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數數法以15-8=7為例,孩子很可能會利用手指頭,或者小積木等,從15里面一個一個的去減,減掉8個后,發現還剩下7個。? ??這種算法最原始也最基本,但是最費時。剛開始可以允許孩子用這種方法,因為對于一年級的孩子來說,他們需要借助一些具體、形象的事物來幫助他們進行具象到抽象的演繹,所以很多孩子會借助掰手指或者小積木等來完成計算,這是正常的表現。以后我們只要慢慢讓孩子通過練習,體會到其他方法更便捷,并且抽象思維越來越強的時候,他們自然而然就會放棄這種算法。2、做減法想加法? ??比如我們要算15-8=?,我們可以利用加法和減法之間的關系,只要知道8加幾等于15,然后由此推出15減8就等于幾。這種方法最省時,但也最難。孩子不但要對20以內的進位加法很熟練,而且要有一定的推理能力和逆向思維能力。3、破十法? ??比如13-5=?那么第一步就是將13拆成10和3,我們知道10-5等于5的好朋友5,再用5加上3最后等于8。也就是說將十幾拆成十和幾,那么減去一個數的得數就為這個幾加上減數的好朋友。比如17-9=?就是將17拆成10和7,7加上9的好朋友1就等于8。4、平十法(砍尾法)? ??以15-8=?為例,可以將其拆成連減法來計算,15先減去5,再減去3。為什么這樣要算呢?因為如果你問孩子15-5=?26-6=?39-9=?98-8=?你會發現孩子可以很快做出答案。也就是說個位相同的兩個數(俗稱尾巴)相減好算,把尾巴砍了就行了,比如26減去6就是把尾巴6砍了剩下20。然后用一個整十的數減去一個數,也非常好算。在輔導孩子的過程中,老師發現“破十法”比較容易掌握,之前就教過“湊十歌”:湊 十 歌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親密,四六四六一起走。五五湊成一雙手。“湊十”只有五組:1+9、2+8、3+7、4+6、5+5,我把它當成5個生字詞來教給學生記,而?1+9、5+5?都比較容易記,剩下3個也就不難了。“破十法”就是把“湊十法”倒過來,只要讓孩子懂得十幾可以分成10和幾,10減幾剩下幾,幾十幾=幾就可以了。“湊十法”和“破十法”相互轉化,熟練掌握以后不但能算的快,還能保證不出錯。對于“平十法”,我講解完以后讓孩子們做題,淇淇出現了兩種錯誤,一是受“湊十”“破十”先入為主的影響,拆解錯誤;二是在在第二步加減符號搞混。孩子接觸一個新知識點,有沒有掌握?掌握夠不夠熟練?都需要通過反復練習來完成。在做數學題的時候,我們倡導算法多樣化,鼓勵孩子們進行獨立思考、相互交流,選擇最適合自已的算法,培養創新思維,促進個性發展。如果孩子僅掌握自已喜歡的那種方法,思維能力難以繼續提高,更難具有發散思維能力。所以鼓勵孩子們通過自已與別人的算法進行比較,學會反思和自我完善,其好處不僅對算法進行了優化,更是對自已的學習、思維、情感意識的優化!下面列一些“破十法”練習題,有興趣可試做一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