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畫面中那個身帶血跡、瘦弱并顫抖著的人代表的是當時受盡欺凌的中國人。他正被眾多不平等條約扎得像個木乃伊。表明帝國主義者憑借多個不平等條約殘酷剝削中國人。1840年1842年1851年1856年1860年1864年1894年1895年1900年1901年追憶歷史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太平天國運動19世紀50—60年代初的清朝政府面臨怎樣的內外局面?清政府將如何挽救其搖搖欲墜的統治呢?內憂外患第二課 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洋務 “洋”原意指外國,“洋務”即指一切涉及外國的事務。洋務派 第二次鴉片戰爭后,清朝統治者在內政外交上面臨很多棘手的問題。一些較為開明的官員主張學習外國先進技術,強兵富國,擺脫困境,維護清朝統治,這些官員被稱為“洋務派”。洋務運動 洋務派為了鎮壓人民,維護封建統治,從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掀起的一場“師夷長技”的封建統治者的自救運動,史稱“洋務運動”。 閱讀書本P98—P100圖片及其介紹,找出洋務運動的時間、背景、目的、代表人物、旗號、主要措施。 洋務運動的概況自主學習時間 背景 目的 代表人物 旗號 主要措施 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奕?、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自強”(前期)、“求富”(后期)以“自強”為旗號,引進西方先進生產技術,創辦新式軍事工業,建立新式海陸軍以“求富”為旗號,興辦各種新式民用企業創辦新式學校,派遣留學生,培養翻譯、軍事和科技人才內憂—太平天國運動,沉重打擊了封建統治者外患—清政府在兩次鴉片戰爭中均遭失敗維護清朝統治代表人物1867年 天津機器局(崇厚)洋務派創辦的新式軍事工業1866年 福州船政局(左宗棠)1861年 安慶軍械所 (曾國藩)1865年 江南制造總局 (曾國藩、李鴻章) 1865年,曾國藩與李鴻章在上海創辦江南制造總局,它是洋務派開設的規模最大的近代軍工企業。它用自煉鋼材仿制毛瑟槍,趕上德國新毛瑟槍的水平;它研制的無煙火藥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但它的管理還比較落后,工人缺乏積極性,武器質量得不到保證。他們制造的炮彈銅箍不合格,戰時要用銼刀加工后才能使用。甲午戰爭中的中國軍隊使用過這種炮彈,深受其害。 江南制造總局江南制造總局——洋務派創辦的規模最大的新式軍工企業思考:新式軍事工業“新”在哪里?江南制造總局炮廠的機器房江南制造總局煉鋼廠采用了機器工業生產方式和雇傭勞動,具有一定的資本主義近代工業的特征中國第一艘鐵甲艦——平遠號 北洋水師,是李鴻章在1874年開始籌辦的新式海軍艦隊,于1888年12月17日于山東威海衛正式成立,規模一度為世界第四、亞洲第一。 籌辦近代海軍南洋水師:1875福建水師:1879東洋第一堅艦——鎮遠號代表了當時中國造船工業的最高水平北洋水師主力艦之一1877年 開平煤礦 (李鴻章) 1890年 漢陽鐵廠(張之洞)1872年 輪船招商局(李鴻章)洋務派創辦的近代民用工業 李鴻章創辦的輪船招商局1872年成立于上海,是洋務派創辦的最大的民用工業。招商局開辦后一直遭受外國輪船公司的壓制,許多愛國商人主動將貨物交給招商局承運,幫助招商局站穩了腳跟。招商局長期使用官款,1873—1893年,獲利白銀六百多萬兩,但大多落入李鴻章私囊,民間有“宰相合肥天下瘦”的說法。輪船招商局上海總辦事處 漢陽鐵廠,前臨漢江,后靠龜山,由清末湖廣總督張之洞創辦,1893年建成投產,有大小十個分廠,是當時亞洲第一大鋼鐵聯合企業。 圖為1894年7月3日張之洞視察漢陽鐵廠。 1862年設立的京師同文館,是中國最早的官辦新式學堂,1902年并入京師大學堂(后者于1912年更名為北京大學)它以培養外語翻譯和外交人才為宗旨。此后,洋務派在各地相繼開辦了一些科技學堂和軍事學堂,培養了一批翻譯、軍事和科技人才,在溝通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和學習西方近代科技方面,打開了窗口。京師同文館赴美留學幼童 1872—1875年,清政府每年派30名幼童赴美國留學。這些留美學生回來后,絕大多數人熱心報國,成為棟梁之才。其中,詹天佑成為著名鐵路工程師,主持修建了京張鐵路;唐國安成為著名教育家,曾擔任清華學堂校長。詹天佑洋務運動的結果洋務運動的目的是要維護清朝的統治,富國強兵,它達到這個目的了嗎?沒有。如:甲午戰爭中,威海衛戰役,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李鴻章結合P99閱讀卡“馬車鐵路”和P100資料1、資料2,探究洋務運動失敗的主要原因。