接點與電池底部的鋅殼,電池銅帽與小燈泡的螺紋接觸,小燈泡亮。(如圖A)⑵方法二:導線連接小燈泡螺紋與電池底部的鋅殼,電池銅帽與小燈泡的底部連接點接觸,小燈泡亮。(如圖B)⑶方法三:導線連接電池銅帽和小燈泡的螺紋,小燈泡的底部連接點與電池底部的鋅殼接觸,小燈泡亮。(如圖C)⑷方法四:導線連接電池銅帽和小燈泡底部連接點,小燈泡的螺紋與電池底部的鋅殼接觸,小燈泡亮。(如圖D)2.6 一段導線、一節電池和一個小燈泡,小燈泡不發光的連接方式有短路和斷路兩種。⑴導線直接連接電池銅帽和底部的鋅殼,小燈泡只有底部連接點接觸電池銅帽,小燈泡不亮。(圖A:短路)⑵導線連接電池底部的鋅殼和小燈泡的螺紋,但小燈泡的底部連接點與電池銅帽脫離,小燈泡不亮。(圖B:斷路)⑶導線連接小燈泡的螺紋與電池側壁,小燈泡的底部連接點接觸電池銅帽,小燈泡不亮。(圖C:斷路)2.7 發電廠發出的、通過導線送到各家各戶的電是220V交流電,這是足以引發觸電事故、致人死亡的電,所以我們不能直接用家里、學校里插座中的電做實驗。2.8 一節電池的電壓是1.5V,兩節電池串聯起來的電壓就是3V。所以小燈泡特別亮;兩節電池并聯起來,電壓還是1.5V。所以小燈泡不太亮。 2.9 家中常用電器有手電筒、電動剃須刀、電冰箱、電燈、電視機、手機等。手電筒、電動剃須刀、手機是用電池作電源的;電冰箱、電燈、電視機是用交流電作電源的。3.1 一個最簡單的電路由一根導線、一節電池和一個小燈泡組成。3.2 畫簡單的電路圖要注意:⑴整個電路圖導線要橫平豎直;⑵電源要畫出正負極,小燈泡的兩個連接點要分別與兩根導線相連;⑶元件位置安排要妥當,分布本均勻,元件不要畫在拐角處。3.3 使用相同的材料,電路有不同的連接方法。要想讓更多的小燈泡亮起來,就要讓電池、小燈泡、導線等元件構成一個完整的回路。4.1 電流從電池的一端(正極)經導線流出,通過燈泡(從燈泡的一個連接點進入,經過燈絲,再從燈泡的另一個連接點流出),回到電池的另一端(負極),形成一個完整的回路,小燈泡就會發光。4.2 用自制的“電路檢測器”檢測電路中的故障,檢測前一定要切斷被檢測電路的電源。不能用“電路檢測器”檢測家用220V電器電路。5.1 像銅絲那樣容易讓電流通過的物體,我們稱它為導體。5.2 像導線外包著的塑料那樣不容易讓電流通過的物體,我們稱為絕緣體。5.3 我們要好好保護電器設備的絕緣材料,不用濕布擦拭,也不能用濕手觸摸電器和開關!5.4 導體和絕緣體的用途:我們利用導體把電送到人們需要的地方;利用絕緣體阻止電流到人們不需要的地方。5.5 大多數金屬都是導體,如金、銀、銅、鐵、鋁等;大多數非金屬都是絕緣體,如干木頭、頭發、紙、塑料、陶瓷、玻璃、橡膠等。6.1 開關是電路中控制電流通斷的元件。6.2 開關分接觸式開關、非接觸式開關。按壓開關、拉線開關、鍘刀開關和旋鈕開關等都是接觸式開關;光控開關、聲控開關、溫控開關、紅外遙控開關、定時開關等都是非接觸式開關。7.1 兩節電池有兩種不同的連接方法:一種是把電池串聯,一種是把電池并聯。7.2 電池串聯和并聯的特點:一節電池的電壓是1.5V ,兩節電池串聯起來的電壓是3V,所以小燈泡會特別亮。兩節電池并聯起來,電壓還是1.5V,所以小燈泡不太亮。7.3 兩個小燈泡也有兩種不同的連接方法:一種是把燈炮串聯,一種是把燈泡并聯。7.4 小燈泡串聯和并聯的特點:一節電池的電壓是1.5V ,當兩個燈泡串聯起來時,每個燈泡的電壓是0.75V,所以小燈泡會亮,但是比較暗;當兩個燈泡并聯時,每個燈泡的電壓都是1.5V,與電池的電壓1.5V相等,所以小燈泡亮度正常。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