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PAGE儀征香江學校九年級思想品德第11課講學稿 編輯:彭小東第二框題 抓住機遇 迎接挑戰【教學目標】1、了解我國剛剛邁入小康社會門檻,面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的事實。2、從中國與世界其他不同類型國家的對比中,更好地認清中國的基本國情,以及我們的優勢和差距。3、認識祖國建設面臨的有利和不利因素,由此增強危機感和責任心,更好地發揚艱苦創業精神。【教學重點】1、了解我國剛剛邁入小康社會門檻,面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的事實。2、從中國與世界其他不同類型國家的對比中,更好地認清中國的基本國情,以及我們的優勢和差距。3、認識祖國建設面臨的有利和不利因素,由此增強危機感和責任心,更好地發揚艱苦創業精神。【教學難點】1、了解我國剛剛邁入小康社會門檻,面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的事實。2、從中國與世界其他不同類型國家的對比中,更好地認清中國的基本國情,以及我們的優勢和差距。3、認識祖國建設面臨的有利和不利因素,由此增強危機感和責任心,更好地發揚艱苦創業精神。【知識整理】1.當今時代的兩大主題:和平與發展。P1402.經濟全球化趨勢下,競爭的表現P130政治領域:不斷發生多極化趨勢與單邊主義的較量,不斷發生大國霸權主義和地區霸權主義導致的激烈沖突,恐怖主義已經成為國際社會的公害;經濟領域:傾銷與反傾銷之爭此起彼伏,日益密切的貿易交往與不斷加劇的貿易摩擦相互交織。3.市場競爭的影響P140促進了企業的國際交往,激發了產品、服務、人才和信息的全球性流動。4.當前國際競爭的實質: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P1415.能否在國際競爭中由弱變強,后來居上,一個關鍵因素在于:能否抓住歷史機遇。6.中國發展面臨的機遇。P141在經濟全球化的大潮中,中國的發展面臨著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的極好機遇。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逐步融入國際社會。加入WTO,更為我國走向世界、擴大對外交流、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同時,也為外商進入中國市場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相對穩定的國際環境、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經濟全球化、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巨大成就)7.怎樣抓住機遇:實施科教興國戰略。P1418.我們發展面臨挑戰:國際競爭日趨激烈;我國經濟、科技與發達國家存在較大的差距;自身建設存在不少困難,如人口、資源、環境等問題。9.怎樣迎接挑戰P143(國家)需要進一步加快推進改革,繼續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公民)我們必須自覺增強民族危機感、民族自尊心以及民族責任感。10.青年學生應怎樣抓住機遇、迎接挑戰。P143(1)我們必須自覺增強民族危機感、民族自尊心以及民族責任感。(2)要增強憂患意識,明確自身肩負的歷史使命,勤奮學習,做好投身祖國建設的各種準備。【問題提示】1、交流:列舉當今國際社會在經濟、政治、體育和文化等各方面競爭的實例。(見教材P.140)經濟上:設計關稅壁壘是指用征收高額進口稅和各種進口附加稅的辦法,以限制和阻止外國商品進口的一種手段。貿易壁壘的一種。(中國玩具,溫州打火機,服裝,蔬菜等)政治上:散步中國威脅論:根據《2000年國防部授權法》,美國國會要求國防部每年向國會提交一份關于中國軍力的報告。這說明國會中許多人對中國的發展心存疑慮,“中國威脅論”在美國國會還是有市場的。前幾年的報告發表都比較早,今年則很晚。幾度推遲的原因,據說是國防部與國家安全委員會、國務院之間對一些問題有不同意見。國防部在準備了初稿后,要征求國務院和國家安全委員會等幾個部門的意見。如果雙方在一些問題上有分歧,就會進行磋商,進行修改。如果雙方不能達成一致,就會把矛盾上交給總統來裁決。因此這個報告主要是反映了國防部的觀點,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以國防部為一方,以國務院和國家安全委員會為另一方,雙方妥協的結果。這種痕跡在今年的報告中還是比較明顯的。如報告說,中國正處在戰略抉擇的十字路口,中國可以和平地融入世界,開始良性的競爭;中國也可以在擴張方面施加其支配性的影響。要按照國防部里那些鷹派老爺們的主張,前一種可能性他們是不會寫進報告里去的。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報告是對國防部的原稿經過了幾番修改的報告,已經把那些最沒有根據、最危言聳聽的部分刪掉了。盡管如此,報告夸大中國軍力、從軍事角度宣揚“中國威脅論”的主旨沒有改變。體育上:金牌之爭,世界都來打中國的乒乓球。一起來對付中國,通過修改規則(小球換大球,發球只能拋起來等)2、交流:了解我國某一行業應對國際競爭所采取的措施,說說自己的看法。(見教材P.142)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在加入WTO之后,我國諸多行業無不面臨激烈的國際競爭,需要采取必要的舉措。