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七單元 生活的變化第一課 規則的演變哪些屬于規則?規則之“源”規:畫圓形的工具。矩:畫直角或方形用的曲尺。規矩:一定的標準、法則或習慣。“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垃圾分類據統計,我國每年產生的垃圾總量約有10億噸,并還在以每年5-8%的速度增長。杭州市三年的垃圾可填滿整個西湖。與此相應的,是嚴重不足的城市垃圾處理能力。目前,我國垃圾處理的主要方式有填埋、焚燒和堆肥。垃圾分類最好按照垃圾的不同處理要求進行分類。垃圾分類收集處理,能提高資源化利用程度。在垃圾成分中,其中的金屬、紙類、塑料、玻璃等是可直接回收利用的資源,回收利用率高,較之開發自然資源有著處理簡單、成本低廉、污染小的優勢。為什么要制定垃圾分類的規則?《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治理行動計劃(2017—2020年)》根據要求,在黨政機關率先開展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工作,并逐年擴大強制分類實施范圍,到 2020年底,基本實現全市公共機構和相關企業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全覆蓋。同時,加強垃圾強制分 類過程管理,開展垃圾分類示范片區創建,2018年示范片區覆蓋率達到30%,2019年達到 60%,2020年達到90%。《廣州市深化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2017-2020)》,明確了今年的重點工作任務和工作目標,并對各項工作都提出了具體的要求。此外, 廣州市還下發《廣州市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生活居住樣板小區標準》,從9月份起在政府機關、企事 業單位推行垃圾分類強制執法。《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開始實施,這是杭州首部關于生活垃圾分類和治理的地方性法規。這一條例從規劃和實施管理、垃圾源頭減量、分類投放等方面作出了具體規定。1.新規則產生適應新領域中的新事物和新變化垃圾分類規則制定為什么難以落實?在記者調查中,一系列問題的癥結開始浮出水面。去年,余杭區閑林街道某小區被爆出本應堆放廚余垃圾的綠色垃圾桶卻堆滿了各類非廚余垃圾。今年,不僅原有的問題沒有得到解決,還在一些地方出現了黃桶綠蓋的“混血兒”及本應堆放醫療廢物的黃色垃圾桶卻堆滿了各類垃圾。人們不由得質疑,在這一年中,垃圾分類的管理方是誰?他們有沒有整治過這一行為?如沒有整治,監管部門有沒有介入處罰管理方?2.規則不斷完善適應生活的需要針對《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采用了管理責任人制度來監管分類投放,責任人不僅要履行相應的職責,還要承擔法律責任,生活垃圾投放工作沒做好,責任人將會面臨處罰。如果違反生活垃圾投放規定還要承擔法律責任,由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對個人處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罰款,對單位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乒乓球運動規則的一些變化資料:2001年9月1日起,國際乒聯將一局21分制改為現行的11分制,單打5局3勝改為7局4勝。11分制使比賽更加緊湊、激烈,更具觀賞性,同時又給那些水平較低的選手沖擊冠軍,提供了一線希望。規則不是無緣無故出現的,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許多規則都來自于生活,并隨著生活的需要而不斷變化。是人們為了解決生活的矛盾,建立生活的秩序而不斷制定出來的。小結: 任何規則的出現,包括國家法律和社會制度,都是歷史發展的產物;任何規則的廢立與沿革,都是歷史進程的折射。 從這個意義上講,規則的存在,源自于生活的需要;規則的演變,見證著生活的歷史。思考:規則之 “源” 是什么?規則之“變”的理由是什么? 規則“源” 自于歷史與生活,也因歷史與生活改變而“變”。 —規則的演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