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九年級政治知識點復習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九年級政治知識點復習

資源簡介

第一單元 認識國情 理解國策

1.1初級階段的社會主義
1、新中國成立后,我國發生了哪些翻天覆地的變化?P5
2、為什么說我國目前仍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或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表現?)初級階段表現在哪些方面?P5
3、當代中國最基本的國情是什么?認識這一國情有什么意義?P5
4、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包括哪兩層含義?P5
5、黨和國家制定路線、方針和政策的根本依據是什么?P5
6、現階段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什么?P6解決現階段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途徑是什么?P6
7、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根本任務是什么?P6
8、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判斷所有問題的根本標準是什么?P6
9、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是什么?P6
10、黨的基本路線的核心內容是什么?P6
11、什么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P6
12、四項基本原則的內容是什么?為什么要堅持四項基本原則?P6-7
13、改革的實質是什么?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P7
14、為什么要實行改革開放?P7
15、為什么要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P7
1.2適合國情的政治經濟制度
1、在我國的所有經濟中,扮演主角的什么?它包括哪些成分?P15
2、什么是國有經濟?集體經濟?集體經濟體現了什么原則?它有什么作用? P15
3、公有制經濟在我國占主體地位,主要體現在哪里?P15
4、公有制經濟有什么作用?P15
5、個體私營等各種形式的非公有制經濟有什么重要作用?P16
6、我國基本經濟制度是什么?它是由什么決定的?P16
7、我國的基本分配制度是什么?為什么實行這樣的分配制度?P16
8、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P17
9、人民行使國家權利的機關是什么?P17
10、國家對待少數民族的基本政策是什么?P17
11、我國的基層自治和民主管理制度有哪些?P18
12、對待臺灣的基本方針是什么?P18
13、我國的根本制度是什么?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14、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是是什么?我國的基本分配制度是什么?
1.3振興國家的戰略和國策
1、什么是科學發展觀?P24
2、推動生產力發展的決定因素是什么?什么是第一生產力?P24
3、我國科技取得了哪些成就?與發達國家存在哪些差距?P24
4、教育的作用是什么? P24-25我國教育與發達國家存在哪些差距?P25
5、什么是科教興國?怎樣實施科教興國戰略?P25
6、實施科教興國的關鍵是什么?P25
7、我國人口現狀的基本特點是什么?P26
8、我國的資源狀況是什么?P26
9、我國環境形式的總特點是什么?P26
10、面對人口、資源、環境等方面的國情,我國應怎么辦?P26
11、什么是可持續發展?它的要求是什么?
12、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要求是什么?P26-27
13、目前條件下解決我國人口問題的正確途徑是什么?實行計劃生育的目的是什么?P26
15、我國環境保護工作的基本要求是什么?P27
16、走可持續發展道路,中學生能做什么?P27
第二單元 全面建設 實現小康
2.1逐步實現共同富裕
1、我國改革開放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P35
2、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什么?P35
3、為了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黨和國家提出了什么方針?P35
5、勞動有什么重要作用?P35-36
6、為什么要尊重人才?P36
7、創造指的是什么?P36
8、人類社會能夠不斷發展,其內驅力是什么?P36
9、貫徹“四個尊重”方針的重要意義是什么?P36
10、社會主義的最終目標是什么?P36
11、如何正確認識共同富裕?P36-37
13、如何正確認識我國目前的小康水平?P37
14、本世紀頭20年,我國要建設的是一個什么樣的小康社會?P37
15、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中,最關鍵的目標是什么?P37
2.2 建設獨具特色的民主政治
1、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本質特征是什么?P44
2、一個堅強的、能把全國億萬人民的力量和意志凝聚起來的領導核心是什么?P44
3、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是什么?P45
4、中國共產黨的性質是什么?P45  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集中體現在哪里?P45
5、為什么要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為什么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P45
6、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出發點和歸宿是什么?P45
7、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重要內容是什么?P45
8、公民行使監督權的途徑是什么?P45
9、公民參與國家政治生活的途徑有哪些?P45
10、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什么?P45
11、依法治國的含義是什么?P45-46
12、“依法治國”的主體是什么?P46
13、“依法治國”的“治”是指什么?P46。
14、“依法治國”所依據的“法”是什么?P46
