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09屆初中思想品德第三輪復習課精品教案(二)自尊自強(第一部分)一、組織教學——展示目標(指復習目標)1、 了解:知道人類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認識自己生命的獨特性和生命的可貴。了解:知道應該從日常的點滴做起,實現人生的意義,體現生命的價值。理解:通過調查或觀察到的每個物種或每個生命個體的獨特性,體會生命世界的神奇。運用:列舉一些中外人物的事例,或以自己和身邊同學的生活故事,就“人生的意義”談談自己的看法。2、 了解:知道每個行為都會產生一定后果,人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理解:能夠分辨是非善惡,為人正直,在比較復雜的社會生活中做出正確選擇。二、引導自學——組織活動:1、體會生命的可貴,熱愛生活(1)人類是自然界的一部分(2)自己生命的獨特性(3)生命的可貴(4)珍愛自己的生命(5)實現人生的意義(6)體現生命的價值(7)生命的獨特性(8)生命世界的神奇(9)探索人生的意義2、分辨是非,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1)做人的基本品質和良知(2)判斷是非善惡的標準(3)鑄造良知的標尺(4)為人正直(5)比較復雜的社會生活(6)正確選擇(7)責任和責任感的含義(8)每個行為都會產生一定后果(9)做有責任感的人(10)人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11)責任感的培養(12)做對社會負責的人三、當堂訓練——活動驗收:1、材料一:“生命的多少用時間計算,生命的價值用貢獻計算。”“誰能以深刻的內容充實每個瞬間,誰就是在無限地延長自己的生命。”“生命如流水,只有在它的急流與奔向前去的時候,才美麗,才有意義。”(1)這些名言反映的共同主題是什么?(2)什么樣的生命最有價值,怎樣才能使生命的價值得以提升,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考。你的生命箴言是:你最欣賞的關于生命的名言是:材料二:班上同學給公園草坪放置了一塊牌子,牌子上寫著:小草正在休息,請勿打擾“(3)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問題?我們要樹立什么樣的生態道德觀?2、見初中畢業綜合練習冊17頁第16題3、見初中畢業綜合練習冊19頁第20題(二)自尊自強(第二部分)一、組織教學——展示目標(指復習目標)3、理解:自尊和尊重別人是獲得尊重的前提,不做有損人格的事。理解:養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態度,樹立為人民、為社會服務的遠大志向,體會自強不息的意義。二、引導自學——組織活動:3、培養自尊、自立、自強的精神(1)自尊①自尊的含義及表現②自尊與知恥的關系③自尊與虛榮、自負的區別④自尊與尊重他人的關系⑤怎樣樹立自尊⑥尊重他人的最基本表現及做法(2)自信①自信的含義②自信與自負、自卑的區別③自信有助于成功的原因④怎樣做到自信(3)自立①自立的含義②自立的重要性③依賴思想的危害④怎樣做到自立(4)自強①自強的含義及自強精神的表現②自強與自棄的區別③怎樣做到自強(5)養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態度(6)自信自立的行為表現(7)與自信自立相對應的(8)為人民、為社會服務的遠大志向(9)自強不息的意義三、當堂訓練——活動驗收:1、情景一;校園里,兩位同學在打鬧追趕,結果一不小心撞了對面走來的人。對此,他們不僅不道歉,還罵人,其行為遭到同學們的譴責。情景二:電影院里,兩位同學邊看電影邊大聲討論。旁邊人忍無可忍,紛紛指責他們不遵守公共秩序。情景三:一同學一邊走路,一邊嗑瓜子,還把瓜子皮亂扔,引起路人側目相看。(1)材料中的主人翁為什么沒能得到別人的尊重?(2)為了贏得他人的尊重,我們應該怎樣做?為什么?2、見初中畢業綜合練習冊18頁第18題3、見初中畢業綜合練習冊19頁第19題PAGE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