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清王朝日本甲午戰爭與列強瓜分中國的狂潮 怎么樣(影響與連鎖反應) 為什么(原因) 是什么(過程)自主學習93頁,用心觀看視頻,完成下列問題。(一)中日甲午戰爭1、時間: 年爆發。2、經過:①在黃海戰役中,致遠艦管帶 ,在彈藥將盡的情況下,英勇向日艦撞去,最后率全艦官兵壯烈犧牲,無愧為民族英雄。②日本屠殺 居民。 ③在威海衛戰役里, 艦隊全軍覆滅。(二)喪權辱國的條約1、時間: 年,清政府被迫簽訂不平等條約《 》。2、內容:割地 ,賠款 ,開放口岸 ,設廠 。 戰爭過程豐島海戰平壤戰役黃海戰役威海戰役遼東戰役戰爭回顧:滿紙心酸淚鄧世昌之死原來是那么的悲壯:“致遠”被擊沉以后,鄧世昌落水,他的隨從劉忠拋救生圈給他,被他推到一邊;左一號魚雷艇趕來相救,他拒不上艇。他養的愛犬太陽犬游到他的身邊,先是咬住他的手臂不使他下沉,他將犬奮力推開,犬又銜住他的發辮,使他的頭露出水面。鄧世昌抱定與戰艦共存亡的決心,毅然抱住愛犬,一同沉入滾滾波濤之中。此日漫揮天下雨,有公足壯海軍威。—光緒帝所題挽聯 1894.11.22日軍進入旅順后,進行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我國同胞遇害者達18000多人,全城幸存者僅36人。他們的臉上被刺有免殺記號,是日軍留作專司掩埋尸體的。旅順大屠殺美國駐華使館武官歐柏在一份報告中記述了旅順大屠殺:“我親眼看見諸多尸體,他們的手是縛在背后的。我曾經看到許多傷痕累累,顯然是被刺刀殺死的尸體而且我可以確定,他們是在毫無抵抗的情況下被害的?!?br/>明治天皇 《御筆信》朕與百官諸侯相誓意欲繼承列祖偉業不問一身艱難??親營四方??安撫汝等億兆 開拓萬里波濤??布國威于四方日本為什么對中國發動戰爭?戰爭背景蓄謀已久的戰爭臺灣朝鮮滿蒙中國日本?背景:明治維新后,走上資本主義道路 ,國力強大,圖謀侵略中國,并選擇朝鮮作為跳板。大陸政策:明治維新之后,日本確定了先侵占臺灣,再侵占朝鮮,再侵占滿蒙,繼而侵占整個全中國合作探究要求:四人為一組,根據資料,探究甲午戰爭帶來的影響。選出一人為代表發言,一人負責記錄。時間:8分鐘資料一資料二項目 《南京條約》 《馬關條約》 割地 割香港島 賠款 2100萬銀元 開埠 開放東南沿海5個口岸 關稅/設廠 協定關稅 問題:1.完成表格,對比兩個條約,有何不同之處?資料一:《南京條約》和《馬關條約》的對比 《馬關條約》是繼《南京條約》以來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程度。3.結合圖表,歸納《馬關條約》的簽訂帶來的影響?割遼東半島、臺灣、澎湖列島二億兩白銀開放長江流域4個口岸允許日本在中國開設工廠——割三地——開四口——允設廠——賠二億割地面積增加賠款數額倍增侵略深入內地經濟侵略加劇徐驤領導的臺灣人民反割臺斗爭 徐驤:大丈夫為國捐軀,死而無憾! 鴉片戰爭后開放的通商口岸 第二次鴉片戰爭后開放的通商口岸 中日甲午戰爭后開放的通商口岸被迫開放的通商口岸列強對中國的侵略一步步加深2.請思考:通商口岸地理分布有什么特點?說明了什么?資料二:片段二 《馬關條約》簽訂的消息傳到北京,在京參加科舉考試的舉人們十分憤慨,紛紛要求變法,由此掀起了維新變法。許多有學之士外出留學,學習西方先進文化。問題: 根據片段一、二,說說甲午戰爭還給中國帶來了什么影響?片段一 甲午戰爭后,清政府為了解決財政危機,放寬了對民間開辦工廠的限制,中國出現興辦工業的浪潮,民族工業得到初步發展。 影響:客觀上刺激了民族的覺醒。 一紙合約一場瓜分狂潮光緒二十八年,英國在今河南焦作市修建道清運煤鐵路。19世紀末,法國在上海開設東方匯理銀行,各銀行爭相給清政府貸款。資料:甲午戰爭前,各國以出售工業產品為主,戰后,中國出現下列景象問題:1.列強以哪些方式加強對中國的經濟侵略? 2.結合資料,說說給中國會帶來什么危害?加強對中國的經濟侵略,中華民族面臨空前嚴重的生存危機。問題:1.結合地圖,找找哪些國家在中國有勢力范圍?它們的勢力范圍分別在哪里?完成表格。2.根據圖表,說說給中國帶來了什么影響?資料:圖一 甲午戰爭后,《時局圖》圖二 19世紀末,帝國主義列強瓜分中國示意圖俄英德日法甲午戰爭后國別 割占和強迫租借的地區 勢力范圍 德國 強迫租借膠州灣 俄國 強迫租借旅順和大連 法國 強迫租借廣州灣 英國 強迫租借“新界” 日本 割占臺灣和澎湖列島 (最早)山東長城以北和新疆廣東、廣西和云南 長江流域福建 影響:列強紛紛強租土地,劃分勢力范圍,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 材料 美國提出“門戶開放”政策。要求:對任何條約、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加干涉;各國在各自“勢力范圍”內,對他國船只、貨物運費等不得征收高于本國的費用,利益均沾。資料:問題:3.根據材料,說說什么是“門戶開放”政策?美國為什么提出“門戶開放”?有何影響? “門戶開放”:承認各國在華的勢力范圍和他們已取得的特權,同時要求列強開放在華的租借地以及勢力范圍。 原因:使美國享有均等的利益和機會。 影響:從此,美國在中國的侵略勢力日益擴大。 日本民族的特征生性極其好斗而又非常溫和;黷武而又愛美;頑梗不化而又柔弱善變;溫和與殘暴兼具的兩重民族特性;19世紀,甲午中日戰爭。20世紀,抗日戰爭。21世紀,? 雄起,中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