15、“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6、依法治國的意義是什么?P46
17、公民如何將依法治國落到實處?P46
18、我國政府為什么要依法執政?P46-47
19、在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中,公民有哪些權利和義務?P47
2.3大力發展先進文化
1、先進文化的判斷標準是什么?P54
2、當代中國先進文化的含義是什么?P54
3、發展先進文化的的指導思想是什么?為什么?P54
4、發展先進文化要建設什么?P54
5、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內容是什么?P54
6、發展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和中心環節是什么?P54
7、為什么要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思想道德建設的地位)P54
8、如何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P54-55
9、教育科學文化建設的作用和內容分別是什么?P55
10、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任務是什么?P55
11、對待我國傳統文化和世界各國的文化成果應堅持什么樣的態度?P55-56
12、應該怎樣繼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P56
13、應該怎樣吸收整個人類所創造的一切優秀文化成果?P56
14、西方文化中進步內容和落后內容有哪些?P56
15、我國傳統文化中存在哪些消極腐朽的成份?P57
第三單元 振興中華 笑迎挑戰
3.1和平與發展的時代
1、影響和決定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根本問題是什么?P66
2、當今時代的主題是什么?P66
3、什么是和平問題 P66
4、影響和平的因素是什么?P66
5、什么是發展問題?P66
6、影響發展的因素是什么?P67
7、和平與發展的關系是什么?P67
8、經濟全球化的含義是什么? P67
9、經濟全球化主要體現在哪里?P67
10、為什么說經濟全球化是把雙刃劍?P67
11、危及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主要根源是什么?P68
12、為了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兩大問題,應怎樣做?P68
13、在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中,我們中學生應怎樣做?P68
3.2世界舞臺上的中國
1、怎樣理解中國是維護和平與發展的中堅力量?P75-76
2、中國奉行什么樣外交政策?這一政策的宗旨是什么?P75
3、中國已經在國際社會上樹立什么樣的形象?P76
4、在當今國際中,中國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有哪些?P76我國應如何面對這些機遇和挑戰?
5、當今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什么?P76
6、國際競爭歸根到底是什么?P77
7、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中學生應怎樣做?P77
3.3 民族精神代代相傳
1、新中國建立新型民族關系是什么?P84
2、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是什么?P84
3、為什么要維護民族團結?(維護民族團結的意義)P84
4、中學生應怎樣履行維護各民族團結義務?P85
5、中華民族精神的內容是什么?其核心是什么?P85
6、在當代,民族精神有哪些新的體現?P85
7、為什么要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現實意義)P86
8、如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P86
9、在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同時,還需要弘揚什么樣的時代精神。P86
10、時代精神的內容是什么?其核心是什么?P86
11、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什么?時代精神的核心是什么?P86
12、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關系是什么?P86
13.我們對待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態度是什么?P86
第四單元 立志成才 報效祖國
4.1立報效祖國之志
1、祖國命運和個人前途有什么關系?P95
2、正確認識個人與國家關系的意義是什么?P95
3、立報效祖國之志人何意義?P95
4、報效祖國是大志。P96
5、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應怎樣立志報效祖國?立志報效祖國落實到行動上,應怎樣做?P96
6、當代中國青少年精神世界的主流是什么?P97
7、做一名堅定愛國者的基本要求是什么?P96
9、中學生如何做一名堅定的愛國者?P96
4.2走艱苦創業之路
1、理想的含義是什么?P103
2、理想的分為哪些類型?P103
3、樹立崇高的理想有什么重要意義?P103
4、人類社會的最高理想是什么?P103
5、共產主義是個什么樣的社會?P103
6、現階段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什么?P104
7、共同理想的意義是什么?P104
8、當代青少年來的崇高使命是什么?P104
9、現階段為什么要繼續發揚艱苦奮斗精神?P104-105
10、艱苦奮斗集中表現為什么精神?為什么?P105
11、中學生如何培養艱苦奮斗的精神?P105
4.3擁抱美好的未來
1、當代科技進步與經濟社會發展的最重要的資源是什么?P113
2、新世紀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要完成的歷史任務是什么?P113
3、新時代,需要什么樣的人才?P113
4、怎樣才能適應祖國建設需要和時代發展的要求?P113
5、如何正確認識學習壓力的影響?P113
6、如何理智對待學習壓力?P114
7、如何正確認識考試?P114
8、產生考試焦慮的原因是什么?P114
9、如何克服考試焦慮?P115
10、我們應如何選擇就業道路?P115
11、社會主義職業道德最基本、最起碼、最普通的要求是什么?P116
13、什么是愛崗?P116
13、什么是敬業?P116
14、社會對職業人才的基本要求是什么?P116
15、愛崗敬業和奉獻社會有什么關系?P116
11、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本質特征是什么?
