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次鴉片戰爭與太平天國運動由萬園之園變成一片廢墟,有何感想?這和哪一歷史事件有關? “中國市場的遠景是廣闊的,將來它的銷量會比全歐洲還要多。” 《南京條約》簽訂后,英國人預料—— 五口通商過去10多年間,英國商人驚奇地發現,擁有3.6億人口的中國,1853年人均消費英國棉紡織品的價值只有0.75便士;而僅有14600人的英屬美洲殖民地洪都拉斯,卻人均消費英國棉紡織品934.5便士。 然而,事實是—— 我們的棉紡織品在中國滯銷的原因是因為中國開放的口岸太少,我們在中國享受的特權太少。我們要修約只能在炮口上才有外交必須教訓中國人英方描繪中國人在亞羅號上的粗暴行為借 口(英國)亞羅號事件 1856年10月,中國商船“亞羅號”,自廈門開往廣州,停泊黃埔。該船曾在香港英國政府領過登記證。廣東水師船捕走窩藏在船上的2名中國海盜和10名有嫌疑的中國水手。英國駐廣州領事巴夏禮硬說是英國船,甚至捏造說中國水師曾扯下船上英國旗,侮辱了英國,無理要求兩廣總督葉名琛立即釋放被捕人犯,向英國政府道歉。但是葉名琛把12人全部送還時,巴夏禮仍然拒收,連葉名琛送去的信件也拒絕拆閱。23日英駐華海軍悍然向廣州發動進攻。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 “亞羅號事件”成為了英國政府蓄意挑起侵華戰爭的借口。(法國)馬神甫事件 馬神甫事件又稱“西林教案”。1853年,法國天主教神甫馬賴非法潛入我國廣西西林縣,披著宗教外衣,為非作歹,進行侵略活動。1856年,西林知縣張鳴鳳根據村民控呈,調查據實后,將馬賴及不法教徒共26人逮捕歸案,依法判處馬賴及不法教徒2人死刑,其余分別論罪處罰。法國政府,借口挑起侵華戰爭。借 口《天津條約》清政府與俄、美、英、法分別簽訂內容①外國公使進駐北京。《通商章程善后條約》清政府與英、法、美簽訂內容清政府被迫承認了鴉片貿易的合法化歸納兩個條約使中國又喪失哪些主權?②增開漢口、南京等十處為通商口岸。③外國商船和軍艦可以在長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權。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列強的暴行——搶掠燒殺 本是明代一故園。清朝從康熙至咸豐的六代帝王,歷時一百五十多年,集中全國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把它營建成為一座舉世無雙的大型皇家宮苑。 圓明園,位于北京西北郊。由圓明園、長春園、萬春園組成,總稱圓明三園;占地面積約五千二百畝。搶掠燒殺結果 10月24日、25日,英法聯軍以焚毀紫禁城作為威脅,迫使恭親王奕?分別與額爾金、葛羅交換了《天津條約》批準書,并訂立不平等的中英《北京條約》、中法《北京條約》,作為《天津條約》的補充。內容 ①清政府承認《天津條約》繼續有效。②又增開天津為商埠③割九龍司地方一區給英國④賠款額也大幅增加。 英國《泰晤士報》的隨軍記者寫道: 在場的每個軍人都掠奪很多。在進入皇宮的宮殿后,誰也不知該拿什么東西。為了拿金子,而把銀子丟了,為了拿鑲有珠玉的飾品和寶石,又把金子丟了,無價的瓷器和琺瑯器,因為太大不能運走,竟被打碎┅┅1860年10月18日英軍騎兵3500人手持火把在園內到處縱火┅┅ “在地球的另一個角落,有一個人間奇跡,它叫夏宮……人民的想象力所能創造的一切幾乎是神化性的東西都體現在這座宮殿之中。” 維克多?雨果(l802~1885) 太平天國運動1840-1850年,廣東、廣西和全國許多地區,水災、旱災、蝗災,連年不斷,廣大農民家破人亡,陷入絕境。農民反抗斗爭多達110次。特別是兩廣地區,由于受到鴉片戰爭的直接沖擊,社會動蕩更為激烈。 “中國在1840年戰爭失敗后被迫付給英國的賠款,大量的非生產性的鴉片消費,鴉片貿易所引起的金銀外流,外國競爭對本國生產的破壞,國家行政機關的腐化,這一切就造成了兩個后果:因稅捐更重更難負擔,此外又加上了新稅捐。”——馬克思在《中國革命和歐洲革命》太平天國運動爆發的背景:列強的入侵中國的社會危機不斷加深自然災害頻繁背 景 太平天國運動是清朝咸豐元年到同治三年(1851年—1864年)之間,由洪秀全、楊秀清、蕭朝貴、馮云山、韋昌輝、石達開組成的領導集團從廣西金田村率先發起的反對清朝封建統治和外國資本主義侵略的農民起義戰爭,是19世紀中葉中國的一場大規模反清運動。1864年,太平天囯首都天京陷落,標志著運動失敗。經過土地分配:以戶為單位,不分男女,按人口 和年齡平均分配;“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產品分配:每戶留足口糧,其余歸圣庫。 “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歸上主”。“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天朝田畝制度》能實現嗎?為什么?它具有絕對平均主義思想,嚴重脫離了中國的實際,無法調動農民的積極性,在當時的環境下無法真正實施。1853年,太平軍攻克南京,改南京為天京,定為都城,正式建立與清政府對峙的政權。同年,太平天國頒布綱領性文件《天朝田畝制度》。太平天國運動的失敗 由于統治者的腐敗和內訌,以及中外勢力的聯合鎮壓,太平天國運動于1864年以失敗告終。 1864年7月,太平天國都城天京(今南京)陷落。天京的陷落標志太平天國運動的失敗。 天京保衛戰中,太平軍和清兵激戰的情形。請根據材料說說天平天國運動與古代農民起義的區別資料一:1853年,英使文翰到天京呈上照會,要求太平天國承認不平等條約,遭到拒絕。太平天國將領還告誡英使“勿助清兵,勿售鴉片”。資料二:一家外國商行擬在南京上游的蕪湖跟太平天國建立鴉片貿易,派遣鴉片船停留在蕪湖六月之久,但沒有成功。資料三:1861年,一個外國人到天京求見洪秀全,表示外國原意幫助太平天國滅清,條件是成功之后平分中國,被洪秀全嚴詞拒絕。 性質:反侵略反封建農民運動影響:1、沉重打擊了清政府的腐朽統治2、對外國入侵者的抵抗,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阻止中國完全淪為殖民地的積極作用 太平天國在反封建的同時,又擔負起反侵略的任務。例如太平天國否認不平等條約,禁止販賣鴉片,斷然拒絕平分中國的無理要求,痛擊洋槍隊。目的 時間 規模 要求 結果 兩次鴉片戰爭的比較打開中國市場、掠奪原料、推銷商品1840至18421856至1860英軍英法聯軍打開中國市場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南京條約》等《北京條約》等相同擴大為什么這次侵略戰爭被稱為“第二次鴉片戰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