自行車等輕工業行業應對愈益增多的國際貿易糾紛的情況,需要在研發能力、生產管理、市場開拓、品牌創立等方面找出與國際水平的差距,提高國際競爭能力;似乎發展態勢較好的我國鋼鐵工業,其實需要實現由大向強的轉變,應對產能過剩的挑戰,加快技術進步,加速淘汰落后,加強聯合重組、調整結構,提高國際競爭力,爭取市場好轉,才能達到新的供需基本平衡;就關稅、配額方面有所改善的紡織和服裝行業而言,需要應對人才的挑戰、企業競爭力的挑戰、行業綜合競爭力的挑戰,仍然需要付出實實在在的努力;面臨嚴峻挑戰的農業,需要按照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調整優化農業結構。加快建設優勢農產品產業帶,積極發展特色農業、綠色食品和生態農業,保護農產品知名品牌,培育壯大主導產業,提高農產品國際競爭力,擴大園藝、畜牧、水產等優勢農產品出口,加強農產品對外貿易磋商,提高我國農業應對國際貿易爭端的能力。總之,全面提高企業、行業國際競爭力,是我國應對入世的最重要對策。3、實踐:重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為題即興演講。(見教材P.143)組織這個活動,應該同時實施必要的引導引領:首先需要理解“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涵義,這是清朝初年著名學者顧炎武的社會主張,意思是說,民族的存亡,是每一個公民的責任;其次需要回顧我國曾經多次遭受帝國主義的侵略,中華民族曾經不止一次地面臨著生死存亡的有關史實,每當這種時候,“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再次需要引導學生注意到,我國今天處于前所未有機遇期的同時,也面臨極為嚴峻的挑戰,國家和民族的發展,實際上處在一個非常關鍵的時期,身為炎黃子孫,每一個人都有責任熱愛我們的中華民族,熱愛我們的祖國。有了這些鋪墊,還要進一步引領學生認識到,為了振興中華大業的實現,我們當代青年需要堅持將民族和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個人利益永遠服從于國家利益,并切實把這些口號真正落到實處,從現在的學業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克己奉公,忠誠守信。這些引導引領的內容,可以在演講開始之前組織討論,可以在演講過程之中通過點評體現,也可以在演講結束時的小結中強調。鞏固練習:1.“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是北京2008年奧運會的主題口號。這一主題口號順應了當今世界的主流,符合當今時代的主題。當今時代的主題是A.和平與發展 B.戰爭與和平 C.反恐與維和 D.合作與交流2.歷史上,我國曾喪失了幾次科技革命帶來的發展機遇,致使近代中國日益落后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這說明一個國家能否做到由弱變強,后來居上,一個關鍵因素就在于能否A.依法治國戰略 B.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C.抓住歷史發展的機遇 D.保護環境戰略3.當前國際競爭的實質,是A.人才的競爭 B.資源的競爭C.貿易的競爭 D.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4.21世紀的國際競爭是多方面的,而且日趨激烈,但歸根到底是 ( )A.綜合國力的競爭 B.經濟實力的競爭C.科技實力的競爭 D.人才的競爭5.下列詩句不能體現憂患意識的是A.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B.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C.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D.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6.在知識經濟時代開始到來的時候,我國政府要緊緊抓住難得的發展機遇,就必須A.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B.提高本國的軍事實力C.增強本國民族凝聚力 D.大量引進外資和技術7.國際競爭實質上是綜合國力的競爭,綜合國力中的決定性因素是A.政治力 B.資源力C.經濟力和科技力 D.國防力和外交力題號 1 2 3 4 5 6 7答案8.中國的世界之最①中國教育投資不及非洲的烏干達。失、輟學兒童人數世界第一。 ②中國九億農民幾乎沒有任何醫療社會保障,世界第一 ③中國政府每年鋪張浪費折算的金錢損失在3 000億人民幣以上,世界第一。 ④中國國民目前的人均收入是1 090美元,位居全球第112位。(參加排名的共178個國家和地區) ⑤中國的大中城市發達程度與歐美相當,但絕大部分農村和非洲窮國的農村在一個發展水平,反差之強烈堪稱世界第一。 ⑥中國那些在現代工廠工作的打工者們,其工資待遇遠低于墨西哥甚至遠低于其鄰國越南等國家,堪稱世界最低。 ⑦中國目前處于分裂狀態沒有實現國家統一,另有大片領土/海被印度和日本侵占而沒有收復,世界唯一。(另有朝韓未實現統一)(1)面對中國的世界之最,你認為我們應該增強什么意識 (2)面對中國的這些世界之最,我們中學生應該怎么做 9.辨析甲:入世有利于擴大開放,為我國贏得更好的國際環境,增強我國經濟發展活力和國際競爭力;乙:入世后,國際市場的競爭會更加深入地與國內市場的競爭結合在一起,我國面臨的經濟風險會顯著增加。PAGE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