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840185018601870188018901900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林則徐虎門銷煙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維新變法運動義和團運動屈辱史抗爭史探索史以圖話史 ——工業文明大潮下的近代中國屈辱史:中國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戰爭名稱 鴉片戰爭 第二次鴉片戰爭 甲午戰爭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時間 侵略者 條約 影響 1840~18421856~18601894~18951900~1901英國英法聯軍日本八國聯軍南京條約天津條約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進一步加深了半殖民半封建社會程度大大加深了半殖民地化程度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抗爭史:中華民族捍衛民族獨立、反抗外國侵略抗爭史實 階層 林則徐虎門銷煙關天培血戰虎門鄧世昌血灑黃海太平軍抗擊洋槍隊義和團抗擊八國聯軍愛國官兵農民階級探索史:向西方學習,進行近代化的探索A公車上書B輪船招商局江南制造總局CD強學會洋務運動:( )維新變法:( )EFG康有為與梁啟超HA B D E赴美留學幼童國聞報C F G H比較洋務運動和維新變法的不同點 洋務運動 維新變法 時間 政治派別 代表人物 性質 主張 意義 19世紀60—90年代1895——1898地主階級洋務派資產階級維新派奕?、李鴻章康有為、梁啟超地主階級自救運動資產階級改良運動自強求富學習西方技術維護清朝統治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實行君主立憲制社會面貌發生變化促進了民族工業 發展抵制外國經濟勢力培養了洋務人才學習西方,起到思想啟蒙作用,促進資本主義的發展先進的中國人在近代化的探索道路上(即向西方學習)經歷了哪一變化? 先進技術 君主立憲制器物總結:康有為梁啟超 譚嗣同政治制度 英國、日本兩個面積不大的島國,中國的歷史卻因為有了它們而變得更加豐富和曲折。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英國18世紀中期至19世紀中期工業生產情況(部分)注:到19世紀50年代,英國壟斷了世界工業和海外貿易,被稱為“世界工廠”。棉布生產(單位:萬碼)生鐵生產(單位:萬噸)1796年 1830年 1740年 1796年 1806年(1)根據材料一,概述英國工業發展狀況,并指出與此密切相關的歷史事件。該歷史事件與鴉片戰爭有何聯系? 材料二:鴉片戰爭后,西方傳教士帶來了這些西方文明的樣本在一小部分較進步的中國士大夫中間隱約閃亮,他們開始探索救亡圖存、富國強兵的發展道路。圖A江南制造總局炮廠圖B輪船招商局(2)“西方傳教士帶來了這些西方文明的樣本在一小部分較進步的中國士大夫中間隱約閃亮”反映了哪一歷史現象?(3)圖A、圖B反映的是中國哪次工業化的嘗試?兩幅圖反映了這次嘗試的前期和后期追求的目標有何不同?材料三:假使我們是甲午到戊戌那個時代的人,眼看見我們的國家被小小的日本打敗了,打敗了以后又要割地賠款,我們還不激昂慷慨想要救國嗎?……戊戌春季的瓜分更刺激了變法派和光緒帝…… ——摘編自蔣延黻《中國近代史》(4)根據材料三 概括戊戌變法的背景。(5)與材料二反映的嘗試相比,戊戌變法是如何進一步推動中國近代化進程的?畫一畫:請選擇近代中國的一個特點,繪制一份思維導圖。京師大學堂同文館謝謝指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