粵教版九年級思想品德知識點

第一單元 認識國情 理解國策

1.1初級階段的社會主義
1、為什么說我國目前仍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或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表現?P5
我國的生產力水平還比較低,地區發展不平衡,科學技術水平和人們的文化素質還不夠高,社會主義社會的具體制度還不夠完善,我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2、我國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是當代中國最基本的國情。P5
3、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包括兩層含義:一是我國已經是社會主義社會;二是我國的社會主義還處于初級階段。P5
4、基本國情是黨和國家制定路線、方針和政策的根本依據。P5
5、現階段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P6
6、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根本任務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P7
7、社會主義的本質: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8、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
9、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判斷所有問題的根本標準是"三個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0、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斗。P6
11、黨的基本路線的核心內容是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改革開放。簡言之,就是"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P6
12、什么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P6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就是說,在整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黨和國家始終把經濟建設作為中心工作,各項工作都必須服從和服務于經濟建設,要把發展生產力放在首要地位。
13、堅持思想基本原則,即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四項基本原則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政治保證,是我們國家的立國之本,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P6-7
14、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在各方面都形成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相適應的、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新體制,促進生產力的發展。P7
15、對外開放是改革和建設必不可少的條件。實行對外開放是我國長期的基本國策。P7
16、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P7
17、黨的基本路線是一條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路線,是全國各族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的集中體現,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指路明燈。P7
1.2適合國情的政治經濟制度
1、在我國,在所有經濟形式中,扮演主角的是公有制經濟。公有制經濟包括國有經濟、集體經濟、以及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P15
2、什么是國有經濟?集體經濟?它們有什么區別與聯系?P15
答:生產資料和勞動產品歸全體人民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經濟,我們稱之為國有經濟。國有經濟是國民經濟的主導力量。
生產資料歸一部分勞動者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經濟,我們稱之為集體經濟。集體經濟是公有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區別:(1)主體不同:前者生產資料和勞動產品歸全體人民共同所有;后者生產資料歸一部分勞動者共同所有;(2)涉及行業不同;(3) 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不同。
聯系:(1)都是公有制經濟 (2)都是經濟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等。
3、公有制經濟在我國占主體地位,主要體現在: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國有經濟控制著國民經濟命脈,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P15
4、公有制經濟的作用。P15
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對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增強我國的經濟實力、國防實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具有關鍵性作用。公有制也是實現人民共同富裕的保障。
5、個體私營等各種形式的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增強國民經濟活力,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創造性,加快生產力發展和擴大就業具有重要作用。P16
6、我國必須堅持和完善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P16
7、我國堅持和完善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P16
8、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P17
9、人民行使國家權利的機關是各級人民代表大會。P17
10、國家對待少數民族的基本政策: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實行這一制度保障了少數民族管理自己內部事務的權利,是人民民主在少數民族地區的體現。P17
11、對待臺灣的基本方針:和平統一,一國兩制。P18
12、一切權利屬于人民。
13、我國的根本制度是社會主義制度;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我國經濟制度的基礎是公有制;我國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并存。
1.3振興國家的戰略和國策
1、黨中央和國務院從新世紀我國發展的全局出發,提出了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
2、 現代科學技術已經廣泛滲透到社會生產的各個環節,成為推動生產力發展的決定因素??茖W技術是第一生產力。P24
3、我國科技和教育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差距。P24-25
4、教育的作用:是發展科學技術和培養人才的基礎,同時也是一個國家發展創新能力的基礎,是開拓、帶動、創新先進生產力的重要動力。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具有先導性、全局性作用。P25
