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年級思品考試復習資料(第1-2單元)第一單元 塑造自我知識要點1.1自尊自信1、什么是自尊?自尊是一種對自己人格的重視和肯定的情感。2、自尊的表現:(1)、自我尊重和自我愛護(從穿著、舉止、言行等方面來維護自己的形象)(2)、自尊又包含有要求他人、集體和社會對自己尊重的期望心理3、自尊的意義:自尊是健康人格的基石(1)自尊能激勵我們奮發向上,使我們形成健康的人格(2)有了自尊,我們才能更好地立身于社會。4、自尊與羞恥心的關系:自尊心和羞恥心是互這表里的:(1)因為有了羞恥心,人才會節制自己的行為,不做庸俗卑賤的事情,有尊嚴地生活。(2)有了羞恥心,我們會為自己的不當行為而難為情,(3)有了羞恥心,我們做了錯事會感到慚愧(4)有了羞恥心,我們辜負了他人希望會不覺得內疚??傊?,人要有羞恥之心,潔身自愛,才能確立自尊?!靶邜u心是所有品德的源泉”。5、自卑是一種不健康的心理狀態。表現在:自卑的人會自己看不起自己,自我貶低,甚至自暴自棄。自卑會妨礙我們建立快樂的人生。6、如何走出自卑的心理?(走出自卑的小處方)走出自卑首先要樹立自信,學會尊重自己,客觀看待自己,培養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1)夸夸自己。找出自己的優點和長處。(2)心理暗示。在做比較困難的事件之前默念“我能行”。(3)選準突破口。發揮自己的個性潛能,讓自己取得成功,增強自信心。(4)樹立堅定的志向。有了堅定的志向,人的潛能就可能充分的發揮出來。7、自尊與自負的區別:自負的人常會感覺他人都不如自己,自負表面上近似于自信,但是與自信又有著本質的區別。(1)、自尊是恰如其分地肯定自己,而自負是過度地自我肯定。(2)、自負的人夸大自己的優點,貶低別人(3)、自負的人的希望往往落空。8、自尊與虛榮的區別:(1)自尊是內在價值和尊嚴的追求,而虛榮追求的是表面的榮耀。(2)虛榮心強的人總是千方百計引人注意,贏得他人尊重,以他人對自己是否看重為天平。9、虛榮的危害:(1)虛榮心使人淺薄,使人忘記真正的價值。(2)虛榮不僅不能增加人的價值,反而會失去別人尊重。(3)虛榮心強的人,往往容易產生忌妒的心理,使人變得心胸狹窄。10、要樹立自尊,就要克服自負自傲、虛榮、忌妒的心理。11、為什么說自尊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當自尊得到滿足時,就會產生快樂、振奮、自信這種積極、肯定的情緒;相反,當自尊得不到滿足時,就會失望、憂愁,產生消極否定的情緒。1.3明辨是非1、明善惡,辨是非,是做人的基本品質。2、做人的良知就是正確的是非善惡觀。3、如何培養正確的是非善惡觀?(1)、懂道德,學法律。以美好道德陶冶自己的心靈,懂得法律規范。(2)、選擇好的榜樣。選擇善良正義的人作為自己的榜樣,我們就能避免誤入歧途。(3)、學會理性分析。懂得思考不同的價值選擇導致不同的后果,明辨是非。(4)、樹立美好理想。4、如何正確對待社會的影響:(1)對來自各方面的社會信息,我們要在我們頭腦中過濾篩選,運用良知的標尺加以判別。吸收有益的營養,剔除無益的糟粕,拒絕有害的毒素。(2)對長輩的言行我們要分清是非,問個究竟,而不能無原則地一概服從。(3)對公共傳媒,我們提高識別能力,學會選擇,自覺抵制不良信息。(4)、對“社會流行”不能盲目效仿追隨。5、如何正確對待“社會流行”?對“社會流行”不能盲目效仿追隨。因為(1)“社會流行”是復雜的社會文化現象,是一定時期的社會的經濟、文化、心理的綜合反映。社會流行往往傳遞著拜金主義的信息,有時則包含消極頹廢的內容。(2)、一種娛樂活動、一種服飾、一些明星等流行事物都可能流行一時,事過境遷之后,又被新的流行事物所取代。(3)對流行的事物,我們需要獨立思考,了解它們所具有的意義、所包含的價值,避免盲目效仿追隨。 6、如何看待“哥們義氣”?哥們義氣是一種狹隘的小團體意識。只要我們是朋友,或者你是我朋友的朋友,就有求必應,不分青紅皂白,不計一切后果,為了一個小圈子的利益,為了某個人的利益,有時甚至為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就大動干戈,互不相讓,結果既害別人,又害自己?!案鐐兞x氣”只講友情,不分是非,并不是真正的友情。真正的友情是在遇到困難和危難時,朋友會無私幫助,如果有了苦悶和煩惱時,可以向朋友傾訴。所謂患難見真情。7、跨越障礙,正確選擇(1)戰勝自己,抵制誘惑(2)打破情面,不追隨犯錯1.3自我負責1、什么是“責任”?責任有兩個方面的基本涵義:一是指份內應做的事,二是指因沒有做好份內應做的事而應承擔的過錯。2、做人就要對社會負責因為人是社會的人,人的生存離不開社會。人從社會中取得物質、精神和情感的滿足。在獲得這一切的同時,人對社會就有了相應的責任。3、做人就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因為每個人的行為都會產生一定的后果,這后果或者對他人和社會有好處,或者對他人和社會造成損害。做人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一個人有了責任感,就會去關愛別人,關心社會,做事前就會自省自律,使自己的行為產生好的后果,對他人和社會有益,避免做損害他人和社會的事。