洋務運動失敗的原因 中國文武制度,事事遠出于西人之上,獨火器萬不能及。閱讀卡 “馬車鐵路” 1880年,洋務派興辦的開平煤礦為運送煤炭,修筑了唐山至胥各莊的唐胥鐵路,次年竣工。建成后,清朝官員怕火車驚動附近的皇帝陵墓,最初竟然禁止使用機車,只準用騾馬拖火車,人稱“馬車鐵路”。而在鄰國日本,1872年出現了由英國人建成的第一條鐵路。明治天皇親自參加通車慶典,國人紛紛前來。在月臺上脫下鞋子,小心翼翼地登上火車參觀。1、思想封建愚昧保守2、洋務運動只學技術而不徹底變革封建制度,沒有改變中國落后的根源,因而最終失敗。資料2 19世紀下半葉,中日雙方都派人去歐洲學習。鐵血宰相俾斯麥在觀察了雙方的學習狀況后說,中國和日本競爭,日本必勝,中國必敗。因為,到歐洲來的日本人,討論各種學術,講求政治原理,謀劃回國進行根本改造;到歐洲來的中國人,只問某廠的船炮造得如何,價值如何,買回去就算了。有些人說:洋務運動是成功的!有些人說:洋務運動是失敗的……你說呢?洋務運動的評價 資料1 絕大多數洋務企業都因經營管理不善而陷于困境。軍事企業均屬官辦,封建性濃厚,成效不大。洋務派辦的民用企業也境況不佳,多數虧損破產,能繼續維持的為數很少。有的被洋商兼并,如開平煤礦、華盛紡織廠;有的因被外國侵略者直接占領而停辦,如漠河金礦;有的在國內外各種不利因素的制約下,虧損累累,難以為繼,如輪船招商局;有的因經營不善而被迫停辦,如蘭州織呢局。 (龔書鐸主編《中國社會通史》,晚清卷。)洋務運動的評價不足之處(局限性): 所辦企業管理比較落后,工人缺乏積極性,效率低,產品質量得不到保證,存在比較嚴重的貪污腐敗現象;沒有涉及政治上的改革;沒有使中國真正富強起來。 資料2 洋務軍事企業始于60年代,在70年代達到高潮。在它達到高潮的同一個時間里,出現了最初的洋務民用企業。兩者之間,有著一種內在的聯系。一方面,出使外國的人們通過實地考察,目睹了西人工商業的蒸蒸日上,初知由富致強,堅船利炮本非孤立之物。另一方面,西人入內地。折沖周旋之際,商務之事目遠多于軍事事目,刺激既多,遂生保衛“利權”之想,于是而有“商戰”一說。比之魏源“師夷之長技以制夷”的命題,洋務派的認識無疑已更深入一層。(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洋務運動的評價洋務運動的評價成功之處(積極影響): 洋務運動使中國的社會面貌發生了許多變化。(1)大量西方科技和機器的引進促進了中國近代工業的生產和發展。(2)洋務運動對外國的經濟侵略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對傳統自然經濟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3)同時,洋務運動也培養了一批對西方事務認識較為深刻的人才,對日后改革大有幫助。洋務運動為中國的近代化開辟了道路,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 閱讀課文歸納近代民族工業興起的背景、舉辦人、時間、主要分布地、主要分布產業、主要工業門類、代表性企業等。自主學習 鴉片戰爭后,外商企業陸續在通商口岸興起。在外商企業和洋務派民用企業豐厚利潤的刺激下,一些官僚、地主和商人引進外國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機器,投資創辦近代企業,開始向資產階級轉化。(1)背景:1、近代民族工業的產生(2)時間:19世紀六七十年代。(1)分布地區: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2)行業: 主要是日用輕工業,主要有船舶機械修造業、繅絲業、棉紡業、面粉業、火柴業和印刷業等。2、近代民族工業的特點:較小,力量微弱,發展困難重重。(3)規模:(4)代表企業: 1866年,鐵匠方舉贊在上海虹口創辦了發昌機器廠,專門為外商船塢打造修配船用零件。約到1869年,發昌機器廠開始使用車床,成為中國近代第一家民營工業企業。19世紀70年代,發昌機器廠發展很快,能夠制造小火輪和車床等。不過,發昌機器廠自身的技術力量還很薄弱,90年代被英商開辦的耶松船廠吞并。 1872年,陳啟沅在廣東南海建立繼昌隆機器繅絲廠,在當地引起風波。手工繅絲業行會揚言要搗毀機器,以保護手工繅絲者的利益。社會上出現種種流言蜚語,如“男女同廠做工,有傷風化”,“煙囪高聳,破壞風水”。陳啟沅不得已一度將絲廠遷至澳門。后來,工廠因外國資本的排擠而倒閉。發昌機器廠與繼昌隆機器繅絲廠閱讀卡 在外國資本主義和本國封建主義的夾縫中艱難生存發展 資料1 甲午戰爭前30年間,民族資本的總額只有680萬元,而甲午戰爭后3年間,民族資本的總額就增加了一倍多。 資料2 據統計,從光緒二十一年至民國2年(1895—1913)間,歷年設立的資本在萬元以上的廠礦共計549家,資本總額為12 028.8萬元,比前一階段有大幅度增長。