5、科教興國就是通過科技和教育來振興國家。要把加速科技進步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地位,使經濟建設真正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水平。P25
6、實施科教興國,關鍵是落實科技創新和教育創新。只有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和教育創新,才能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才能變人口大國為人才強國,化人口壓力為人才優勢,才能從根本上提高中華民族的創新能力。P25
7、我國人口現狀的基本特點是人口基數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質偏低。P26
8、我國的資源狀況是:我國自然資源總量大,種類多,但人均占有量少,開發難度大。P26
9、我國環境形式的總特點:從總體上看,我國的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區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國環境形勢依然相當嚴峻,不容樂觀。P26
10、面對人口、資源、環境等方面的國情,我國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必須堅持科學發展觀。走可持續發展道路。P26
11、可持續發展的含義:可持續發展是指 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滿足其需要的發展。 P26
12、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要求:P26-27
實施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實施保護資源的基本國策;實施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實施可持續發展,要靠你我他。
13、實行計劃生育的目的是 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質量 。
14、合理開發利用資源,堅持開發和節約并舉,把節約放在首位。
15、我國環境保護工作的基本要求:讓人民喝上干凈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氣,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環境中生產和生活。P27
16、走可持續發展道路,中學生能做什么?P27
中學生要不斷提高人口意識、資源意識和環境憂患意識,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增強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自覺性。
第二單元 全面建設 實現小康
2.1逐步實現共同富裕
1、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 對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進行了系統的總結,吹響了改革開放的號角。P35
2、1992年黨的十四大,提出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3、到本世紀初,我國已進入市場經濟國家的行列。P35
4、為了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黨和國家提出了“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方針。P35
5、勞動是人類生存和發展所需要的財富的源泉,也是產生和積累知識、發現和孕育人才、凝聚和提供創造力的源泉。 勞動與知識、人才、創造相互聯系相互作用,推動著社會不斷進步。P35-36
6、人才是知識的創造者、發明者、傳播者和使用者,是創造財富的最重要資源。P36
7、創造指的是 人類能動地認識和實踐的活動,創造的結果是產生新知識和新事物。P36
8、人類社會之所以能夠不斷發展,其內驅力就是創造。P36
9、貫徹“四個尊重”方針的重要意義。(略)P36
10、社會主義的最終目標是實現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P36
11、共同富裕是一個過程。只有允許和鼓勵一部分人、一部分第區通過誠實勞動、合法經營先富起來,形成示范效應,并通過先富幫帶后富,才能逐步達到共同富裕。P36-37
12、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也不是同等富裕。在實現共同富裕的進程中,要防止平均主義和兩極分化。
13、當我國“三步走”戰略第二步目標的實現,人民的生活水平達到總體上小康水平。但是,我國目前的小康還是低水平、不全面、發展很不平衡的。P37
14、本世紀頭20年,對我國來說是一個極為重要的戰略機遇期。國家要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使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 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P37
15、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中,最關鍵的目標是,力爭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兩番,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P37
2.2 建設獨具特色的民主政治
1、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 依法治國 三者的有機統一是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本質特征。P44
2、中國共產黨是代表人民利益的堅強的政治核心,是一個堅強的、能把全國億萬人民的力量和意志凝聚起來的領導核心。P44
3、中國共產黨為什么始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為什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國,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的根本保證?P45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它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P45
4、“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5、“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黨的先進性的集中體現,是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叭齻€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國共產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
6、 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出發點和歸宿。P45
7、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是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重要內容 。P45
8、公民行使監督權的途徑:向人大代表反映情況;通過新聞媒體公開發表意見;給有關國家機關寫信、打電話、發電子郵件;當面反映意見。P45
9、 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P45
10、依法治國的含義:依法治國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依法進行,逐步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P45-46
11、“依法治國”的主體是人民群眾 。
12、“依法治國”的“治”(略)P46。
13、“依法治國”所依據的“法”,就是 我國社會主義的法律 ,其中最重要的是憲法。P46