4、少年的責任:(1)對自己負責:完成各方面的學習任務。努力學習,塑造自我。(2)對他人負責:關心愛護和幫助他人。(3)對集體負責:以自己手行為增添集體的榮譽和力量。(4)對社會負責:以良好的行為創造美好的社會。中學生責任的四個方面中,自我負責是基礎和根本。一個對自身都不負責的學生,就無從談起對家庭、社會、國家、人類負責。5、怎樣培養做人的責任感呢?(1)樹立負責任的人生態度:形成清晰的責任意識,就能產生出努力實現自己的人生責任的自我要求,就能時時處處事事懷著負責任的態度,認真做好每一件事,(2)學會分析事物的因果關系:提高自己理性思維的能力,學會全面考慮問題,減少盲目性,對自己將要做的事情的后果有正確預測,爭取好的結果,避免不良后果。(3)養成先思考、后行動的習慣: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不頭腦發熱,鹵莽行事;不糊里糊涂,盲目行事。如果意氣用事,盲目行事,最后造成了惡果,即使事后自己愿意負責任,可能也難以挽回后果。(4)對自己的錯誤或過失造成的后果,要承擔責任。當自己的行為已經造成了某種不良后果,無論是自己的錯誤還是無意中的過失,都應該勇敢地、老老實實地承擔責任。逃避或推委自己的責任,如果是小事,至少有損人格;如果是大事,還可能給自己帶來更嚴重的后果。第二單元 善待他人知識要點2.1、誠實守信1、誠實是做人的基本原則,是美好道德的核心,是各種良好品格的基礎。2、如何理解誠實?(1)誠實意味著實事求是,表里如一,說實話,做實事。(2)誠實的人不自欺,不說違心話,不做違心事(3)誠實的人對他人誠懇實在,不說假話,不做假事,言行一致,信守諾言。3、誠信的價值(意義)只有誠實(1)才能夠生長出善良、正直、勇敢、謙遜(2)才能信守諾言,履行約定,獲得他人的信任與尊重(3)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打下牢靠的事業基礎,取得堅實的人生業績。(4)社會秩序才能有條不紊,文明進步才有可能。4、怎樣講誠信?(1)不能撒謊。撒謊帶來的暫時利益污染了人格,造成心靈的晦暗。謊言敗露的同時是信用的喪失,友誼的毀壞。人一旦撒謊誠性,最終將遭到朋友和社會的唾棄。(2)懂得承諾的重要性。無論大小事,你的承諾一經作出,就應該兌現。每一個小小的諾言的兌現,都是你人生信用大廈的一塊石子。一個人的信用是靠始終一貫的誠實守信的行為建立起來的,所以我們不能輕視自己的每一個承諾。5、誠實不等于無所顧忌地、不適當地說出一切,要保留自己和他人的隱私;有時出于安慰、鼓勵、幫助他人的目的,需要用“善意的謊言”將一些負面的事實加以掩蓋,那是與人為善的行為。6、如何堅守誠信的綠洲?我們要學會做一個誠實的人,誠懇的待人,誠實地學習、生活。讓我們的內心沐浴美好道德的陽光,使我們的社會成為信任和友誼的綠洲,以自己美好的人格和行為為一個誠信的社會增添光彩。2.2、平等待人1、“人人平等”主要集中表現在人格和法律上的平等。2、懂得人格平等的涵義:人格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都是平等的。每一個人天生就應該具有同等的生命權利、發展權利和追求幸福的權利。3、怎樣尊重平等的人格?尊重他人,以平等的態度去對待他人,不因人們之間的差異而劃分尊卑等級,顯示不同的態度,這是一個正直的人應有的待人之道,也是現代社會中每個人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質。4、平等與社會進步的關系:平等是社會進步的體現。5、正確認識現實生活中的差異和不平等6、平等待人的表現:對各種人,無論其天賦、出身、貧富、職務如何,都本著真誠、尊重、友善、禮貌的態度相待。7、如何消除歧視,平等待人?一種方法:(1)做到平等待人,要有發自內心的對他人人格的尊重。(2)做到平等待人,要有客觀的實事求是的態度。(3)做到平等待人,要摒除陳腐觀念。第二種方法:(1)不要以地位取人(2)不要以金錢取人(3)不要以城鄉取人(4)不要以貌取人2.3、與人為善1、善良是美好道德的基石,是博大無私的愛心。2、善良的表現:(1)善良是無私的。以善良之心待人是發自內心的驅使,善良的行為必然不圖回報。(2)與人為善要是非分明。懷有善良之心的人不會容忍對公眾利益的損害,對無辜者的傷害。(3)善良之心是博大的。(4)善良要見諸行動。3、幫助他人,能體驗到生命的快樂因為(1)當我們幫助他人的時候,我們付出的是自己對別人的生命的愛,就仿佛給他人的生命之樹捧一掬清泉。愛是感情不竭的源泉,我們付出得越多,內心就越充盈,幸福感就越強。所以,助人不僅是付出,也是收獲。助人因此是快樂的。4、如何做到將心比心?(1)急人所難,理解別人的痛苦,分擔別人的不幸(2)真心誠意為別人的成功而高興,為別人的幸福而付出,助人不求回報。(3)不以殘忍冷酷的方式對待別人,不在肉體和精神上傷害別人。(4)必須摒棄傷害他人的惡習。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告訴我們什么道理?我們都知道受到傷害是痛苦的。將心比心,我們也應該避免去傷害別人,造成別人的痛苦。PAGE潮安縣松昌實驗學校 第 1 頁 共 4 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