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840-1842年,鴉片戰爭1856-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1883-1885年中法戰爭1894-1895年,中日戰爭1900年…1851-1864年,太平天國運動1898-1900年…1840年的香港總理衙門馮子材日軍旅順大屠殺天王洪秀全 1900年1898—1900年發生了什么?1、興起的背景:材料一:“神助拳,義和團,只因鬼子鬧中原······”材料二:“最恨和約,誤國殃民。上行下效,民怨不伸”根據材料1指出“鬼子”指什么?義和團運動爆發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根據材料2和所學知識指出“和約”、“民怨不伸”各指什么?義和團運動爆發的直接原因是什么?“鬼子”指帝國主義侵略者。義和團運動爆發的根本原因是帝國主義瓜分中國,民族危機空前嚴重。“和約”指帝國主義國家與中國簽定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民怨不伸”指侵略者欺壓百姓,而中國人民卻無處申冤。直接原因:教會勢力猖獗,導致人民起來反抗。義和團為什么會在山東興起? 甲午中日戰爭后,山東先后遭受日、德、英等帝國主義國家的侵略,災難極為深重。1895年1月,日軍在榮成灣登陸1897年,德國在山東設總督府1898年,英國強租威海衛2、興起:1898 山東冠縣 趙三多 揭開序幕義和團為什么會在山東興起? 甲午中日戰爭后,山東先后遭受日、德、英等帝國主義國家的侵略,災難極為深重。興起于山東的原因(1)甲午戰爭及戰后受害最深(2)教會勢力猖獗、肆意欺壓百姓(3)德占膠州灣,帝國主義瓜分中國,民族危機空前嚴重(根本)(4)農民有一定的組織基礎—義和拳義和團為什么會在山東興起? 甲午中日戰爭后,山東先后遭受日、德、英等帝國主義國家的侵略,災難極為深重。 義和團,起山東,不到三月遍地紅; 孩童個個拿起刀,保國逞英雄。 河北遵化石門鎮義和團旗。旗高 1.45 米, 底邊 1.51米,紅布為底,白布缺口鑲邊,旗上書 “ 旨直隸遵化州城西石門鎮天仙宮義和團” 1900年被德軍搶走。 1955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格羅提渥總理訪華, 將這面旗交給周恩來總理。該旗現在收藏在中國歷史博物館。資料一:最恨和約,誤國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神助拳,義和團,只因鬼子鬧中原。……兵法藝,都學全,要平鬼子不費難。材料二:挑鐵路,把線砍,旋在毀壞大輪船。大法國,心膽寒,英吉、俄羅勢蕭然。 材料三:保護中原,驅逐洋寇;上能保國,下能安民。(1)你知道義和團把斗爭矛頭直接指向誰了嗎?(2)你認為這一口號有愛國性嗎?為什么?(3)你怎樣看待這一口號?4、清政府對義和團態度材料1、清政府令駐外使節向各國政府解釋:“朝廷非不欲將此種亂民下令痛剿,而肘腋之間,操之太蹙,深恐各使促護不及 ,激成大禍。亦恐直東兩省同時舉事,將兩省教士教民使無遺類。所以不能不躊躇顧者以此。”剿滅招撫 1900年6月中旬,慈禧太后看到了一份(由端郡王載漪偽造的)外國“照會”,其中要求慈禧太后還政于光緒皇帝,慈禧太后閱讀之后,惱羞成怒,聲稱:“彼族竟敢干預我家事,此能忍!孰不能忍!外人無理至此,予誓必報之!”為了發泄內心的憤懣,更因義和團運動的發展已到了無法用鎮壓的方法可以解決的地步慈禧太后發出“民心可用”的指示;認為義和團習拳練武是“自衛以衛身家”。實際是默認義和團為合法組織。命令皇族“載勛”、“剛毅”統率在京的義和團。同時對外國宣戰。 “此案之初,義和團實為肇禍之由。 今欲拔木塞源,非痛加鏟除不可” “嚴得查辦,務盡根誅” ——慈禧太后出逃中發布上諭剿滅招撫剿滅清政府對義和團態度又有什么變化? 變化:剿滅招撫剿滅原因:1、剿:義和團運動的迅猛發展威脅清朝統治,也引起列強恐慌,列強要求清政府盡快撲滅義和團。2、撫:義和團勢力發展到京津地區,一時難以剿滅,改用“招撫”辦法企圖控制和利用義和團。3、剿:換取帝國主義對清王朝的支持5、結果:失敗(1)失敗原因:主觀方面:農民階級局限性客觀方面: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絞殺(2)歷史意義:沒有統一領導、嚴密的組織,是自發的沒有科學理論指導,利用迷信手段對封建統治這認識不清,行動具有盲目性性質:農民階級的反帝愛國運動粉碎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迷夢,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和封建統治,加速了清王朝的滅亡。 義和團沒有形成統一的組織,他們一般是以八卦名目自立團號。義和團的信仰也很不一致,各團壇無統一固定的信仰,只有“神靈附體” “刀槍不入”的迷信思想基本一致。他們信仰的神靈五花八門,大都是《封神榜》 《三國演義》 《西游記》《三俠五義》等小說或戲曲中的人物,在“上法附體” 時,想起誰就說是誰 “附體”,如孫悟空、豬八戒、趙云、關羽、黃天霸、竇爾敦等人物都成了附體的神靈。1900年6月,英、俄、德、法、美、日、意、奧八國組成聯軍,從天津進犯北京。廊坊之戰西摩爾所部狼狽退回天津擊斃德國公使克林德進一步擴大和維護在中國的利益八國聯軍的暴行:焚燒城樓侵略者踐踏清帝的寶座拍賣搶劫來的財物簽訂《辛丑條約》《辛丑條約》的內容及影響賠白銀4.5億兩,本息共9.8億兩加重人民的負擔,稅收受列強控制設立外務部,劃定使館界,不準中國人居住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 ,墮落為“洋人的朝廷”。拆毀炮臺,允許各國駐兵經濟外交政治軍事項目“國中之國”,控制外交,成為列強侵華大本營半封建社會。 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腹地置于列強控制之下,便于列強鎮壓中國人民的反帝斗爭 內容 影響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3.內容中的“清政府保證永遠禁止中國人民反對外國侵略”這一款最能體現清政府已變成“洋人的朝廷”或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特別提醒: 1.沒有開放通商口岸和割地2.是賠款數額最多的條約性質:資本主義掠奪中國的侵略戰爭為什么說《辛丑條約》是繼《南京條約》之后最不平等的條約?經濟上賠款達10兩白銀,數額最大。政治上禁止中國人民的一切反帝斗爭,清政府成為洋人的朝廷。軍事上各帝國主義派兵進駐背景,方便了軍事侵略。面臨被瓜分的民族危機反洋教斗爭的進一步發展義和團運動粉碎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狂妄計劃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半殖半封社會形成《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開始加深了大大加深了完全確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辛亥革命第八節 義和團運動和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開始加深了大大加深了完全確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