14、“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是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P46
15、依法治國是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顯著標志,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P46
16、公民如何將依法治國落到實處?P46
每一個公民都要學會依法辦事,依法律己,依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依法維護國家利益,把依法治國落到實處。
17、我國的政府是人民意志的執行者,政府是為人民辦事的機構。對人民負責,努力為人民服務 是政府及其公職人員的工作宗旨和行為準則。P46
18、政府依法行政的意義。P47
政府依法行政,按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管理社會事務,行使職權,才能成為行為規范、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政府,才能切實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
19、參與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既是公民的權利,又是公民的義務和責任。公民不論采取哪種方式行使自己的權利和履行自己的責任,都必須是合法的、有序的。P47
2.3大力發展先進文化
1、先進文化的判斷標準。P54
文化是否先進,在于是否反映和適應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是否代表和維護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當代中國先進文化的含義。在當代中國,發展先進文化就是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P54
3、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必須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導地位,這關系到我國文化事業的性質和方向。P54
4、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統領社會主義文化建設,這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根本要求,也是繁榮社會主義文化市場的根本保證。
5、發展先進文化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關系:在當代中國,發展先進文化就是建設 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P54
6、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內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設和教育科學文化建設。P54
7、思想道德建設是發展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和中心環節。P54
8、如何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P54-55
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就是要牢固樹立“八榮八恥”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社會主義法律規范相協調、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承接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大力倡導“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公民基本道德規范。
9、教育科學文化建設的內容分為二個方面:一是 教育和科學 ;二是 文學藝術、新聞出版、廣播影視、體育衛生等事業。P55
10、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任務。P55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任務,就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培養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 ,這也是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根本任務。
11、對待我國傳統文化和世界各國的文化成果的態度。P55-56
對待我國傳統文化和世界各國的文化成果,要堅持 “古為今用、洋為中用 ” 的方針,把批判與 繼承有機結合起來,既不能全盤肯定,也不能全盤否定。
12、對別的民族和國家的文化的態度。P56
對別的民族和國家的文化,要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原則,把它熔鑄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之中,自覺抵制腐朽文化的影響。
13、當今時代,在各種不同的文化中,既有反映時代要求的、進步的文化,也有過時的、落后的、腐朽的文化。P56
14、西方文化中進步內容和落后內容的表現。(略)P56

第三單元 振興中華 笑迎挑戰
3.1和平與發展的時代
1、影響和決定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根本問題是和平與發展問題。 謀求和平與發展 ,促進合作與進步 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P66
2、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P66
3、和平問題是指維護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戰爭的問題 。 P66
4、影響和平的因素: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仍然存在,它們四處插手,干涉別國內政,導致局部戰爭此起彼伏;國際恐怖主義危害著人們的安寧生活;貧困、環境惡化、毒品等問題給人民生活帶來的影響日益擴大。因此世界的和平局面是不穩定的。P66
5、發展問題是指世界經濟發展,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問題 。P66
6、影響發展的因素:不公正不合理的國際經濟舊秩序沒有根本改變,落后、貧困、債務的陰影仍困擾著許多發展中國家,國家間的貧富懸殊依然嚴重。P67
7、和平與發展的關系:和平與發展是相互相成的。世界和平是促進各國共同發展的前提條件 ,沒有和平就沒有發展;各國的共同發展則是維護和平的重要基礎。P67
8、經濟全球化的含義: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展,世界各國、各地區經濟相互聯系、相互依賴、相互滲透,世界經濟越來越成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 P67
9、經濟全球化主要體現在:生產全球化、貿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投資全球化、區域性經濟合作。P67
10、經濟全球化是把雙刃劍。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給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帶來了有利條件,它使世界各國的聯系更為密切,有助于世界各國經濟、科技、文化的交往,有助于新的科學技術的交流和應用,有助于發展中國家抓住機遇發展自己。然而,經濟全球化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國家間既有合作又有矛盾和斗爭,富國與貧國的差距正在進一步擴大。P67
11、危及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主要根源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P68