尤其在光緒三十年至三十四年(1905—1908)間,曾出現創辦新式廠礦企業的熱潮,4年當中新設廠礦共238家,資本額達6 121.9萬元。(摘自龔書鐸主編《中國社會通史》,晚清卷。)閱讀上述兩則資料,結合課文思考下列問題(1)從上述資料中你獲得哪些信息?(2)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變化?3、近代民族工業的初步發展 甲午戰爭后,清政府為了擴大稅源,解決財政危機,放寬了對民間開辦工廠的限制,中國出現了興辦工業的浪潮。(1)背景:(2)代表人物:狀元實業家張謇 資料1 《馬關奈約》簽訂后,外國人紛紛在中國開辦工廠,利用中國廉價的原料和勞動力,攫取財富。曾經高中狀元的張謇(jiǎn)深感憂慮,認為必須發展本國的工商業才能夠維護中國的利益。于是他大力倡導“實業救國”,并放棄高官厚祿,積極投身于創辦實業。張謇一生創辦了20多個企業,其中以1899年成立的大生紗廠影響最大,為我國近代民族工業的興起作出了十分寶貴的貢獻,被譽為“狀元實業家”。 資料2 張謇曾經作過一個形象的比喻,如果國家像一棵樹,教育就是花,海陸軍就是果實,而樹的根本則在實業。如果人們只是貪圖花與果的燦爛甜美而忘記根本,那么花與果都是無從談起的。他把賺來的錢用于興辦學校、圖書館、博物館、醫院、公園和劇場等文化教育機構。狀元實業家張謇 狀元是科舉時代無數士人夢寐以求的目標,許多人高中狀元后都熱衷官場,尋求在仕途上更大的發展。張謇中了狀元之后,卻選擇了創辦實業,當上了以前為士人們所輕視的“商人”。對此你如何評價? 張謇是近代民族資產階級中的優秀代表,他出于愛國之心、興辦實業的愛國精神和不懼世俗的勇氣值得欽佩,他也為我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作出了十分寶貴的貢獻。 19世紀末,中國的民族工業得到初步發展,民族資產階級作為新的政治力量開始登上歷史舞臺,領導了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2)影響:近代化的探索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19世紀60年代——20世紀初技術制度思想知識拓展課堂小結洋務運動代表人物:中央:奕?地方:曾國藩、李鴻章 、左宗棠、張之洞內容創辦新式軍事工業,訓練新式海陸軍 ——“自強”(江南制造總局)時間:目的:背景:內憂外患創辦新式民用工業——“求富”(輪船招商局)創辦新式學堂(京師同文館)評價P100促進民族工業的發展19 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維護清朝封建統治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初步發展:產生時間:特點19世紀六七十年代。地區:行業:規模: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主要是日用輕工業較小,力量微弱,發展困難重重19世紀末,中國的民族工業得到初步發展,民族資產階級作為新的政治力量開始登上歷史舞臺代表人物:狀元實業家張謇內憂外患兩考驗,統治階級忙自救。師夷長技三十年,自強求富辦洋務。奕?曾李與左張,工業海軍和學堂。甲午一戰三軍敗,國未能富兵未強。開辟中國近代化,探索之路艱又長。歌謠小結 近代化也叫現代化,是中國人民向西方學習,探索救國道路的過程。近代化以經濟工業化、政治民主化和思想文化上的自由、民主化為主要標志,也可以理解為“資本主義化”。近代化拓展延伸結合現實,談談洋務運動的哪些經驗和教訓值得我們今天借鑒和吸取?史海沉思1.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積極承擔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責任。 2.積極學習、借鑒、吸收世界先進的科技文化。3.注意體制的變革,使生產關系適 應生產力的發展。材料分析1、從材料中找出洋務運動產生的背景?2、從材料中找出洋務運動的目的?3、洋務運動主張怎樣去維護清朝統治? 今日和議既成,中外貿易有無交通,購買外洋器物,尤屬名正言順。構成之后,訪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習,繼而試造,不過一二年,火輪船必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發捻,可以勤遠略。 ——曾國藩①內憂——太平天國運動,沉重打擊了封建統治者。②外患——清政府在兩次鴉片戰爭中均遭失敗。維護清朝統治利用西方先進的科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