12、為了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兩大問題,必須堅決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積極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P68
13、和平與發展兩大問題至今一個都沒有解決。P68
14、我們中學生要關心世界的發展,樹立全球觀念,培養開放、平等、參與的國際意識,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各國共同發展而努力。P68
3.2世界舞臺上的中國
1、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是聯合國的創始國和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
2、中國的發展,是世界和平與發展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P75
3、中國人民愿意同世界上一切愛好和平與自由的人民一道,共同推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的崇高事業。P75
4、中國是維護和平與發展的中堅力量:P75-76
(1)中國是維護世界和平與地區穩定的中堅力量;
(2)中國是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5、中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宗旨是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P75
6、一個和平、合作、負責任的中國形象已經為國際社會所公認。P76
7、中國面臨的機遇和挑戰。P76
機遇:大規模的世界戰爭打不起來,出現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國際和平環境;經濟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突飛猛進為我們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條件;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巨大成就為我們實現新的更大發展奠 定了堅實基礎;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贏得了參與全球經濟合作與競爭的有利條件。
挑戰:我國在經濟、科技上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我國自身建設也存在不少困難,如資源、人口、環境等問題相當嚴峻。
8、當今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P76
8、國際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P77
3.3 民族精神代代相傳
1、 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了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共同締造了我們偉大的祖國。P84
2、我國各民族建立了平等、團結、互助的新型關系。P84
3、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民族平等、團結和共同繁榮。P84
4、民族團結是國家統一、繁榮昌盛的前提和保證。P84
5、加強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P84
6、維護各民族團結,要履行這項義務,對我們中學生來說,就要做到“三個尊重”,即: 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風俗習慣;尊重各民族的語言文字。P85
7、中華民族精神: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P85
8、民族精神是我們民族的靈魂,是我們極其寶貴的精神財富。P85
9、在當代,民族精神得到了發揚光大。“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紅巖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兩彈一星精神、大慶精神、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等。
10、長征精神:就是把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必然勝利的精神;就是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的精神;就是顧全大局、緊密團結,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斗的精神;長征精神是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
11、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現實意義:P86
民族精神的弘揚和培育關系到國家 生存和發展的根基,關系到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增強綜合國力,提高國際競爭力亟須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亟須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加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也亟須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12、如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需要發揮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作用;需要充分挖掘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遺產,汲取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精華;需要博采各民族之長,汲取世界其他民族的優秀文化的營養;需要堅持不懈地在全體民眾中開展民族精神的教育。P86
13、在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同時,需要弘揚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P86
14、時代精神: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中國人民在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歷史進程中逐漸形成了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與時俱進、以人為本、依法辦事、面向世界的時代精神。P86
15、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時代精神的核心是 改革創新。P86
16、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關系:民族精神是時代精神的基礎和淵源,時代精神是民族精神在當代的繼承和發展。P86
第四單元 立志成才 報效祖國
4.1立報效祖國之志
1、祖國命運影響個人前途 。P95
2、國家的興旺、富強也要靠 全體人民的團結奮斗、艱苦創業和無私奉獻。P95
3、正確認識個人與國家關系的意義:當一個人能正確認識個人與國家的關系時,他就會時刻關心國家的發展與安危。這是一種發自內心的自覺地愛國情感,也是公民應具備的高尚品質。P95
4、立報效祖國之志的作用:當一個人下決心為祖國的獨立、尊嚴、榮譽、富強而貢獻自己的一切時,就會產生無私無畏的巨大動力和堅忍不拔的毅力。P95
5、報效祖國是大志。P96
6、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從小就要立下愛國之志,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最能發揮自己長處的人生道路,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振興中華而奮斗。P96
7、熱愛祖國、積極向上、團結友愛、文明禮貌是當代中國青少年精神世界的主流。P97
8、做一名堅定愛國者的基本要求:弘揚中華民族精神,維護民族團結,促進祖國統一,以振興中華為己任。P96
9、中學生如何做一名堅定的愛國者?P96
(1)當代中學生立志報國,就要弘揚中華民族精神,維護民族團結,促進祖國統一,以振興中華為己任。(2)在對待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文化時,我們要反對二種錯誤傾向:一種是否定其他民族和國家的特長,對一切外來文化都加以排斥的錯誤傾向;一種是盲目崇外,妄自菲薄,甚至主張“全盤西化”的錯誤傾向。(3)在對外開放中,我們要抵制各種腐朽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侵襲,同分裂祖國和一切損害國家與民族利益的言行作斗爭。(4)中學生立志報國,以振興中華為己任,落實到行動上,最重要的就是努力學習,在全面發展的同時,揚個人特長,爭做有用之才。
10、當只要發揮所長,每個人就能煥發出光彩,從而獲得成功。今時代更是一個張揚個性的時代。我們要充分發展和發揮個人的特長,使自己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自己,從而成為一個對祖國、對社會有用的人。
4.2走艱苦創業之路
1、理想的含義:人生的奮斗目標、對未來的的向往和追求,我們稱之為理想。P103
2、理想的分類:P103
3、崇高的理想的重要意義。P103
①崇高理想是實現人生價值的精神力量,是照耀人們前進的指路明燈,是人們不懈奮斗的精神支柱;(②崇高理想是社會進步的助推器;③崇高理想是我國各民族團結、共同奮斗的精神力量。
4、共產主義社會是物質財富極大豐富、人民精神境界極大提高、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發展的社會。P103
5、人類社會的最高理想是共產主義理想。P103
6、現階段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P103
7、共同理想的意義:共同理想反映了現階段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愿望,集中表達了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奮斗目標,是我們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強大精神動力。P104
8、當代青少年來的崇高使命:為實現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而奮斗,這是時代賦予當代青少年的崇高使命。P104
9、現階段為什么要繼續發揚艱苦奮斗精神?P104-105
(1)艱苦奮斗是一種迎難而上、堅忍不拔、克勤克儉、頑強拼搏、不畏艱險、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精神風貌和道德品質;
(2)艱苦奮斗具有重要意義:人類社會一切文化成果的基礎和源泉,艱苦奮斗是實現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根本途徑和保證,我們要實現自己的個人理想,也要艱苦奮斗;
(3)現階段要繼續發揚艱苦奮斗精神,是由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決定的。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還很不平衡,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仍然很低,同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在農村,尤其是在一些山區和邊遠地區,群眾的生活還不富裕,不論是基礎設施還是文教衛生事業,都還相當落后。要改變這種狀況,需要我們發揚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逐步加以解決。
我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還面臨著許多新的問題和挑戰,只有發揚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才能凝聚全民族的精神和力量,鼓舞人們戰勝各種困難,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目標。
10、艱苦奮斗集中表現為創業精神,我們今天提倡發揚艱苦奮斗精神,就是主張要走艱苦創業之路。P105
11、中學生如何培養艱苦奮斗的精神?P105
培養艱苦奮斗的精神要從日常生活做起:要努力學習,積極完成自己的學業;培養儉樸的生活習慣,不浪費,不貪圖安逸;培養不怕困難、不怕挫折的精神,要遇事迎難而上,不要畏難而退。
4.3擁抱美好的未來
1、人才已成為當代科技進步與經濟社會發展的最重要的資源。P113
2、從新世紀開始,我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發展階段,要用20年時間,完成基本實現工業化、大力推進信息化、加快實現現代化的歷史性任務。P113
3、新時代,需要什么樣的人才?P113
需要大批善于治黨治國治軍的優秀領導人才,需要數以千萬計的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需要數以億計的高素質的技術工人隊伍、農業產業化經營隊伍和農業科技隊伍。
4、怎樣才能適應祖國建設需要和時代發展的要求?P113
為了適應祖國建設需要和時代發展的要求,我們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要有扎實寬厚的科學文化知識和終身學習的能力,具備較好的身心素質,還要有創新思維、創新能力。我們要努力成長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時刻準備著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5、如何正確認識學習壓力的影響?P113
適度的學習壓力可以激發我們的干勁和潛能。沒有學習壓力,可能會使我們失去動力,停滯不前;而過度的學習壓力又會使我們陷入焦慮,影響學習效率和已有水平的正常發揮。
6、如何理智對待學習壓力?P114
如果沒有學習壓力,我們就要自覺適度加“壓”,即在現有基礎上給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學習壓力過大,我們就要學會緩解,如適當降低期望值、提高自信心、培養學習興趣、改進學習策略和學習方法等。
7、考試是對學習效果的一種必不可少的檢測手段。P114
8、如何克服考試焦慮?P115
克服考試焦慮的主要途徑是培養自己的心理調控能力。通過心理調整,考試焦慮的情緒是能夠緩解的。例如,我們可以通過回憶最為成功的一次考試的情景和心境,回憶因為寫了一篇好文章受到老師和家長表揚的愉快心情,回憶和默誦這次考試所準備的一些重點內容,等等,從而使自己的緊張心理得到緩解。
5、愛崗敬業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最基本、最起碼、最普通的要求。
6、愛崗就是熱愛自己的工作崗位,熱愛本職工作。
7、敬業就是以極端負責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工作,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忠于職守,盡職盡責。
8、愛崗敬業是社會對職業人才的基本要求。
9、奉獻社會就是積極自覺地為社會作貢獻。
10、要真正做到愛崗就業,首先必須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其次要專心致志地搞好本職工作,干一行愛一行。
11、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本質特征是奉獻社會。
九年級思想品
德復習材料
PAGE
1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水县| 江华| 建瓯市| 郧西县| 远安县| 修武县| 突泉县| 宝应县| 武汉市| 平昌县| 栾川县| 新宾| 阿图什市| 奉新县| 手游| 株洲市| 临武县| 千阳县| 海林市| 沅陵县| 丹巴县| 天等县| 曲沃县| 镇原县| 华阴市| 临潭县| 陆川县| 朝阳县| 丹凤县| 永福县| 长白| 福安市| 成安县| 漯河市| 广水市| 平乡县| 荥阳市| 喀喇| 子长县| 金阳县| 八宿县|